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忆知青岁月(六)

独步青云

<p class="ql-block">制作 独步青云</p><p class="ql-block">图片 黄峰岭 张金亭 岳合民</p><p class="ql-block">音乐 思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经历了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激励人们投身农村和边疆建设的口号。其中,“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是当时非常响亮的口号之一。这一口号反映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中学毕业生们像奔赴战场一样,志在四方,投身祖国经济建设,特别是农村建设中去。我们就是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是广阔天地练红心的践行者。我们在农村参与了各种劳动和生产活动,用自己的双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这些口号和知识青年的经历共同构成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展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b></p><p class="ql-block"><b>在农村,我们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不畏艰险,不怕困难,不怕苦不怕累,积极的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两年多时间的艰苦劳动,让我们成为了犁耧锄粑,割麦打场,浇地打井,挖河开渠等劳动能手,把贫瘠的土地改造成了肥沃的良田。在满足自留自吃的情况下,积极向国家交公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青春和力量。这些经历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b></p><p class="ql-block"><b>本文继续分享《再忆知青岁月》(六),获奖、返城和回访第二故乡。内容真实,文字无华,希望阅读者喜欢。</b></p> <p class="ql-block"><b>奖励</b></p><p class="ql-block"><b>我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劳动锻炼,由于大家敢于吃苦耐劳,勇于拼搏奉献,有许多知青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参加县和地区知青代表大会。这些荣誉的获得,是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结果,是大家在农村劳动中积极拼搏奋斗的结果。</b></p><p class="ql-block"><b>以下,是部分知青获表彰的情况,还有很多知青的先进事迹或奖励不太清楚,所以没能全部展现出来,请大家谅解。</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知青黄凤岭(后排左二)是我的初中同学,上学时就勤奋好学,文笔功底深厚,多才多艺。1974年8月,邯郸地区召开全区知识青年先进代表大会时,他以先进代表的身份,应邀参加了本次大会的筹备工作。</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知青岳合民、张金亭是我们的知青队长,他们俩肩负职责,不负众望,齐心协力,把知青的生活劳动等管理的有条不紊,劳动中更是苦活累活带头干。1974年8月,邯郸地区召开知识青年先进代表大会,经过大家评选,他俩被评为知识青年先进代表,光荣的参加了本次大会,这是会后两人的合影。</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1975年5月27日,大名县召开知识青年先进代表大会,前么庄知青有26位代表参加。这两块奖匾,一块是奖励我们知青的,一块是奖励公社的。会后,公社书记、村支书、队长和知青领队,与参加大会的全体知青代表合影留念。</b></p><p class="ql-block"><b>自左向右第一排:知青张金亭 刘国强 队长秦志 兆固公社侯部长 村党支部书记(王玉田) 知青领队刘少一 知青尹永民 高花。</b></p><p class="ql-block"><b>第二排: 王香菊 赵玉荣 杨兰玉 汤宝珠 杨四群 高连芳 吴和芝 刘艳玲 田爱琴 王俊英 白志英 刘玉霞。</b></p><p class="ql-block"><b>第三排: 黄峰岭 杨三林 (梁建伟) 李喜林 岳合民 王景平 (张玉顺) (陈钰琪 )薛宝贵 张继坡。</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为了丰富知青们业余文化生活,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我们组织有文艺爱好和特长的知青,成立了一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劳动之余排练节目。有歌舞、戏剧、话剧等,节目丰富多彩,除在本村演出之外,还经常到公社或其他村演出,深受知青及乡亲们的喜爱。同时,还拿出一些比较好的节目参加县里组织的演出比赛,并多次获奖。</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1975年2月,前么庄知青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大名县戏剧院演出话剧《雷雨》,主题是歌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由知青(张玉顺)等编辑。这个节目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并获得了百花奖。</b></p><p class="ql-block"><b>上图是话剧《雷雨》的演出人员,自左向右:刘淑梅 刘玉霞、董芙英 张金亭 尹永生。</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这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全体人员合影,自左向右:</b></p><p class="ql-block"><b>第一排 冀东青 尹永生 王建民</b></p><p class="ql-block"><b>第二排 杨兰玉 成秀芹 刘淑梅 刘武生 董芙英 刘玉霞</b></p><p class="ql-block"><b>第三排 王振民 张金亭 (张玉顺) 孙维亚 宴山平 薛宝贵 (梁建伟)。</b></p><p class="ql-block"><b>其中,王振民上初中时,就是学校宣传队成员,在学校排演的京剧样板戏《红灯记》里扮演李玉和。刘武生比我们下乡早,是插队落户知青。他的家与知青大院一墙之隔。刘武生在农村待了十几年,直到1978年知青时代结束后的1980年才回城安置了工作。</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知青时代,从下到上,每年都要召开知青代表大会,这是1975年10月21日,参加邯郸地区知识青年先进代表大会的知青和王玉田书记在邯郸照相馆合影。</b></p><p class="ql-block"><b>后排左起:尹永生、曹海青、高花、黄峰岭。前排右起:王景平、书记(王玉田)、(张玉顺)、(梁建伟)。</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知青岳合民,下乡时是知青队长,活泼能干。1976年春,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到了新疆,1986年底转业到大名县公安局工作。在部队十一年,艰苦锻炼,保家卫国,多次立功获奖。当时一起入伍的还有邯郸知青高利平和女知青孙月玲。</b></p><p class="ql-block"><b>他们从下乡知青走上部队,在更加艰苦的地方锻炼,不仅磨练了顽强的意志,更为部队建设做出了很</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孙月玲是我们知青点唯一入伍的女知青,当兵是她人生的梦想。</b></p><p class="ql-block"><b>知青的时候,月玲表现就非常优秀,干活不输男知青。她说:“我和大家一样,在广阔的天地里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在下乡不久就接到县知青办通知,我和沃桂兰、曹战胜去邯郸科技园学习灵芝培植技术,回来队里不支持就搁浅了。后来又接到公社通知,让我担任农业技术员,学习科学种田技术等。同时担任咱知青炊事班长,在当时的条件下,为让大家劳动回来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我和张金亭等克服种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在75年春天,我们没有菜吃,有村民就把自家腌制的咸菜卖给我们,味道很不好。于是,我就步行回家让母亲帮忙,托人买回了两桶咸菜,解决了大家吃菜的问题。蒸馒头和面,一次和五十斤面粉的面,揣面累的腰疼胳膊疼。总之,下乡两年啥活都干过,只要干就一定尽心尽力干好。1976年春天招兵,在党支部和贫下中农的推荐下,通过公社党委和县知青办,人武部等层层选拔和政审后,我就走进了人民解放军这所大熔炉里继续锻炼,直到成为一名真正合格军人。在部队我是我们这批兵里第一个入党的,多次受到嘉奖。还被评为雷锋式的好战士。这些都已是历史了,没什么可炫耀的。只不过是我人生的一段经历罢了。”</b></p> <p class="ql-block"><b>那个年代,能走进部队当女兵,是多少女知青可遇而不可求的,月玲实现了梦想。这是她人生的骄傲,也是我们所有知青的骄傲。</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返城</b></p><p class="ql-block"><b>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全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走向高潮,当时,政策规定:知青下农村插队落户的时间在两年以上的才有被推荐上大学或招工录用的条件和资格。而那个年代,招工就业渠道不宽松、高等学校招生名额指标的限制,大批的知青下农村后三年五载也难于返回。时间一长,知青们就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新农民,在广阔天地里默默无闻的辛勤耕作。</b></p><p class="ql-block"><b>我们还算不错,1975年底就有招工名额,第一批5人,谁能回城工作由队委会研究决定。宗旨是个人表现好,家庭有一定困难的先走。这一批走的五人有:王俊英 王香菊 赵玉荣 孙维亚、熊宝成。</b></p><p class="ql-block"><b>1976年四月份岳合民 高利平 孙月玲到新疆当兵,六月份高连芳等一批知青到了邯郸。9月份张金亭等一批知青到邯郸,随后,一批批不等人数的知青陆续去了邯郸,都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单位工作。</b></p><p class="ql-block"><b>其实,那个时候,知青下乡成为了常态,每年都有下乡的和返城工作的。因为我们所在的前么庄知青人数多,所以,75年就只有姚小林一名知青和76年有魏丽琴 王啟敏 张丽等四名知青下乡到前么庄。直到76年底,之前下乡的知青大部分返城工作了,知青大院人数越来越少,到77年三月,又几十名知青下乡到了前么庄,给知青队补充了新的劳动力。知青大院又活跃了起来。</b></p><p class="ql-block"><b>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已过半个世纪。每当回忆知青岁月,心中总是对前么庄那片热土深深的怀念,对陪伴我们成长的乡亲深深的怀念,对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知青兄弟姐妹深深的怀念。前么庄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是我们步入社会的第一站。她让我们了解了农民劳动的辛苦;学会了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方法,知道了粮食来之不易;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和优秀品质。这些经历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在我记忆的档案里成为难以忘却的一页。</b></p> <p class="ql-block"><b>第二故乡</b></p><p class="ql-block"><b>前么庄知青人数较多,根据当时的政策,我们组建了一个单建队,改变了过去知青插队落户的方式。虽然叫单建队,但并不全是知青组建,还有十三户贫下中农。因为我们这些知青都是刚从中学毕业的学生,是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根本不会干农活。所以,必须有农民带领我们才行。和知青组成一个单建队的村民,是村党支部从原来的两个生产队里挑选的,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相处,证明了他们都是品农兼优,有劳动技术有爱心的乡亲。</b></p><p class="ql-block"><b>十三户贫下中农是(一个名字代表一个家庭)秦志 秦玉堂 秦和 王孟祥 王连祥 王坤 王杰 王东河 李广志 赵自发 赵中山 赵明智 赵明发。</b></p><p class="ql-block"><b>队长秦志,中等个瘦瘦的,把知青队领到的很好,各种农活安排井井有条。不同的农活,他都能根据知青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合理分配。比如割麦子,他知道这个活不适合高个人干,就安排高个知青到场里打麦。有的女知青身体差,就安排轻的活。秦玉堂大爷,赶牲口犁地耙地摇耧播种等样样精通。保管王坤大哥,协同合计把知青队的收支把握的很好。记工员赵中山,瘦瘦的个不高,每天拿着小本子到不同劳动的现场记工还有……。村民们对我们关心关爱,不仅农活上手把手教,还非常和蔼可亲。经常叫我们去他们家里吃饭,给包饺子、做面鱼等,前么庄离县城二十多里路,当时没有公交,回家都是步行,偶尔借用乡亲的自行车。由于乡亲们的热情,很快我们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像亲人一样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前么庄是我们永远怀念的第二故乡。</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随着政策的改变,我们陆续走出了知青大院,离开了前么庄,离开了陪伴我们成长的乡亲,离开了洒过汗水的土地,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继续以不同的劳动方式为祖国建设做贡献。但是,我们的乡情没变,而且,时间越长思念越深。</b></p> <p class="ql-block"><b>回访乡亲</b></p><p class="ql-block"><b>前么庄是我们人生人生旅程中重要的一站,是一生中最难忘地方。每当我们相聚,谈起最多的就是下乡时的故事以及那片热土和乡亲,曾多次梦回前么庄,梦回知青大院。终于待大家都退休后,在2017年四月下乡43周年前夕,部分知青回访了阔别已久的前么庄村,回到了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前么庄村变化非常大,我们的知青大院早已没有了踪影,一排排砖瓦房荡然无存,大院的旧址已经成了村民的耕地。知青大院的房子虽然没有了,但是乡亲们还在,我们之间建立的亲情还在。大家来到老书记的家,老书记激动的和我们一一握手。老书记已年近八十高龄,但是身体很好,精神饱满。在他家的院里,王书记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评价和赞扬了知青对前么庄的贡献。在场的还有后任书记王张祥、时任书记秦保海,村民王杰 王坤 赵连生 秦平等。</b></p><p class="ql-block"><b>之后,大家迫不及待的去当年亲手劳动过的田间看看,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苗随风摇摆,好像是为我们的到来翩翩起舞。几名女知青高兴的在麦田合影留念,</b></p><p class="ql-block"><b>大家怀着一一不舍的心情,再次离开了前么庄,离开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土地。随着农村政策的改革发展,前么庄村已经拆迁,村民都搬到前屯安置小区,住上了楼房,从此,前么庄村没有了,它将永远的留在历史的档案里。</b></p> <p class="ql-block"><b>回访第二故乡的知青,在老书记家再次聆听他老人家的讲话,那么亲切,那么温暖,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最后一次听老书记讲话了,老书记已与2022年离世。让我们永远怀念他吧!</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从右边起,刘淑梅 成秀芹 高花 杨兰玉、陈艳丽 (胡秀玲),看她们笑得多灿烂。</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这是知青大院的旧址,时过境迁,已没有了原来的踪影。</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前么庄,一个普通的村庄,那里有我们奋斗的光辉岁月;那里有我们亲手改造的良田;那里有陪伴我们成长的父老乡亲;那里有我们永远怀念的青春!</b></p><p class="ql-block"><b>我们的老书记、老队长、老乡亲,大部分人都走了,但是,他们那份纯朴善良的精神永存,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关爱永远铭记!</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欢迎朋友们来美篇作客,谢谢朋友们赏读!感谢黄峰岭 张金亭 岳合民 高连芳等知青朋友提供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