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的前世今生 文/冯俰锦

名师名家

<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8日,是恩平撤县建市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三十年来,恩平由昔日的一座小县城摇身一变,成为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作为一名老恩平,我切身感受到恩平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感慨之余,情不自禁的拿起笔来一探恩平历史的沿革。</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恩平在汉朝前被称为“思平”,当时地属高凉郡(今恩平、阳江、阳春、高州、电白、新会、台山、开平、鹤山、新兴一带)。</p><p class="ql-block"> 血浓于水,亲情永恒。当时是堡治时代,历年战祸不断,烽火连年,人民思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故取名“思平堡”,堡治在大人山下那崖寨。</p> <p class="ql-block">一、恩平建县时间</p><p class="ql-block"> 公元220年,汉朝设置高凉郡,统县有三个:安宁、高凉、思平。思平管辖新会(新夷)、新兴、莫阳(阳春)等地。</p><p class="ql-block">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体制的隶属关系不断更改,思平县也几经易名,到了唐朝至德二年间(公元757年)九月,为了治安和建设需要,经官方决定,又把齐安县恢复为恩平县,县设在今良西镇潭流渡旁(即今良西福坪地区)。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徙恩州治于恩平县。管辖阳春、阳江等地。</p> <p class="ql-block">二、恩州、南恩州沿革及辖地</p><p class="ql-block"> 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徙州治于阳江。同年废春州(阳春)并入恩州。次年(公元973年,复置春州。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撤销恩平县并入阳江县,州治亦在阳江。宋仁宗皇帝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因河北贝州改称恩州,原广东的恩州改称南恩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南恩州并入阳江为县(包括恩平),改隶肇庆府。同年,废春州为阳春县,隶属肇庆府。到了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佥事陶鲁立恩平堡,堡址由良西迁至现在市府这个地方。到了成化十四年(1478年)六月,由思平堡重新设立恩平县,析阳江、新会、新兴三县地,复置恩平县。</p> <p class="ql-block">  思平县是怎样更名为恩平县的呢?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四、恩平县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思平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大水冲毁了许多农田、水库和房屋,许多百姓痛失亲人和家园,灾后情景惨不忍睹。</p><p class="ql-block"> 当时知县马上书灾情给御批时,皇上因不小心,在“思”字上的“田”字右下角滴落点墨,故使“思”字变为“恩”字。此时皇帝脸上路过一丝不快之感。而思平知县见皇帝脸色难看,立即拜礼说:“谢皇上御下宝墨把‘思'改为‘恩'字,改得好,改得妙,恩平县人民重建家园有望,谢主隆恩。”听完知县赞美之言,皇上龙颜大悦,将错就错,把“思平县”改为“恩平县”。皇帝再御笔一挥,在一字上面补上一横,把赈灾银两由一仟万两提至二仟万两,再免交税两年,支持给恩平灾后复建家园。 由此,“恩平”一名沿用下来。</p><p class="ql-block">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中国成立后,恩平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到了1994年2月28日,恩平正式撤县设市,恩平发展进入新纪元。1994年6月8日,恩平市在市体育馆举办了12000人的盛大庆典活动,以纪念这特殊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研究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广东省航空联谊会会员、江门市首届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门市职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门市画院副院长、江门市美术家协会第七、八届理事、江门市作家协会理事、恩平市诗词学会驻会荣誉会长、恩平市作家协会副会长。)</p> <p class="ql-block">摄影:陈能斌</p><p class="ql-block">庆典相片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于恩平县志</p><p class="ql-block">资料提供: 冯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