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平凡的世界》中,作为父亲的孙玉厚从未踏出贫瘠的农村,也不识一字。</p><p class="ql-block">可他坚信世界是识字人的天下,再穷,也要读书。生活虽困顿,也决然要将儿子孙少平送到黄原县城求学。</p><p class="ql-block">当改革开放后,孙少平哥哥的烧砖厂日渐红火,他希望弟弟能够同他一起干生意。</p><p class="ql-block">可孙少平却渴望走出家门,去闯荡事业。尽管旁人都不同意,父亲却仍选择在儿子身后默默支持。</p><p class="ql-block">他让孙少平大胆追求梦想,而自己则是承担起家中的农活。</p><p class="ql-block">在孙玉厚心中,做人本分,穷也要有志气。因而,孙少平虽只是一个矿工,却也立志成为师傅最得力的助手,成就了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有位作家曾说:“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p><p class="ql-block">一个父亲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便是他的大格局。</p><p class="ql-block">格局,决定着一个人的天花板。若是父亲眼界宽,心胸大,孩子也能在人群中精彩夺人。</p><p class="ql-block">好的父亲,小事不计较,大事不退缩,顶住生活的压力,圈着未来的方向。</p><p class="ql-block">有他在,孩子便永远不会在路途中迷失。</p><p class="ql-block">父亲的心中有丘壑,孩子的人生才能万丈高空。</p> <p class="ql-block">董宇辉说“努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优秀,而是在于意外和不可控的因素来临时,那些平常所努力积淀的涵养和能力,可以成为我们抗衡一切风雨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说:“人之所以要努力,是为了尽可能的把命运拽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被动的困在父辈的阶层里动弹不得”。</p><p class="ql-block">努力的意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尽相同,但可以确定,无论因什么而努力,只要努力了,你人生的遗憾,就可以少一点。</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你对时间的态度和你的付出。</p><p class="ql-block">把时间放在床上,就成了体重;把时间放在书上,就成了智慧;把时间放在工作上,就成了事业;把时间放在家庭,就成了亲情。</p><p class="ql-block">你的行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心用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p><p class="ql-block">从现实生活来看,真正能给你撑腰的,是丰富的知识储备,足够的经济基础,持续的情绪稳定,可控的生活节奏,和那个打不败的自己。</p><p class="ql-block">分享一段罗翔老师很有力量的话给你:“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地,千次万次,救自己于水火之中”。</p><p class="ql-block">所以,从现在开始持续努力吧!</p><p class="ql-block">生活原本很沉闷,跑起来就会有风,把眼前的事做好,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追光者,终会光芒万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池塘边的草丛里有两颗蛋,他们每天都会聚在一起看明月晨曦,赏清风细雨。</p><p class="ql-block">他们都认定对方是自己一生的亲密伙伴。</p><p class="ql-block">但几个月后,他们却分别变成了一只小鸟和一条鳄鱼。</p><p class="ql-block">他们渐渐发现,彼此越靠近,就越难以忍受对方的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小鸟搞不懂,为什么鳄鱼突然变得顿顿都要杀生;鳄鱼也不知道,为什么小鸟天天都要吃那恶心巴拉的肉虫;鳄鱼喜欢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泳,但那却是小鸟的生命禁区。</p><p class="ql-block">小鸟最爱在树梢上欢快地飞翔,但那却是鳄鱼的可望而不可即。</p><p class="ql-block">渐渐地,它们满心都是对对方无尽的失望,直到最终失去了所有交集。</p><p class="ql-block">小鸟之于鳄鱼,是不是像极了我们那些最终走散在时光里的少年好友。</p><p class="ql-block">知乎有个话题:“为什么我们总会和年少时的朋友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有个高赞回答特别扎心:因为你们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路,有了各自不同的圈层;认知不一样,兴趣爱好与生活方式也早已完全不同,所以注定不在同一个频道。</p><p class="ql-block">是啊,年少时之所以能成为朋友,只因为相同的境遇和环境,让彼此的相处特别舒服。</p><p class="ql-block">而成年后,大家早已不属于同一个圈层,所以也导致了三观各异、频率不同。</p><p class="ql-block">他无法理解你的喜悦与悲伤,你也共情不了他的点滴日常。</p><p class="ql-block">硬要强行凑合在一起,只能是对彼此能量的巨大消耗。</p><p class="ql-block">因为时过境迁,一切都早已物是人非,圈层不同,注定无法相融。</p><p class="ql-block">如果还能彼此靠近,那一定要加倍珍惜,如果在人群中走散,不必感伤,道一声珍重,各自安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轼受邀去王安石家中作客,恰逢王安石在午憩。</p><p class="ql-block">苏轼不好惊扰老师,便在庭院随意闲逛,看见王安石书房的门半掩着,于是到书房等候,碰巧书案上放着王安石新作的诗稿。</p><p class="ql-block">这一看,苏轼不免摇了摇头,他发现其中一句“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认为王安石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懂:“老师怎么如此糊涂,月亮怎么会叫?大黄狗又怎么会睡在花心上呢?”</p><p class="ql-block">于是他不拿起笔信手改成了:“明月枝头吊,黄犬卧花阴。”</p><p class="ql-block">不久之后,苏轼被贬到遥远的儋州,夜晚在一颗榕树下休息时听到一阵鸟叫声,便询问:“这是什么鸟?”。</p><p class="ql-block">当地人解释说:“这种鸟叫明月。”</p><p class="ql-block">后来苏轼在廉州小住时,又看见当地有一种从花里爬出来的小昆虫,当地人叫它“黄犬”。</p><p class="ql-block">苏轼顿时羞愧不已,明明是自己孤陋寡闻,见识浅薄,反而肆意点评王安石的诗作缺乏常识。</p><p class="ql-block">正如我们常说的那句话“”夏虫不可以语冰。”</p><p class="ql-block">不要和生命只有一个夏天那么久的虫子讨论冰,因为它无法理解冰的存在。</p><p class="ql-block">人的认知是有限的,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往往会陷入“夏虫语冰”的困境。</p><p class="ql-block">遇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时,应求同存异。</p><p class="ql-block">别妄下结论,别着急议论。</p><p class="ql-block">尊重彼此的差异,避免陷入认知的狭隘和偏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这样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p><p class="ql-block">从前,有一只叫做阿波的鹦鹉,它与另一只名叫梅西的鹦鹉发生了争执。</p><p class="ql-block">两只鹦鹉开始争吵,彼此之间互相指责,言辞激烈。</p><p class="ql-block">在争吵中,他们口不择言,越来越激烈,却忘了一个猎人在悄悄向他们逼近。</p><p class="ql-block">在生命垂危之际,阿波和梅西相互凝视着,深刻的悔恨自己刚才的愚蠢行为。</p><p class="ql-block">他们明白到,如果没有发生争吵,他们本可以一起逃脱猎人的追杀。</p><p class="ql-block">是啊,人最不该的就是为了赢得当下的争吵,而忽略了已经存在的危险与麻烦,等到回过神来时,已经为时晚矣。</p><p class="ql-block">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愤怒是精神的狂暴风暴,让理智丧失控制。心怀格局,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清醒的理智,敞开胸怀,多包容,少计较。</p><p class="ql-block">千万不要为了逞一时之气,而成千古之毁之事。</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脾气来了,福气就走。</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是对的,就没必要生气。如果你是错的,就没资格生气。</p><p class="ql-block">用嘴伤人,是最愚蠢的行为。</p><p class="ql-block">出言过心,保持冷静,是一种高级的修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孔子去找音乐大师师襄子学习琴技,他每天弹奏同一首曲子,这让师襄子看不下去了,便告诉孔子:“你弹的真不错,试着弹弹别的曲子吧。”</p><p class="ql-block">孔子说:“虽然我很熟悉这首曲子,但是并没有完全掌握弹奏的技巧。”</p><p class="ql-block">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完全掌握技法了,可以试试新曲子了。”</p><p class="ql-block">孔子又说:“我虽然掌握了技法,但却没有领悟作者写这首曲子的情感。”</p><p class="ql-block">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提醒孔子:“你已经领悟了作者曲中的情感了,是不是可以尝试弹新的曲子了?”</p><p class="ql-block">但孔子依旧说:“我还未能参透这位作曲人的为人如何。”</p><p class="ql-block">慢慢的,孔子弹奏出来的曲子给人感觉清新脱俗,跟普通的琴师完全不一样。</p><p class="ql-block">孔子很开心地找到师襄子,他说:“我终于明白了作曲人的为人如何了,他应该是志向高远,能够统治四面八方的诸侯,历史上只有周文王姬昌才是如此之人。”</p><p class="ql-block">正因为孔子花费了超出常人的数倍时间和精力,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才弹出如此炉火纯青的曲子来。这便是“熟能生巧,巧能生化”。</p><p class="ql-block">孔子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他在别的曲目弹奏上也十分得心应手。</p><p class="ql-block">不单做学问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要想做到炉火纯青,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