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高考》——迎接二零二四年的 大考 原创:延梅

高原的风(延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年寒窗永逐梦,一朝绽放酬壮志”高考,对每一位学子都是人生中公平的一次重要考验。它不仅对文化知识的考查,也是对人的心里素质、毅力和适应能力的检验。不仅对一个人前途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对整个家庭未来的一次考验,更是对中国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的高考遇端午,双喜临门时。又是历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353万人,创历史最高。(本科招生计划450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复读生413万人,占高考总数的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唯一的孙子也在高考之列,是他人生新的起点。对孩子和家庭,那种紧张、焦虑、竞争和不安,都是一种自然情绪的反应,无法把控。对孩子来说是人生最难忘的出征,也是一份最宝贵的财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教育资源和地区、学校间的差距,家庭地位和环境、条件的差异,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具有挑战性。要解决高考制度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潜力,排解心里压力。从逼式教育,回归到启发、引导、阳光教育,那是长久的社会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我在中学时代,课堂上师生间互动。课后各种比赛、演讲,非常活跃,精神面貌积极,阳光。家庭作业都是在课堂上完成。放学后就是我们的自由天地,一起谈天说地,谈理想,谈未来,没有任何压力。彼此间是平等的,大都不关心身后的事,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那段回忆和师生间的友谊伴随我们一生。而现在小学、中学的孩子却不同,整个青春成长时期被牢牢的“束缚”。沉重的书包,堆满的资料、书籍,每天写不完的作业,甚至挑灯夜读,书籍堆叠的一摞一摞,补习班,接着一个又一个,心里还承受着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压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普通家庭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精力,还为应试教育、高分之上影响家庭未来收入和生活质量。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自认为会一步登天,彻底改变了命运。殊不知奋斗四年又考上了研究生、博士生,才知道高学历却无法融进这个社会。因为没有人脉,没有关系,没有钱只能跑外卖,做着最原始、最简单,没有含量的工作。这种烦恼和真实现状,让他们直面人生,丧失斗志,日渐沉沦。残酷的现实,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漫长的高考阶段,如何减轻孩子的压力和困惑,从跌宕起伏的心里去引导、抚慰,不懈的努力,让他们更加成熟、坚强。从而激发他们的潜力,去迎接人生第一次大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十二春秋苦寒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今朝一剑试锋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夜幕挑灯伴朝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砥砺前行绽花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挥毫胜卷任翱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龙门鱼跃金榜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鞠躬三跪报爹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青春无悔铸辉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他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从中可以看到孩子努力与拼搏,家庭付出与期望。用最好的心态去面对高考,用坚定的信念去面对人生的挑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两天的高考终于尘埃落地,看着孩子们紧张的面孔,终于有了点微笑。几天后,孙子彻底放松了,他将高考时的真实感受慢慢地向我道来:“……走进教室,用肢体语言扫过课堂,压制平复紧张的心态。那时大脑没有了反应,也来不及反应,只是双手紧紧地握着,大脑似乎空空无也,六神无主。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只有两位监考老师,一前一后,很负责的全程游走。考卷的题很难,每道题不可能深思熟虑,时间紧不可能答完。你的眼神只能面对试卷,不可能面向周围,那是不允许的,怕你用眼神传递信息。一个小时后,由于紧张胃部非常难受,语文作文题又是很少接触的体裁……大体是与外界如何交流,也不知道如何解答,就这样结束了考试。一声命令,时间已到,把笔放下,我跟着考生队伍,也不知道是怎样走出校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路没有人说话,只是默默走出。出了考场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景象。家长自觉地给孩子们留出一条通道,每位家长昂着头,用焦虑的眼神寻找自己孩子的身影。志愿者在给孩子和家长维持秩序,考完后给我直观的感觉,就是‘压抑’。不仅是来自成年人那种郑重其事,也来自强大的心里暗示。决定我人生未来的是考卷上每一个字,每一个答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听着孙子的讲述,突然,一股心酸涌入眼眶,面对这么刻苦努力的孩子,我不知如何去安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想起了自己考大学的经历,那时的我,只是一名初中二年级,还没有学完课程的学生,就随着时代的潮流来到陕北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利用劳动之余的时间自学初三和高中的全部文化课程,在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真正的大考。那时离开考场是怀着一种难以克制的心情,眼睛都是发光、兴奋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前途有了大胆的规划和奋斗目标。目的是明确的,思维是正确的。而今天的孩子没有我们当年的决心、毅力和奋斗精神。他们是在“逼式教育”和“填鸭式教育”中成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全社会面临新老考生竞争更为激烈。复读生为了公平、公正在呐喊,家长也为复读生卷死应届生而怒吼、愤怒和不平。应届生陪着复读生奔跑、消耗、身心疲惫来牺牲孩子们的大学梦。这种恶性循环,让许多百姓不得已去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孩子就业之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孩子们 考上大学学什么?想什么?面对社会压力又如何?社会不正之风,“向钱”“自我”而努力奋斗的歪风。许多孩子没有规划和希望而迷失了方向,似乎感到上了大学,就是走向人生尽头。大学培养出的一群“呆瓜”,离开校园,怎么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去努力、奋斗,没有远大理想、志向,自然毕业,就是失业,最终被社会无情的淘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高考卷,太卷了,大学毕业同样卷。不久的将来,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人工智能,AI时代的快速崛起,人类真正走向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刻影响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各产业,深度融合是未来的方向。拿到研究生、博士证书又如何,同样面临一个“卷”字。怎样合理消化人才,社会如何发展,必须扬长避短。应该全民普及大学才是方向,才是硬道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6月15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