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昔日樊湖的小吃别有风味。除了量小价廉的“大路货”,比如油条、麻花,镘头、包子、汤圆、豆腐脑、臭干子………也有一些独具当地特色的小吃品种。不过,有许多种小吃并未传承下来,早已销声匿迹了。这里拣几样说说:</p><p class="ql-block">糍粑砣 这种糍粑砣有特别风味。糍粑是糯米做的,用棉花缝的袋子包着,放在大木桶里保温。糍粑砣只有鸡蛋大,滚粘上炒黄豆、芝麻和白糖等合碾成的粉。顾客还没吃,就闻到糍粑香,吃起来热乎乎、软绵绵,又香又甜。糍粑掉在桌上不粘桌子;掉在地面,拿起来吹一吹,糍粑里见不到灰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糯米团 干湿合适的糯米吊浆内包桂花红糖,捏成圆柱形,再粘上一层糯米,不像汤圆那样水里煮而是蒸熟。食客光顾他除了贪图便宜,最重要的是糯米团里的桂花红糖蒸熟蒸透之后变成了流质,进了口又烫又香又饴又甜,味道非常的别致。</p><p class="ql-block">米粉蒸糕 蒸糕的材料是磨碎的米粉,中间加一撮橙色的物质,里面含糖,组合起来就像切开的半个鸡鸭蛋。材料都是熟的,吃时不过再次加热。取出炊具后,最有趣的就是将木柱朝上一顶,蒸糕就蹦了出来,眼疾手快的生意人一把用盘子接住。这一瞬间,妙趣横生,多看几遍也不会感到厌倦。</p><p class="ql-block">敲浆糖 每到秋收过后,粮食归仓,人们开始催麦芽,舂糯米,备柴、整灶、洗锅、清理器具、备足原料,一切准备就绪,选准吉日,鸣炮点火,正式熬糖。卖糖货郎常常选择上好的糖饧糖饴,走街串巷,或是下乡叫卖。“叮叮当、叮叮当”,“敲浆糖”的吆喝声,立刻招来三五成群的小伢,那诱人的糖香让看热闹的人按捺不住。为了解馋,小伢分头找来破铜烂铁、锈钉废铝,实在没有办法就把家中的秤砣卸下来,去换一片薄薄的胶牙糖,放到嘴里立刻就有甜到心窝的感觉。 有的货郎还带着火炉,将糖稀吹成各式人物或鸟兽虫鱼,拿在手上既可以玩赏,也可以吃。就这样,浆糖成了那个时代小伢们解馋的“奢侈品”。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月亮糕 老家镇上和县城都有糕饼铺,制作的糕点有数十种之多。每到逢年过节,糕点销售门庭若市,常有人排队等货。全部糕点均用柴火烧制,制作工艺精良。其中,大京果酥松体胖,落口消融;麻烘糕甜脆,食后余香满口;月饼、港饼,用麻油、冰糖、桂花、芝麻屑、菊饼等作馅,其面用香油和之,起酥,松脆。饼面上醮食油书法,再用芝麻沾字,上有中秋月饼、全家福禄、月朗中秋、福寿双全等吉祥语,相得益彰,独冠一时。尤其称奇的是八月中秋制作的月亮糕,用糯米碾粉,渗白糖蒸熟而成,小的碗大,圆形;大的有脸盆大小,糕二面均彩绘嫦娥奔月、唐明皇游月宫或西游记等故事图案。月亮糕上方系有红线,小伢们把红线往脖子上一挂,月亮糕吊佩在胸前,自己一边看,一边吃,既饱了眼福,欣赏了美图,又饱了口福,品尝了美味,来个精神物质双丰收,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