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些人走着走着就碰着了,有的人就矗立在你的人生路口,与你相遇,相知,然后同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了解秦建华老师是从他的河东传统文化书籍开始的,由于对河东文化的喜爱,浸淫高校多年,由此对校园文化现象投入更多的关注,多次看到他主编的运城学院大学文化建设丛书,从中补充了我对河东历史文化的认知,以及一些学术之綮,使我受益匪浅。想象着这个河东本科院校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学富五车,学贯中外,戴着厚眼镜的睿智老学究吧。一次偶然机会,几个文友小聚,我也忝列其中,秦老师竟然也参加了。饭桌上,我才看清他依然年轻,戴着一副学者宽大的眼镜,谈锋甚健,他谈古论今,历史中外,随口拈来,让我感到他的开合有度,学养丰厚。更让我钦佩的是他的高级幽默,智慧风趣,一顿饭吃得笑声不断,齿颊留香,回味无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因建党百年,他负责主编《百年筑梦》——河东红色基因故事的统稿工作,社会各界都在收集整理河东红色基因故事,我也参与其中,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几次接触,交流请教,解疑研讨,我更感到他的中西贯通以及对出版流程的熟悉。我感觉他一定是学历史的,谁知,他原来是一个有着外语专业背景的学者,曾是高校外语系领导!这样的知识结构背景奠定了他的中外贯通,学术丰赡的学术成就,他更是一个通达智慧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次去他家送审校稿,闲聊起来在大学的趣事,原来他初中毕业,已经在社会上游历,高考制度恢复后,他心有不甘,用给母亲要的五毛钱交了报名费,一个人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就上了考场。那时是寒假考试,天气寒冷,渴了就近到县城机关的水龙头喝水,吃饭是自己带的凉馒头。他说,上了大学,那时不知天高地厚,小小年纪,就给老师提意见,挑战老师的课堂节奏流程。几十年后老师给他的信中还赞赏了他的行为,直接改变了老师的授课方式与节奏。这种教学相长的方法,真是现代教与学所缺少的。现在想来,那时他才17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至今日,他能想起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心里的话儿献给华主席》,想起青春年少,对于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他要牢牢抓住,他从内心感谢这难得的升学机会。初中毕业之时,他这个高成分之家是没有上学机会的,因此作文写作饱含深情,激情澎湃,一气呵成,把心里的话儿都倾诉在笔尖,诉说给党的领袖。现在他还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他的作文内容, 让我们对他的记忆力感到十分地钦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白驹过隙疾,岁月催人老。今天秦教授从教已经四十载,桃李遍天下!他从一个挺拔的英俊青年书生,成为一个后背微驼的学者老汉,我们感到岁月的无情与不堪,但我们更感到他学术不惑的成熟和睿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是一个通达睿智的人,也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老头,业余时间,有时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身穿志愿者红色马褂,认真地挥舞着小旗,维持城市交通秩序,为城市的美好贡献一个现代市民的绵薄之力。他走在街上,职业使然,对于牌匾广告用词、用字、典故特别关注,有时直截了当,指出错误,业主也心服口服。他们不知道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老头,其实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是一位非常随性的人,不喜饮酒,却嗜香烟,谈性甚欢时能一根续着一根,青烟袅袅间就是满嘴珠玑。退休了,他的工作日还是周一到周五,不过做饭、带孩子成为了主业,周末孩子交给了他的父母,这两天才是他的另一种工作日。开会、审稿、会客,“5+2”、 “白+黑”,也是他的生活常态。这样的表述其实也不完全正确,他的思想火花,灵光闪现,在作饭带孩子间时有涌现,他随手就用手机记载,一篇千字短文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完成。现在他的手机更新换代,也是最先进的折叠大屏,取代了他的电脑。他在家里常不穿袜子,趿拉着一双拖鞋或者圆口布鞋,盘腿而坐,案几上摆满了书稿和书籍,随手阅读、侃侃而谈。累了,他就窝在沙发上继续看,看得眼花缭乱,头晕脑胀。困了,就自觉走出到屋檐下过他的烟瘾,无论春夏秋冬。我看到屋檐的东边也成为他看书消遣的平台,在一张小桌上,摆着各种书籍,在烟雾缭绕中,随手翻阅,畅游书海,心游八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次小恙住院,人在病房,心在编书,电话不断,联系编校、印刷。小桌上放着翻开的《山西通史》和《中说译注》,多少人看到王通在历史天空中的文化成就,他却在通史中发现了不一样的王通与他那些弟子。我们大家知道的河东置郡始于秦朝,他却硬生生地把河东置郡向前推进了65年,让河东学界专家也首肯点赞!文化人有文化人的执念,对地方,对河东都是文化的幸事,他们在交流砥砺中相互前行,成就了河东更加辉煌的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景克宁先生是河东文化界的一面旗帜,在他生前秦建华老师为他做了多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身后,又不遗余力地为他完成了多少未完的夙愿。他与杨方岗教授不遗余力地为景克宁先生举办了逝世五周年、十周年,诞辰百年等纪念活动。编辑出版了《空谷留响》《以生命为社会之烛的人》等纪念文集。这其中的组稿、编辑、校核、成书要付出多大的心血啊!他将景克宁教授这面文化大旗牢牢地扛在肩上,放在心里,飘扬在河东大地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有一颗慈悲心怀,见不得社会的恓惶人。上世纪九十年代,轰动全国的虐待小保姆案在河东影响很大,他知情后,带领系里同事前去慰问,设身处地地为小保姆的前程考虑,安排他上学,就业,一直到结婚。有一次看到院里有一个乡下卖蒜的老农,天色将晚,还有几十辫蒜没有卖出,他问了一下价格,全部留下。回到家里,老婆有怨,他就召集邻居过来随便拿取,并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村里亲戚送的,他自己吃不了,让大家随便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逢年过节,礼尚往来的礼品,孩子们孝敬他的礼物,他们老两口哪能吃完?于是他就提上送给门卫师傅,送给打扫卫生的师傅。退休了,青年教师常常到他家,请教疑难,查询资料,他毫无保留地把他收集整理收藏的资料送给他们。“拿吧,拿吧,有用的都拿上!”这是他的口头禅。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些珍贵的藏书资料,对于学者,胜过任何带刺的玫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村里想出村志,用了两年的时间,花费了不少金钱时间,也弄不成样子,于是把他这个文化名人请回到家,让他负责统筹。他二话不说,编目、审稿、撰文、校稿,亲自跑印刷厂,自己搭陪上时间、工资为村里无怨无悔地付出。回到村里不但不要村里的香烟,还要给这个叔一盒好烟,给那个哥一盒华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县里有关部门策划要出一本宣传县里文化的《这山这水》一书,他积极组稿,编辑完成了,县里繁缛的立项程序,复杂的审批流程,让他很是着急,等待中一年过去了,他一着急,决定自己垫资出书,算为县里,为自己的家乡做了文化贡献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次同学聚会,说起曾经的发小同学,因为种种原因,年过花甲,生活过得并不如意。他听后心生戚戚。他想,自己退休了,拿着不菲的退休金,他想每月资助他一千元,他的这个善意被其他同学当即阻止。生活自有它的逻辑进程,在救急不救穷的中国古训里,有多少生活的经验教训啊!在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之间,还有着不浅的人生鸿沟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研期间,他师从全国著名的英汉翻译家高健老师,老师生活的一言一行,教学的一招一式,给他很大的影响。老师不但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且具备很高的传统文化素养,他的英美散文翻译,在国内文学翻译界首屈一指,其译笔完美,语言自然,不但达到翻译界的“信、达、雅”协调,而且形成自己的“语性说”。他认为汉语更具文采,更富表达力,只有作家才能做好翻译,只有诗人才配翻译诗。他就是诗人,他的诗歌在中国现代诗歌文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由此,老师成为秦建华一生追随的学界偶像,学术楷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职时,他就为恩师出版过一册《高健翻译研究》,成为恩师学术上的一个至高境地。2023年,为筹备高校恩师高健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他废寝忘食,各地组稿,整理成册,出版《凌云健笔》一书,成为纪念活动的一份最为珍贵的文件。书中我们看到他们师生情深,学术交流的许多治学精神及生活情趣。他是正教授级高级职称,是河东一名著名的文化学者。退休后,各地到处邀请文化讲座,馆展策划,出书编稿,有的高校甚至伸过橄榄枝,聘请他为客座教授,特聘教授等。现代大数据时代,有的出版社也慕名联系他,约稿出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淡薄名利,对于现在时尚的各种组织协会挂名一概不屑一顾,几多坚辞。他是一个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认真躬行,不图名利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的性子很急,干活出手很快,别人几天完不成的急难险重任务,到他手里举重若轻,通宵达旦一夜完成,这不仅得益于他的勤奋,更得益于他的学识。厚积而薄发,勇毅而前行,雷厉风行,果敢行动,就是一个“快”字。在圈里,多少人都佩服于他的这一点。他却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我们钦佩于他的学识贮备,更敬仰于他的人格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十余年来,他除了承担省社科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河东文化研究中心的课题外,还多次承担市委宣传部与文旅局有关河东文化图书的编撰任务,先后出版河东文化方面的图书近30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近两年,他受市委宣传部与三晋文化研究会委托,负责有关河东文化条目入编《辞海》的工作。经他不懈地努力,继《鹳雀楼》后,102处国保也将陆续被收录编入,为河东文化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他领衔组织《运城简史》一书的初稿统筹编篡,我也有幸忝列其中,接受了部分条目的编写工作。历史对我真是个考验,家里满屋书籍大都是文化方面,涉及历史的资料比较欠缺,而他藏书颇丰,资料较全,我时不时问他一些历史问题,他给我提供参考书目,经典索引、图书馆查询等,从他这里我才真正接触《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权威书籍,从中感受历史的博大精深,古人的严谨精炼。他治学严谨,力求索引有据,旁证有力。在比较学习的过程中,从而更加深刻地知道历史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历史是真实的,不能演绎的。他严厉批评了利用网络度娘搜索的零星残缺知识,甚至某些很不严谨的地方志书,至于文化图书更是需要避免引用和依赖。放羊拾柴,总有收获,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为志书勘误,为历史传说正名,更加深刻地明晰了历史的文化脉络路径。另外,对有些条目旁征博引,相互印证,也为几个历史问题正了名,定了论,堪称学术论文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的性格其实也有很不好的一面,在这个好好世界,就显得很另类。在学术之争上,有时也跟人急,急了就要拍桌子,甚至走人,这就有点让某些人下不了台。过后,他也自省反思,感觉自己实在不够成熟。有时他看不惯官场上的曲意逢迎溜须拍马,不顾及领导脸面,就会伤身动气,自我伤神。这样的性格他也感觉不好,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就是他的本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太累了,他如夸父般逐日,只因心中有一种对文化的痴爱,似乎与金钱、名誉、地位、职称都没有了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杜刚辰2024年6月15日完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