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祖庭少林寺

清风明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为了安置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都城洛阳东南的嵩山北麓依山劈基而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称“少林寺”。32年后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他主张佛教要普渡众生,于是广集信徒,首传禅宗,禅宗迅速播及全国,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界统称为“禅宗祖庭”,中国禅宗的发源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进入少林寺的入口处有一个高大的门楼,上书“嵩山少林”,这一门楼成为寺院外围的经典建筑。我二零零八年来少林寺时就有,只是门楼周围多了不少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门楼的立柱上有幅对联写得很好,“百代衣钵赓承一花五叶,千秋山河襟带四水三坡”,这幅对联概括了少林禅宗的发展演变过程,禅宗以“一花”即菩提达摩为祖师,以后逐渐发展成五大流派,七个宗门遍及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少林寺的第一建筑就是山门,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我们在电视连续剧里经常看到,门上的“少林寺“三个字是清康熙皇帝所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 方印一枚。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殿内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一副对联叫:“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后面供的是韦陀菩萨,人称护法金刚,所以进寺院有进门拜弥勒,出门拜韦陀之说。禅宗寺院的建筑基本沿袭这种格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出山门到天王殿的甬道两侧有许多碑刻,这就是少林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原始碑刻,它不仅记录了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在总多的碑刻中,我看到一块由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石碑保护得很好;另有一块金庸先生书写的石碑立于其间,这大概是为了表彰他多年来在武侠小说方面的成就,以及对少林武学的弘扬作出了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天王殿是少林寺的第二殿,内侧两边塑的是四大金刚,寓意风调雨顺,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护危济困,降福人间。这同其他寺院的布局也无区别。而门楣上的横匾“天下第一祖庭”则是康熙皇帝御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穿过天王殿,我们面前的这座建筑就是全寺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大雄”是佛祖的别称表明佛的光明无量。中国有句古话,无事不登三宝殿说的就是这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殿内正中供奉现世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他寺院不同之处在于,三世佛的左右还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殿内柱上还有麒麟雕像,这些都表明禅宗佛教已经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佛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大雄宝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前面有一块《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碑上刻有“太宗文皇帝御书”,表彰了少林寺僧人帮助唐王平定王世充的战功,还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这就是电影《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李世民碑》旁边是一块《小山禅师行实碑》,记述了少林寺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禅宗的功德。他的背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体现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庭院中还有一棵树,高大的枝条上开满了花,十分美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常见的禅宗寺院都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建三座大殿,最多五座,而少林寺建了七座大殿,这就是祖庭的特殊之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少林寺的第四座大殿是藏经阁,建于明代,内供一位缅甸国弟子捐赠的汉白玉卧佛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建造,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炒菜用的,从这口锅可以想象到当年少林寺的昌盛和繁荣。</b></p> <p class="ql-block"><b>  大殿旁边的其他古建筑也是精美绝伦,富丽堂皇,这些都似乎在告诉参观者少林寺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当之无愧。</b></p> <p class="ql-block"><b>  少林寺的方丈室也建在中轴线上,作为第五殿,一般寺院的方丈室是主持僧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建在较僻静的地方。而少林寺为什么建在中轴线上呢?询问了一个导游小伙子才知道,原来有一年乾隆皇帝游历嵩山曾在方丈室住宿,于是使方丈室的地位与佛并驾齐驱了。</b></p> <p class="ql-block"><b>  少林寺的第六殿是立雪亭,又称达摩亭。殿外的立柱上有幅对联写着“禅宗初祖天竺人,断臂求法立雪人”,讲述的是一个动人的佛教故事。</b></p><p class="ql-block"><b> 据佛教经书记载:达摩来少林寺后,有一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虚心向他求教,达摩拒绝。神光不气馁,达摩面壁禅坐,他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对他精心照料,形影不离。</b></p> <p class="ql-block"><b>  公元53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神光依旧侍立亭外,这时天降大雪,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他仍双手合十,一动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走出门,看到神光站在雪地里,问他“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说:“求师傅传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降红雪”。</b></p> <p class="ql-block"><b>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掉自己的左臂,鲜血染红白雪,达摩心动,遂把衣钵法器传给了神光,并为他取法名“慧可”,这也是成语“衣钵真传”的来历。</b></p><p class="ql-block"><b> 慧可后来成了禅宗的二祖,为了纪念他立雪断臂求得真法,“达摩亭”又称“立雪亭”,以后僧侣行礼就用单臂作揖,口称“阿弥陀佛”。立雪亭中供奉的是达摩祖师的坐像,两侧有二祖慧可,三祖僧灿等佛门创始人。</b></p> <p class="ql-block"><b>  少林寺的第七座大殿是千佛殿,也称“西方圣人殿”,是少林寺内的最后一幢建筑,内供奉毗卢佛铜像,即释迦牟尼佛的法身。</b></p> <p class="ql-block"><b>  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上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了少林寺武僧练拳习武的情景。少林功夫驰名中外,少林武学博大精深,少林寺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山脚下,有一座塔林,这是唐朝以来少林寺历代高僧安息的墓地,是我国现存古塔群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也是登封八处十一项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零八年我去少林寺的时侯,我们还可以进入塔林仔细参观,现在外围筑起了铁丝网,只能远观。</b></p><p class="ql-block"><b> 少林寺塔林现有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现代各个时期的佛塔 248座,是我国现存建塔时代最全,跨越时间最长,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座塔林,集古代砖石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之大成,被专家学者誉为“古塔艺术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塔的层级不同,一般为1至7级,最多层级为7级,即世称的“七级浮屠”,大都有塔铭或题记。塔的造型种类繁多,制式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圆形等。塔的形制、层级、高低、大小除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和具体情况(如战争时代),基本体现了逝者生前在佛教界的地位、成就和威望。</b></p> <p class="ql-block"><b>  作为中国佛教圣地之一的少林寺,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都与武功有关,在许多武侠小说及电视剧中少林寺也基本上以中国功夫的泰山北斗著称,而往往忽略它在佛教界的地位,其实它是中国禅宗佛教的发源地,没有之一,它不属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但却是禅宗佛教第一祖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