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之三•60后的童年趣事

可心

<p class="ql-block">  在当下电脑、手机游戏风靡网络的时代,孩子们的生活乐趣可谓丰富多彩,玩的都是高科技。那么,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连彩电智能设备都没有的六十年代,孩子们是怎样度过自己的童年呢? </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60后大多已到了花甲之年,在身体与容颜渐渐衰老的同时,也在过往的回忆中寻找着不断褪去色彩的童年。其实,那些童趣一直伴随着我,不论是家人相聚的茶余饭后、发小闺蜜们重逢相聚的话题、还是平日里散步途中的所见所想……都常常会念叨起儿时的趣事。那些纯真的日子,虽然是永远回不去的地方,但也是永远镌刻在心中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连队度过的。那时候,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茫茫戈壁滩上,由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雨水不足,植被稀少,风沙天多。尤其是春天,只要刮风就是大风,顶着风都很难行走,大风卷起的沙土无缝不入,我们头发缝隙里、嘴里常被沙尘侵犯。</p> <p class="ql-block"> 冬天特别冷,住的是土坯房甚至是地窝子,房前屋后的积雪很多,有时还会把门堵上,大人们就互相帮助铲雪。遇到寒流天气,寒风掠过脸颊,像刀子割一般。屋后的积雪在强劲的西北风吹动下,堆得和房顶差不多高,而且坚硬厚实。</p> <p class="ql-block">  在60年代初,正值建国初期,而且国家还经受了三年的自然灾害,经济条件跟不上,物资供应紧张,边疆地区的生活条件就更艰苦了。我记得当时吃饭要粮票,扯布要布票……反正很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而且吃饭还定量,成人、学生、儿童的定量不等。有的人家男孩子多,每个月的粮食定量半个月就吃完了,所以经常要搭配粗粮或野菜充饥。记得我到一位同学家里玩,很奇怪她家的馍篮子吊起来挂在顶棚上。妈妈告诉我:她家男孩子多,又都在十几岁长身体的时候,定量根本不够吃,这样做就是控制一下,要不下半个月就没主粮了。不管环境、生活条件如何艰难?我只记得童年时代的快乐还是很多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连队都有学校、托儿所,不过学校只有小学。由于人口少、教室少、老师少,所以实行的是复式班制,即两到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教室墙壁上挂块木板或上点水泥就是黑板,地面垒起土墩,上面搭块木板就是课桌,凳子都是学生从自己家带的,老师轮流给每一个年级讲课。学习任务不重,作业也少,放学回家书包一放就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地跑到外面尽情玩耍了。</p><p class="ql-block"> 虽然当时精神匮乏、物资短缺,但也难不倒儿时的我们,每个孩子小小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蓝精灵。我们会自创快乐,不但会玩还会吃,能够无中生有并且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延续着哥哥姐姐们的玩耍,也自创玩具,花样繁多。除了老鹰钓小鸡、捉迷藏这些简单的小游戏,我们还自己发明了许多玩法。比如说“跳方格”,只需要几颗石子,一根粉笔或木棍在地上简单的画出格子,很多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有些游戏大家可以一起玩,而对于性别取向非常明显的游戏,可就男女有别了。比如说女孩子还喜欢过家家、围在一起丢手绢、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等。</p> <p class="ql-block">  而男孩子们更喜欢体力上的运动,他们互相追逐打闹,三三两两蹲在地上和泥巴、斗陀螺、弹石子、bia三角、滚铁环……还有些野小子在房前屋后的草丛里捉刺猬、细猴子,吓得女孩子们东躲西藏。</p><p class="ql-block"> 在大自然中寻觅乐趣,在树上、屋角寻找鸟巢、掏鸟蛋,在水渠里捉鱼更是男孩子们的最爱。我们连队南面有许多大水坑,坑里长满了芦苇,水里还有鱼、野鸭、各种鸟类……记得有一天该吃午饭了,弟弟还没有回家,我们到周边也没找到。到下午时弟弟回来了,我的天呐,瞧他那身装束,满头满脸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泥水,汗衫掖在短裤腰里,围着腰一圈鼓鼓囊囊的,长裤的两个裤脚用草捆着,同样被塞得鼓鼓囊囊的骑在脖子上……一摸鼓鼓囊囊的全是野鸭蛋,原来他是到大水坑里捡鸭蛋去了。爱吃鸭蛋的小妹开心得不得了,但弟弟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既使这样,仍止不住去掏鸟窝、捡鸭蛋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  因为新疆的气候四季分明,所以我们夏天有夏天的玩法,冬天还有冬天的玩法。夏天,几个小伙伴可以结伴到林带里捉蜻蜓、捉蝴蝶、捕蚂蚱、抓刺猬。遇见水渠,挽起裤腿就下水捉小鱼、捞鱼草、捡水螺、拾各色各样漂亮的石块。冬天可以滑雪、滑冰、抽牛、打雪仗、堆雪人……当时几乎家家都有爬犁(一种木制的,双轨可以在雪地上滑行的省力运输工具),但到了冬季,爬犁也成了孩子们的玩具。我们会把爬犁放在屋后坚硬的雪堆顶上,然后坐在上面,顺着坡度一趟趟下滑,经常玩得头上、身上是汗,裤腿、鞋里灌满了雪。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直玩到家里大人们在门口吆喝吃饭了,这才解散各回各家。总之啊,野性十足,那叫玩得一个痛快自在,感觉比现在的孩子自由、快乐多了。</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代的我们,无需花费任何金钱,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但一样能开心快乐地玩耍。还记得吗?有一种折纸叫“东南西北”吧,就是把纸叠成一种特殊的形状,然后在每个面上写上不同的指令或任务。折纸的过程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随着手指的张合,折纸每一次的展开又都是一种新的惊喜,现在恐怕叠不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除了会玩,我们还很会吃呢。戈壁滩上、田间地头、林带草丛里不乏有很多野生植物,也成了我们的美食,奶胶、毛拉拉、野葱野蒜、甜草根……一个个还吃得津津有味。冬天,几个小伙伴会聚在某家,围着火炉就开始了自己的烧烤:把土豆切成薄片放在炉箅子上烤着吃,也烤馍片、小白鱼……反正什么都可以拿来烤着吃,你一块、我一条,吃得非常开心。有时也会把皮牙子(洋葱)埋在屋后雪堆里,冻透了再吃,那叫一个冰甜啊!</p> <p class="ql-block">  连队地里种有糖萝卜,可以熬糖稀,买糖稀的赶着牛车在连队里喊一嗓子,我们便拿个搪瓷缸子去买一勺,夹馍馍或直接当糖吃。当时,住的是平房,没有院子,而且家家也不锁门。几个小男孩经过姜阿姨家门前时,隔窗看到窗台上的搪瓷缸子,便进门够下缸子围在一起开吃,发现阿姨回来了,大些的孩子一窝蜂地跑了。剩下年龄最小的弟弟才有机会开吃,进门后的阿姨看见抹得满嘴都是糖稀的弟弟哈哈大笑……像这样的趣事挺多,那时邻里们大多能和睦相处,谁家有困难都愿意伸把手相助。比如谁家来客人了,便你家几个咸鸡蛋、他家几条干鱼……怎么样也能凑个七盘八碗的。相互帮助、实心诚意,真的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很怀念那个虽然艰苦却静好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我喜欢看小人书、听故事。当时连队的上海、天津支边青年很多,记得有位倪叔叔特别会讲故事,什么一双绣花鞋、303房间……神神秘秘的。一帮小朋友围坐着,双手托着下巴,支着耳朵非常认真的听,既害怕还想听。每每听到关键的时候,叔叔就停下来说: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哈哈,像钩我们的馋虫一样,每天吃完晚饭,碗一推,撒腿就跑,去赶时间听故事啊!</p> <p class="ql-block">  60后的孩子虽然看不到彩色的电视,更不知道什么是音乐什么是电视剧,但我们也有独特的娱乐活动,那就是看电影。团里有一个放映队,孩子们最盼望能看到骑着自行车或开着小拖挂车的放映员叔叔,远远看到放映员就连忙跑回家通风报信,不一会儿放电影的消息就会传遍整个连队。因为是露天放映,跑得快的才能坐在前排。还不到播放时间,我们就摩拳擦掌,个个奋勇争先,提前带着小板凳去放映场地抢占地盘。大人们也抓紧时间做饭,吃完晚饭,家家户户、老老少少、拖家带口的都去看电影了。来得晚的可就没有好位置观看了,要么在前排和幕布几乎平行席地而坐、要么站在凳子上、坐在就近的房顶上,甚至还有到幕布反面去观看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电影多以抗战片为主,尤其是家喻户晓的《地道战》、《苦菜花》、《英雄儿女》、《南征北战》、《秘密图纸》等,所以,战士们便是孩子们心中最崇拜的英雄。看完电影后,我们也会模仿影片里战士扛起炮弹炸药向敌人开火,享受当英雄的光荣,使有限的玩耍内容更加丰富。当然,影片里反面角色的姓名也成了孩子们吵架打闹时攻击对方的武器,还记得什么“李三刀”、“南霸天”……反正只要和你同姓的坏人名号都可以用上。</p><p class="ql-block"> 除此以外,看的比较多的还有样板戏,也有外国片子《桥》、《第八个是铜像》等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这些国家的电影,看不太懂,但也看得认真。记得看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时的那个喜欢,虽然电影情节让我们哭得稀里哗啦,但仍然跟着放映队从这个连队看到那个连队,百看不厌,场场都不想落下。</p><p class="ql-block">  临近我们连队的八连,有一个大型俱乐部,比在露天放电影条件好,所以八连放电影的频率要高,同学们就常常吃完晚饭结伴去八连看电影。因为我上学比较早,比同班同学要小一些,加上又是家里老大,没有哥哥姐姐的陪护,所以妈妈一般不允许我到别的连队去看电影,她不放心。爸爸倒是经常骑上他的自行车赶电影场,每次看完回来,妈妈总是要问:看的什么电影,演的什么内容?爸爸总是敷衍地应付几句,妈妈很不满意。有一次,我终于跟连队的大姐姐们去八连看了一场电影并安全回家,然后就给妈妈绘声绘色的讲电影,甚至都能把妈妈的眼泪说出来。爸爸起初也不同意我晚上往外跑,但妈妈一句话:比你强……从那以后,有了妈妈的支持,我便可以常常出去看电影了。</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电子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投放在房山头墙上的黑白电影,带领我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儿时的我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里,充满着懵懂与好奇。电影种类虽然不多,但能看到活灵活现的人物、背景、故事情节,对于我们来说也 是一种新奇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儿时的我也有很多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趣事,现在想想都挺可笑。因为在一群同学中我年龄较小,个头也瘦弱,可嘴还不饶人,又没有哥哥姐姐的佑护,所以和玩伴们玩闹时难免会吃亏。小班长万秀姐姐比我大几岁,她妈妈就嘱咐她:阿蕊小,你多帮着点她,别让人家欺负她哦!所以我也像有了姐姐一样,处处都有照应。记得有一次和其他伙伴玩时闹别扭了,她没管我,我很生气,放学后连家都没回,背着书包直接到她家找阿姨哭诉告状。直到阿姨批评万秀姐了,我才罢休……妈妈也记得这件事,现在有时候还提起,想想多幼稚啊!现在在北京定居的万秀姐姐,你还记得这件事吗?</p><p class="ql-block"> 我很羡慕有哥哥姐姐的同学,记得有一次放学后,我和另一位同学结伴同行。途中一匹似受惊的马朝我俩飞奔而来,吓得我俩傻傻地奋力往前跑,无奈跑不过马啊,感觉马头就在头顶上了。我也累得实在是跑不动了,就顺势抱着路边的电线杆,两眼一闭,爱咋地咋地吧。谁知马径直向前飞奔,根本没撵我的意思。虚惊过后,看同学还在往前跑,边跑边喊哥哥,原来她哥哥就在不远处,听到她的呼喊转头迎上一把将哭着跪倒在地的她抱住……那一刻,我觉得有个哥哥多幸福啊!</p><p class="ql-block"> 还忘不了小时候的闺蜜庄庄,儿时的我和发小庄庄从很小就在一起,一起玩耍、一起做布娃娃、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小小的年纪就跟在大人们后面跳忠字舞……庄庄很爱唱歌,只要学了新歌,我便是第一个听众。我们单独相处的时候比较多,玩得也投机,俩人像影子一样相伴相随。记得我俩还常常爬到她家小房子后的麦草垛上,用几根木棍支个三角棚子,上面铺些麦草就成了我俩的空中楼阁。再找块床单一铺,躺在上面就可以无遮无掩地说悄悄话了。即使天黑了,我们一样感受着微风拂过皮肤夏夜的清凉,透过草棚数着夜空闪烁的星星,享受那宁静的时刻。那时候的我们,用童真的眼睛观察着世界,用纯净的心灵与大自然对话,那些美好的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变得越来越清晰,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 </p><p class="ql-block"> 回首往事,那些年代承载了我们太多美好的童年趣事,尽管是物资匮乏的年代,但我们经历了一段心灵富足的童年。60后的伙伴们,你们是否都还记得?童年生活的一幕幕是否还能触动你的内心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