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察察,我走过

越玩越勇🚩

<p class="ql-block">  网上说,丙察察线是“最艰难的进藏路”,去年四月,我和朋友们自驾走过之后,深有同感。此前,我走过318川藏线、109青藏线和219新藏线,丙察察的难走程度,超乎想象,颠覆认知。</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连接滇西与藏东南的简易道路,属219国道的一段。从云南丙中洛起,穿越横断山脉,到西藏的察瓦龙乡,再从察瓦龙到察隅县城,全程近300公里。这是一条不是路的路,碎石、坑洼、塌方、流沙、雪崩、过水路段散落全程。</p> <p class="ql-block">  20多年前,在网上看到《汽车之家》的几个年轻编辑挑战丙察察的文章。从那时开始知道有这么一条艰难的进藏线路,当时我还在职场上辛苦打拼,根本没有驾车去闯一闯的想法,但是,丙察察这三个字已经深深地刻在心里了。</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一晃就是20年,种草心中多年的丙察察,终于在我花甲之年得以成行。</p> <p class="ql-block">  4月14日,我们从昆明出发,经过大理,入住福贡县城。知子罗是走丙察察的第一个景点,没有门票,盘山而上,游客较多。</p><p class="ql-block"> 知子罗,傈僳族语意为“一个好地方”,以前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驻地。因为砖家预测会有泥石流,1974年怒江州府搬迁到六库,1986年碧江县被撤销,原来的州府、县城就空寂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里是知子罗村委会驻地,仍然完整保留着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边陲小镇的风貌,有老姆登基督教堂、八角楼、工人俱乐部、政府机构等多栋老式建筑。</p><p class="ql-block"> 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时代的痕迹以及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吊古怀旧和观赏怒江峡谷的休闲胜地。</p> <p class="ql-block">  15日一大早,我们翻山越岭来到独龙江镇。独龙江全长22公里,东南是5000多米的高黎贡山,西面是与缅甸毗邻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就像一条碧绿色的长龙,千百年来奔腾咆啸在云山雾绕的群山之中,哺育着两岸的独龙族人民。</p><p class="ql-block"> 行进在如此原生态的美景里,那是一种远离喧嚣后的回归,一种久违了的轻松自然。放眼望去,江水碧绿,林木葱郁,黄绿相间的田园似调色板点缀着十几户独龙人家,涂抹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来。</p> <p class="ql-block">  寻找即将消失的纹面女,是此行的目的之一。过去的独龙族女子到了十二三岁都要进行纹面,以表示成年,是独龙族女子特有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为何纹面,没有权威说法。有“祛除鬼神,保佑族人平安”之说;有“纹面可以带来好运”之说;也有“纹面为美”之说,但最有可能的,应该是“历史上西藏察隅的藏人经常南下入侵,独龙族女子为了躲避非礼,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p> <p class="ql-block">  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一位80多岁的纹面老人在地里劳动。我们找到她,老人很热情,放下手上的农活,走到院子里用蹩脚的汉话和我们聊天,精气神十足。大意是她老伴不在了,几个子女都在昆明。离开时,我们拿出零钱以示感谢,她也欣然接受。</p><p class="ql-block"> 现在,独龙族纹面的老人据说只有10余人了,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通过照片和文字来接触这个文化了。</p> <p class="ql-block">  16日,我们沿着盘山公路离开独龙江,原路回到219国道,来到被人们称之为“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镇。</p><p class="ql-block"> 这里刚刚雨后天晴,雾霭缭绕山间,农舍点缀其间,当丁达尔光束洒下的瞬间,让我想起了“桃源深处有人家”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云南与西藏交界的丙中洛,滇藏通道“丙察察”公路的起点,一个自然与人文景观都丰富多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进入丙中洛镇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怒江第一湾。奔流的怒江在越过滇藏界之后,进入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峡谷地带,流经丙中洛日丹村附近时被绝壁阻隔,形成了一个马蹄状的大拐弯。从山顶俯瞰怒江第一湾全景,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在第一湾的中心地带有个小村子叫坎桶村,这里三面环水,地势平坦,犹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多种宗教和谐并存,东西方宗教交融互生、互为消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除了汉族、藏族、怒族、傈僳族,还居住着独龙族、白族和纳西族。</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藏传佛教的寺庙,还有基督教堂、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丙中洛只住了一晚,我没有感觉到神的存在。本来想去重丁天主教堂看看法国神父在不在,好学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那样忏悔一番。无奈大门紧闭,只好在教堂隔壁的农家院子拍个照片走人。讲真的,我们每个人确实都应该好好忏悔。</p><p class="ql-block"> 雾里村是丙中洛景区内一个传统的怒族村落,2013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乡村。秋那桶村也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两地交界处的“云南”、“西藏”巨幅大字很有特色,游人如织,好似赶集。一些满载老年游客的大巴开到这里就掉头回去了,而自驾者们则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过了丙中洛的秋那桶村便进入西藏境内,道路也由柏油路段进入非铺装路段,坑洼路面迎面而来。随着海拔和纬度的逐渐提高,峡谷两边的的森林不知道什么时候失踪了,光秃秃的山坡显得无比狰狞。</p><p class="ql-block"> 从秋那桶到察瓦龙乡的87公里,几乎是整个丙察察线烂路中最烂的,有两个最危险的路段:漫长的悬崖烂路和滚石坡地段闻风而起的大流沙。</p> <p class="ql-block">  老虎嘴,陡峭的山体悬在道路上方,像是老虎张开了嘴。这里是丙察察线的著名路标,预示着道路开始凶险起来。 </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大流沙是丙察察线上的标志性地貌。无数的小石头堆积成一个倒V形的巨大扇面,犹如瀑布般从山顶一直绵延到公路边,落差超过 1000米。</p><p class="ql-block"> 经过大流沙时,要先观察有无碎石滑落,确定安全之后,尽快通过不要停留。一般下午的时候容易起风,碎石滑落的概率增加,需要更加小心地通过。</p> <p class="ql-block">  丙察察线西藏段已经开始修路,大概四年后全线建成柏油路。大流沙路段则改道在怒江上面架桥,桥梁通车后,来往车辆将不再走大流沙下面通过。而丙察察线三个垭口中最高的垭口,海拔4706米的益秀拉山隧道已开工建设。</p><p class="ql-block"> 人们现在把这条路称之为“最后的丙察察”。几年后,一条全新的由柏油路、怒江大桥、益秀拉隧道组成的丙察察线就会展现在世人面前。那时,越野爱好者们趋之若鹜的越野公路之王丙察察也将不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  颠簸一天,终于到了察瓦龙。一路上,看到最多的是岩石上的两个字“补胎”。察瓦龙乡是一个靠路吃路的地方,这里是丙察察线上一个重要的补给点。</p><p class="ql-block"> 这里到处是包车、租车、组团穿越丙察察的广告,街两边停着统一贴有“丙察察勇士之路”,“219此生必驾”等各种车贴的越野车队,镇上有很多卖轮胎、汽车零配件的修理店和卖户外装备的小店。满大街餐馆、宾馆、民宿、青年旅舍,小卖部里也有各种旅行食品。</p><p class="ql-block"> 街头219国道6666里程碑,是察瓦龙热门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  18日早上,我们直奔一个被人们描绘成与世隔绝又绝美无比的小村庄,位于梅里雪山西坡的甲应村,但很遗憾的是没有去成。</p><p class="ql-block"> 爬山途中,碰到折返的一辆皮卡,昨天住同一宾馆的广西老两口,开车的老头说,路口有村民把守,要交钱坐他们的车才能进去,他觉得不值得。于是,我们也放弃去甲应村的行程,掉头驶向察隅县。</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都是翻雪山过泥地的赶路,沿途经过几个据说风景不错的小村子均没有停留。对不断出现在眼前壮美雪景也有些审美疲劳。</p><p class="ql-block"> 出察瓦龙到怒江大桥之前,一直沿着怒江边陡峭的山路行进,道路狭窄,会车困难。</p><p class="ql-block"> 离开怒江大峡谷,便开始翻越雄珠拉山、昌拉山、益秀拉山三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垭口,翻雪山时我们有不同程度的高反症状,只想赶快离开。</p> <p class="ql-block">  今天走了十多个小时的烂路,疲惫不堪,但是并没有看到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途中因为道路施工,先后堵车三次,还好只耽误了一个多小时,21点30分总算安全到达察隅县城。</p> <p class="ql-block">  察隅,藏语意为“人居住地”。察隅县是我国的边境地区,南部与缅甸、印度交界,边境线长达588.64千米。去下察隅需要办理边防证。</p><p class="ql-block"> 这里除了藏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外,还生活着僜人。僜人是西藏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族群。居住在察隅的僜人有1300多人。加上藏南印控区的僜人,总计有5万多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实行一夫多妻制。尚未列入中国56个民族中。</p> <p class="ql-block">  察隅是个很美的地方,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县城沿河两岸而建,小巧精致,海拔2360米,气候温暖湿润。美食有藏餐、川菜、兰州拉面、陕西面馆等。</p><p class="ql-block"> 这里地处滇藏线219国道的重要节点上。目前从察隅到墨脱的道路还没有打通,219国道到这里就断了,需要绕道318到波密后才能进入墨脱。</p> <p class="ql-block">  翻越最后一个垭口时,遇见两个骑山地车的小伙子在收拾帐篷,看见我们是湘A牌照,站在高处热情打招呼,原来他们是长沙伢子。昨天晚上他们就迎着风,睡在零下20度的山顶上。如今的年轻人和我们当年可不一样,他们可以不上班,不结婚,不生孩子,但必须看世界。</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过丙察察不久,还在317国道上返回的途中,从手机上得到消息,察瓦龙到察隅的益秀拉山路段发生大面积雪崩,道路被掩埋,封路施工至少需要两个月。</p><p class="ql-block"> 在各种自媒体上看到,大量游客被困在察瓦龙进退两难,最后,有的改道左贡,有的放弃,原路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  走丙察察说难也不难,走这条不是路的路,首先要有胆量,敢走,还要有技术,能走,要有一辆抗造的车,还要有好的运气。这样,你就能安全、顺利地完成穿越丙察察之旅,享受沿途的风景,累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  “自驾丙察察线,是再也不想来第二次的精彩体验。”走这条十分折磨人的路,与其说挑战丙察察,不如说是挑战你自己。如果你也想体验一下“最后的丙察察”,那么,祝你好运。</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当越野老炮们眉飞色舞地聊起最后的丙察察时,你就可以云淡风轻地说:</p><p class="ql-block"> 丙察察,我走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