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月16日13:00左右,我们从文昌东郊椰林景区出发去琼海市,我们的计划是先去万泉河景区再去博鳌亚洲论坛,晚上住在博鳌镇,看博鳌夜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万泉河,古称多河,位于海南岛东部,是海南岛第三大河。万泉河有两源:南支乐会水为干流,长109公里,发源于五指山林背村南岭。北支定安水,源出黎母岭南。两水在琼海市合口咀会合始称万泉河,合流后的万泉河长46公里,经嘉积至博鳌入南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相信大多数1970年前出生的人对这首歌都很熟悉,对万泉河都有一种向往。如果没有《万泉河水清又清》这首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插曲,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万泉河。我就是受这首歌的影响想看看万泉河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6年3月我第一次来海南岛旅游是单位组织并联系的旅行团,我们的行程中有万泉河,可是导游说万泉河没啥好看的,就是一条河,顶多到河边洗洗脚。于是我的同事们都同意不看万泉河,失去一次看万泉河的机会。2002年1月我第二次跟旅行团到海南岛旅游,那次行程中没有万泉河。这次我们是自驾旅游,我的行程我做主,我特意安排去看看万泉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晨我们在文昌上车时发现车身有雨滴,显示雨刚停不久。幸运的是我们到东郊椰林景区时还有太阳,快要离开东郊椰林时下才了几滴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东郊椰林去万泉河景区的路途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能见度非常差。我担心这次又要错过万泉河了,好在快到万泉河景区时雨小了。我坚持去万泉河看看,哪怕坐在车上看一眼也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4:30左右我们到达万泉河景区,在一个商业区找到一个停车场。我们停车时还在下小雨,于是坐在车里吃点东西,打算一会儿打着伞去万泉河边看一眼。好在过了几分钟雨竟然停了,我们赶紧下车过马路去万泉河边看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万泉河在万泉河景区这里拐了一个湾,我们到的河边正好正对着沙洲岛,因此看起来河面不是很宽,但河水真的很清,河水应该很深,看不见底。我们去的这一段没有浅河滩,岸边绿化不错,水雾蒙蒙中可以看见沿河边建有不少高楼,不远处有一座大桥横跨万泉河两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空中乌云密布,河边几乎没有行人,我们不敢在万泉河边久留,真的是看了一眼万泉河就离开了,前后不到15分钟。刚上车又开始下雨,真是太幸运了。大概是老天看我是诚心诚意来看万泉河,就停止下雨几分钟,满足我看万泉河的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车开到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游客中心,雨依然很大,弄清楚参观内容和参观方式后,我放弃雨天参观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也许是我的内心不是很想去参观,所以天下大雨助我一臂之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驱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万宁市,匆忙中在博鳌竟然一张照片都没有拍摄。离开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游客中心10分钟都不到雨就很小了。更为神奇的是导航出错将车子导出高速公路,在掉头时我发现有一个红色娘子军纪念馆指示牌,显示离我们所在位置仅有1公里,于是就去按指示牌指示的方向开车去红色娘子军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女子军特务连,始建于1931年3月26日,初称乐会县赤色女子军连,有女兵40人。连长庞琼华,指导员为红军委派的王玉文(男)。5月1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即“红色娘子军”),连长庞琼华,指导员王时香。是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红三团下属的一支女性战斗部队,战士最多时有100多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支女性战斗部队就是举世闻名的“红色娘子军”, 该武装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青年妇女,有的来自农民赤卫队,有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该部队旗帜鲜明,作战勇敢,曾在第二次琼崖苏区反“围剿”中担任掩护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色娘子军的事迹最先是1957年刘文韶写的报告《红色娘子军》,刊登在《解放军文艺》上,1962年被拍成电影《红色娘子军》在全国公映,1971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又被拍成彩色艺术片,在全国隆重上映。还有不同剧种的《红色娘子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不记得我有没有看过1962年版的《红色娘子军》,可以肯定的是我看过芭蕾舞剧版的《红色娘子军》,依稀记得那时我们几个玩得好的10岁左右的女孩子会试着用脚尖走路,看谁走得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这里距离博鳌亚洲论坛永久性会址不远(大约15公里左右),纪念园2000年5月1日建成开园。纪念园由和平广场、纪念广场、红色娘子军纪念馆、椰林寨、旅游服务区等五个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00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停好车已经是16:00了,第一时间先去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馆。大约是因为建馆时离红色娘子军存在的年代已经有60多年之久,所以馆内主要展出各种图片资料。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的红色娘子军群像”,12位80岁以上的老红军战士能留下照片,太不容易了。最感人的是王运梅在102岁时光荣入党的照片。2014年4月19日,中国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卢业香在琼海市中原镇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纪念馆有关于红色娘子军电影的介绍,还在屏幕在播放电影,可惜快到闭园时间,我们没有时间看电影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才仔细看纪念馆外面的风景,纪念馆整体建筑是灰白色的,上面有红色的装饰,正门门框是红色的特别醒目,整个建筑很有现代设计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纪念馆前面的广场两侧有四组雕塑,分别是“刻苦训练”、“英勇战斗”、“艰苦生活”、“军民情深”,生动再现了红色娘子军当年生活、作战的情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纪念馆正门的是一座娘子军的巨型雕塑,雕刻着娘子军竹笠、军号、和平鸽、砸断的锁链等,雕塑右下角写着“追求”,应该就是这个巨型雕塑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这个雕塑,脑海里回响起《红色娘子军连歌》:“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奴隶得翻身奴隶得翻身。”我有点惊讶自己的记忆力,10岁左右学会的歌曲竟然还记得完整的歌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色娘子军》是很多人的记忆,一些年长的游客争相模仿《红色娘子军》的经典舞蹈动作在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拍照,有些男士也不甘落后地模仿起舞蹈动作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往前有一个娘子军战士头像雕像《曙光》,女战士目光坚定看向远方。这个雕像很有海南人特征,不知是不是以其中某位女战士为原型雕塑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色娘子军作为一个战斗整体,仅存在一年多时间,但她们的事迹和精神在海南,在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解放斗争史上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意义,周恩来总理对红色娘子军作过很高的评价,称之为“世界革命的典范”。周总理曾经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招待过来访的其他国家元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红色娘子军纪念馆会让后人们永远记住这些巾帼英雄们。正如《红色娘子军》报告作者刘文韶所言:“红色娘子军英名永存,红色娘子军精神永放光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