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皖鄂豫骑行杂记(三) 洛阳--郑州段

阿康

D27 洛阳——小浪底——王屋山 89公里 <div>出洛阳地势缓慢升高,离开小浪底已是黄河以北沁源地界,国道绕山体盘旋,直到王屋山下稍见平坦。</div><div>小浪底景区大门前一座雕塑黄河母亲和婴儿,感到亲切激动。蜿蜒几千里,中原地区的黄河是什么模样。</div> 经过一座大桥,平平直直,清澈碧绿的河水慢慢流淌,手机地图告诉我们,这就是黄河!停车赏景:没有任何文字、图标,素面朝天,忽然想起,刚才见到的黄河母亲塑像不是告诉我们这一切了吗? 向上游远眺,“小浪底”三字清晰可见,这就是小浪底水库大坝 枯水期没见到泄洪放水的壮观景象,进坝体参观,到坝顶看水库,景区建设的不错 一阵翻山越岭,来到王屋山下,老愚公的家乡。王屋山在济源市境内,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 “天下第一洞天”,轩辕黄帝祭天之所,《愚公移山》寓言故事的发祥地。主峰天坛山,海拔1715米。黄帝登天坛山设坛祭天,打败蚩尤,统一华夏,开创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圣地。又是司马承祯和邱处机全真派的道教活动中心,被尊为十大洞天之首。 列子-汤问篇记录老愚公“率子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簸箕运于渤海之尾”,终于感动天帝,派神仙移走2座大山。 老愚公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符号 愚公谷后群山逶迤 阳台宫为王屋山著名的“三宫”之一,是唐朝著名道士司马承帧奉钦命所修建的。坐落在华盖峰南麓的台地被称为"丹凤朝阳"的风水宝地。唐玄宗御笔亲题匾额"寥阳殿",大部分殿宇毁于战火,惟大罗三境殿幸免,阳台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逐级递升,殿阁高低错落有致。 进入阳台宫就可以看到一棵菩提树,菩提树学名七叶树,果实成熟后可用结串起来做念珠使用,被称为佛树,是佛教的象征。佛教的树却栽在道教官观里,这里面还有一段佛道之争的故事。东汉初年,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迅速发展起来,至唐时,许多道教宫观甚至被佛寺所侵并,作为道教圣地的王屋山,自然不会容忍佛教的染指。相传这棵菩提树是司马承祯和玉真公主亲手所植,这棵菩提树并不在中心线上,而是在中间偏东的位置,意为道教宽宏大量,容留佛教一席之地。 大罗三境殿斗拱层叠,供奉着道家三尊尊神,居中的就是元始天尊。 D28 今晨翻了一道极陡的乡道山路,一路下坡到济源,参观济渎庙 古代四渎唯一保存完整的祭水神庙 济渎庙地广体大,古朴完好,院中套院,殿后金殿,古树参天,俨然故宫,又称中原古建筑博物馆。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通称四渎,流经北方多省注入渤海,沿途产生了济南、济宁、济源等等地名 济水之源竟在这小小一方水池中 有人把王屋山道家“天下第一洞天”的字样搬到了这里 树龄两千多年的将军柏 朱元璋颁布大明诏旨,削减诸神封号,历史上仅有的一次 济源西街的清真寺匾额上的字是毛主席书写 后来又在其他地方见到。毛主席延安时期为清真寺写的,一生中唯一题写的寺庙名 到了沁阳北大寺清真寺也是如此 北大寺的建筑已经是中国化了 ,翘檐琉璃瓦,斗拱梁柱 还参观了朱载堉纪念馆,一位旷世奇才,皇家后代不愿锦衣玉食,潜心音乐、数学、地理、度量衡、律法…… 历史上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沁阳博物馆内天宁寺三圣塔 院内廊下摆放着许多出土文物,这是石辟邪朝天吼 D29 沁阳——温县陈家沟——巩义市 陈家沟是太极拳发源地 骑友三夫闭目凝神,体验太极神功之奥妙 如今已开发成景区 祖祠里供奉太极拳发起人陈王廷 太极拳十三势均契合于八卦,一招一式,不外乎阴阳,故称太极。胸怀太极、手按八卦、足踏五行。招熟是练太极初级阶段,接下来才是懂劲、神明。 规模极大的太极拳博物馆,系统介绍太极拳渊源、发展、推广、影响。门前广场树立先祖陈王廷塑像。 广场上的十三势雕像 陈毅在打太极拳 中午时分过黄河来到巩义市,康百万庄园远近有名。 历史上大户富户靠诗书耕读发家致富,这康家还有一条经营理念发人深省,就是这块留余匾——庄园的镇园之宝,“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其内涵,就是希望人们要正当谋利,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适可而止,在此基础上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关系的和谐。它道出 一个家族兴旺的秘诀:“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留余”是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修齐治平的一条路径,也蕴含着中华文化如何化解矛盾、创造和谐的思想。 枕上马上厕上,欧阳修有“三上成文”之说,康家采用欧阳修方法,把厕所布置成书房场景,教育子孙利用一切时间读书求学。 康家懂得散财,主人八十大寿不让乡亲送礼,只带上原有借债文书当场烧掉,乡亲们感恩不尽,颇有当年孟尝君风范。 宋陵 即北宋皇陵,位于巩义,北宋皇帝及其宗室的陵寝,陵墓群涵盖除徽钦二宗之外的其余七帝,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围绕八座帝陵有皇后陵、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300余座,如寇准、包拯陵墓也在其中。 960 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963年便开始营建宋陵,分回郭镇、西村、芝田、孝义四个陵区。这座市区内杜甫路上的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宋仁宗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即民间故事《狸猫换太 子》中的太子。 陵园遵从风水地形堪舆学说,依地势而就,傍山依水,东南穹窿,西北低垂,神道石刻群形态逼真,雄浑高大,栩栩如生。 唯一复原地面建筑的北宋皇陵,宏伟空阔,静默伫立的巨大土封、楼阙、石像生以及地底下的君王们,与广场上孩子们的喧闹声奔跑状,给人以联想和感慨:换了人间,人间正道是沧桑。 D30 小雨 巩义——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里人头攒动,香火缭绕,求学的,求财的,求子的,爱武的,看热闹的……个人各怀心事,忙着烧香磕头东瞅西看。 最后一进大殿,墙上有精彩的壁画,什么十三僧棍救唐王等等,游客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地上的方砖,一个个凹下的浅洼,是历代武僧们练武踩出来的。 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自唐代开始,历代均有增建重修并逐渐形成规模。 D31 少林寺——嵩山——登封 一次与山的亲密接触<div>女皇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亲书“中岳嵩山”,这个山脚下的小城就有名“登封”。八点开始登山,放弃索道游览车,全程步行攀爬,3小时上山2.5小时下山共18公里,爬上了海拔1491米的峻极峰。</div> 最后的一段登峰路 登顶后的欢呼 见到挑夫一步一步的把矿泉水方便面挑上山顶,也见到无人机把建筑材料从山下运上来 山脚下的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是古代高等学府,与商丘睢阳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朱熹均在此讲学,盛极一时,司马光《资治通鉴》有10余卷在此完成。 <br><br> 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汉武帝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除三将军柏毁于明末,现存大将军、二将军。此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 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历经4500余年岁月,依然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仿佛朗朗诵读之声。 4500岁,这可是我见到过的年纪最大的寿星啦! 树下写生的孩子们,年长者为年幼者撑起一片树荫,年幼者为年长者续写历史风采 小学生在至圣先师面前吐露心声:一愿老师布置作业少一点,二愿玩的时间多一点…… D32 登封——伏羲小镇——荥阳<div>郑氏三公,荥阳市标,他们是受封立国的 郑桓公,随平王东迁的郑武公,克段于鄢掘地见母的郑庄公,三代郑国先祖,荥阳是全球2700万郑氏后裔的发源地。围绕三公像下一圈墙上有历代郑氏杰出人才的绘画文字</div> 荥阳是个很有历史文化渊源的地方,中国象棋里的楚河汉界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明天就要去考察一番。 做视频直播的济公 刘禹锡文化纪念馆 这里还有十八牌坊、刘禹锡墓及陋室等 D33 荥阳区——广武镇——黄河历史文化区——花园口——郑州市 90公里<div>荥阳历史上就是一个古战场,两千多年前,楚、汉在这里展开了长达四年(前205年到前202年)之久的拉锯战,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早早骑车一个多小时到达广武镇的汉霸两王城文化园景区,大门口有项羽单手举鼎的塑像,霸气十足。楚军锐气正旺,对荥阳加紧了围攻,形势对汉军非常不利。刘邦又是诈降又是逃跑,几个回合下来刘邦回师广武,闭城不出。为迫使刘邦投降,项羽把俘虏来的刘邦的父亲拉至广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涧要挟:“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亲下锅煮死。”刘邦故作镇静地说:“当初咱二人共同反秦,誓盟结为弟兄,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要煮咱们的父亲,别忘了给我一碗肉汤。”项羽更加恼怒,决定杀掉刘太公。多亏项伯相劝,太公幸存。<br></div> 二王城遗址山头寂寥无声寒风瑟瑟,太公亭早已人去亭空,霸王在此欲烹太公。可恨那派出所长(亭长刘邦)不按规矩出牌,表面仍在荥阳同项羽相持,暗中派大将韩信抄楚军后路,楚军粮尽,无奈与汉军讲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这即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鸿沟为界”故事的由来。 站在此山头霸王城,看过去对面山头是汉王城,中间一道深深的沟壑,就是鸿沟,又叫广武涧。于无声中,我仿佛听到了两千多年前传来的声音,斧钺铿锵,杀声震天。 霸王城头战马嘶鸣,铠甲盾牌撒了一地,它的主人兵败乌江弃马别姬,被斩成肉泥,多么惨烈的战争啊!乌骓马思念旧主,更是叹息霸王命运之不公:金刚身妇人心,一身武艺又钟情小权小利,到底是输给了精明能干略带匪气的对手! 沿着黄河,我们又到了花园口。<div>界碑<br>公元一九三八年六月七日至九日,国民党军队为阻止日军西犯,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使黄河改道八年零九个月,口门宽达1460米,此处为口门的西界。<br><div>界碑上部的石刻雕塑,仿佛是滚滚的黄河流水正在淹没着一老者的头颅….究竟是什么含义,没有介绍。<br></div></div> 在相距1460米的地方,还有一处同样的东界碑。<br>这两个界碑是见证花园口被扒的东西界点。让我们一起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这母亲河上的伤痕 郑州乘火车回家,时间还宽裕,第34天,做开封一日游。游览从铁塔始,以繁塔终。先去铁塔公园。 全身铁锈红却无半两铁,它是由铁红色琉璃砖覆盖,故名。 清明上河园。张择端把现实搬到纸上,清明上河园把纸上又搬回到现实。 在园里看了两场很“开封”的表演,一场是情景剧“枪挑小梁王”,一场是斗鸡。 开封龙亭 “开封城,城摞城,脚下埋有几座城”,这是开封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句话,结果在上个世纪80年代,龙亭潘杨两湖发现了北宋皇宫遗址所在地,地下4—5m深处有清朝的开封省城;12米深处有唐代的汴州城;8—10米深处有富丽甲天下、繁华冠九州的北宋东京城。<div>龙亭一带曾是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的皇宫所在地,特别是北宋建都东京168年,此地为皇宫大内,地下历史遗存丰富,文化积淀深厚。<br></div> 这开封府就相当于今天的首都市政府了 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威风凛凛,皇亲国戚、贪官污吏、恶霸无赖心惊肉跳。 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镇寺之宝 繁塔在开封城的东南角,它的读音很特别,音婆,po二声。 这座开封最古老的建筑,原有九层,现只有三层,据说是朱元璋认为此地王气太重,必须断其龙脉,硬是铲去四层,后来又被人在上面续盖了几层小塔,模样象编钟很奇特。不过更奇特的是塔身内外壁镶嵌佛砖,每块砖上雕刻着一座佛像,有的手执各种法器;有的骑着青狮和白象;有的是六臂或十二臂,姿态万千,神情各异,在现存佛塔中极为少见。 D35 4月24日,在郑州的最后一天,也是此次旅行的最后一天,登上制高点388米的中原福塔——河南广播电视塔,再看一眼相伴多日的中原大地。 滚滚铁流巡中原,悠悠沧桑论古今 2785公里的路程,35天的风风雨雨山山水水,我们庆幸自己的身体和见识得到了锤炼和提升。本篇结束,谢谢各位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