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的追忆

云善至本

<p class="ql-block">父亲节马上就要到了,想要对我家老爷子要说的话太多了,几次提笔又不知从何说起。屈指一算我们亲爱的老爸离开我们已经半年了,时间过得好快啊。从前他在世的时候,每逢周末我都会跟父亲打个视频电话,谈天说地,问问他最近的健康状况,需要网购些什么东西,他所关心最近的国内外大事件与他的看法与观点等等问题。可是我现在已经清楚的体会到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写到此我已经是泪流满面,今年父亲节的问候,我只能托梦给您带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2024年的5月30日下午,我和姐姐来到了杭州参加了浙江大学档案馆举行的捐赠仪式。之前在我回去整理父亲遗物时,我们联系了浙江大学档案馆决定把父亲这一辈子珍藏的获奖证书与手稿还有大学毕业证、照片等等,一共106件材料捐赠给了浙江大学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浙江大学档案馆馆长王东老师、副馆长蓝蕾老师、我与我姐四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浙大邢老师、(帮我联系浙大档案馆的朋友)浙大档案馆办公室主任朱老师、杭州的晚辈亲属、蓝副馆长、我、老姐、王馆长、邢老师夫人(浙大的孙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老姐代表家属发言。</p> <p class="ql-block">捐赠仪式前的会谈之一。</p> <p class="ql-block">会谈之二。</p> <p class="ql-block">会谈之三。</p> <p class="ql-block">捐赠仪式办完之后的第二天,我们姐俩在弟弟同学(浙大数学系董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浙江大学玉泉老校区,哪里是父亲曾经求学与生活了四年的地方。这块碑文是曾经当过浙大校长竺可桢教授的两句话,说的非常经典:“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问问自己,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以后你要做什么样的人?”我觉得父亲他也的确活成了他自己想活成的哪个样子,成为了浙大航空系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浙大老校区经过了百年沧桑老树还静静地矗立在风雨中,我不知年轻时的父亲是否依靠过它,在树下晨读……</p> <p class="ql-block">百年老树似华盖……</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校园已经看不见当年的校舍与其他建筑了,唯有这大树与小路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们留下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从草坪看玉泉校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自古历代江浙地区都是出才子的地方,家父陈氏一代三兄弟都登上了浙江名人典籍,而长兄如父,父亲的亲兄弟都是父亲拉扯大。是档案馆的朱老师在整理录入资料是看见的材料,打来电话询问我父亲与两位叔叔的关系。我答复是的。二叔陈德风原南开大学分子生物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三叔陈德裕福建化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他们三人都学有专长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p> <p class="ql-block">浙大体育馆后面就是山。</p> <p class="ql-block">校园里的梧桐树杆粗的一个人都围拢不了,估计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吧。</p> <p class="ql-block">浙大航空系,是父亲梦想起航的地方。(建筑是1958年盖的)</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1948年考入浙江大学机电系,一年解放后因航空系急人才遂转入航空系学习。</p> <p class="ql-block">这个珍贵的手稿是父亲当年在大学时的英文课堂笔记。他曾经告知我,他们当时的授课老师全部都是留美博士,回国后自编的都是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课。因此父亲的英文特别棒,阅读与写作还有口语翻译都是棒棒的。</p> <p class="ql-block">这篇手稿是啥学科我也没整明白,流体力学就更搞不懂了。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文革十年,上学时期根本就没有学什么东西,就是学工学农又学军的,等后来1977恢复高考撞了个大运考上了大学,也就是懂点专业知识,真的是有知识没文化,我现在想看懂古文别提多费劲了,还得请闺女给我断个句,说说啥意思。而我父亲哪一辈的人,个个都是很厉害的角色,不得不由衷的佩服他们。</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父亲,这张照片大约是30岁左右。</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父亲,这张照片大约在36~40岁,英俊潇洒风度翩翩。</p> <p class="ql-block">爸爸与妈妈1955年的结婚照,在北京前门的中国照相馆拍摄。彼时没有化妆与美颜都是素颜照,但看着他们年轻时候的照片。母亲与父亲相识于1949年暑期在浙江共青团青年团干部培训学校(乔石任校长),母亲当时刚参加完高考,住在她高中同学家(同学的父亲是浙大教授),这个时候全国还未解放,杭州解放于1949.5。老爷子是在全国解放前就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因此他退休之后享受的是离休老干部待遇)。母亲后来考取了浙江医学院,但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负担太重,她后来选择了去东北的大连工学院读书,因为东北解放早,哪里上学是供给制,不用自己花费一分钱。母亲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抗日战争时,她只有十几岁就参加过新四军,在哪里还入了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1957~1958父母与姐姐合影。母亲是典型的江南女子,祖籍江苏如皋人,小学与初中在南通市如皋县江心洲读书,初中毕业后于1944参加新四军文工团在苏北根据地活动,1945年抗战结束回家探亲后被外公强迫带到上海进入教会学校鸣立女中读书,由于闹学潮差点被学校开除,后转入上海松江女中继续读书,1948转至杭州读书,1949年考取大连理工学院化工系炼油专业。</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末,父亲与同教研室的老师们带着学生去工厂实习结业后的合影,父亲在C位。父亲于1952浙大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华东航空学院工作,时任讲师。</p> <p class="ql-block">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西迁到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又与西北工学院的工科部分院系合并更名为西北工业大学,至此父亲一辈子在西北工业大学教书育人42年,桃李满天下,退休之前是西北工业大学的教授,科研成果获奖证书无数。1952年一直工作到1994年退休。此照片为2020年,他91岁时,我推他去看校园里华航西迁的碑,60多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他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整理遗物时发现的,我们姐弟都从未见到过这张照片,父亲将它放大了放在箱子里,可见他有多么的珍视啊,应该是父母70岁左右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九十岁时,手书一篇,毛笔字书法哪也是很漂亮滴。</p> <p class="ql-block">2023.9.10父亲因感冒发烧住院,这一进医院就再未能回家,我虽然学了中医,明明知晓老人家一旦进了医院就等同于跨进了地狱之门,天天的几大瓶子凉水药水进入体内,每周抽血5~6管,一个月内做三次CT(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这些就是年轻人都扛不住啊,但你住进去,人家医院就是要走流程,最后说肺炎啥抗生素都不管用了,我只好去请了中医看诊,用中药调理,给他延长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因为人体的元气已经耗散尽了,好在父亲没有什么痛苦,他平静的走了,他对医生说不插管不鼻饲,不要进ICU,绝对不要过度治疗。这张照片是父亲离世前几天拍的,他在病榻上依旧谈笑风生,真的是让我们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父亲节快到了,是个怀念的日子,我为您与母亲在广济寺立了牌位,期盼你们在天堂相聚,一切安好!放心吧我们姐弟都会铭记爹妈的恩典,好好的生活下去的……小女字(我最近拍的照片,让二老瞧瞧,我还是很淑女的吧!)</p> <p class="ql-block">《别了老爸!》 </p><p class="ql-block">​亲爱的老爸:</p><p class="ql-block">​您就这样走了吗?</p><p class="ql-block">我再也看不见你的音容笑貌了吗?</p><p class="ql-block">梦里我儿时的记忆如泉涌,</p><p class="ql-block">您手把手的教我识字,</p><p class="ql-block">做航模、自制发电机、半导体收音机,</p><p class="ql-block">识乐谱、看星座图……</p><p class="ql-block">儿时的耳边永远总是</p><p class="ql-block">回荡您的谆谆教导:</p><p class="ql-block">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p><p class="ql-block">您还会给孩子们变把戏,</p><p class="ql-block">教我玩纸牌、算24点</p><p class="ql-block">用报纸剪纸花与灯笼</p><p class="ql-block">在儿时的眼中</p><p class="ql-block">您是个无所不能的爸爸</p><p class="ql-block">您就是孩儿们的靠山……</p><p class="ql-block">在您这位慈父的教育下</p><p class="ql-block">我们渐渐长大了</p><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各奔东西……</p><p class="ql-block">您退休之后</p><p class="ql-block">从来不给儿女添麻烦</p><p class="ql-block">70不留餐、80不留宿</p><p class="ql-block">都成了您的口头禅</p><p class="ql-block">您宽和待人德高望重</p><p class="ql-block">家里经常高朋满座学生不断</p><p class="ql-block">您的修为与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是我们一生追求的榜样</p><p class="ql-block">耄耋之年您也活得潇洒与通透</p><p class="ql-block">您对于金钱的看法</p><p class="ql-block">值得所有人去学习</p><p class="ql-block">您老人家说过: 钱当用之时应丝毫不吝啬,而不该用之时一分也不能浪费。</p><p class="ql-block">对于生死观</p><p class="ql-block">您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p><p class="ql-block">生死由命、福贵在天。</p><p class="ql-block">而且您说“要死得快无痛苦</p><p class="ql-block">这样才是一辈子修炼得来的福气”</p><p class="ql-block">这样功德无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您真的做到了</p><p class="ql-block">您无愧于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p><p class="ql-block">(今日父亲火化,骨灰出来时,我在他的头盖骨上,发现了一个“人”如浮雕,非裂纹,惊讶至极。有感随笔[合十][合十][合十]愿老爷子在天堂一切安好!女儿跪拜![流泪][流泪][流泪])写于2023.12.8老父亲火化后。</p><p class="ql-block">深夜</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