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山游记

瀚海胡杨

<p class="ql-block">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是憾事”,“虎丘”一名已划过2500年历史长河,吴王阖闾葬于此山,入葬三日后有白虎蹲踞之上,故名虎丘。</p><p class="ql-block"> 五一小长假我游赏的第二站就是虎丘,穿过高大的牌楼正门,豁然开朗,大有洞天福地阴阳合,白磴层层鸟道斜的感慨。弧形的上山之路两侧藤萝碧帘,竹直影绰。上行不到百米右上方有座亭,亭后上方山体有黑色的一方文字,亭下有一观赏的浮石,石上刻有蓝色《香魂》二字,这是真娘墓。真娘与苏小小并称江南香魂,一生坎坷。真娘是苏州唐朝著名歌妓,骗堕青楼,精通琴棋书画懂乐律。为抱守贞洁悬绫自尽,香消玉损。苏州刺史白居易曾十二次游历虎丘,白居易一生写有大量关于封建社会妇女受压迫与不幸的同情诗词。《真娘墓》更理所当然留有他文字: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是呀!花开花落,随风而逝,人生匆匆。谁人又岂不是那塞上花,江南雪那!这位号称诗魔的苏州刺史竟如此伤怀与叹惜……</p><p class="ql-block"> 路过景区千态石,本人对石缺乏灵悟也就放弃而直奔虎丘剑池了。一米多高红色《虎丘剑池》四个大字赫然在目,人们聚拢在四个大字的前方排队拍照。上方有一座石拱桥,左侧与右侧都有上桥的石阶,桥上密匝匝站着的游客在不停地拍照,这就是剑池。池壁藤萝野花倒挂如瀑,左壁题有红色的书法《剑池》二字,右壁题有蓝色的《风壑云泉》四字。剑池阔约60步,深二丈,两壁紧紧锁住这池碧泉。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p><p class="ql-block"> 向前左方有一圆形拱门,门上书写着蓝色《第三泉》的书法,有落款题跋。这是一潭浅泉,硕大的红色与灰色的观赏鱼在泉里游弋着。</p><p class="ql-block">走出拱门再向前就是虎丘塔,虎丘塔的历史与建造史源远流长,虎丘塔也称做云岩寺塔。始建隋文帝时期,初建是木塔,后毁。在我的印象中隋朝所建之塔皆为木塔,我在西安也去过木塔寺,木塔也没有保留下来。现存的虎丘塔是后周与宋代所建,塔身砖砌,塔高47.7米。从明朝开始虎丘塔向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地层2.3米,斜20多度。被称之为东方的比萨斜塔。1956年建筑专家采用铁箍注浆法加固维修才把虎丘塔保留下来,铁箍注浆法与笔者所从事的桥梁墩柱铁箍注浆法设计上同理。</p><p class="ql-block"> 虎丘塔矗立在山顶宽阔的平台上,有千年古树挺拔茂密做陪衬,为了拍张照片,我选几次角度才找到古树笼罩的稀浅处,留有透着浅绿的虎丘塔照片。平台上有石凳石桌,供游客在此小憩。我也向卖冷饮的商铺点了一杯酸梅汤坐在石桌旁休息。倒是让我想起了剑池,顾名思义,剑池应是把剑才对。在拱形石桥上看到的剑池怎没有剑的形态那?有些疑惑,为探其究竟我返回了虎丘剑池的石拱桥,看了良久也没有看出所以然来。这时有位中年妇女领着一男孩,男孩从剑池下方平坦光滑的大石上蹦蹦跳跳,女人怕孩子摔倒一直在阻止着孩子,小男孩仍蹦着在读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也并没有在意,要离开石拱桥时。突然被这首诗开悟了,醐醍灌顶般。剑池的剑绝不是一把竖剑,站在拱桥上看角度不对。我快速爬上左边第三泉的高处,居然笑了。原来剑池是南稍宽,北稍窄形似横亘在虎丘山上的一把砺剑。</p><p class="ql-block">虎丘剑池更笼罩着一种迷人的色彩,吴王阖闾墓就在池下方山洞幽宫中。吴王夫差征调10万民工为父亲阖闾凿山筑墓引泉而成,用3000剑做陪葬,鱼肠剑就在其中。这种传说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史书也多有记载。但愿秦陵与阖闾墓神秘色彩般的得到永久性保护,不予挖掘,也是对民族感情的一种尊重。</p><p class="ql-block"> 游历了虎丘山,感慨颇多。我们忙于工作与生活,脚步匆匆,我们是需要调整一下自己,慢下来,静下来,等等身后的灵魂。听一听山涧的鸟鸣,看一看浪漫的山花。茶圣陆羽长期居住在虎丘山,煮泉水烹其茶,注《茶经》我站在虎丘山上问陆羽:禅茶一味吗?陆羽无语,我问书法鼻祖颜真卿:《虎丘剑池》四个字是您的真迹吗?颜真卿无语,我问苏州刺史白居易:一剑寒池贯长虹,虎啸丘山狂风起吗?白居易也无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