智慧教育平台赋能《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崔晋利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导读课</p><p class="ql-block">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兴趣。</p><p class="ql-block">2.教授学生运用快速阅读、跳读等方法,提高阅读效率。</p><p class="ql-block">3.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回目”,理解其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教学重难点:</p><p class="ql-block">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快速阅读方法,了解小说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p><p class="ql-block">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回目”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一、导入新课</p><p class="ql-block">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哪些吗?其中有一部作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取经的故事,这部作品是什么?(引出《西游记》)</p><p class="ql-block">2.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和作品的文学地位。</p><p class="ql-block">二、导读小说</p><p class="ql-block">1.快速阅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p><p class="ql-block">(1) 教授学生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如略读、扫读等,快速浏览全文,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p> <p class="ql-block">(2)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形象,如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初步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在取经过程中的作用。</p><p class="ql-block">2.深入阅读部分章节,赏析精彩情节。</p><p class="ql-block">(1)选取几个典型的章节,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等,让学生深入阅读,赏析其中的精彩情节和人物形象。</p><p class="ql-block">(2)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描写手法和语言风格,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p><p class="ql-block">3.关注“回目”,理解其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p><p class="ql-block">(1)解释“回目”的概念,即每回的标题。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标题,了解它们与小说内容的关系。</p><p class="ql-block">(2)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回目”,如“孙悟空出世”、“唐僧取经”等,让学生理解“回目”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如概括内容、提示情节发展等</p> <p class="ql-block">三、课堂小结</p><p class="ql-block">1.总结《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强调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2.强调快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整本书阅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这些方法继续阅读《西游记》。</p><p class="ql-block">3.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回目”,理解其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为后续的深入阅读打下基础。 </p><p class="ql-block">四、布置作业</p><p class="ql-block">1.要求学生课后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继续阅读《西游记》,完成一篇读书笔记,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p><p class="ql-block">2.挑选几个典型的“回目”,让学生分析其在小说结构中的作用,并尝试自己创作一个“回目”,为小说增添新的情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推进课</p><p class="ql-block">课程目标:</p><p class="ql-block">1. 通过课堂导读和活动,激发学生对《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和热情。</p><p class="ql-block">2.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及其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3.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分析、评价和创造性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课时:2-3课时</p><p class="ql-block">课前准备:</p><p class="ql-block">教师可以准备《西游记》的简易人物关系图、重要情节提纲以及相应的背景音乐或视频片段,用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p><p class="ql-block">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第一课时:导读与背景介绍</p><p class="ql-block">一、导入</p><p class="ql-block">1. 通过播放一段《西游记》的经典视频片段(如孙悟空大闹天宫),激发学生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2. 引导学生就看到的视频内容谈谈对《西游记》的初步印象。</p><p class="ql-block">二、作品介绍</p><p class="ql-block">1.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和文化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2. 概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框架:从孙悟空诞生到大唐取经,经历的种种困难和试炼。</p><p class="ql-block">三、人物赏析</p><p class="ql-block">1. 重点介绍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三藏等核心人物的个性特征及其在西行取经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2. 让学生通过插画或简易人物关系图来辅助理解人物关系和角色定位。</p><p class="ql-block">四、课堂讨论</p><p class="ql-block">1. 开展小型讨论,让学生预测一下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克服。 </p><p class="ql-block">2. 分享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p><p class="ql-block">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与探讨</p><p class="ql-block">一、分组阅读</p><p class="ql-block">1.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取《西游记》中各自感兴趣的一至两个精彩章节进行深入阅读。</p> <p class="ql-block">2. 每组准备一个与所选内容相关的展示,可以包括故事情节复述、角色心理分析、文化背景解释等。</p><p class="ql-block">二、交流分享</p><p class="ql-block">1. 每组轮流上台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聆听并准备提问。</p><p class="ql-block">2. 通过交流和问答,增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和人物关系的把握。</p><p class="ql-block">三、主题思考</p><p class="ql-block">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西游记》中表现出的“毅力与团队精神”等主题。</p><p class="ql-block">2.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这些主题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启发和影响。</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三课时:综合实践与创作</p><p class="ql-block">一、阅读挑战</p><p class="ql-block">1. 设计一些阅读挑战活动,比如快速找到书中的某段对话或描写、用简短的话总结某个人物或事件等。</p> <p class="ql-block">2. 这些挑战可以分组进行,通过比赛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注意力。</p><p class="ql-block">二、创作环节</p><p class="ql-block">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绘制《西游记》的场景图或创作相关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2. 可以进行简短的作品展示,增加学生的阅读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交流课</p><p class="ql-block"> 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1.引领学生交流《西游记》的读后认识,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p><p class="ql-block">2.采用“知识竞赛”和“课本剧表演”的形式,促使个性 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相结合。</p><p class="ql-block">3.感受名著的人文魅力,延伸阅读其他名著的兴趣。</p><p class="ql-block">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交流《西游记》的读后认识,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p><p class="ql-block">教学难点: 采用“知识竞赛”和“课本剧表演”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相结合。</p><p class="ql-block">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一、歌曲导入,激发热情</p><p class="ql-block">引导: 歌曲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忘记忧伤,分享快乐。 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一起唱。(播放歌曲《白龙马》)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部动画片 《西游记》 中的主题曲。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轻轻敲开《西游记》 的大门,去聊一聊 《西游记》 吧!</p><p class="ql-block">二、知识竞赛, 回顾历程</p><p class="ql-block">1.开展知识竞赛。</p><p class="ql-block">引导: 大家已经完成了 《西游记》的阅读, 下面让我们来一场知识竞赛吧。</p><p class="ql-block">2.写作背景介绍</p><p class="ql-block">交流:吴承恩写《西游记》跟他所处的明朝社会有什么联系呢?他为何不直接写现实生活?说说你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 有趣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交流兴趣,并 将情节、人物串联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内容复现的过程。</p><p class="ql-block">三、漫谈主角,走近人物</p><p class="ql-block">1.提问:《西游记》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明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p><p class="ql-block">2.交流人物形象特点。</p><p class="ql-block">A.谈孙悟空</p><p class="ql-block">预设:</p><p class="ql-block">(1)他武艺高强,有 72 种变化,一个筋斗能翻出 十万八千里,有火眼金睛,将人和妖看得一清二楚。</p><p class="ql-block">(2)他还聪明机智。</p><p class="ql-block">(3)他很有人情味。</p><p class="ql-block">(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 修成正果。</p><p class="ql-block">(5) 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p><p class="ql-block">教师总结:说得很好,常言说:人无完人。孙悟空虽然优 点很多,但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受约束 。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姿多 彩,我们才更喜欢他。</p> <p class="ql-block">B.谈猪八戒</p><p class="ql-block">预设:</p><p class="ql-block">(1)他能吃苦。</p><p class="ql-block">(2)他强硬。</p><p class="ql-block">(3)他勇敢、单纯。</p><p class="ql-block">(4)他好色、贪吃、懒惰。</p><p class="ql-block">(5)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p><p class="ql-block">教师总结:他做的一些事虽然不好,但动机却是单纯的,都是些小聪明,没有什么坏的思想, 也能帮助孙悟空降妖除怪,同时猪八戒一直是个乐天派,永远快乐,一直自我感觉良好,我们感到看了猪八戒的所做所为感到开心,是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p> <p class="ql-block">C.谈唐僧</p><p class="ql-block">预设:</p><p class="ql-block">(1)唐僧正派、有同情心、善良。</p><p class="ql-block">(2)他好坏不分,软弱。</p><p class="ql-block">教师点拨: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 在第三 十回中他被妖怪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p> <p class="ql-block">D.谈沙僧</p><p class="ql-block">预设:</p><p class="ql-block">(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p><p class="ql-block">(2) 喜欢, 这就是他的特点, 老实本份,任劳任怨。</p><p class="ql-block">教师总结: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 看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两个词去形容和评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 《西游记》这类作品篇幅较长,当学生读完 整本书时,以唐僧师徒四人为切入点,自由交流,享受读书交 流的快乐,提升阅读交流的质量。</p> <p class="ql-block">四、走进故事,展示精彩</p><p class="ql-block">1.讲故事:《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请同学讲一讲吧!</p><p class="ql-block">2.演故事</p><p class="ql-block">引导:这些故事我们还可以演一演,小小的一个剧本能演 绎出生动的故事情节,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 点。</p><p class="ql-block">(1)排练要求:选择一个或两个故事,与小组内的成员合 作,进行剧本表演。</p><p class="ql-block">(2) 分组展示、 评比。</p><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读书交流课的主角是学生, 鼓励多种形式展 示阅读收获,丰富阅读体验 。表演者本身和观看的同学会对故 事及人物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以此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情感。</p> <p class="ql-block">五、读书分享,自主交流</p><p class="ql-block">1.梳理交流方法。</p><p class="ql-block">本节课,我们交流了阅读《西游记》的感受和收获,请大 家回顾一下:我们是围绕哪几个方面来交流的?展示的形式有 哪些?(指名说)</p><p class="ql-block">2.布置交流任务</p><p class="ql-block">下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开展《西游记》的 读书交流会。</p><p class="ql-block">交流提示:</p><p class="ql-block">(1)可围绕“人物”“故事”“语言”这三项 内容来交流,展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知识竞答、漫谈人 物、情景剧表演、讲故事、写读书感等。</p><p class="ql-block">(2)评选阅读之星。</p><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交流方式,形成自己阅读整本 书的经验,并以此为起点,走进更多的经典之中,享受读书交 流的快乐,提升阅读交流的质量。</p> <p class="ql-block">六、学法迁移,延伸阅读</p><p class="ql-block">推荐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还有很多中国古典名著等着我们 去阅读。 老师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读一读其他的古 典名著,去感受名著的魅力。</p><p class="ql-block">【设计意图】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的《西游记》, 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艺术之大成, 是不可多得的中华文化 之瑰宝 。顺势导出另外三本名著,学法迁移,延伸阅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也促进学生对《西游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感受了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并积累了阅读方法。</p>

西游记

阅读

学生

交流

整本书

孙悟空

回目

引导

人物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