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灯灯上高一之后,学校的教务主任组织素面谋面的家长们建了一个读书群,前几次都是某位家长主讲一本书,这周主任建议大家分享自己近期阅读的书,每人五六分钟时间,如果有PPT更好,让大家接龙报名。主任自己先报第一本,是《枪炮、病菌和钢铁》,我没读过,赶紧找知乎了解了一下,网友总结书中金句:</p><p class="ql-block"> 技术的发展是累积式的,而不是英雄凭空创造的。</p><p class="ql-block"> “人人平等”并不代表所有成员都有同样的威望,或人人参与决策。“人人平等”是指:游群中并无正式领袖,谁更有魅力、力气更大、更聪明、战斗技能更强,谁就是领袖。</p><p class="ql-block"> 统治者寻求公众支持的另一个厉害做法,就是利用意识形态或宗教给人民洗脑,让他们服从自己的统治。</p><p class="ql-block">单看这三句,应是一本引发社会现象思考的书。</p><p class="ql-block">之后有七位家长报名,书名如下:</p><p class="ql-block">二《非暴力沟通》+PPT</p><p class="ql-block">三《亲密关系》+PPT</p><p class="ql-block">四《为什么家庭会生病》+PPT</p><p class="ql-block">五《教练式父母》+PPT</p><p class="ql-block">六《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PPT</p><p class="ql-block">七《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PPT。</p><p class="ql-block">第八本是《斑斓志》。这本书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依苏东坡的生命轨迹,兼诗学、写作学、文学批评、作品鉴赏等方面综合探究的一本书。</p> <p class="ql-block">总共八本书,六本都有PPT,看起来家长们相当认真。看中间六本书名,大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有关亲子的,一类是有关父母的,都和家庭沾着边。看着家长接龙的时候,我有些纳闷家长们不约而同的选择。高中生的家长,正处最慌乱的人生中年期,各种关系陷入迷茫状态应该很正常,但没想到家长在阅读选择上有关家庭关系建设的会有这么多!难不成现在兵荒马乱的家庭占了大多数?总觉得自己读书不多,想借读书会的机会多了解别人的精神世界,见识下别人家父母的阅读面,可现在看起来,这个想法至少这次要落空了。设想下直播时,上百位家长要被连灌六碗鸡汤,有没有人会产生听觉疲劳?又能保证几位家长能全场在线?这么雷同的选择,多少有点让我失望。</p><p class="ql-block">失望之余,我又多了一份焦虑。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大概可以解读成家长自认家庭存在问题,并且有强烈想要解决问题的意愿。实话说这六本书都不在我的阅读书目中,但看家长们的参与度,我又莫名感觉惭愧,觉得既然大家都在读这类书,那是不是说我的阅读范围有些脱离大众?严重一点说是不是有点对家庭对孩子不够负责任?但凡我读过其中一本,至少还能说明我曾考虑过这件事,事实上我不止没读过这些书,看见这些书名我还头大!可我自认也被很多朋友认为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非常认真好学且一直努力的妈,虽然在儿子面前时常犯错又时常道歉。</p><p class="ql-block">仔细思考之后,我发现我不喜欢这些书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不愿被它们教化而已。私以为,孩子的人格教育或者说性格培养,到初中毕业时应该结束了,这之前是教育的耕耘期,高中到大学,处于教育成果收获期,初入社会,则是成果检验期。家庭教育之类书大多来自西方,西方和东方在教育的理念上是有差别的,教育需要结合传统文化和社会大环境家庭小环境,否则瓜田李下,结出的果实有可能畸形。每本书都有其价值,也有其精华,类同的书看几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别人家的方法作个参考。每个父母和孩子外加家庭家族一定是一个个不同的组合,这些组合一定和麻将牌一样,打一辈子牌也打不出相同的一桌,所以一家有一家的事,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轨迹。还有需要确认的是书中写的一定真实吗?有没有断章取义?或者就是一小概率事件?就像前段大家热议当年的《哈佛女孩刘亦婷》,说刘亦婷现在不过而而,谴责刘母当年书里写的事出有假。孩子们高一近尾,他们的视野格局、思辩能力等基本形成,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在逐渐变小,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在逐渐加大,作为家长除了提升自己就是努力跟上时代,能力强的家长尚可引导一二,到了这个阶段,想要和孩子有高质量的对话貌似已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按此我觉得高一的孩子肯定是不会愿意和父母讨论《教练式父母》或者《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这么明显把矛头指向他们的书的。</p> <p class="ql-block">虽然失望于6:2的选择比例,但还是很开心有一本社会学的和一本文学欣赏的书出现。家长的眼界格局、思维方式、聊天话题、言行习惯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都会悄无声息地影响孩子,所谓熏陶、潜移默化就是指这些吧。我原本打算推荐美国作家埃默*托尔斯的小说《莫斯科绅士》,看到各位家长对家庭教育和父母品性塑造上的执着,怕推荐小说惹来众怒,最终没敢报名。其实这本书的主旨“即使残酷的时代也无法消弥人类的尊严、荣耀与记忆”最多只能算我推荐的第二理由,作为高中娃的妈,书中最吸引我的就是有关教育的桥段,所以我最想讲与大家听的是关于男主角罗斯托夫伯爵出色的人格魅力以及祖父辈对他良好教养的培育,再是伯爵对尼娜和索菲亚母女产生的深远影响。比如伯爵在送索菲亚参加比赛前对她说:在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能否获得一轮又一轮的喝彩声,而是在面对这种荣誉的不确定性时,我们是否仍然敢于鼓起勇气前进。</p><p class="ql-block">想想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在非常考验人。灯灯初中时的年段长在开家长会时说:手机是万恶之源。虽说此话有些极端,但现实中,几乎每个家长都在和手机作战,也看过太多孩子因为手机酿成悲剧,那我们需要阻止科技发展吗?信息科技只会越来越多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我们该做的,也许只有甄别与坚持:对纷繁世界保持独立思考且身体力行。</p><p class="ql-block">米兰*昆德拉在一九八五年五月获耶路撒冷文学奖的时候说:福楼拜把流行用语编成一本辞典,我们可以从这本辞典里领悟到:“现代化的愚蠢并不是无知,而是对各种思潮生吞活剥。”福楼拜的独到之见对未来世界的影响,比弗洛伊德的学说还要深远。我们可以想象,这个世界可以没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但是不能没有抗拒各种泛滥思潮的能力。这些洪水般的思潮输入电脑,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恐怕会凝聚成一股粉碎独立思想和个人创见的势力。这股势力足以窒息欧洲文明。</p><p class="ql-block">算算时间,昆德拉说那段话已经过去快三十年了,可听起来宛若昨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