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傅氏村庄(0233)婺城区塔石乡大茗村(外大茗、里大茗、交椅山、白岩、金牛山)

老玩童

<b>图文提供:傅俊</b><div><br><div>塔石乡大茗村坐落于仙霞岭余脉的南山山麓,地处遂昌、婺城交界处的深山中,距离市区60多公里。走进大茗村,放眼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绵延的群山、清澈的溪流和成片碧绿的翠竹,还有一幢幢历久弥新的黄泥瓦房。白墙黛瓦,屋舍俨然,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秘境一般……<br><br>“茗,茶也”。清代康熙年间,该村傅氏先祖从福建上杭蛟洋迁居此地时,见这里有一株碗口粗、高十余米的茶叶树,蔚为壮观,遂将该村命名为“大茗”。此后,叶、方、吴、董等姓氏祖先为繁衍生息,逃避瘟疫饥荒之故,从各地陆续迁徙到这里开荒垦田定居。大茗村下辖有傅氏居住的村庄:金牛山、外大茗、里大茗、交椅山、白岩5个自然村,目前有农户185户、人口500余人。<div><br></div><div>康熙年间,念七郎第十七代孙广兹、广茂、广林 、广明 广廷五兄弟从蛟洋迁居大茗,是为大茗傅氏始祖。<br><br>大茗村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根据地”,早在1933年就有了共产党的组织活动。1935年5月,粟裕将军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驻扎在此,筹划指挥了浙西南3年游击战争,并发展了一批党组织,创建了遂、宣、汤边区特委。当时,大茗村一批有志青年加入了红军队伍,村民们积极支持、协助、投入红军开展的革命活动。解放后,该村于1988年7月被原金华县人民政府授予“革命老区”称号,交椅山村的红军标语又被列为“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div> <p class="ql-block">大茗村卫星图</p><p class="ql-block">大茗村下辖5个自然村,个个都有傅姓居住。所以5个村合并刋发。</p> 大茗村 交椅山自然村 外大茗自然村 <p class="ql-block">白岩自然村</p> 金牛山自然村(金牛山的傅姓是解放后从白岩迁到金牛山的) 谱序 字辈 世系 红色教育基地 保存的红军标语有“当红军最光荣,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等七幅。1982年,交椅山红军标语被认定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大茗村被市政府审批为首批革命根据地。2012年,大茗村被区委宣传部定为婺城区爱国主义教育点。 在交椅山村,不仅有“红军路、红军桥、红军标语”,至今还遗存红军开展游击战的“红军洞”等革命遗迹 村内房屋依山而筑,至今基本保留着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民居,土墙黛瓦,错落有致,保留着古老的风景。当年红军驻扎的主点——交椅山村,土墙旧屋保护完好,土墙上的红军标语依稀可见。2017年在交椅山村,建起了粟裕将军纪念馆。 1935年粟裕将军、刘军政委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金(华)、遂(昌)、汤(溪)边区开展革命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大茗村是红军活动驻地之一。 大茗村是一个具有革命历史的光荣村落,1933年至1934年间,永康籍地下党负责人朱金宝以修洋伞、钉秤为名,从沙畈银坑辗转来到大茗村,在外大茗自然村结识了贫农傅汉昌(当年23岁),并居住他家,向其宣传革命思想。<br><br>  在朱金宝的影响下,傅汉昌等人的思想不断进步,逐渐明白了共产党是为了天下贫苦百姓谋幸福、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随后,他先后组织联络了傅金根、傅樟全、傅后洪等村里的进步青年,联合起来斗富济贫,宣传革命思想。在这期间,他们曾杀了白岩自然村富户家的一头猪,并挑来百来斤稻谷。而后,又到交椅山自然村的地主叶风潮家中挑来稻谷300余斤,将这些谷物分发给其他贫苦农民,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革命的火种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萌发。<br><br>  此后,村民傅佳松、傅樟银、傅汉彩、傅樟红、傅汉贵、傅汉宝等进步分子,也加入革命组织。与此同时,他们大力宣传:工农红军是农民自己的军队,是帮助穷苦农民斗富济贫、抗击强暴的;打倒地主,使百姓不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一时间,全村的革命氛围日益高涨,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br><br>  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大潮中,傅汉昌等人先后在邻村联络了华绍田(银岭村人)、张堂月(张村人)、舒天太(文岩村人)、潘林根(金牛山村人)等革命进步分子加入革命组织。从此,革命活动从原来的地下隐匿转为公开发动,革命势力不断壮大。<br><br>  1934年下半年,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对革命力量进行围剿。朱金宝领导的地下党革命活动,被国民党汤溪县警备大队发觉。当年农历十月的一个夜晚,汤溪县警备大队下令塔石区公所10多人连夜赶往大茗村,包围了傅金根、傅樟全的住宅,来不及逃避的傅樟全躲在了床底下,仍被警察抓走。爬到屋顶上的傅金根也当场被抓走。二人当晚被押送到汤溪,警备大队对他们严刑拷打,逼问地下党名单。<br><br>  在关押的几天里,两人受尽了各种酷刑折磨,但他们坚持革命气节、视死如归,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知道”!威逼利诱未果,恼羞成怒的警备大队警察只好将他们押回塔石,当晚就被枪杀在塔石村上沿头坑边。从此,革命力量受到了沉重打击,临时主持革命斗争的傅汉昌和傅后洪,将公开革命活动暂时转为隐蔽活动。<br><br>  一直到了1935年5月,革命形势才开始有所转机。当时,粟裕将军率领的红军挺进师从溪口银坑来到大茗。红军一进村,立即要求地主叶风潮捐200银元,并再次在地主家开仓分粮,开橱分衣济贫。同时在交椅山村村民房屋墙体上书写了“欢迎任何抗日武装与红军签订反蒋抗日作战协定、打倒卖国的国民党、打倒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等大幅革命标语。当晚,粟裕和红军大部队还在交椅山宿营。<br><br>  当时,村里的进步青年傅汉昌、傅后洪也正式加入了红军队伍。次日,他们两人就随粟裕的部队一起出发,经文岩、井上再到上阳村。在上阳村还镇压了大地主项炳兴、项炳文,后抵达龙游县。据史料记载,红军大部队到达龙游县境内时,与国民党部队展开了遭遇战。在此次战斗中,傅汉昌英勇牺牲。(其个人档案在遂昌县历史档案馆)。继续跟随红军部队的傅后洪后来北上,参加了“淮海战役”和“孟良崮战役”,在部队荣立过二、三等功。退伍回乡后,一直从事农业劳动。他务实低调,从不居功自傲,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享受到退伍军人待遇。<br><br>  1935年6月5日,红军部队从苏村、大茗进入银坑,当夜在大茗坳与国民党部队相遇打了一仗,红军获得胜利,在银坑宿营,坚持战斗活动。6月7日,粟裕率红军300余人,从门阵出发,经交椅山、塔石、东店、百善、岭上到厚大。在厚大镇压了国民党乡长范大金。旋又佯攻汤溪城,随即从南门往琅琊方向折回山区,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除了红色旅游,大茗村的风光绝对值得。漫山的竹林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清新,迎面的山风,能吹散一切的急躁。 村子里逛遍以后就来游步道走走,脚踩在石板铺就的台阶上,山间的涓涓细流就在脚边,拾级而上还能看到一个天然形成的瀑布,水花飞溅,好不壮观。书记告诉我们说,这条溪涧和梨树源是同一条,难怪水流清澈,绝对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