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樊口一带,江、湖、港毗连,数百年来屡遭水患,人称“水袋子”。为了生计,民众经常与洪水搏斗,修堤筑坝,要用石硪砸实地基,当地叫“打硪”。</p><p class="ql-block">据《武昌县志》载,樊口江堤修筑,始于500年前的明代中叶,明末清初竣工,其间打硪盛行,经久不衰,世代传承。硪大体有3种形式:第一种是石磙硪,又称大硪、抬硪。第二种是片硪,又称方石硪或飞硪。第三种是木硪。</p><p class="ql-block">从事抬硪这类笨重的体力活儿,少不了喊劳动号子,统一步调,协同使劲,减轻疲劳,提振士气,还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就像逆流中船夫们摇橹,划桨,拉纤,总得一齐喊几嗓子,调节呼吸,释放腹内憋足的气。早期,人们在“打硪“时,只是有节奏地喊号子,“吼”几句,后来吸收地方民谣、小曲、戏剧音乐元素,由“咳哟咳哟”的简约号子,逐渐演变成为有节奏又有旋律的好听歌谣——硪歌。</p><p class="ql-block">硪歌演唱形式为"一人领唱,众人唱和",有正词正句,也有衬词衬句,领唱者都是喊号子的高手,脑子灵活,出口成章,声音洪亮,如雷贯耳,见人唱人、见物唱物、即兴发挥。硪歌节奏有慢有快,旋律简单有力,音域也就一个八度左右。曲调多种,最普遍的是“四平调”。每段四个乐句,四平八稳。</p><p class="ql-block">我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人民政府大兴水利,樊口坝区工地又沸腾起来,千军万马,众志成城,一举削去雷山半个山头,建成樊口大闸,人工开挖一条长达60多里的新港,还花巨资修建现代化电排站,加固沿江堤防。</p><p class="ql-block">抑扬顿挫、鼓舞人心的硪歌,成为工地一道亮丽风景线。我在现场见到两种“樊口硪”:一是飞硪,用长纤锁定600毫米见方青石块的四角,四人或八人分立四角,一同将石块扯起抛向空中,然后重重砸在松土上,时高时低,起落如飞,场面壮观;二是大硪,用四根两米长的杠子和铁丝,将乡下稻场碾谷的大石磙绑扎固定,八人围成一圈抬起来就砸,势大力沉,十分威猛。为了一齐使劲,要唱自编的硪歌。领唱者起头,一人唱众人兜,如:“同志呀……们罗哦……啊,站……拢……来呀咳哟。”最后一字,众人开始兜腔合唱,一边唱一边用力抬硪,“哟”……“哟”……“哟”,连夯三下,然后松手放下硪,晃晃腰, “哟喂、哟嗬嗬嗬嘞……” 舒出一口长气;硪歌四句一段,多为当地人喜爱的楚戏词,节奏比较慢。人累了,乏味了,也不时穿插几句搞笑的歌词,或是唱个荤段子解乏,活跃气氛,减轻疲劳 ,特别有妇女路过时,领唱者就“人来疯”,口无遮拦,现编现唱,如,“走来一个妙大嫂,粉面如花长得好,就是有个坏毛病,一到天黑爱走草。”唱得人家不好意思,羞的面红耳赤,慌忙夺路而逃。</p><p class="ql-block">不同地方硪歌的风格韵味也不一样。我还听到一种节奏欢快硪歌,正词正句像快板,每句兜腔(衬词衬句)唱起来十分有趣有味,鼓舞人心,适宜于小伙子们打抬硪。如;伙计们,加油干,哟喂、依哟嘿 ;学习愚公来移山,索啦索啦、嘿啦嘿; 争上游,夺标杆, 多多喂喂子、哟嗬来;不到长城非好汉,“索啦索啦、嘿啦嘿”。</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后,水利工程施工逐步机械化,压路机、推土机代替了人工打硪,修路筑堤时,再也听不到激昂、优美、动听的硪歌了。当你站在滚滚东流的长江边,也许会发出感慨,“硪歌如斯夫!”</p><p class="ql-block">然而,樊口硪歌作为民间一种文化遗产,将永远留在樊口人民的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