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登长城,必到八达岭!已是国人自古以来形成的共识。殊不知,在宜兴,不到北京,也可攀登长城啦!</p><p class="ql-block">这座长城正名为法王城,位于江苏宜兴与浙北地区毗邻的洑东境内,紧邻太湖,回旋于宜兴大潮山山岭之上,依山傍水,蜿蜒起伏3千米,且将山上的千年福地—大潮山福源禅寺环绕其中。远望其景象,势如北疆长城,因而,人们无不称其为“小长城”!</p> <p class="ql-block">攀登宜兴大潮山小长城,徒步驾车两相宜。我们徒步攀登。坐宜兴公交到白泥塘,穿过福源禅寺石牌坊,很快就看到了雕刻着大潮山三个红字的大石头,其后面就是覆盖着满满绿荫的登山步道。</p> <p class="ql-block">徒步登山步道,全是用石头铺成的石级,平缓而不陡,只需沿着石阶慢慢往上走。石阶因是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石头铺就,所以高低不平,年老体弱者只能缓慢而上。</p> <p class="ql-block">上山途中,四周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很快到了第一个观光亭,这里歇脚观光照相,都是不错的选择,更何况,登了一段石阶,也确实有点累了。</p> <p class="ql-block">在这大潮山观光平台,极目远眺,群峰相连,绣障作屏,山川湖海,宜兴阳羡氿城尽收眼低!真是亦景亦诗,恍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登山步道终于走完了,全程600米。接下来就可踏上汽车盘山道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坡度很大的急转弯,就看到了又一个观光亭—凤凰亭。</p> <p class="ql-block">凤凰亭前的石壁上,分别用绿色和黄色的字写着《山水门户,陶醉洑东心灑如》!“我当登绝顶,四顾心洒如”。准备登顶,就在此暂作歇息,这里也自然成了观光亭前的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那古色古香的石制六角双层观光亭,高高耸立在大潮山坡上,可以毫无遮拦地俯瞰望远四面八方!</p> <p class="ql-block">大潮山真不愧为宜兴东南第一峰!基于其地处苏浙两省交界处,东走兰山入太湖;西与楚山连亘,登高望远,可谓湖山一览尽吴乡。</p> <p class="ql-block">沿着汽车盘山道继续往上走,坡度也是越来越陡,为节省体力,只能缓慢向前!同时也必须提醒自驾游者,一定要有很熟练的驾驶员才能驾车上山哦!</p> <p class="ql-block">大潮山小长城的景区大门口就是福源禅寺的大门口,也是景区停车场。整座城楼采用砖木结构,城楼内外各有两座楼台,用以加强长城的防御功能,也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景点。城楼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木质楼梯,据说,这种楼梯在古时用于军事或紧急情况时的通行。整座城楼高约10米,用四根大柱支撑,上面还设有瞭望台和箭楼,为防卫者提供了良好的观察和射击位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城门入口处,竖立着一块刻着“紫砂祖庭”的大石碑。向人们展示着这里就是紫砂壶的诞生地。大潮山,龚春创制了紫砂壶,自古以来惠及众生无数,大潮山更是陶瓷原料的主产地。丁蜀陶瓷工业发展70%的陶土都是来自大潮山及其附近诸山。我们下车的白泥塘站,曾经都是开挖、堆晒、淘洗的场所,白泥塘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进入城门,就见天王殿,殿前路边有一块指示牌:“入寺祈福,游小长城”</p> <p class="ql-block">据传说,福源禅寺靖难时庇佑过建文帝。当年朱棣到处追杀建文帝,建文帝躲避在福源寺院塔林后的竹林石洞内,自知难逃此劫,在石洞石壁上信手刻下了两行绝命题“白言兴此境,为有前因心,意舍身以难。”该题今还在,福源禅寺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吸引众多游客和佛教信众来此膜拜和旅游观光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前一个胖娃娃功德箱很招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福源禅寺从1995年11月开始,历经20余年,先后建成了山门殿、天王殿、地藏殿、三圣殿、观音殿、伽蓝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及招待所、库房等近百余间,同时塑佛像百余尊,还有观景亭五座。与此同时,从2005年至2018年修建了3千米左右的“法王城”也即小长城。规模之大,香火之旺盛,都为该禅寺前所未有!</p> <p class="ql-block">快到小长城的路口,一块巨大的石刻犹如从天而降,走近一看,原来是东坡居士的阳羡贴。苏东坡与宜兴有着割舍不了的情感和故事,在这里看到阳羡贴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看眼前小长城围绕着的福源禅寺,殿宇重重,香烟袅袅,一片祥和兴旺景象。</p> <p class="ql-block">福源禅寺始建于南宋,在跌宕起伏年代久远的历史进程中,缘起缘灭,从明至清,就经过了一系列的重修和改建。但到后来岁月,历经兴废,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连当时仅存的上下院尽毁!那时这里真是断壁残垣,荒凉满目!1995年起,又进行了重建,至2018年福源禅寺加法王城也即大潮山小长城全部竣工,才成现在这美好景象!</p> <p class="ql-block">踏上了小长城,向每一方向延绵的小长城山顶上,都有一个观光亭,这一方向的观光亭,走近了才看到“双晖亭”三个字。站在这凌高于四周的双晖亭上,晨可观两轮红日辉映成趣,若即若离升水上,暮可赏满天彩霞落山巅!这样的美景真是绝了!</p> <p class="ql-block">小长城造型优美,城墙高约6米,厚2米左右,呈长方形,每隔几步,就有一个观望口,游客可以边登长城边观景。小长城的石阶,既平整又平缓,对老人和小孩都很合适!</p> <p class="ql-block">大潮山小长城,蜿蜒起伏,绵延流长。登上山顶观光亭,可东揽太湖烟波浩渺,西看群山连绵不绝,南俯浙北山川湖海,北瞰宜兴阳羡氿城,在赏尽山岚起伏,满眼翠绿之余,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回望小长城,前临峭壁,后接悬崖!近壁深感险象环生,离崖却又风光无限!尤其是繁华吴越尽收眼底!大潮山之松竹繁茂,山水之优美,简直无可言说!</p> <p class="ql-block">大潮山小长城,加上环绕其中的福源禅寺,在历史的长河中,数起数灭,几度轮回,到如今,终于修成了如创建者所愿的非独游乐之法王之城,也是法王示法之城,缘者参悟之城,更是普渡众生之城!自然与人文、宗教文化的有机结合,使得大潮山小长城成为了宜兴地区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原路返回景区大门,再次展望大门城楼,深深体会到,作为古阳羡十景之首的大潮山小长城及福源禅寺,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古建筑和各文物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传承和弘扬了佛教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信仰和精神的寄托场所,大大吸引了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前来观赏和研究!</p> <p class="ql-block">大潮山小长城拥有东、西、南、北四个这样的城门。不仅展示了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精湛工艺,也充分体现了宜兴地区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福源禅寺为天下苍生祈福!巨大的石壁上以各种字体雕刻着形形式式的《福》字!愿所有游客都能如福以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