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姐在东瀛

水波

<p class="ql-block">韩姐,名丽君。我夫人的小学、初中同学,进某国营单位后的同事。当年在单位电话总机房做接线员,属于企业里的“白领”,遭人羡慕的岗位。后调单位油库当管理员,也是办公室坐坐。上世纪八十年代找了个郎君结婚生了个女儿。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人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都想趁突飞猛进的时代改变命运,那时“吧啦吧啦”东渡去日本成为了时尚。</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韩姐与丈夫拜拜几年后,通过在日华侨的介绍,以与东瀛男人结婚的名义,筹划去了日本。记得当年“郎君”到了嘉兴沙龙宾馆两人见面,付了中介一笔费用后,二话没说就飞往了日本。在东京落脚后,实际上韩姐并未与那位“郎君”共同生活,开始了打工生涯。</p><p class="ql-block">刚到日本的日子,通过朋友介绍在一家华人饭店打工,辛苦程度不言而喻,两手各抓三大杯啤酒要一路小跑送到各个餐桌上,传菜也一样小跑,这样的生活是一种常态,但不管怎么样先站住了脚再说。后又跳槽到日本人开的拉面店,在热气腾腾的环境里每天要煮3-400碗拉面,一整天下来基本没有休息,最多在喝两杯店里的免费饮料时稍微喘口气。每天在面馆的云蒸雾罩环境里,额外的收获是省去了大多数女人要做面膜的时间和费用。几年下来,韩姐依然白白嫩嫩,这倒是个意外的收获。</p><p class="ql-block">面馆下班后,韩姐还要赶紧去下一家居酒屋打工,拼做鸡尾酒,端饮料。一阵乒乒乓乓下来,下班已经半夜3点后了。回去躺下,上午10点前又有赶到面店。这样一天的工作报酬相当于国内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她每天累并快乐着。生活状态变成了走路一路小跑,讲话越说越快,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赶”。</p> <p class="ql-block">这样咬牙坚持了10年左右,她终于存下了一笔钱,用这些钱回嘉兴在龙盛右岸买下了一套房子,并安顿好了老妈。慢慢地又将高中毕业的女儿送到了大洋彼岸,从本科、硕士、一直培养到博士,最后在旧金山就业成家,还给她添了个外孙。</p><p class="ql-block">奋斗到这个程度,韩姐应该也达到了既定目标,该为自己考虑一下啦!她慢了下来,减掉了一半的工作时间,日本朋友为他介绍了一个单身男友小口秀夫。秀夫在东京的一家大型印刷公司工作,平时喝点小酒、弹弹吉他、偶尔玩下高尔夫球,也算一个有闲情逸趣的人。相处一段时间后,韩姐正儿八经的嫁给了他。成了一个相夫、教远在美国女儿的家庭主妇,日子慢慢悠闲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2007年,我受市政府委派任嘉兴市政府友好访问团团长去友城富士市访问。任务完成后经东京返回,停留期间专门联系了韩姐,打算会她一下,并邀她陪同采购。跟我去的女团员也想买些资生堂的化妆品等。我们约好那天下午几点在酒店碰头,团员们收拾好在大堂等待。等了好长时间,一直没有来。在大家失望时接下了韩姐的电话,说要为秀夫准备晚饭来不了了,我们理解在日本女人只能围绕丈夫转的,那只能明天再说了。</p><p class="ql-block">次日一早终于等到了打扮一新的韩姐,白色束身上衣,宽大下摆的公主裙,长筒袜子,黑色厚底皮鞋,一副有闲有钱女人的气势。</p><p class="ql-block">团员们紧跟其后,但一路怎么也跟不上她。碎步小跑、自动扶梯靠左边升边跑,她还是当年酒店里养成的习惯,一下子是改不了。</p><p class="ql-block">她带我们到了一般的生活超市,买到了远比药妆店便宜的物品,我和团员们都非常满意。</p> <p class="ql-block">现在韩姐每年女儿处和国内两头跑跑,偶尔带着日本丈夫回来旅游一趟,在国内能领到了每月4000多元养老金,在日本满65岁后也可以由丈夫申请到每月一笔的养老金。</p><p class="ql-block">苦尽甘来的韩姐晚年生活乐淘淘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