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书信凝古风</p><p class="ql-block">原永海 </p><p class="ql-block"> 花一样的少年皱眉蹙额地问道,为什么要写信呢? </p><p class="ql-block"> 孩童的世界里,无论天涯,还是海角,随时都可以接通电话,都可以短信联系。当下,更是在网络上面或是文字交流,或是语音联系,或是视频对话,随意而行,随需而动。何须再要斟字酌句地写信装入信封,再送到邮局粘贴邮票寄出,再经过邮政人员寄递到收信人,再由对方阅读。 </p><p class="ql-block"> 今夕不晓古月照,只为悬空一轮明月俏。殊不知,曾经的书信是人们多么不可或缺的信息渠道哟。 </p><p class="ql-block"> 现代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让书信日渐遁入历史角隅,几乎殆尽,沦落沉寂。 </p><p class="ql-block"> 那么,书信果真成为历史大漠上枯萎成泥的荻蒿了吗。当然不是。书信是岁月长河中滋泽出的温润美玉,是历史沙漠里砥砺成的多彩玛瑙。因为在滔滔的时光里,书信凝聚了悠悠古风…… </p><p class="ql-block"> 信笺沉凝成情感肌理的古迹。千百年来,书信承载着人们挚诚浓烈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匆匆穿梭在时间和空间里,一丝不苟地传情达意,终成为人们心里渴盼的珍宝,成为人们心里念恋的情义。使得炽情灼意迸发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书抵千金”等无数溢美诗句,表明书信的珍贵难求。现在,这些久远的诗意和泛黄的笺纸都成为多情人的情感遗迹,弥足珍贵和稀罕。 </p><p class="ql-block"> 信笺沉淀为诸多史料的古籍。光阴匆匆,人事倥偬,人们在书信交往时,往往融入当代的风情、世俗、观念,触及到彼时社会发展的生存形态和生活生产矛盾以及诸多现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各时代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无不随着人们的情感交流、事务联络,在书信里烙下深深的痕迹。不管是私信,还是公函,纸笺上的字里行间,都浑然不觉地涵纳历史的凤毛麟角。由此,古往今来有幸存留下来的书信,已然成为研究社会、民俗、经济和战事等方面极具参考价值的史料,其存世意义非同一般。 </p><p class="ql-block"> 信笺沉积出书信文化的古韵。书信历经中华民族文化的濡养和淬炼,逐渐形成自身的体范和格式,拥有本题材的优美言辞,成为独树一帜的书信文化,醇化为泱泱中华文化的一脉馨香。书信亦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和元曲一样,成为中国文学宝库里的一颗耀眼明珠,以至出现了书信体文学作品。书信也称书函、手札、书牍,及信札、函件、尺牍、书翰、尺素、简牍等。其信文由抬头、启辞、正文、祝辞、署名、年月日构成。抬头是对收信人的称呼,应顶格书写,单独成行。启辞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部分。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也是应属正文的组成部分。而祝辞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 </p><p class="ql-block"> 往昔,有集邮者在收集邮票时,曾将信封上的邮票剪下,其他扔掉,毁掉一枚信息丰富的珍贵信封,铸成反裘伤皮的遗憾之痛。倘若我们再得到书信时,还会留下信封弃掉笺页,上演买椟还珠的贻笑大方之事吗?</p><p class="ql-block">编辑:曲 涛</p><p class="ql-block">本期供稿:原永海</p><p class="ql-block">会刊主编:原永海</p><p class="ql-block">责任校对:裴文博</p><p class="ql-block">版面运筹:原永海</p><p class="ql-block">刊名题写:安郁民</p><p class="ql-block">会刊主办:长白山邮乐会</p><p class="ql-block">投稿信箱:Youlehui2010@163.com</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