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时,衔接有度”——杨成庄一幼科学做好幼小衔接交流会!

杨成庄乡第一中心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凝聚家园合作的力量,建构家园共育的桥梁,帮助家长解除疑惑、减少焦虑,科学全面地了解幼小衔接工作,实现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且平稳的过渡,2024年6月14日我园特邀请华康一小的教师亲临幼儿园为家长们答疑解惑,进行幼小衔接专题分享交流讲座。</p>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p class="ql-block">1.有利于幼儿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游戏是自由宽松的,教师对幼儿要求较少。入小学后,小学教师更加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部分幼儿在入小学后,自理能力弱、坐不住、社会交往能力差、没有任务意识等现象,科学做好幼小衔接,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p><p class="ql-block">2.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p><p class="ql-block"> 教育对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的终身发展离不开学习。做好幼小衔接能使幼儿很快的适应两个阶段的不同差异,打好基础,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p><p class="ql-block">3.根据国家教委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表明,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超过60%的孩子入学后存在学习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p> 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p class="ql-block">1.生活习惯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在幼儿园,老师像妈妈般地照顾孩子,并参加到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近似于亲情关系,在孩子眼里,老师就像妈妈。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老师的角色会有所变化, 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比幼儿园老师要相对减少,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主要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比较少。</p><p class="ql-block">2.对孩子要求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进入小学后,对孩子的要求从幼儿园单纯生理上的照顾过渡到智力上的发展和要求。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基础活动”,而小学则完全不同,孩子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p><p class="ql-block">3.对家长要求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营养、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儿园吃好,玩好,与同伴相处。升入小学后,家长的期望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学习方面对孩子给予新的期望,高的要求。</p> 幼小衔接的实施策略 <p class="ql-block">  幼儿入学准备不是从大班开始,而是幼儿园三年都在为幼儿做准备。我们以《指导意见》《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为根据,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别制定小、中、大班的入学准备教育实施方案,通过有层次的阶梯性的目标,以游戏化、生活化的形式来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准备。这个准备不仅仅是为入学、还有更宽广的视野和站位,为其人生做准备。怎么样才能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为幼儿做好铺垫。</p> <p class="ql-block">(一)立足儿童视角,增进幼儿身心适应能力</p><p class="ql-block">1.调整班级作息时间</p><p class="ql-block">在幼小衔接阶段适当地减少幼儿自由玩乐的时间,将作息时间调整为与小学接近。</p><p class="ql-block">2.创设“小学”区角</p><p class="ql-block">投放小学生材料,比如,红领巾、铅笔、黑板、粉笔等材料,幼儿在家中体验“小学生”的角色。</p><p class="ql-block">3.开展课间10分钟的活动</p><p class="ql-block">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幼儿提前体验小学生活,这样在步入小学后,幼儿就不会再对小学生活感到陌生,提高适应性。</p><p class="ql-block">4.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p><p class="ql-block">每个幼儿对小学都有一种渴望,对小学生活存在一定的向往,看到大哥哥、大姐姐背着书包、系着红领巾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总会心生羡慕。我们要抓住幼儿的兴奋期,借助图片、视频等让幼儿看到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再加上愉快、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幼儿感受小学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二)建立平等关系,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p><p class="ql-block">1、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p><p class="ql-block">以区域为主的教育活动对幼儿更有吸引力,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让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与人沟通。</p><p class="ql-block">2、多途径培养幼儿的责任感</p><p class="ql-block">进入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对待外界事物有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家长要尊重幼儿的发展特点,创造机会让幼儿“当家作主”,如让幼儿在家中独立做一些事,强化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三)关注学习品质,增强幼儿学习适应能力</p><p class="ql-block">通过多样的游戏为幼儿的多维度发展提供宽广的空间。比如:幼儿在折纸游戏中锻炼双手的协调性,在对折的过程中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如二等分、四等分等,观察力、专注力、逻辑思维等得到提升;</p><p class="ql-block">在建构游戏中,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搭建,发现斜面的构成,探索着平衡的奥秘,感受到了重量、支撑点、摩擦力、底面积等现象,有交往、有合作,探索意识不断增强,培养了意志品质和坚持性;</p><p class="ql-block">在角色游戏中,体验人民币的换算和使用,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等。做事的计划性、数理逻辑,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就得到了提升。这些宝贵的学习品质不仅是幼儿入学的准备,更为他们的未来做着准备。</p> <p class="ql-block">(四)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幼儿生活适应能力</p><p class="ql-block">1、学会适当地放手</p><p class="ql-block">将更多的事情让幼儿自己去处理,尽量让幼儿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使幼儿学会独立自主地生活。家长在餐前准备、自主用餐、抽屉收纳、玩具整理、午睡起床、盥洗如厕等,有意识、有侧重地培养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参与劳动,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p><p class="ql-block">2、规划时间</p><p class="ql-block">一方面,时间的把握从早上开始。每天早晨,幼儿从吃早饭开始自主记录时间,汇总每天吃三餐、午休的时间。另一方面,给自己的活动制定计划,让自己做事更有计划性、更有目的性,同时也提高做事效率。</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的讲座结束后,刘主任从心理上、物质上、能力上、知识上四方面再次为家长进行了细致总结。从培养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孩子时间概念、专注力、自理能力、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等多方面进行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引领解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幼小衔接是一项“共同奔赴”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长努力稳步迈一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幼儿园努力前行育一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学努力接力迎一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传递好成长的接力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边梦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初审:刘恩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终审:马亚妮</p>

幼儿

小学

幼儿园

幼小

衔接

孩子

学习

家长

游戏

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