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也 则方正

阿澜

<p class="ql-block"> 方正,作为一个汉字,传承了悠久的历史,寄托了深厚的文化。方正不仅指的是汉字的形状,更体现了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人的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称之谓方正。</p> <p class="ql-block"> 守信,方为礼。</p><p class="ql-block"> 东汉名臣太丘长陈寔一次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陈寔不管他自己走了,走了以后,那位朋友才到。当时陈寔的儿子元方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家父等了很久,见您不来,已经走了”。</p><p class="ql-block"> 那位朋友生起气来,说道:“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朋友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是跟家父约定中午走的,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那位朋友很惭愧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离开了。面对友人的不守信用,也能坚守原则,按时离开,这正是他对"信"和"礼"的看重,以及正直品行的坚持.</p> <p class="ql-block"> 诚信,方为道。</p><p class="ql-block"> 做人讲诚信之道,经商以诚信为本,晋商始终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才能谈到做事,以德立人,以诚兴业,正是晋商的作风。</p><p class="ql-block">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山西票号在这次战乱中损失惨重,它们设在北京的分号不但被抢掠一空,甚至连账簿也付之一炬,没有账簿,山西商人无法知道什么人在票号里存过多少银子,这种情况.山西票号原本可以向京城来的储户,言明自己的难处,等总号重新清理账目之后再说.但看到来取银子的难民刚刚经历了兵灾,目睹了票方被劫掠的残状,以日升昌为首的山西票号,他们所做的是,只要储户拿出存银的折子,不管银两数目多大,票号一律立刻兑现。</p><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乔致庸一直秉持“以德经商”的理念,他经常告诫儿孙,经商处世首先要以“信”为重,其此是“义”,第三才是“利”。乔家大院至今令无数人观赏和景仰.</p> <p class="ql-block"> 威信,方为敬。</p><p class="ql-block"> 威信来源于个人的能力、知识、品德、作风等个人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即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 刘秀亲自率兵平定叛乱,成就霸业。不仅展示了一代帝王的风采,更是身先士卒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魏书生不仅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丰厚的教育经验,更重要的是他对教育这个职业,对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大教育家情怀。怎样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比你多少次的训斥、打骂都有用,威信建立在学生对你的崇敬和信任上。</p><p class="ql-block"> 鲜有师生之间冲突事例发生,令人痛心疾首。但我们是否反思矛盾的根源在哪,社会、家庭、学校,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责任推给另一方,把自身的问题化为最小,最少。假如我们的每一方都能深刻地反省自我,找出自己的缺憾,勇于担责,把自身的角色当好,该做的事做好,不偏离航线,率先垂范,我想一些不愿看到的现象会少发生,甚至不发生。</p> <p class="ql-block">  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当我们做人做事以方正为根本,何叹民族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