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丙察察,圆我越野梦

犀利

<p class="ql-block">  能成功穿越丙察察是一个越野爱好者最大的愿望;穿越丙察察进藏、到拉萨,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年4月,我和妻子单车(红旗HS5)自驾圆了梦。</p><p class="ql-block"> 丙察察是国道219中滇藏线上300余公里一段路,也称第七条进藏线,是云南丙中洛镇经西藏察隅察瓦龙乡到察隅县城的路段,简称“丙察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为这条路串连起了陡峭的怒江峡谷、贫瘠的干热河谷、茂盛的原始森林、壮观的冰川雪山和多民族的风土人情;再因路况极差,沙砾、坑洼、乱石、塌方、流沙和滚石路段几乎遍布全程;从察瓦龙到察隅县城的200多公里的路上,要翻3座高山,常常因雨雪封路。</p><p class="ql-block"> 丙察察全程仅有300公里左右的路程,然而几乎一半以上的路都是将山体炸开,在悬崖上生生凿开的壁挂路。</p> <p class="ql-block">  最经典的地标路段“老虎嘴”,路面上悬着一块毫无防护的巨石,犹如一张布满利齿的老虎嘴,随时都会连人带车一并吞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走过的人会知道,老虎嘴只是看上去比较可怕,真正令人闻风丧胆的是丙察段被称为“死亡谷”的大流沙路段。那是干热河谷形成的风化山体,犹如一堵巨大的滚石流瀑布。 每个做过功课的人或是经验老道的越野者都明白,通过这短短的200米路程甚至不能大声说话,否则一旦有风吹草动,坡上的大小石子就会滚落下来。轻则伤车,重则整个车会被掩埋,甚至连人带车直接冲入怒江,想想都害怕。所以,通常选择每天太阳落山之前通过大流沙。</p> <p class="ql-block">  与大流沙一样让人胆怯的还有察察段的雪崩。我们于4月18日从察瓦龙翻越昌拉、雄珠拉、益秀拉垭口。清明节过后,内地已是春暖花开,而察察段4月12日才刚解封,我谨慎驾驶,不到20码速度暗自庆幸地向原始森林、高耸雪山、奔涌溪流狂颠,古树、雪原、雪墙、蓝天……一一被幸运和惊喜碾压,时常忘记了行路难和好天气可能引发雪崩的潜在危险。偶有山顶滚下的雪球和被雪崩埋压的车辆、破碎保险杆、废弃破损油箱,甚至岩石上赫然闪现的不工整的救援电话,一次次地警醒我,安全顺利下完益秀拉雪山并到达察隅县城,才是西藏自驾游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早上8:00从察瓦龙出发,晚上8:00到达察隅县城,终于没有在路上换胎、补胎、找救援。爱车特别给力,经历着欲把人车颠散架的考验,但人车皮实,安然无恙!就是车贼脏!!</p><p class="ql-block"> 通常,很多驴友、车友会趁着雨季到来之前穿越丙察察,殊不知这反而是最容易发生雪崩的季节,果不其然,我们通过丙察察的第四天,因益秀拉垭口雪崩,丙察察再次封路,直到5月24日才解封,有的自驾、骑行者被迫滞留一月有余。</p><p class="ql-block"> 由于沿线地质结构复杂、气候多变,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也是家常便饭。走这样的一条路,绝对是对身心、车辆和车技的三重考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多么幸运,准备好的工具、食品等物资都没用,就通过了丙察察。</p><p class="ql-block"> 难怪走完丙察察的当晚,一位摩旅自豪、激切的对我们说:“丙察察都走过,你们哪还会遇得到困难!剩下的都是幸福!”</p><p class="ql-block"> 丙察察的风光绝对不是进藏线路中最出彩的,但经历过丙察察折磨的人,都会逢人便讲述一路的美景,可能还要夸大一些,把“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的切身感受吹给你!</p><p class="ql-block"> 我也会这样吹!特别是单车两人毅然穿越丙察察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这是对勇敢的自己的奖赏!</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走一次丙察察,够你炫耀一辈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