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成为习惯

李孟荣

<p class="ql-block">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人们在引用这句话的时候,就把它归纳简化成了“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我一直很推崇这句话,并试图努力按照这个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言行,可始终也没有做的很好。</p><p class="ql-block"> 优秀,就是要比别人做的好一点,比别人多付出一些艰辛和努力,比别人多一些责任感,比别人多一些上进心。鲁迅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学习上的。所谓“功夫不负苦心人”就是这个道理。</p> <p class="ql-block">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的确立要坚持高标准,触手可及的不行,跳起来够得着的才叫目标。当然,目标的确立要切合实际,找准自己的定位后,作出人生规划,既要有远大的志向,又要有阶段性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不论目标多么遥远,只要自己坚定信念,持之以恒,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那么这个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p><p class="ql-block"> 确立要追求的目标应该注意的是,既要有長期目标,也要有阶段性的目标。同时,还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情况,及时调整目标的指向和标准。</p> <p class="ql-block">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不断学习、用心实踐、善于积累经验和知识。記得在师政治部当干事时,老科长对我们的要求是:日练字,周作文,月写研究文章。当时,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去落实的,的确获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不断学习的路径很多,从综合的角度看,人生的发展取决于三识:学识、见识和胆识。学识决定底蕴,见识决定水平,胆识决定气魄。学识打牢基础,见识提升高度,胆识彰显品格。</p><p class="ql-block"> 人们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我觉得:学识=读万卷书,学识,知识、学问、学养,都要从“读万卷书”中来,这是一切认识开始的基础,是个人提高修养的主要途径。见识=行万里路,见识,主要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有机结合,来自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融会贯通。</p><p class="ql-block"> 有学识,无见识,学问再大,也往往容易由于自以为是、刚愎自用而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怨天尤人而难以自拔,最终难成大器、不堪重用。</p> <p class="ql-block">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一钱斩使》中说:“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秦牧《在探索学问的道路上》讲的更透彻:“我以为治学最主要的,就是得有毅力。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实践证明:有不少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缺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学习亦如此,只要坚持不懈做学问,总是能达到厚积薄发的境界。只有不断地锤炼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优秀。同时也要学会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屈不挠,䟡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以为:这种生活态度的培养,应当从娃娃抓起,把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追求的目标,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和知识,与人为善、关爱他人,坚持不懈地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 06 10</p><p class="ql-block"> 草就于乌鲁木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