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绘画作品

吴熹

<p class="ql-block">在学院对外汉办所设立的课程中,我担任留学生的绘画教学工作,当时的留学生里包括了很多国家,其中有美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印尼等。在几年的教学时间里,我和各国的留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我此前从未接触过留学生,在任课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边摸索边教学的状态,其间感受颇多。</p><p class="ql-block">下面谈四点体会。</p> <p class="ql-block">一、灵活,随机的教学方式。</p> <p class="ql-block">教留学生绘画,首先要考虑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中国画以线为主,西方绘画以面为主,鉴于以上差异,应该说,绘画是很难教的。俗话说“会画的人不用教,不会画的人也教不会。”“会”字即古人称为“悟性”,“天分”,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来我院的留学生大多只具备汉语的初级水平,交流有一定障碍,虽然有英语专业的学生替我翻译,但一些专业术语则很难解释清楚。我曾让学生画了一张京剧“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脸谱,用图片代替了语言。留学生们笔下画出了一张张生动的猴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他们随心所欲,姿态纷呈,用笔自然,千姿百态;但他们自我感觉却非常好,兴趣大增。</p> <p class="ql-block">在授课中,我随时接受学生的建议。比如在2004年圣诞节之际,一位印尼的学生建议画一幅圣诞老人,准备寄回印尼送给自己的母亲。我立刻采纳,筹备圣诞老人的画稿。在绘画中学生们发挥想象,于是圣诞树各具特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次是根据临时情况,改变授课内容。</p><p class="ql-block">实地观摩画家作画,也是一种熏陶和浸染的过程。我曾请一位专业画家为我院创作了一幅山水画。画家在我院画了三天,我利用这个机会,把学生带到现场观摩。画家的挥洒自如,随意点染,对学生掌握用笔用色有很大启发。</p><p class="ql-block">总之,在教学中,对留学生采用灵活、随机的教学方式,会收到十分理想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二、宽松、祥和的教学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艺术教学中,老师的责任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以书法课为例,留学生们对书法比较偏爱,尤其是日本学生,在书写中有一定基础,他们的要求也比较多。</p><p class="ql-block">我上课时,带了多种书体的字帖,让他们自己任选。学生在选帖的过程中,兴致极高,有些认为好的字帖则互相争抢,最后各选其一。书写时,我进行个别辅导,交作业时各种字体兼备,玲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又如画山水画,我带了几幅画稿,让学生任选,学生认为有难度,问我能否画他们心中想画的画,我立刻表示同意。学生画出的山水带有明显的水彩和速写效果,但仍不失为一幅好画,学生画完感到很尽兴。</p> <p class="ql-block">绘画创作是发挥潜能的行为,这就要求必须给作画者一个宽松的环境和艺术氛围。学生越是随心所欲,画出的效果就越好。</p> <p class="ql-block">三、表扬、鼓励的教学原则</p> <p class="ql-block">留学生的绘画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对绘画的感觉差别也非常大。印尼的学生许欣莉在绘画中有创意,我的示范画是鲜花和花瓶,在征得我的同意后,她画成花篮和小的碎花,别具一格,我给予她充分的肯定。中国画是一种慢熟的艺术,单书法的年龄就是以十年作单位。对于留学生们来说,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够掌握中国画的水墨技法,是非常不容易的。</p> <p class="ql-block">四、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由于留学生长期受西方绘画的影响,接受中国的绘画有很多不习惯的因素,在留学生用笔不熟练的情况下,很难运笔自如。随着我对他们的熟悉,我在教课中的改革也越来越大。所谓改革,即抛开中国文人画的特点,适应留学生的绘画习惯,以绚丽的大面积的色块作画稿,使学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我出示两张画稿,学生可任选一张;也可全画,两张画稿有相通之处,即所用的色墨相同。如:一张白菜萝卜,白菜用墨,萝卜用曙红。另一幅竹篮荔枝,竹篮用墨,荔枝用曙红。学生用同样的颜料,对笔墨的掌握越来越熟练,画时感觉得心应手。</p> <p class="ql-block">下面谈一点这些作品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课堂上完成了我规定的作业之后,往往会意犹未尽,这时我会鼓励他们画一些自己想画的画。</p> <p class="ql-block">外国留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他们用宣纸和国画颜料,虽然画的不十分准确,但是和中国的传统绘画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他们有特色的作品之后,会主动地要求收藏,然后用我自己的作品和他们交换。同学们感觉自己在课堂上随便画的东西能换一张老师的作品,他们会感到非常高兴。</p> <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有些是在家里画好的,主要是以齐白石的大写意花卉为主。</p> <p class="ql-block">有些是在课堂上临时画的,如牡丹,牵牛,荷花,螃蟹,青蛙等等。</p> <p class="ql-block">有些学生喜欢书法,我会写好送给他们,都是一些吉祥的短句。</p> <p class="ql-block">在几年的时间里,留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由于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我喜欢他们的作品,他们同样喜欢我画的传统的中国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在课堂上,我画一个牡丹,白菜萝卜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看起来会感觉非常神奇。他们会很高兴地和我的作品交换。</p> <p class="ql-block">有时我会在送给他们的作品上,写上他们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当时,这些作品都放在我的办公室里,后来征得了学院领导的同意,我在学院的橱窗里,用几十张留学生的作品,办了一个大型的展览。留学生在校园的橱窗里看到自己的作品,当然会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几年之后,随着留学生的工作转移到联大,学院的教学工作也随之结束。</p> <p class="ql-block">转眼之间,时间过去了二十年,今天再看这些作品,满满地都是回忆。</p><p class="ql-block">这不仅仅是一幅幅美好的图画,更是一份友谊的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