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把“胡”、“汉”对应着说事,那是多少辈子以前的习惯,拉到当下说事,是不是有点扯犊子不靠谱?</p><p class="ql-block"> 回这话我得用一句老话叫做“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或者说句时髦点的话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p><p class="ql-block"> 生成这话儿的因缘是一次户外徒步活动。2024年6月8、9、10三天,我跟随山东锦绣山河户外俱乐部一行50人来到燕山,第一站到了燕山南麓的鸡鸣驿古城;第二天就爬上了燕山山脉的第一高峰,海拔2200多米的大海坨山;第三天继续北上,到达了燕山北麓的独石口长城。</p> <p class="ql-block"> 这段路大巴车走公路有180公里,三小时的车程;量直线的话也得130公里,恰好穿越了燕山山脉。</p><p class="ql-block"> 当我在地图上看出这条线路是一条燕山穿越线路的时候,便觉得此线路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户外徒步线路,它还是一条历史文化的穿越线路。</p><p class="ql-block"> 常走户外的人大都明白,跨越地理分界线的名山穿越是震撼人心的:比如穿越秦岭从秦地汉中来到巴蜀关中;比如走独库公路从北疆赛里木湖到南疆库车大峡谷;再比如走青藏公路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到拉萨,再走318公路到藏南墨脱,再穿越横断山脉到川西坝子……</p><p class="ql-block"> 这些著名的穿越想一想都让人血脉喷张,似乎燕山南北穿越与它们不能相提并论。如果把穿越纯粹看成是个体力活,或者看成是饱眼福,这样的看法也没毛病。但如果你把燕山穿越看成是传统的塞外胡地与华北汉地的文化穿越,那么燕山穿越的独特韵味一下子就在心里充盈起来。</p><p class="ql-block"> 再想一想刚才说的那些声明赫赫的大穿越:秦岭穿越沟通的是汉族的南方与北方;独库公路穿越天山,沟通的是维吾尔等西北少数民族的南北新疆;藏南藏北、西藏东藏的大穿越范围地域真的是大,但始终没有走出藏文化的圈子。而燕山穿越则不同,燕山南麓的鸡鸣驿再往南就是华北平原,是著名的燕云十六州;而过了海坨山、到了独石口长城再往北,就到了满族的坝子与蒙古族的海子(泡子)与草原……</p><p class="ql-block"> 下面,鸡鸣驿、海坨山、独石口三地的照片我各放一张,当能看出虽然直线仅相隔一百多公里,但文化、地理的差异已经明显。</p> <p class="ql-block"> 如果到了独石口长城再往北走呢?因为时间关系,再往北我们没有走;但看地图看得出来,独石口长城所在的赤城县的北邻是丰宁满族自治县,那里的土地都是“坝子”;再往北就是多伦,那里就有蒙古族的草原与“泡子”或“海子”。</p><p class="ql-block"> 去年八月我到过坝上草原,见过了“泡子”,索性翻出旧照片来,以便让所说更直观。</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了,那么就先从此行的最北端长城说起吧!</p><p class="ql-block"> 独石口长城是少见的草原长城。除了敌楼是砖砌之外,整个城墙都是由石阡石片垒砌,并且没有一点粘合剂,就是俗话说的干茬缝。现保留的墙体虽说是只有内外城墙几十公里,但它在一片绿色的草甸子山脊上蜿蜓,还是望不到边,也分不清内长城还是外长城。虽然有不少山友徒步而来,虽然已经是夏天,但在广袤的原野上还是掩不住草原原生的苍凉……</p> <p class="ql-block"> 独石口长城海拔不高,属于燕山山脉与坝上草原的过渡带,在这样的山地徒步并不是很困难。因为走着轻快,就不由想起蒙古的铁骑弯弓,想起女真八旗的骏马寒刀;再想想习惯于耕读诗书的汉人,让他们依靠独石口长城这样的防御工事抵御“烈烈胡风”,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p> <p class="ql-block"> 再想想独石口长城到鸡鸣驿古城的直线距离不过一百多公里,这一百多公里燕山山地对于草原民族的铁骑来说也就是一天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在山地里走半天,也就能更深刻地感觉到汉人为什么要坚持修长城两千多年;也就能感觉到长城为什么屡修屡破两千年。</p> <p class="ql-block"> 在残破的长城上走半天,眼睛离不开连着天边的草原;越走越感觉长城像是外科医生做大手术缝合的伤口线。</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想法我想看官你也会同意。线状的长城缝合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将城墙两边迥异甚至敌对的两大文明缝合到一起;尽管缝了破,破了再缝,但最终还是缝成了中华文明这一历史巨作😊</p><p class="ql-block"> 我这样说完了有点不好意思了,因为像年轻的学生一样说的怪矫情的;我知道诡异的历史呈现出的美好背后都站着无数个孟姜女。</p><p class="ql-block"> 比较而言,我觉得在民族的碰撞与融合中,汉族的作用有更多的柔性,“胡人”的作用则更多的是留下伤痕,所以我在题目中说“胡风留痕,汉雨无声”。但这并不是说“胡人”不起好作用,我们应当看到他们在“留痕”中的主动作用至少是民族融合的催化剂。</p><p class="ql-block"> 残破的城墙能给我的说法做个注角不?</p> <p class="ql-block"> 其实,“胡风”留下的绝不会都是“痕”,像下面三图表现出的燕山牧歌情调,你一看就知道是胡风定的调调。你看这调调有多么柔情,与汉地江南的细雨是不是会有精神上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历史在塞外长城走得很慢很慢,两三千年还没有完全走进内地;草原长城仍然是农耕与放牧并存。我们从传统齐鲁儒家之地走来,更感觉胡风犹存……</p> <p class="ql-block"> 再瞧这一家子,马儿的三口之家在燕山北麓表现出的“缠绵”则超越了任何文化,甚至超越了物种;这算不算是人、神、以及世上一切生灵的共有情感?这种情感不分胡与汉,也不分长城内外;看着简单,却具有最基本的普世价值!</p> <p class="ql-block"> 我把下面看似缺少关联性的三图放在一起是有考量的:农民与马儿的传统耕作方式就象征了我在题目中说的“汉雨”,它润物无声,滋养国人几千年;14亿人口第一大种族的形成与这种滋养绝对是正相关。</p><p class="ql-block"> 至于第二图——燕山之巅的风车,我把它看做是第一图精神的现代传承。</p><p class="ql-block"> 第三图是狼毒花,左半边的花芯还有一只蜜蜂🐝,我把它看做边塞胡风的留痕——这种留痕是柔性的,与残破的城墙是互补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下面要说的是2200米的海坨山徒步。作为胡汉之争界山的燕山最高峰,海坨山尚有自然的“胡风”,但没有了文化上的“胡风”之痕。</p><p class="ql-block"> 海坨山位于河北省赤城县,说是海拔两千多,但由于徒步的起点海拔就有一千米了,所以到顶只需要拔高1000米。山顶可以看得见官厅水库(第三图的远点);看得见燕山高山草甸子;看得见一片塞外风光。托老天爷的福,赶上这么好的天气,尽管露出的皮肤晒得火辣辣的。</p> <p class="ql-block"> 一千多米的垂直高度使得植被有了明显的区分。我不懂植物,但也能看出一路经过了松树林、杉树林,还有内地少见的白桦林。</p><p class="ql-block"> 由于植被好、空气好、山区的自然道路走起来舒服,所以拔高一千多米也没有太大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最漂亮的树林是高大挺拔的白桦林。它不仅树形好,树皮的颜色总是闪着银光煞是好看。还有枝杈掉落后留下的黑色疤痕则像是天然的纹身。</p><p class="ql-block"> 在白桦林中穿行,常常看到在主树干上的树皮被人整齐地剥落;我知道这是有人用传统的方法做白桦纸。可以想象,白桦树皮剥落压平晾干做成纸,再写成书法或做成画,装裱或不装裱都将是不易见到的画作——那是大自然做了极大参与的天人合一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只是不知道,取白桦树树皮的行为合法不合法?</p> <p class="ql-block"> 爱美的美女都是行为艺术家。弯弓搭箭射大雕的美女是锦绣山河户外俱乐部的驴友,就这一个架势你就知道所谓“强驴”不仅仅是体能强,还有诸多强项你压根就想不到;天作被地当床的美女来自北京户外,她表演的我想是天老地荒时的夏娃😂?由于天机不可泄露,我们只是猜一下不便询问不是?😄至于镜头前的蝴蝶更有说道,人家距离手机十公分仍然没有飞离的意思,可见表演欲有多么强😜</p> <p class="ql-block"> 没错,海坨山是燕山的第一高峰,它的表面形态似乎还是非常天然,似乎还是汉胡相争时的模样。但我们稍微做点观察动点脑子就会感到,海坨山比起独石口长城更接近现代:下面第一图中心的白色区域放大来看是一片现代建筑,那是北京冬奥会的比赛设施;图二图三的“驴道”清晰可见,可推想得有多少爱好户外的驴友光顾才能踩出这么漂亮的驴道来啊!😃</p> <p class="ql-block"> 每一座比较高的山头都有叫不上名字来的人工设施,上书“影响天气”的字样,显然这是官方统一的作为;每一片绿色的高山草垫子都连着更远更深不可测的深山,但你都能找到隐隐约约的小路,这些小路就能把你带到你梦寐以求的远方……</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总觉得是走在原始的山林之中,后来碰到穿制服的护林员才知道这里是全年封山管理区。</p><p class="ql-block"> 原来人工也可以“管出”我们需要的自然来!</p> <p class="ql-block">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可以做到的,像燕山的海坨山就是;但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则到处可见😳。人可以影响天气影响自然,像燕山之巅的人工设施上写的一样,但千万不要用过了力,像曾经的毁林开荒一样……</p> <p class="ql-block"> 最后要说一说整个行程的起点——鸡鸣山下的鸡鸣驿古城。</p><p class="ql-block"> 张家口市鸡鸣驿古城有一华里见方,是古时纯粹以驿站为基本功能的城池,所以规模不大,但其功能重要——对于交通不便的古代来说尤甚。鸡鸣驿位于兵家必争的燕山南麓,是塞外与边关连接的北方边城,留到现在是真的不容易。如今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精心保护,城内基本看不到仿古建筑;裸露的城墙立面与民房、古建筑并存的样貌更有古城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鸡鸣驿古城,作为古代京畿重要驿站始于元朝,存在了近千年。但是在民国建立后的第二年随即被现代邮政代替,旋即退出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剧变并不怪异,颇有点像火枪洋炮一响,用了上千年的十八般兵器就都变成了把式成了“玩意”一样。</p><p class="ql-block"> 现今走进古城好像看到的是一座完全汉化的袖珍古代边城,但在城里不仅能感受到题目中所谓的润物无声的“汉雨”,也能看到留痕燕地的“胡风”——鸡鸣驿古城的一处重要古迹是庚子事变中慈禧太后逃难西安的临时住处。</p><p class="ql-block"> 你想想看,这可是天大的“胡风留痕”了。这个“胡痕”留在神州各地,尾风至今强烈,看官你感觉到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