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六十多年前生活在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附近,在1963年入读越华路小学二班的同学。近日老同学相约旧地重游。</p><p class="ql-block">从我们很熟悉的起点,人民公园原点处集合,沿同学们旧居走去。从广卫路行到财厅前,再从广仁路转入正南路,从都府街转到锦荣街,至小东营,最后到我们的母校越华路小学。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重温当年越华路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人民公园。旧称中央公园,是广州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园址从隋朝起均为衙门、王府、官邸。民国初期广州没有市民可使用的公园。在1917年,孙中山倡议辟为公园。公园1918年建成。1921年10月12日正式开放。</p><p class="ql-block">公园由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的杨锡宗设计,布局为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呈方形几何对称形式。</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古树参天,有清初雕制的汉白玉石狮及1926年修建的音乐亭。1987年又建成《烽火年代》、《鲁迅》、《冼星海》、《猛士》、《新娘》、《椰林少女》等 6座雕塑。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前,人民公园建有开放的公共游泳场,是同学们夏季消夏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政府大楼。前身是陈济棠主政时期的民国市政府合署办公大楼,大楼1931年7月奠基,1934年10月落成。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该大楼成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叶剑英元帅作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市长,曾在大楼前检阅入城的解放军官兵。现为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见面,开心!!</p> <p class="ql-block">留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从人民公园东侧出来,正对广卫路。广卫路39号,是吕乐生同学的故居。做生意地头一流,楼下店铺至今生意红火。</p> <p class="ql-block">广卫路33号,樊瑞莲同学的旧居,服装生意亦是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广卫路的广卫一巷。刁思远、钟广卫、谭志勇等同学过去就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广卫一巷第一间二楼是邓穗萍同学的旧居,因拆建,己无处觅踪影了。</p> <p class="ql-block">郭伟文同学住宅楼下的铁门,几十年了还哪老样子。</p><p class="ql-block">广卫路居住的还有邝文杰、郑安明、王伟贤同学。</p> <p class="ql-block">广卫路15号,雷建欢同学旧居。隔离是银行窝,打麻将一定冇有怕。</p> <p class="ql-block">广大路与广卫路交接处的邮局,六十多年了,还在经营。</p> <p class="ql-block">广州市建工局。办公大楼已鸟枪换炮啦!!</p> <p class="ql-block">广卫路1号,麦逸雄同学的出生地。住了几十年,楼下一直是食肆,麦同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说担惊受怕几十年,</span>幸亏没出火灾,同学们都笑喷了!</p> <p class="ql-block">昌兴街。不起眼又有点名气的地方。昌兴街取名为纪念创建大新公司的蔡兴、蔡昌两兄弟。昌兴街在上世纪上半叶,陈独秀的《新青年》,郭沫若的《创造社》都设在此处,昌兴街20号是鲁迅先生常来的丁卜书店。</p><p class="ql-block">钟永韶同学,还有2位女同学亦曾居住此地。</p> <p class="ql-block">昌兴街口左边第一间是专卖木屐的店铺,细时未有塑料拖鞋时,常常在此钉木屐。后来塑料拖鞋、橡胶拖鞋大行其道,木屐店式微,六十年代后期终于转型卖服装。</p> <p class="ql-block">财厅前,熟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北京路新华书店向右过去第3家的楼上,是严绮缓同学的家。她父亲是粤剧演员,去她家玩时,她将父亲的舞台道具拿比我们睇,记忆很深。</p> <p class="ql-block">1919年竣工的广东省财政厅大楼,就是在原明清两代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旧址上建的,这是一幢仿欧洲流行古典建筑风格的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是民国时期大量出现的新式建筑中杰出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不少同学的父母都在此工作,并居住在财厅后院。其中张宝汉、罗德才同学,还有三班孟霞等数位同学,均住里面。</p> <p class="ql-block">宝汉同学说小时候的家在里面,不知还在不在?!看见“欢迊回家”,百般滋味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财厅前旁边的儿童公园,以前不足1.2米小童门票才一分钱,周六下午不用返学,常常来玩哦。</p> <p class="ql-block">广卫路,比60年前繁华。</p> <p class="ql-block">越华路。马路虽短却承载了广州近代厚重的革命历史。越华路因清朝乾隆期间建立的“越华书院”而得名,越华书院曾是广东三大书院之一。可惜越华书院在1938年日军侵华期间被飞机炸毁。</p><p class="ql-block">越华书院的影响,还不仅在教育领域。1839年初,钦差大臣林则徐抵达广州主持禁烟,即以越华书院为驻节行辕,带领地方官员体察民情,制定禁烟措施,并推行查烟贩、筑炮台、练水勇等一系列举措。林则徐在越华书院下达虎门销烟的命令。</p><p class="ql-block">越华路上曾经有两广总督署,后来成为国民政府旧址,现在是广东省民政厅,即是现在的越华路118号。</p><p class="ql-block">越华路与正南路交界处,对面的糖烟酒商店经营了60多年,都未变过。</p> <p class="ql-block">正南路。这里居住过的同学有:莦继诚、赵永瑾、黄爱兰、李庆杰、陈国庆等。但此处己建成商用楼宇,原有的民房己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正南路省财厅宿舍,民国建筑。李海丽、罗志强、王建伟、史穗珠、张明智同学的旧居。</p> <p class="ql-block">海丽班长说趁旧居还没拆,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路边不起眼的香檀树,居然是过百年植物。</p><p class="ql-block">由正南路转出东风路(细时称德宣路),有李其慧、李其敏同学旧居早己建成广东大厦,还有黄国光、莦德贤同学旧居有点远,便没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正南路转入是都府街。都府街可能因邻近唐岭南道署(又称都府)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都府街小巷深深,欧翠华、陈小云、陈丽娜同学旧居由此进去。</p> <p class="ql-block">都府街俞寿柏、俞善美同学旧居,已拆改不复旧时模样。</p> <p class="ql-block">从都府街转到锦荣街。锦荣街13号,原市公安局宿舍。金国清、金国华、谢仲明、钟小萍、袁爱莲同学旧居。现在外面仍基本保留原貌。</p> <p class="ql-block">广中路小学。以前这个地方是广中路小学的操场,校舍是在广中路,现与越华路小学合并后,在原操场处建起了新的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锦荣街16号,原省建工局宿舍,现已改建。王燕秋,黄敏英,彭秀清同学原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锦荣街26号,原市建工局宿舍。潘衍明、姚平华、李艺、叶秀芬、史延广同学原居住地,现己改建。</p> <p class="ql-block">平华同学说这是她小时候的地盘,留个影给自己看。</p> <p class="ql-block">越华路小学正门。现己并入广中路小学,保留了越华校区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越华路小学。</p> <p class="ql-block">学校保安不让进,唯有在校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锦荣街11号,张绮华同学旧居,锦荣街唯一的青砖大屋。海丽不舍,说代替张绮华留个影,绮华你感动吗?!</p> <p class="ql-block">锦荣街4号,谢洪同学旧居,原来很漂亮的小楼,明显老了、旧了。</p> <p class="ql-block">小东营。其名源于明代回族驻军其中一支的兵营,此后一直是屯兵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图中的红色楼房,是当年警备司令部的士兵楼。</p> <p class="ql-block">在士兵楼的对面,就是“三.二九”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的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另一角度看小东营,其实这条小巷很短,应不足两百米。</p> <p class="ql-block">小东营拆了部分民房建筑,建成小小的休憩地,方便居民活动。</p> <p class="ql-block">小东营,莦文达同学以前住红楼三楼。</p> <p class="ql-block">城市建设需要拆疏民居,增加城市绿地。何志雄同学的旧居被拆。何同学在不复存在的故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越华路小学后门。以前这个地方是学校正门。</p> <p class="ql-block">学校旁边的清真寺。小时侯这里常年门扉紧闭,在我们眼中是个神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小东营清真寺是广州市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是当时回族驻兵做礼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黄花岗起义,又称广州起义、广州三·二九起义。</p><p class="ql-block">1911年是辛亥年,4月27日广州起义是中国同盟会发动的第十次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5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p><p class="ql-block">公元1911年4月27日,为农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故又称:三.二九起义。</p> <p class="ql-block">参观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已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先生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1905年8月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在中国同盟会的领导下,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以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为目的的武装起义。</p> <p class="ql-block">起义总指挥黄兴。</p> <p class="ql-block">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从小东营直扑地处越华路118号的两广总督署(现省民政厅),两地仅距450米。</p><p class="ql-block">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p> <p class="ql-block">各地华侨为黄花岗起义纷纷捐款。</p> <p class="ql-block">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亦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为纪念黄花岗起义烈士陵园所题:浩气长存。</p> <p class="ql-block">黄花岗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不平凡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与孙中山合影,同学们受宠若惊。</p> <p class="ql-block">从小东营出来,转入旧仓巷。越华路小学的同学小学毕业后,全部升入广州市十三中学读书。当年很多同学都是走这条旧仓巷,前往十三中上学。</p> <p class="ql-block">旧仓巷小学,现合并到雅荷塘小学啦。黄国光回忆,读小学时常常与旧仓巷的球队约赛打足球。</p> <p class="ql-block">不长的越华路,逼仄的小东营,见证了广州近代历史上的发展变迁,也留下了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辉记忆。</p><p class="ql-block">旧地重游,走在这些横街窄巷,干净整洁,虽然又小又窄,但有绿树花草相伴,轻风阵阵,令同学们心情不错。越华路小学虽然进不去,母校仍在,继续培养着千万个接班人。</p><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今天参加怀旧之旅的同学,真的人生就那么几十年,转眼就过去了。能够在有生之年叙叙旧,也是一种赏心乐事。今天举杯共饮,回忆往昔,也算是一种记忆的唤醒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