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12日,浏阳市唐洲社区党总支组织奔赴伟人刘少奇故居——宁乡花明楼,开展红色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伟人革命精神,加强共产党员的修养。</p> <p class="ql-block"> 花明楼原名花门楼,是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东南部的一个美丽小镇,是革命伟人、已故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村,东距省会长沙30公里,西至韶山毛泽东故里30公里,南至湘潭乌石彭德怀故里60公里。</p> <p class="ql-block"> 刘少奇故居即花明楼景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占地面积1300亩,主要包括刘少奇故里门楼广场、铜像广场、生平业绩陈列馆、刘少奇工运历程专题馆、刘少奇母校炭子冲学校旧址为主要内容的纪念场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少奇同志故居,以及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炭子冲民俗文化村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观。</p> <p class="ql-block"> 参观第一站为刘少奇铜像,我们冒雨给刘少奇主席三鞠躬,表达伟人的怀念之情。该铜像于1988年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时落成的,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揭幕,铜像座西北朝东南,面部神情似微笑,似沉思,满怀沧桑地遥望远方;拿着烟头的手自然摆放;飘逸的风衣将衬托得更加伟岸。铜像加底座共高7.1米(其中像高3.0米,座高4.1米),这个数字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七一”是党的生日,少奇同志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是我们党的卓越领导人;二是少奇同志享年71岁。</p> <p class="ql-block"> 刘少奇故居,坐落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74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刘少奇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农村民居,为对称形的土木结构、两进两横四合大院,坐东朝西,前临绿水,背靠青山,周围树木参天,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刘少奇故居共陈列展品200多件,生动地再现了湖南农家的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学习活动的部分场景。</p> <p class="ql-block"> 1959年,刘少奇故居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刘少奇故居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刘少奇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农村民居,为对称形的土木结构、两进两横四合大院,坐东朝西,前临绿水,背靠青山,周围树木参天,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p> <p class="ql-block"> 屋前有一个较大的晒谷坪,晒谷坪与内院间建有槽门,槽门的门设计得很讲究,可旋转,据说有防盗功能。过了槽门,才算是进了刘家。正堂屋右侧第一间为刘少奇胞兄刘云廷寝室,第二间为刘少奇青少年时代的住处。出此刘少奇卧室可至酒房,这是刘家以前储酒、卖酒的地方。由酒房向东,至刘少奇大哥刘墨卿的卧室。与刘墨卿卧室并列的是刘少奇父母的卧室,在正堂屋的另一侧,有床、床头柜、书桌、板柜、梳妆台等。再过去是横堂屋,依次安排有烤火房、厨房、碓房、酿酒房及猪圈、牛栏等杂屋。客厅是一间横堂屋,有香烛柜、八仙桌、条凳等。邻横堂屋的是刘少奇三哥刘作衡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p> <p class="ql-block"> 参观花明园,该园主要景点有花明楼、修养亭、刘少奇坐过的飞机、文化广场、一叶湖等。伊尔18-240是我国于1959年从前苏联购买的第一批(共5架)伊尔18型飞机中仅存的一架,该机作为当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专机,刘少奇、周恩来、彭真、陈毅等都曾乘坐过,机内的座椅和休息舱内的军用床、床单都是原物,它曾伴随刘少奇同志参加过许多外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 花明楼楼高33.02米,共五层,高百尺,枣色柱廊,雕梁画栋、古朴凝重,雄伟壮观,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平面采取集中式布局,逐层上收,“花明楼”取意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匾额由赵朴初先生题写,楼内以梅、兰、竹、菊、荷作为背景装饰图案,隐喻着刘少奇坚持真理,矢志不渝的崇高风范,分别陈列了宁乡十景、宁乡出土的青铜器,湖湘文化名人及青年刘少奇的雕塑,向游人展示宁乡风光秀丽、物华天宝的自然环境和人杰地灵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文化广场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集中体现“德”文化的深厚内涵,主要有万德鼎、九龙柱。万德鼎鼎高3.9米,宽2.58米,重18.98吨,四面正中分别刻有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书写的“德”字,另外还铭篆有9996个不同字体的“德”字。</p> <p class="ql-block"> “九龙柱”是耸立在文化广场周围的9根3吨重的图腾龙柱,高4米,直径600毫米,每根龙柱均刻有一条栩栩如生的盘龙。</p> <p class="ql-block"> “修养亭”为纪念少奇同志的光辉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而修建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由前后两个院落及小型集会广场组成,是一座以当地民居形式为基础,运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建成的仿古园林建筑群,质朴大方、庄重典雅。</p> <p class="ql-block"> “修养亭”由全国政协委员、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题写,陈列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提纲手迹、历代名家论修养和我国三代领导人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评价及名家赞颂《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书画作品。参观时间约一个半小时,尽管时间不长,但印象深刻,特做此美篇以缅怀伟人刘少奇。</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重温了伟人的丰功伟绩。每位同志都深刻交流了这次学习的体会,表示要学习伟人始终坚持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铭记伟人教导,心怀天下,追求卓越,建设大美浏阳,共筑中国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