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故里”揭示“海上胡志明小道”的前世今生

吴铨

<p class="ql-block">中国防城港 与越南隔海相望,海岸线绵延曲折,达584公里,拥有一批天然深水良港。</p> <p class="ql-block">据悉,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侵畧越南战争,为了及时将援越物资输送到越南,1967年4月越南总理范文同在与周恩来总理会谈时转达了苏联的两个建议,即增加中国援越物资的运输量由每月一万吨增加至三万吨;中国在广西等地开辟两到三个港口装卸苏联的物资。应越南政府的请求,经中越两国协商,1968年3月22日毛泽东 , 周恩来最终批准了中国广西防城县战备港口建设工程,建没两个分别为2000吨级和500吨级的浮码头,同时配建简易公路。很快,代号为「0」号的2000吨级码头建成,500吨级码也建成。作为海上援越运输线的隐蔽支点 , 代号「3·22」工程,越南军民称之为《海上胡志明小道》。援越物资也开始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出……</p> <p class="ql-block">【小视频】代号「3·22工程」海上胡志明小道「0」号码头。</p> <p class="ql-block">《海上胡志明小道》自防城港起至越南北部的一个岛屿 , 长约35海哩, 到70年代初,防城港仙人湾千吨级码头落成使中国 ,苏联援越船只得以从防城港海域穿过水雷封锁区到达越南海防港和锦普港,为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广西3·22工程」成为了抗美援越的「生命线」 。</p><p class="ql-block">据不完全统计,在这期间,防城港进出港货船,木帆船等超过1000艘次,共计运输援越物资16万多吨建船8艘,修船100多艘次。</p> <p class="ql-block">【图片】货船,油船和木帆船到达k15(海防塗山)越南海上胡志明小道起点港口之一 。</p> <p class="ql-block">1973年当战争的硝烟散去 ,越南人民没有忘记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 。授予防城海港最高级别的勋章和锦旗。与此同时军事史家认为:这条中国防城代号「3·22工程」《海上胡志明小道》连接1961年越南北方开创的《越南海上胡志明小道》(Tuyen hau can chien luoc Tren bien dong )分布在越南南方9省19个口岸,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形成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运输方式,支援了越南南方各战场。在这条小道上:航驶着数千艘船只,运送了数万名指战员以及武器,弹药和数万吨货物,支援各战场,各大战役和重要阵地 。海上运输线与纵贯越南南北的陆路《胡志明小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海上战畧支援运输线同全越南军民一道 ,挫败了美帝国主义的“特种战争”“局部战争”“战争越南化”战畧 ,创造了1975年历史的胡志明胜利战役 ,彻底解放南方,统一国家。于是《海上胡志明小道》这个更为著名的称号不脛而走。《海上胡志明小道》同时也是中越两国人民大团结精神,崇高国际主义精神的光荣象征!</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越取得决定性胜利后,防城港又作为中越友谊的象征。对越南船舶开放这些航标串成了中越友谊的“航链” 。1973年援越抗美任务结束, 防城港正式开启了扩建港口 对外开放的步伐。</p><p class="ql-block">“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改革开放推向了新的高度,防城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50多年的发展,防城港近年建成生产性泊位超过26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水泊位95个,最大靠泊能力为30万吨级。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96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05万标箱。作为中国重要建材进出口基地,粮油加工基地 ,煤炭储备配送中心等作用 进一出突显,不少远在内陆的中国企业和东盟国家企业,纷纷选择来防城港建立生产基地。实现了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进行通航,一个边陲小码头建成了中国西南第一大港 。</p> <p class="ql-block">广西防城港市是中国唯一与越南相连的城市,每当有越南游客来这里追寻中越友谊的踪迹, 当地人多会推荐《海上胡志明小道》 。《海上胡志明小道》现在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北部湾(防城港)海上观光游项目在《海上胡志明小道》起点首航。该项目是立足防城港的“海边山”特色 ,打造集景点观光 、港区游览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产品 ,可满足游客从海上视角游海观港看巨轮的特色旅游需求 丰富防城港市的海滨休闲旅1持内容。</p> <p class="ql-block">在防城港口「0」号码头矗立着一座用中越两国文字书写的《海上胡志明小道起点》纪念碑旁边停泊着一艘红白双色的邮轮“明珠1号” ,这艘邮轮可横跨北部湾到达越南的著名景点下龙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衷心感谢刘健达先生提供了建港初期珍贵的历史照片 谨此鸣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