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记忆 2021----2024

伊洛

2021年6月1日,随着小孙孙郭琮锐的出生,我们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11月份我们从住习惯的伊川县城搬到陌生的洛阳瀍河区恒大绿洲东区租住,过起了带孙族的生活。23年5月又搬到老城区政府对面状元红路德和园小区。带孙之余,我们走遍了洛阳大部分景点,时时被洛阳深厚的历史底蕴所感动,下面是这三年间到过的部分地方,作为瞬间永恒的记忆。 <b> 洛阳老子纪念馆</b>位于老城区北大街北口(近安喜门南100米) 处原洛阳祖师庙内,是国内唯一的老子文化的专题性展览馆,也是全国最大的老子文化专题纪念馆。<div> 2024年4月26日到里参观。</div> <b>定鼎门</b>遗址,世界文化遗产,是隋唐和武周时期都城洛阳城外郭城正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次年迁都洛阳,成为第一个通过定鼎门的皇帝。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渐废弃,定鼎门作为郭城南垣正门的时间长达530年,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沿用时间较长的古代都城城门。<div> 2024年4月29日到这里游览。</div> <b> 天街</b>位于洛龙区隋唐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内,分为市集区、露营区、美食休闲区、儿童游乐区等多个不同主题的户外体验区,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既丰富了市民生活,也点亮了“夜经济”,助力洛阳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b> 应天门</b>是紫微城正南门,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又称五凤楼,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及接见万国来使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唐高宗俘获百济国王、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等仪式均在应天门城楼上举行,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午门。<div> 近三年来我们多次到应天门游玩,搬到德和园后,晚上有时也到这里散步,看夜景和灯光秀演出。<br><br><br></div> <b> 九洲池</b>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内重要的皇家池苑,荟萃了唐宋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出典范。 <br> 九洲池始建于隋,唐宋沿用,因似东海的九洲而得名,史料记载占地52万平方米,考古发现有139250平方米, 水深丈余(约3.4米),堤岸屈曲,池中有数岛,鸟鱼翔泳,花卉罗植。池水向紫微城辐射,园内水网密布、殿台楼阁点缀其间,其景美不胜收。<div><br></div> 从22年10月到24年10月,我们多次带小孩到这里游玩。 <b> 明堂天堂景区</b>,修建在紫微城遗址的核心区域,是昔日女皇武则天理政、礼佛、生活的重要场所, 现归属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这里是女皇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的政治权力中心,景区主要包含了明堂、天堂两座建筑。明堂是唐洛阳紫微城正殿,号称“万象神宫”,天堂是武则天的御用礼佛堂。 <br><div> 2015 年春节进里边看过,近几年多次进去游玩散步。</div> <b> 河洛古城</b>地处洛阳市中州东路与二广高速交会处,<br>以河洛文化为背景、以明清建筑为载体,规划居住、行政、商业、祭祀四大功能,具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满足游客二次消费,成为洛阳市至关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旅游二次消费场所!<div> 2022年6/10月多次来游玩和夜游。</div> 24年2月来游览二期建筑的景点。 <b> 洛邑古城</b>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被誉为“中原渡口”,景区包含文峰塔、河南府文庙、妥灵宫、四眼井、金元古城墙遗址等多个历史时期保护建筑,是集游、玩、吃、住、购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旅游观光区。<div> </div> 白天晚上我们多次到这里游览。 <b> 丽景门</b>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始建于明代,最早是明太祖朱棣为了庆祝自己登基为帝而建造的。景区内有丽景门城楼、太和殿、朝阳亭等建筑。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还是洛阳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景区还有各种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增加了游客的参与和体验。 <div> 因我们住的比较近,晚上经常来这里游玩散步。</div> <b> 隋唐大运河遗址博物馆</b>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滨河北路与新伊大街交叉口东100米 处,是一所地方专业性运河主题博物馆。博物馆外观设计独特,融入了古典与现代元素,使人一眼便能感受到古运河的浓厚文化气息。主题展区包括“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和“一粒米的漕运之旅”互动体验展以及其他临展。在三层的“城与运”沉浸式体验区,游客可登上“航船”体验一场运河之旅——从隋唐时期的繁荣景象,到明清时期的辉煌,再到近现代的变迁,这里几乎浓缩了大运河的全部历史。 24年3月,我们来这里参观游览。 <b> 洛阳民俗博物馆</b>位于洛阳市老城关新街南头。是在潞泽会馆古建筑群的基础上兴建而成,为清乾隆九年(1744年)所建,因祀关羽又名关帝庙。建筑群现有舞楼、钟鼓楼、穿房、廊房、正殿、后殿、配殿等,其木雕和石雕作品非常精美,是中原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之一。<br> 博物馆基本陈列有信俗、婚俗、寿俗、民间艺术、刺绣五大部分,同时还有皮影表演、婚俗表演、民俗服饰表演等演示活动。 <b> 洛阳古墓博物馆</b>,建在洛阳邙山古代帝王陵墓区。是一座展示“十三朝古都”洛阳以及“五千年历史看河南”的中原大省在古代墓葬方面考古成就的展馆。博物馆分为历代墓葬区、北魏帝王陵墓和壁画馆三大展区,藏有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数十座墓室,均由原址搬迁而来,并在地下展区按墓葬形制复原展出。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多视角地了解古墓的内部环境,包括墓室建筑、出土文物、墓室壁画、砖雕艺术和文物等。<div> 2024年4月我们到此参观。</div><div> 1987年7月在博物馆开馆之初我们曾到此游览过。</div> <b> “铜驼暮雨”</b>是洛阳八大景之一。在老城东关外的中通巷,隋、唐、宋时叫“铜驼陌”,它位于隋唐城的城东北隅,当时国际贸易市场叫“丰都市”一带。它西傍瀍河,南临洛水 ,桃柳成行,高楼瓦屋,红绿相间,每当阳春时节,桃花点点,蝴蝶翩翩,莺铭烟柳,燕剪碧浪,其景色之美,别有洞天。隋唐时代这里人烟稠密,每当暮色茫茫,家家炊烟袅袅上升,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这就是人们赞不绝口的“铜驼暮雨”的由来。<div> 2021年12月24日到此一游。</div> <b> 瀍壑朱樱</b>是洛阳八小景之一。瀍河流经邙山,年久成壑,两岸遍植朱樱,万木回春之际,极目远眺,绿树丛中樱桃露出朱颜,绵延数里,十分壮观,故被称为“瀍壑朱樱”。唐朝时樱花已出现在私家庭院,“瀍壑朱樱”成为了人们赏樱基地。2014年,洛阳市在瀍壑朱樱节点内遍植朱樱,打造朱樱别苑、朱樱塔、晴望阁等建筑群。以“武则天春游赏樱”为主题定位,让游客在赏景之余,领略隋唐观廊桥、观景亭、休憩亭等园林建筑,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div> 2024年3月18日到此一游。</div> <b> 洛阳天心文化产业园</b>的前身是国机重工洛阳建筑机械厂,位于洛阳市老城区中州中路72号,毗邻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明堂天堂景区,占地180亩,是一座以“保护工业遗产,延续城市文脉,发展文化产业”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br> <b> 旧城记</b><b>美食城是</b>洛阳天心产业文化园内一处怀旧主题美食街区走进老旧的街坊大杂院内,仿佛回到了“80年代”的洛阳街头......,缝纫机、录像带、连环画……在旧城记怀旧主题餐厅都能看到,浓郁的市井烟火气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找寻旧时的记忆。<div> 2023年3月10日晚我们到此用餐。</div> <b> 洛阳四合院—</b>—吴佩孚居住过的院子 坐落于清同治时期始建的洛阳邙山望。现今这座传统四合院做起了文化餐饮生意,主营洛阳当地的传统民间菜,百年大院重焕新颜,可谓景致优雅、安静恬静,洛阳本土文化色彩浓郁,风雅备至。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到美味可口地道的洛阳民间菜,还能领略洛阳民间文化之深厚!<div> 2023年3月18日等二次到这里用餐。</div> <b> 周王城广场和西工小街</b><div> 周王城广场位于洛阳市的中心,是洛阳西工区最大的公共广场,广场分为两部分,洛阳最繁华的道路中州路横贯其中,中州路以北广场较小,主要的建筑为“天子驾六”雕塑和“天子驾六”车马坑(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其他为市民休闲草地和园林道路。</div><div> 西工小街是洛阳最早的城市商业街区之一,拥有上百年的历史。这条街道始建于1914年,原名“营市街”,承载着洛阳几代人的历史情怀和美食记忆。西工小街的名称几经变更,从民国时期的“营市街”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民乐街”,在百年沧桑里印记着洛阳的生活百态和兴衰变迁。</div><div> 因居住较近,经常到这里游玩和用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