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夜景分享华为圈] 魅力江城 </p><p class="ql-block"> ---夜游武汉两江</p><p class="ql-block"> 浅夏微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恰是江城出游的好时节。客居武汉经年,苦于琐事,至今无瑕领略江城两江四岸夜景。今日得宽余,便驱车十余公里,提前抵达了汉阳门两江游览游船码头。</p><p class="ql-block"> 听官方平台主播推介,武汉三镇的水景中,武汉江滩可谓这座滨江城市最靓丽的一道风景。武昌江滩是长江观景第一台,尤其不能错过的乃是汉阳门前看夕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六时,登上江滩观景台。若大的观景台上,游人如织,或相偎相依,或席地而座。大江平野阔,春水向东流。好一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青绿山水。夕阳西下,伫立汉阳门,隔江西望汉阳,长江大桥横卧碧波,龟山蛰伏北渚,晴川阁龙翔凤翥。当夕阳吻红西天云霞的那一刻,波光鳞鳞的江水瞬间就被漫天的红霞染成一个“半江瑟瑟半江红”。美到极致,如醉如痴,游人贪婪地信手抓拍这宜人景致。手捧玫瑰,十指相扣的情侣,沐浴晚霞,脸上洋溢着甜蜜的微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点四十分,沿码头的台阶拾级而下,登上酷似白鳍豚造型的“东湖号”游轮,伫立在三层观景台,不尽长江,尽收眼底,习习江风,轻轻拂面,和煦的春风里弥散着母亲河独有乳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放眼西顾,雄伟的长江大桥、身披中国红的鹦鹉洲大桥、远处杨泗港大桥飞架南北。夜幕低垂,两江四岸,华灯初上,如梦如幻,喧闹的江城轻轻地掀开了神秘的面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湖号气笛长鸣,右舵船头,缓缓驶出汉阳门码头,沿长江左岸的航线顺流而下。身披节日盛装的绿地商圈建筑群,霓虹闪烁。武汉地标式摩天楼绿地中心大厦,溢彩流金。武汉绿地中心位于武昌内环滨江商务区核心区。建筑造型取材于武汉三镇,楼体横切面为“三叶草”外形,代表隔江相望的武汉三镇,象征着三镇共同繁荣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命运多舛的“平头哥”绿地中心大厦,虽然被无辜地削去161米,依然以她475米的高度倔强地傲视中原。闪烁的霓虹灯,仿佛在向游人诉说着她的前世今生。坊间传闻这座大厦设计师的灵感源自省博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设计高度为636米,头顶着中国第一高楼的巨大光环。从2011年开工以来,建建停停,历尽危机,终成一代遗憾的地标建筑。也许是设计之初,忘却了东方大国”木秀于林”的古训,隐患终归铸成了尴尬的结局。其实,你有你的高度,我有我的高度,物竞天择乃是天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何必让八卦坏了出游的心境,莫问世事,还是静心欣赏五彩缤纷的夜景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话间但见游船正前方,就是彩化、亮化、美化的双塔双索斜拉的武汉长江二桥,美伦美焕,双塔、双索和桥梁上射灯,随着音乐的节奏变焕色彩,远看就象两座多彩的金字塔,倒映江面,浮光略影,时而宝石蓝,时而玫瑰红,时而香槟金。这座双塔双索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斜拉桥,犹如一道美的彩虹,将武昌与汉口江汉路最繁华的街区串联在一起,形成了寸土寸金的武汉二环线商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船至二桥上游掉头沿右岸行驶。放眼望去,霓虹灯勾勒的数十幢西洋式的建筑群,呈现出异国建筑风格,令人目不暇接。其中一座希腊古典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的钟楼,便是武汉关钟楼。其原名叫江汉关大楼,位于汉口沿江大道上的江汉路南端,其作用一直是海关。旧时该大楼属英租界的范围,由英国建筑师恩九生设计,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使用。大楼共八层,总高度46米,主楼和钟楼各有四层,钟楼的顶层四面各安装一座直径4米的大钟,大钟准点报时奏乐,声传三镇,是武汉近代租界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武汉近代史的见证人。武汉关大楼的旁边,就是闻名全国的江汉路商业步行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汉口沿江大道上,可以看到几十幢西洋式的建筑,那一幢幢古希腊、巴洛克、维多利亚以及拜占庭式的各国建筑,成为武汉近现代的文化遗产。沿江大道建筑群错落有致的灯光别有韵味,随着音乐的节奏,高楼上不断变换着文字和图案,堪称长江两岸新一轮的灯光秀的精典之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船沿右岸逆水上行就到了龙王庙,龙王庙全长1080米,始建于清朝乾(1739)年间。龙王庙地段,江面狭窄,水急浪高,素以险要著称,故前人筑龙王庙,祈求龙王爷护佑一方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龙王庙对面就是中国角。晴川之上,汉水之滨,两江交汇处一条中国红的彩带,形如半月,又似彩虹,横跨320余米汉江江面,将汉阳与汉口的汉正街紧密相连。这就是最优雅的晴川桥,当地人可惯叫她竟彩虹桥。也许崔颢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的一首千古名句,竟为后人创造了无限风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发源于秦岭南麓的汉水,日夜兼程,不知疲倦地奔走了1577公里,义无反顾地投入长江的怀抱,然后并肩携手,迎着朝阳,奔向大海。长江、汉水在广葇的江汉大地上,用浓墨重彩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正是这个人字,天成了三镇鼎立的大武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汉阳龟山东麓与两条江之间就是南岸嘴,它可是中国地理上不可小觑的地带,她位于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交汇处,两江冲击地带形成的南岸咀是块风水宝地。有人说: 南岸嘴是中国的丹田。寓意这里是中国元气最集中的要地,所以人称南岸嘴为“中国角”。 她与欧洲的莫塞河与莱茵河交汇处的"德国角"极为相似。仔细比较,“中国角”的规模和气势,就显得更庞大和恢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山相望,水水相亲。乾坤万象,阴阳相生。只有缘定三生,佳遇才能天成。长江与汉江在江城不期而遇,绝不是无缘的萍水相逢。但看人世间,茫茫人海中,不管是擦肩而过的嫣然一笑,还是灯火阑珊处的蓦然回首,只要是心有灵犀,缘定三生,就不会错过。更何况这荡气回肠的大江,钟灵毓秀的汉水,她们的相逢,冥冥之中,注定了就有个千年之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船过南岸咀,就可以看到一个绿色的巨龟,蛰伏江渚。彩灯闪烁,碧树繁花,苍翠欲滴,这就是久负盛名的龟山。龟山古名翼际山,是江城名胜古迹较多的三山之一。素有“亚洲桅杆”之称的龟山电视塔,塔高311.4米,玲珑剔透的旋转歺厅,鸟瞰江城。投射到塔身上的“湖北欢迎您”五个大字,彰显了热情好客的英雄城市的格局。塔身灵动变焕的光影,流光溢彩,塔尖上的激光射灯,环视夜空,直指苍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龟山东麓的禹功矾上,景观灯勾勒出一座两层重檐古建筑群就是著名的晴川阁。古阁临江,背倚青山,俯瞰大江,与武昌的黄鹤楼隔江遙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晴川阁始建于500年前的明嘉靖年间,“晴川”二字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此后,历代骚人墨客过汉阳,必登晴川阁,即兴填词赋诗。晴川阁因独特的地理位置,独具一格的优美造型,赢得了历代文人雅士的赞咏,素有“楚国晴川第一楼”之说,“三楚胜地,千古巨观”美誉。1986年10月1日重建开放时,已故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亲笔题写了正门“晴川阁”门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游船穿过了一座横跨大江雄伟大桥,巨型钢梁上镶嵌的四道射灯与桥面华灯相映生辉,远看恰似给远方的游客献上的五条洁白哈达,近看犹如满天繁星的银河横跨碧波。她就是1955年10月1日原苏联“老大哥”在万里长江上援建的第一座特大桥。这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全长1670米,桥高80米。大桥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双向四车道公路桥、中层为两列火车对开的双线铁路,著名的京广线就从这里经过,下层就是我国著名的长江“黄金水道”,丰水期万吨巨轮也可通过武汉长江大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时,您也许正在搜寻那芳草萋萋的鹦鹉洲。鹦鹉洲声名远播,常人多缘于崔颢的那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此说亦是亦非,因为此洲原本得名于三国名士祢衡,以及他那辞彩华丽的《鹦鹉赋》。崔颢诗中所提到的鹦鹉洲,并非今天的汉阳鹦鹉洲,而是明末清初沉入江中的鹦鹉洲,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古鹦鹉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城头黄鹤楼,城外鹦鹉洲。” 古鹦鹉洲一直隶属于武昌,曾是武昌十景之一。在清朝胡风丹的《鹦鹉洲小志》这本书中,附有一幅张中坚绘制的《鹦鹉洲古图》,该图标示鹦鹉洲面对黄鹄矶,洲上有祢正平墓、正平祠、鹦鹉寺、岩头寺、玉箫墓。洲上建有民居,茂林修竹,杨柳芦苇,风光秀丽,景色如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李白的"鹦鹉西非陇山去"。这两位唐代诗人之间的对话,正是黄鹤楼与鹦鹉洲千古"楼洲对话"的缩影,鹦鹉洲永远是黄鹤楼的一个参照物,楼洲相应激发多少骚人的诗情。无洲之楼,或许褪色不少。楼的飘逸,州的凄凉,在江岸和江州之间形成的那种强烈反差,楼所承载的诗文风雅,洲所弥漫的市井喧哗,共同构成了一副太极图,随着江水的旋涡生生不息地演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大浪淘沙,江洲不再,但这里依然留下美丽动人的传说,悲壮凄厉的故事,铿锵金玉的辞赋,拓荒创业的足迹。"烟水茫茫爵一杯"。也许,鹦鹉洲本来只应该存留在诗人的笔墨中,存留于世人的遐想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湖号 行至鹦鹉洲大桥下游,折向左岸朝汉阳门码行驶。站在观光平台上,极目南眺,蛇山之巅,耸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黄鹤楼,五重飞檐,凤煮龙翔,犹如一群振翅欲飞、翩翩起舞仙鹤。这就是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唐朝诗人崔颢写下了千古绝唱《黄鹤楼》,因这首诗而闻名天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闻李白登斯楼时,读罢崔颢诗后,只吟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后,毅然搁下手中的毛笔,仰头长叹而去。后人仰慕诗仙的格局,在楼旁边的修搁笔亭记之。想必是要告诫天下学子: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哲理。黄鹤楼历经风雨,屡毁屡建,形制规模,日趋宏大,最终赢得了“天下第一楼”的盛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云悠悠,夜游江城。暮然回首,婷婷袅袅的魅力江城正在灯火欄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仿佛能听到伯牙高山流水的古琴声,仿佛能看到古代诗人在这里挥毫泼墨,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黄鹤楼屹立千载,她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又是文化的传承者。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更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看到母亲河--长江的壮丽景色,更能感受到江城武汉两江四岸夜景的独特魅力。汉口江滩、汉阳江滩和武昌江滩是江城的缩影,四岸鳞次栉比的大厦,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品小吃,过大街,穿小巷,酹江月,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前进的脚步声,感受到这座城市充满活力的脉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人们可以真正体验到武汉人的浪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领略到这座江城的魅力与活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