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也靠文人捧 乡梓文化正逢时——读丛林辑注《王无竟集》 李 元

李元

<p class="ql-block">  今年三月,我收到丛林先生从青岛给我寄来的他新近出版的三部书:《黄岛风物古人咏》四卷本及其精选本、《黄岛古诗存注》三卷本,这些书印刷精良,端雅大气,古韵书香,令我爱不释手。对他退休后用了五六年心血,匠心策划,苦心收集,精心辑注成总文字量达238万字的宏篇巨著。填补了黄岛古文化历史的空白的创新之举,由衷地钦佩。</p> <p class="ql-block">  6月10日,我又收到了他辑注的《王无竟集》。这部刚刚出版的新作,是他在收集《黄岛风物古人咏》和《黄岛古诗存注》资料时,了解到明末时发生在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珠山一带的一个感人故事。“诗声闻于登(州)、莱(州)、青(州)”的诗人王无竟在其34岁那年为姑表兄弟等人杀害,其友刘子羽披发裂眦哭于府衙三昼夜,终于使积年沉冤得伸,恶人终被严惩。此事后来被清人纪圣选撰为《青衿侠传奇》,在胶东一带广为演唱,轰动一时。如今山东省博物馆所藏的抄本《青衿侠传奇》已成为海内孤本。</p> <p class="ql-block">  王无竟挚友的刘子羽不仅帮其打赢了官司,还迎养其老母,整理编纂其遗稿,并嘱咐其婿张若木以传。正因如此,才有了青岛市图书馆藏的清代抄本《太古园诗集》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这些发生在黄岛的诗人的故事、书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丛林这位曾在黄岛生活工作过的老新闻工作者。于是他在出版了《黄岛风物古人咏》《黄岛古诗存注》后,又挑灯夜战,繁征博引,奋笔疾书,又形成了40万字的《王无竟集》。本书主要分五部分:王无竟《太古园诗集》校注、王无竟遗诗暨诗友唱和和凭吊诗、王无竟相关古史料、纪圣选《青衿侠传奇》校注、参考文献。共收录王无竟诗作117首,其诗格调淡雅,笔墨空灵。如“临流忽得句,折草向沙书”;“泉声深涧雨,月照满山秋”;“数亩白云松径满,一天凉月竹亭幽”。诗句不假藻饰,澹泊中充满神韵。《黄岛风物古人咏》就收入王僴,即王无竟的诗9首。</p> <p class="ql-block">  该书还将清著名文人张谦宜对王无竟的诗评全部搜集收录。本书为明山左诗人王无竟所作诗歌及生平事迹史料之总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录王无竟诗作最多、填补国内外王无竟史料集空白的图书。</p> <p class="ql-block">  青岛市黄岛区是一个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文荟萃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岛区在守正创新,发掘、整理文史古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大批文化科研成果。如《胶南县志》《黄岛区志》《琅琊台志》《灵山卫志(清乾隆版)校注》《琅琊文化史略》《胶南历史文化概要》《黄岛历史名人》《琅琊史话》等,这些史志著作的出版发行,为黄岛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培育和铸造具有中国特色,底蕴深厚的文化兴区的战略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正是在这样的人杰地灵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丛林,不忘黄岛是自己的生养之地、更难忘自己曾是黄岛的知青、这个地区的父老乡亲和革命前辈对自己有培养和提携之恩,因此,他在2017年从山东《老年生活报》总编辑的岗位退休后,便怀揣着要报答养育过自己的这块土地的情怀,投身挖掘和弘扬桑梓文化的写作之中,七年呕心沥血,如今硕果累累。更值得一提的是,黄岛区委、政府对他的这一努力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使他退休后不仅没有成为休闲,反而成为了弘扬乡梓文化的“乡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江山也靠文人捧”借用于郁达夫《咏西子湖》中“江山也靠文人捧,柳堤而今尚姓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