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所听到的拥有“母亲湖”“母亲河”昵称的河流湖泊很多,但真正获名“母亲湖”的只有额吉诺尔。额吉诺尔在东乌旗政府所在地乌里雅苏台镇往西约有45公里处。是一座盐池。草原上有一句格言“草原各条路结交在额吉诺尔,草原各地人会见在额吉诺尔”,类似“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句话,可见额吉诺尔对草原人民的重要性。咸盐具有调料性、药性、经济性,因为具备这些功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草原人民形成一种习俗,每年夏天小满至霜冻之间,特殊时期过了清明就启程,以同村为单位形成一个小团队,开始一次请咸盐的长途旅程,我根据蒙古语原意及其汉语习惯,把它造译成“盐征”。去往额吉诺尔请咸盐,又把咸盐到乌丹、赤峰等地区销售,买回生活用品,然后才返程。以我的家乡巴林右旗巴彦尔灯浩绕钦村为例,该路线大概1100公里,需要两个多月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我爷爷长期在外家里没有劳动力,奶奶无奈,将自己家牛车及其称号“阿尔斯冷”( 狮子)的牛捎牵给同村的“盐征”团队,据说因该牛力大无比,同村人愿意捎牵它。两个月后牛车回来了,闻到家乡的气味的牛大声哞哞叫,加快速度赶往家园。后从他人听说我家的“阿尔斯冷”单独完成从盐池拉出咸盐的任务。该“盐征”队伍共有13辆牛车,每车咸盐都上千斤,从水、盐、泥相交的盐池里不停的往外拉车,其劳动辛苦有何等苦难,不言而知。奶奶听到后哭了,后悔把牛车捎牵给他人。</p><p class="ql-block"> 父亲13岁那年担负起家庭男子汉的责任,跟随同村叔叔大爷们一起参加“盐征”,从家启程赶往额吉诺尔,路上速度缓慢不能急于求成,否则牛力不够,刚刚过春的牛体力虚弱,另外他们还在沿途销售或交换生产用品,日程大概50华里左右,每次在野外露营时首先祭奠天地,然后必须祭祀火神,由“火长”主持。父亲负责“盐征”团队灵活及其捡干柴火点火任务,每次熄火由“火长”严格把关,杜绝草原上失火。因这次“盐征”团队将拉过来的咸盐销售给林西、大板等地方居民,不需要去乌丹、赤峰等地,用的时间相对短,大概用40天的时间就回到家。另外,返程时销售方式及其地点不同,团队人员自然减少,过林西时,只剩父亲和另外一名同村大爷了。不知什么原因,这位大爷大概过现在温都(温都尔和硕)时突然加鞭加速,将我父亲扔在后面跑了,也许父亲那一点惹怒他了,父亲第二天到的家。</p><p class="ql-block"> 当时,额吉诺尔有四面均有敖包,从那个方向来到的即祭祀相应方向的敖包,巴林右旗人去的人正常从东方进入,所以一般都祭祀东侧敖包,进入诺尔时不得穿戴布、皮料的靴子和裤子,必须脚踢毡靴,用毡子将裤腿包裹严实。捞完咸盐后向管理人员付给管理费,把捞取咸盐时所穿戴的毡靴和毡子在指定的地方销毁并埋深,然后再次礼拜额吉诺尔。2024年6月8日,我重温祖先的路线,时过满九年后第二次来到额吉诺尔,再次看到日夜再生的额吉诺尔咸盐,敬仰之心和感恩之心自然彭拜,眼寻四面的敖包,没见到,也许我没看见,或许已不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