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一尘

<p class="ql-block">  岜沙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月亮山麓的茫茫林海中,沿着古树藤缠、浓荫蔽日的林间小路就可进到岜沙人居住的5个寨子里。 沿途的大树下随处可见岜沙人敬神的石块、砖块等,这些是万万不可去触动的。 </p><p class="ql-block"> 岜沙人至今仍保持着浓郁的古代遗风和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化主要体现为巫文化和口承文化。堪</span>称苗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其鲜为人知的枪手文化、镰刀剃头、鸣枪迎宾、树葬习俗、树木崇拜更为独特神秘。</p><p class="ql-block"> 岜沙的男人自称蚩尤后裔,他们敬天畏神,相信祖先的魂就隐身在月亮山的茫茫林海中。他们崇尚武力,无论年长年幼,均有火枪。成年男子则长年身佩腰刀,肩扛火药枪,仿佛古代武士,所以岜沙苗寨被人们称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p> <p class="ql-block">  可能是因为岜沙苗寨处于深山冷坳,相对偏远吧,所以寨子里的苗族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习俗,跟周边的苗族无论是着装还是生活习性都有很大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他们以稻作为主,狩猎为伴。上山打猎,下河捕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寨子以外的喧嚣仿佛与岜沙无关,岜沙人依然按自己久远的方式生活着。</p><p class="ql-block"> 其装束似有秦汉遗风,岜沙女子穿着自己制作的亮布衣裙,佩戴银饰;男子则在头顶挽着“户棍”,缠着条状头巾帕,脚着绑鞋或赤脚,上穿自家纺织,自染自制的无领右开襟铜扣青布衣,下着直筒大裤管亮布裤,服装到有些像是侗族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走进岜沙,有如置身远古的部落一样。寨门口有年轻的枪手们站着,他们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当你主动和他们答话时他们就有了很淳朴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岜沙男子的装扮很有特色, 光头上都挽着一个模式的发髻, 这种发型干净利落,威武耸立。整个岜沙男子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里叫作“户棍”,是男性成人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户棍”,就是剃掉男性头部四周的头发,仅留下头顶中间那绺头发,盘发为髻。据说,这种装束是由苗族先祖蚩尤传下来的,岜沙人也因此认为自己是最正宗的苗族,“户棍”发式是在中国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p><p class="ql-block"> 岜沙人沿袭着一个令人叫绝的、极其古老的习俗,那就是闻名中外的“镰刀剃头”。而他们的剃头工具就是他们平时収割稻谷用的镰刀。镰刀一滑,发丝随之飘落,站在一旁看的人觉得心惊胆颤,剃头的和被剃头的却毫无惧意,轻松自然。</p> <p class="ql-block">  关于“户棍”的起缘,众说纷纭。有人说,老祖宗蚩尤战败后,苗族从东方迁徙过来就是这样的;还有人说,春秋战国时期岜沙人的发型就是这样的……可以肯定的是,自从祖先在岜沙定居,他们独特的发型就未曾改变过。</p><p class="ql-block"> 岜沙男子剃头在岜沙算是一件大事。男孩出生后满五个月才可剃胎发,一周岁以后开始留发,就只留下头顶中间那一绺,其余头发都剃去。小男孩的那绺长发就让它披散着,等到他自己会梳头了,再把“户棍”挽起来。</p><p class="ql-block"> 虽然在大人眼中挽“户棍”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小孩子却对它满怀憧憬,因为它意味着人生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传说蚩尤当初与炎、黄二帝在河北逐鹿展开激战,被打败后,便率领部落开始往西南迁徙。后来,岜沙先祖辗转来到了贵州大山深处,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岜沙人认为,是茫茫大森林保护了岜沙祖先,所以,岜沙人自古以来都非常敬树、爱树,寨子几乎被茂密的树林所环绕。</p><p class="ql-block"> 在岜沙,每出生一个孩子,父母就要为他种上一棵小树苗,称之为“生命树”,希望孩子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如果孩子生病或者遇到不顺,父母就会带着孩子来到代表着先祖的那棵大树前祭拜,祈求祖先庇佑。</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个人死去,人们就将他的“生命树”砍下,做成棺木,将去世的人放在里面下葬,然后再在坟墓上重新种上一棵小树苗,象征重生,这就是人们传说的岜沙人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在岜沙,男女婚前的恋爱既自由奔放,又无所顾忌,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情歌,飞歌是人人拿手的本领。小伙子们在“游方”时彼此竞争,像雄鸟一样争取姑娘的欢心。</p><p class="ql-block"> 春种秋收时节,岜沙特有的“闹姑娘”就开始了,小伙和姑娘各人带自己的竹编钣囿,结伴相约,帮忙插秧收稻。白天去田里劳动,晚上就聚集在帮忙的主人家里,喝酒、唱歌,抱姑娘。一个小伙可以同时抱着几个姑娘。姑娘也乐意让小伙们抱,哪个姑娘被小伙子抱得多,就说明她非常有魅力,就会有很多小伙子想娶她。如果谁没有被小伙子抱过,则会认为是件很羞愧的事情,听起来很奇葩,但岜沙的婚恋习俗就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岜沙妇女用自己种植的棉花织布,再加工成蛋浆布。加工时先用蓝靛染色,然后用鸭蛋清捶布,使之发光发亮,具有金属光泽。这样的布不仅颜色好看,而且防雨。岜沙妇女着装也极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p> <p class="ql-block">  岜沙苗寨的枪支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现多用于表演而非狩猎。由于年代久远,部分枪支已经退化,失去了威慑力。然而,这些枪支却承载着岜沙人的文化记忆,被视为家族的传家宝。</p><p class="ql-block"> 火枪在岜沙除了是作为成年礼的礼物之外,还有一个鸣礼炮的功能,当有客人来访的时候,岜沙人会排成一列,用火枪进行鸣礼,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向客人展示独特的岜沙文化。此外,他们的火枪还是一种祭祀的工具,有人去世的时候,在葬礼上枪手就会朝天鸣枪。</p><p class="ql-block"> 火枪是岜沙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我们国家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对岜沙村寨持枪的特许是我国尊重传统风俗的表现。一直以来岜沙人都坚守祖宗留下的遗训,他们在这片幽远、宁静的土地上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着实让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一尘</p><p class="ql-block"> 图片/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p class="ql-block"> 2024-06-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