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韵大洪村

无声语

<p class="ql-block"><b>文:无声语</b></p><p class="ql-block"><b>图:云之梦 </b></p> <p class="ql-block"><b>大洪村,深藏在青山绿水间,静谧地站在岁月的长河,一站就是近五百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风,苍老了她的容颜;雨,吟唱着她的故事;她,一任风雪尘埃,一任年轮更迭,养在深闺,鲜为人知。2019 年 6 月 21 日,国家文物局将大洪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人们才终于撩开她神秘的面纱。</b></p> <p class="ql-block"><b>今天,带着“诗意的乡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宁静祥和、古韵悠悠的大洪传统文化村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大洪古村,原名大排村,地处衡阳盆地的南缘,隶属常宁市西岭镇。位于常宁市东南 17 公里,常宁县道 074 上段地域西侧、大义山东侧。它东临常白公路,与荫田镇上浯村接壤,西依泉源宝家楼,南接梅埠桥水库、平安村和六图村传统村落,北与新铺村相邻,有省道 320 线蜿蜒而过,交通便捷。</b></p> <p class="ql-block"><b>汽车在蒙蒙细雨中曲折前行,时光在历史隧道中徐徐穿越。454年前,明隆庆四年(1570 年),一艘移民船,从江西南昌丰城县松湖堡出发,一路南下,船上有邬氏先祖邬宗公遗孀夏氏和四子邬才博、邬才厚、邬才高、邬才明,船至衡州,长子邬才博、次子邬才厚告别母亲与弟弟。移民船继续南行,在常宁衡头靠岸,三子邬才高定居庙前,夏氏与邬才明定居于梅埠桥。清顺治五年(1642 年)开始,邬仲宗公三世孙五兄弟分别由梅埠桥转迁大排洞,派分五支,散居老屋、新屋场、月光明、桧子山。其中,五兄弟中的扳龙公定居大排月光明,开始建村,后发展到长洲湖、沙塘、棉花冲、朱家坳等地;扳卿公后人定居大排新屋场,后发展到罗家坪、蓬塘、邬家冲等地。</b></p> <p class="ql-block"><b>经历450多个春夏秋冬的变迁,大排古村落形成了以月光明、新屋场两个大湾场为中心,总体空间布局在风水学上营造一条由“棉花岭——月光明古建筑群——月光塘——农田——邬家溪——农田——新屋场古塘——新屋场古建筑群——后龙山”构成的中心景观轴线。2015年,大排村与大洪村两村合并,从此大排村更名为大洪村。如今大洪村面积约12平方公里,22个村民小组,村内户籍人口 2487人。村民以邬姓为主,据《邬氏族谱》记载,邬氏原属颍川郡,自周代春秋时期子家公肇姓。历经近五百年的发展,邬氏家族已成为常宁最大的家族式聚集地。当地民间流传有“湖边的山大,上湾的村大,大排的族大”的顺口溜。大排邬姓人以族大自豪,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五百年前那艘载着邬氏祖先的古船,永远停泊在大洪村民记忆的港湾。</b></p> <p class="ql-block"><b>纵观大洪村的整体布局,你会惊奇地发现——传统古村落如同“众星聚月”。以青墙黛瓦的传统建筑为星点,汇聚成湾;以青石板路、古桥为纽带相连湾场聚成月;以湘粤古驿道为经,以邬家溪为纬,田垄纵横交织成洞,丘陵连绵相依如棋。村内视野开阔,交通便宜,青石古巷纵横交错与村口的湘粤盐茶古道相接;宝家楼泉源四季翻腾成邬家溪,邬家溪在此回环向东北折,曲水环绕。一排排屋舍,一汪汪水塘,一畦畦农田,一垄垄山峦,构成了大洪村传统村落的基本架构。</b></p> <p class="ql-block"><b>历史为大洪村留下如此美丽的画卷。如果说什么能记录它的岁月变迁,毫无疑问那便是大洪古村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大洪传统村落建筑群是一处典型湘南地方特色古民居群,该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因势而建,结构严谨,具有浓郁的古代风水学理念。</b></p> <p class="ql-block"><b>倘若把“众星聚月”的布局图慢慢放大,目光聚集在月光明和新屋场两个湾场,你又会发现一幅田园风光式的“太极图”:背依棉花岭的月光明与后龙山下的新屋场,犹如两个对称的鱼,合成一个圆;两座湾场相对而望,如太极立图,而月光明与新屋场犹如太极图上的两个圆点;中间田园纵横,邬家溪蜿蜒北折而过,如太极图中的“s”线;溪水北迂回段有一排修长的风水树林,使得两个湾场阴阳平衡,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照应。这是古人在此建屋立业的“亮点”,在湘南是极其少见的。</b></p><p class="ql-block"><b>面对这幅古人妙手绘制的太极图,在佩服、赞叹中,领悟这个哲学符号中传承的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道德伦理观念,才是邬式祖先布局谋图的神来之笔。</b></p> <p class="ql-block"><b>大洪传统村落建造年代分清代中、晚、民国三期。主要由月光明、新屋场两个湾场组成。</b></p> <p class="ql-block"><b>月光明始建于清早期顺治五年,盛行于清代中期、后期,延续至今有 380余年。月光明整体建筑布局呈月牙形环拥,与门口塘至月牙相合,呈现满月之形,寓意“月圆”。月光明古建筑群坐北朝南,北面有棉花岭,绵延起伏;南方有低山小丘,远近呼应;左右两侧则有护山环抱,重重护卫;中间大排洞布局明了,地势宽敞,邬家溪曲水环抱。</b></p> <p class="ql-block"><b>邬家新屋场始建于清晚期道光丁未年间(1847 年),延续至今有 160 余年。新屋场则是坐东南朝西北,背靠后龙山环抱,前有大排洞地势开阔,左为梅埠桥水库,右为古驿道,邬家溪自西北折向东北。新屋场邬氏祖先在湾场前修建了槽门用来提升风水,并在湾场前植树育林以藏风聚气。</b></p> <p class="ql-block"><b>大洪村保存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古建筑 22 栋,建筑面积约4200平米,皆为砖木石结构,小青瓦,硬山顶;建筑布局遵循风水,坐北朝南,纵横交错,整齐划一。这些建筑历经几百年风雨的洗涤,虽已斑驳沧桑,却仍以顽强的毅力,保持它原有的风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当地村民说,大洪村保存比较完整、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邬氏公厅和邬冬华、邬耀光民居。</b></p> <p class="ql-block"><b>月光明的邬氏公厅是现保留最早古建筑,建造于乾隆二十年乙亥岁(1755 年)。该公厅砖木石结构,小青瓦,硬山顶,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进深两进。正面墙体呈“凹”字形,大门上方有门罩,两侧采用“封火墙”,房屋除大门外,只开有少数箭窗。进门就是前庭,前庭门口处有小天井,采光通风排水,在风水上是“藏风聚气、四水归堂”之意;中为厅堂,两侧为室,侧室采用通天柱结构,蒙板隔出空间。前庭后部是穿堂,把内堂隔开成相对独立空间,正中入口设屏门,日常从屏门两侧出入,遇有礼节性活动,则由屏门中门出入。内堂中设天井。沿天井一周回廊采用木格窗间隔空间,后设一享堂二厢房,享堂后部设神龛,是礼拜祭祀先祖的地方。天井石雕珍禽瑞兽,非常华美,雕梁画栋尽显乾隆朝华美之风。</b></p> <p class="ql-block"><b>邬冬华民居建造于清道光丁未年(1847 年),该民居坐东北朝西南,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青墙,色彩典雅大方;内部布局紧凑,回廊隔窗,雕花奇兽,清水墙体挺拔,天井规矩,结构端正整齐。民居设正厅屋和横厅屋,正厅屋正面墙体呈“凹”字形,与横厅屋风火墙相连。正厅屏门精美,中设天井,绕天井的回廊采用木格窗间隔空间,与厅堂厢房相接。正厅屋与横厅屋有侧门相连,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b></p> <p class="ql-block"><b>邬曙光民居建造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民居坐北朝南,有大小房屋30 余间。设有正厅屋和横厅屋,砖木石结构,小青瓦,硬山顶。墙上灰龛彩绘精美,戗檐转角设有龙头,雨水由龙头喷出,设计巧妙;窗户雕龙刻凤,绘制花鸟虫鱼,寓意吉祥、长寿、多子多孙、官运亨通、喜事连连。木雕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b></p> <p class="ql-block"><b>站在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建筑前,听它们用周身的斑驳与沧桑,述说着曾经的热闹与繁荣。雕梁画栋今犹在,只是人去楼已空。而在这个静谧的古民居,我们遇见了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姓夏,面容慈祥,精神矍铄,行走自如。我们问她为何不随儿子们住新屋,她笑着说:“习惯了,舍不得!”。抬头,我看见青砖石墙镌刻的“於斯万年”“世代荣昌”,这是邬氏先辈留给世人的美好愿望。老奶奶一句“舍不得”不正是对这八个大字最朴实、最长情的诠释。</b></p> <p class="ql-block"><b>走出古民居,携着从明清远古吹来的风,撑一把油纸伞,踏着平平仄仄的青石板,过古桥,上古道,沿途把散落在古村的文化明珠串联成片,装入摄影师的快门,再将一张张画面徐徐展开:</b></p> <p class="ql-block"><b>画面一:古巷纵横密相连。村内古建筑均以院落为单元布局,古巷纵横交错将民居紧密相连,它既是村内交通枢纽,又是地下排水设施。古巷设计巧妙科学,凝聚了邬氏祖人的勤劳与智慧。</b></p> <p class="ql-block"><b>画面二:古道蜒蚰达四方。一条古石板路,自西向东蜿蜒曲折穿过田野通向村口,历史上是村民出境的古驿道。它连接村内纵横交错的古巷,与村口湘粤盐茶古道相接,通往盐湖、西岭两座重镇。这条串起商客来往的古道,如今断断续续静落在田埂,成为几代人走过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画面三:古井碧清映月光。大洪村有古井两口——株门塘古井和新湾古井。株门塘古井由圆形和长方形两个井组成;新湾古井则是一个小方井与两个大长方形井前后串联,依次是饮水区、洗菜区和洗衣区。古井是村民日常饮用的水源,也是他们汇聚谈笑的场所。如今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村民却惦记清澈甘甜的井水,常来古井担水聊天。几百年来,古井映照月光的阴晴圆缺,连同井壁布满的绿透青苔,记载了大洪古村岁月的变迁。</b></p> <p class="ql-block"><b>画面四:古桥斑驳见风霜。接龙桥、板子桥是大洪村的两座古桥。月明光后的棉花岭绵延起伏如卧龙饮水,清末,邻湾大排陈家修水渠,在“龙"尾上挖开一个口子,后用青石板将龙尾连接,故名接龙桥。接龙桥百年不变,把吉祥安康与村民紧紧相连。村口的古树旁是板子桥,厚重的花岗岩青石板横跨邬家溪水两岸,谓板子桥。此桥是通往盐茶古道的枢纽,迎来送往,川流不息。2015年,政府将板子桥改成了一孔石拱桥,古青石板架于石拱上,保存了古桥原有的风貌。改造后的板子桥,桥身约5米,桥面与路面同宽,可通车辆。古桥用崭新的姿态,把山外的先进的现代元素引进了古村。</b></p> <p class="ql-block"><b>画面五:古塘鱼跃水荡漾。行走在大洪古村,你会发现村子的大小湾场前,必有一口水塘。它不仅为村民提供用水,更是重要的消防设施。村内有大小古塘近十口,其最著名的是泉塘和雷公塘。泉塘,因泉眼众多而得名,2017年,政府出资将它建成泉塘水库,面积约30余亩,灌溉农田,造福村民。雷公塘,传说天空打雷塘中泉眼才冒水。20世纪70年代,雷公塘改成了水田,2015年,村民邬至为自出资金,恢复雷公塘,并在塘里养鱼种荷莲,营造了一幅鱼戏莲叶间的水墨画。</b></p> <p class="ql-block"><b>画面六:古树参天守一方。大洪村古树多为株树和重阳树。参天古树,或矗立溪畔,或站在路旁,或守护村口,伸展着历经百年风雨的躯干,如一把大伞,为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村落遮风避雨。在它的庇护下,大洪村民,生生不息,枝繁叶茂。</b></p> <p class="ql-block"><b>每一座有历史的古村,都有说不尽的故事、传不完的佳话,大洪古文化村自然也不例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邬至为是撰写《邬氏族谱》的主要成员,又是大洪古村历史文物保护责任人,村民说他是一部活历史书。听明我们的来意,他打开岁月的话匣子,领我们走进了古村的历史文化长廊。</b></p> <p class="ql-block"><b>大洪村邬氏家族民风淳朴,文风浓厚,重学兴教,是湖湘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承者。邬氏子孙严守“家规”、“祖训”。“敬祖宗,敦孝弟,笃宗族,正内外,勤耕读,重婚姻,戒赌博,戒争讼,急公赋,崇节俭”的“十训”传承至今。当时大洪村呈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好风尚。</b></p><p class="ql-block"><b>大洪村民“敬祖宗”“笃宗族”。每逢春节清明,村内都要进行祭祀活动,祭拜相关神明及各族先祖,祭祀场所以各族祠堂为主,没有祠堂的村民则在自己祖上坟墓附近进行祭祀。祭祀时先将五谷、三牲、水果等祭品,摆在祖宗灵位前,然后燃鞭炮、上香烛、焚纸钱,祈求风调雨顺、子孙昌盛。</b></p> <p class="ql-block"><b>大洪村民“戒赌博”“勤耕读”。农闲之时,村民自发组织学习传统文化,并成立了“耍打”和戏剧班子。“耍打”班子擅长手狮舞和武术,手狮舞是一种特有的杂技,它与其他狮舞有很大区别,舞狮者手举狮子头,披上拖身,一个人舞狮,踩椅上桌,翻滚跌扑,粗犷勇猛,技艺性较强,当地村民叫它“武狮子”,大洪村是方圆十几里唯一的手狮舞班子,闻名遐迩;大洪村村民自创的邬家拳、剑、刀、棍、叉更是威震四方。清末,武术师傅邬贯文,45岁考中武举人,让邬式武术名声更响。今年87岁高龄的邬传勇老人自幼习武,现在还打得一手好拳、耍得一手好棍,2020年湖南省摄影家协会派摄影师专程拍摄了他舞拳弄棍的表演。传统武术和手狮舞是春节期间的传统表演项目,每年除夕之夜,手狮舞传承人,先点香烛、化纸钱、燃鞭炮,再把狮子头从神坛上请下。新年的第一天,“耍打”班子开始走村串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器乐齐奏,把欢乐、祥和、祝福送进千家万户,深受百姓欢迎。62岁的邬国军是手舞狮的第四代传承人,他告诉我,该村手舞狮源起于清末期,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2017年 6 月,手舞狮被遴选为常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邬国军老人手捧“常宁市手狮舞代表性传承人”的荣誉证书,在“常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色牌匾旁留影,他欣慰地说,儿子邬家新将是手狮舞的第五代传承人,大洪村的手狮舞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b></p> <p class="ql-block"><b>大洪村民风淳朴、文武兼备,源自邬式家族世代重教崇文。清代中期,族里设有“兴文公”职位(教育基金会会长)。清末开始办学,据《邬氏族谱》记载,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大洪古村在邬氏祠堂右建恒宇八部七间,供祭祀开餐和子嗣读书用,后为邬氏私塾。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邬玉阶在月光明东侧下首大规模修建房屋。民国二十九年(1940 年),又将左侧原仓廪改建为七部五间两层楼房一座,共十四间,创建了文体设备齐全的邬氏兴文小学,邬贯肇任该校第一任校长。学校教育质量优良,闻名常宁四乡。当时,学校除了供本族子弟读书,还接受外村学子的求学,远近学子慕名而来。解放后,兴文小学更名为大排小学,后升为中学,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撤并停办,师资力量并至双安中学和常宁六中。</b></p> <p class="ql-block"><b>大洪村视手狮舞、传统“耍打”为“武”术,称传统戏剧为“文”技,百年以来,大洪古村文武并举。村里的戏曲班子,在节日庆典活动,演唱湘剧和当地俚语的“灯戏”“皮影戏”,至今己有百年历史。《小姑贤》《九世公庆寿》《郭子仪庆寿》《状元拜母》《辕门斩子》等地方戏曲深受村民喜爱。该村戏曲班子发展至今均为老人,村内重要庆典活动仍会演出。</b></p> <p class="ql-block"><b>提起重教崇文、办学育人,村民众口称赞的是当年邬氏兴文学校第一任校长邬贯肇老人。邬贯肇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早年参加地下共产党,因单线联系的上线牺牲,他回到家乡,担任邬氏兴文小学的校长,后被邬氏族人推为族长。任族长的当年,他用红布写下誓言挂在祠堂,并立下用自家十亩田地作抵押字据,若挪用或亏损公款田地冲公。每年清明会,邬氏家族60岁以上老人在公祠聚餐,他将账目明细公布于众,接受村民监督。他重教兴文,立下新规,凡邬氏子弟读书一律免费,考上县高中或更高学府,族里不仅包干学费,还给家中奖励粮食,学府越高奖的粮食更多。这规定调动了邬氏子孙的求学热情,解放初,该村有8名子弟同一年考上了高等学府。他推崇邻里和谐,常化干戈为玉帛。邬家有位姑娘嫁到邻村不久,丈夫病逝,留下遗腹子,小叔子们为争财产,污蔑她腹中胎儿是野种,她被逼悬梁,幸亏发现及时。邬家人听说姑娘受委屈,操起家什要去找婆家算账,邬贯肇及时阻止了这场械斗,一纸诉状告到县衙,还邬氏姑娘以清白。从此,方圆几里的村民,只要有冤屈就找邬贯肇写诉状,只要闹矛盾就请他主持公道,他处理纠纷不论疏亲,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村民称他为“邬青天”。</b></p> <p class="ql-block"><b>邬家私塾、邬氏兴文和大排学校,培养了许多文官武将和名人志士。他们虽不声名显赫、位高权重,但永远是邬氏家族的骄傲,是大洪村民的自豪。《邬氏族谱》记载了他们的名字和功德。他们中有清朝正六品武官的千总邬贯文;有民国时期两袖清风、心系家乡的父母官邬玉阶;有投身中国农民运动的革命英烈邬贯溪、邬传宝两叔侄;有抗美援朝英勇作战的老兵邬至敏;有为新中国建设,在国防和有色金属能源方面做出贡献的邬世栋、邬佑启;还有刻在村民记忆里的能工巧匠。大洪古村有木工手艺人30余名,打家具、制门窗、雕刻果盘抬盒,样样工艺精通,有村民打趣地告诉我,当年邻村好多姑娘喜欢邬家木匠,木匠娶的媳妇一个比一个俊俏,逗得坐在我身边的老木匠邬国忠开怀大笑。打铁是大洪古村另一项传统手艺,今年77岁的邬发春是远近出名的铁匠,他11 岁随父学打铁,擅长打造刀具、剪刀、火钳和农具,1973年参加常宁县打铁比赛,名列前茅。</b></p> <p class="ql-block"><b>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机器生产淘汰传统手工工艺,这些过去能养家营生的老手艺,现在已慢慢失传了。当年那“掐盖(拉锯),塞盖(扯锯),赚钱买菜……”“钉哒钉,铁哒铁,打把剪刀送姐姐……”的歌谣,曾把大洪古村几代人的青丝唱成了白发,如今已渐行渐远。</b></p> <p class="ql-block"><b>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凝视这斑驳而不荒寂的古村,捂着那深情而不感伤的乡愁;立于邬家溪水岸边,放眼望去:百年古居安静祥和,千亩良田丰收在望,满目青山郁郁葱葱,房前屋后柑橘飘香……大洪古村用岁月静好的田园风光,告慰那艘五百年前带着勤劳和智慧驶入邬家溪的古船。如今的大洪村水稻、油茶、油菜传统产业与烤烟、甘橘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村民年平均收入达1万余元。邬家溪边绘蓝图,大洪村口话未来。期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古村“文旅名片”早日问世。</b></p> <p class="ql-block"><b>作别大洪传统文化古村,我取邬家溪水一瓢,借邬氏公厅的黛瓦半片,且韵笔墨,写下此行所见所闻,写下村民所想所愿:</b></p><p class="ql-block"><b>悠悠古韵乡愁,恰似邬家溪水蜿蜒曲折奔远处,洒下浪花朵朵,流芳百世。</b></p><p class="ql-block"><b>郁郁青山绿水,犹如天地嫩苗茁壮腾飞迎太阳,催开香气层层,岁稔年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