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沽炮台 铭记热血忠魂

百草

<div>在我们的中国近代史上,那些沧桑的战争岁月历历在目,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这一代人距离那些炮火纷飞的年代越来越远,无法感知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我们也无法想像在国防力量薄弱的时候,国人是如何捍卫这片热土的。<br></div><div>4月初的一天,我走进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东南海河入海口的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通过这个天津近代历史的军事要地,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回顾那些不可忘却的往事。</div> <div>这是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进门,参观门票每人25元,65岁免票,刷身份证安检后入场。</div><div>“南有虎门炮台、北有大沽口炮台”,大沽口炮台早期设防要追溯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大规模设防修建炮台始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7年)。</div><div>大沽口炮台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前哨阵地。 </div><div>主要景点分为大沽口炮台遗址、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念馆、大沽口炮台遗址“威”字炮台。 </div> <div>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导游图</div><div>1997年7月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原"威"字炮台遗址建成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并对外开放。纪念馆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文字、图表、历史照片、实物展现了大沽口炮台的历史过程。</div> <div>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93.8公顷,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主展厅面积约1700平方米。</div><div>建筑形态就像一颗炮弹爆炸后的样子,以不规则状的放射形,取义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民族精神的迸发。它造型独特,具有打破简单几何秩序性的强悍冲击力,极富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div><div>展览采用博物馆与纪念馆相结合的陈列艺术形式、通过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陈列方法,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展陈手段,客观而生动的展现了大沽口炮台,历经外敌入侵、几经兴废的悲壮历史和中国人民不为列强、顽强抗争的史迹,凸显大沽口炮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div> <div>序厅: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br></div><div>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div><div>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国曾引领潮流,创造了举世无双的中华文明;也曾历经苦难,留下了国破家亡的惨痛记忆。</div><div>甲午战争前后的百年,中国主权沦丧、国土分裂、生灵涂炭、民不聊生。</div>悲惨的历史充分证明: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div>进入博物馆一楼展厅,引入眼帘的是由斜体钢板包裹、造型独特的墙面,展现了一整幅巨型浮雕,加上序言,构成整个展厅的 “主题预演”。</div><div>触摸着博物馆那锈迹斑斑质感粗糙的展墙,立刻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那份古朴厚重。</div> <div>墙壁上是清朝官兵在大沽口炮台奋力迎战敌人场景的大型浮雕,光线暗淡,给人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div><div>看到这组大型浮雕,就再现了中华民族英勇奋战、抗击外侮的不屈历程。<br></div><div>从1840年到1900年的60年间,西方侵略者先后四次入侵大沽口,在这里发生的海战牵动着全中国全世界的神经,使大沽口地区成为近代中国的焦点之一。</div> <div>主展厅内容:</div><div>1. 京畿海门 2. 沽口御侮 3. 国门沦陷三部分组成。</div><div>前言:大沽口素称“京畿海门”,元 兴漕运,明设海防,清筑要塞,矗立海口。</div><div>拱卫家园的大沽口炮台,曾经是中国军民抵御外侮的前沿阵地,也是近代中国苦难与屈辱历史的见证。</div><div>1858年-1900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夺取在华经济利益和政治霸权,曾经先后四次入侵大沽口,用大炮轰开中华国门,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div><div>面对着河山破碎,民族蒙耻,大沽地区军民保家卫国,以血肉之躯抗击强敌,英勇不屈,可歌可泣!</div><div>大沽口炮台的兴废昭示后人:落后就要挨打,强盛才能安宁。</div><div>古塞铭史,新垒铸魂,以史为鉴,珍爱和平。</div> <div>1、"京畿海门"这部分展区,主要讲述大沽口炮台成为海防重地的历史背景。</div><div>自十五世纪中叶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全球海洋时代拉开序幕。此时,中国的明代王朝正在忙于抵御泛海而来的倭寇,大沽地区也因此开始成为国家的海防重地。</div><div>由于天津与首都近在咫尺,使这里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连接成为英国使团登上中国大陆的起点,这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催生了大沽口炮台,同时造就了"京畿海门"。</div> <p class="ql-block">全球海洋时代的到来</p><p class="ql-block">宋朝年间,正当中国大地金戈铁马,世代更迭之际,大沽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黄河改道后,大沽口地区逐渐形成了陆地......历史上,黄河曾经七次改道,其中第三次黄河进入了天津海河。公元1128年,塘沽地区渐成为陆地。黄河迁离后,塘沽的贝壳堤开始形成,标志着海岸线正式到达这里。</p> 宋代黄河改道示意图 <div>最大亮点:这是一幅给人以动感并展示大沽口位置重要性的宋代黄河改道海河入海示意图。通过借助现代电子技术,让人看到蔚蓝色不停闪烁的河流及渤海湾,如同真实"流动"一般,形象而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大沽口位置的重要性。</div> <div>为了寻找财富,开展海外贸易,大约在16世纪前后,欧洲人开始探索通往东方的海上航路。</div><div>经过迪亚斯、达 • 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实践活动,到18世纪,欧洲人在各大陆之间开辟了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关系,全球的海洋时代拉开了序幕。</div> <div>明代的中国,“纵横西洋,万国朝贡”。</div><div>郑和率船从南京浏家港出发,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船队其船舶技术先进、航程之长、影响之巨、船吨位之大、航海人员之众、组织配备之严密、航海能力值领先......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他们的航海成就显然丝毫不比西方人逊色,甚至在航海期间,船队规模以及航海技术诸方面,均是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所望尘莫及的。</div> <div>自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远航,史称:“郑和下西洋”。尽管郑和远航主要是处于宣扬国威,邀请小国前来朝贡的政治目的,但在客观上却开创了在地理大发现前,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div><div>郑和下西洋比迪亚斯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0多年,比达 • 伽马发现新航路早90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0多年。<br></div> <div>公元1153年,金王朝定都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div><div>此后除了明朝的洪武年间外,元、明、清三代都以北京为首都,大沽地区因此成为国都的海上门户。</div><div>从明朝中期开始,倭寇频繁骚扰我国沿海地区,为防御倭寇,嘉靖年间(1522-1566)大沽地区开始设防。</div> <p class="ql-block">鸦片战争前,英国政府先后派阿美士德、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希望打开天津等港口的通商贸易,由于礼仪之争,两次访华均未成功。但是在访问期间,英国人大量收集了大沽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情报,测量大沽的水位,并绘制下了渤海湾的地形草图,为侵略中国做准备。</p><p class="ql-block">在英国使团离开后,清政府深刻意识到大沽地区海防的重要性,于是在1816年嘉庆皇帝下谕旨,正式修建大沽炮台。</p> <p class="ql-block">有着"京畿海门"之称的天津大沽口,远兴漕运,明设海防、清筑要塞,是我国抵御海上外敌的前沿阵地。</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利用了立体、光、声、像等高新技术,让人们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当年的硝烟锋火。</p> 展区内的清军使用的武器、大沽口南岸炮台出土的被毁的铁炮残块实物,都能让人们切身体会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div>白河投书</div><div>为了迫使清政府接受英国提出的要求,1840年8月,参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8艘英国军舰北上大沽口,英国政府副全权代表---义律,向清廷官员递交了《帕默斯顿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史称“白投书”。</div><div>它是西方侵略者第一次武力威胁大沽口。<br></div> <div>2、"沽口御侮"是展厅的核心,讲述了1858年至1860年的三次大沽口之战,决定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局,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证明了大沽口炮台作为首都海上门户的战略地位。</div><div>炮台的陷落,意味着打通了前往紫禁城的道路,同时,英勇悲壮的大沽口血战也表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反抗外侮的民族精神。<br></div> 原陈设于大沽口炮台纪念馆的烟枪、白银元宝、铁炮、铁戗、英法联军火炮、法国米涅式步枪、中国红夷大炮以及被毁建筑遗存等大量文物被迁入展馆。<br>同时,炮台沙盘、人物雕塑以及模拟海战场景等,使该展示部分成为展馆的最大看点 <div>第一次大沽口之战</div><div>在1858年1月,英法联军占领广州,为了迫使清政府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侵略者公然叫嚣:“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取胜,即占领天津,直接威胁北京”。</div><div>5月20日,英法军舰30余艘向大沽口炮台发动猛烈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经过激烈战斗击沉敌舢舨4只,毙敌近百名,法军炮舰受到重创。</div><div>正当守台清军与敌人艰苦鏖战之际,收我兵权的直隶总督谭廷襄、布政使钱昕和却临阵逃脱,致使守军气势大挫。</div><div>英法帝国主义趁机攻取大沽口炮台,各炮台相继陷落,联军第一次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北方大门直趋天津。</div><div>清政府被迫与沙俄、美、法、英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br></div> <div>大沽口炮台遗址出土的清军单层体前装滑膛铁炮:炮身长200厘米,炮口前端外口径29厘米,内口径16厘米。</div><div>炮耳残缺,炮膛内留有开花炮弹一枚。</div> 展室内景 <div>上图:《天津条约》</div><div>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div><div>2、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div><div>3、向英、法赔款白银600万辆;</div><div>4、扩大领事裁判权;</div><div>5、基督教、天主教可进入中国内地传教。</div><div>下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批准《天津条约》的谕文译文<br></div> 中、英签订《天津条约》 <div>僧格林沁,清朝晚期重要的军事将领。</div><div>他宿卫宫廷、领军征战多年,颇得道光帝、咸丰帝宠信,被称为“国之柱石”,与曾国藩合称“南曾北僧”。</div><div>他平素爱护百姓、善待士卒,颇得爱戴。</div><div>清咸丰八年(1858年),僧格林沁作为钦差大臣镇守大沽口,对炮台进行全面整修,共建炮台5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喻意是“大沽口炮台威武镇守在海门的高处”,还在北岸修建了石头缝炮台,使炮台数达到6座,另有小炮台25座。同时在海河河道内设置木筏、铁戗、铁链等拦河防御设施。</div> <div>第二次大沽口之战</div><div>1859年6月,英、法、美三国公使以借口到北京与清政府交换条约文件为由,集结20余艘再次来到大沽口水域,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清政府当即照会联系,换约可带少数随员从北塘登陆进京。但侵略者恃强成性,执意从大沽口登陆,并武装护送公使进京。</div> 展室内景 <div>清-球形实心铁炮弹及开花炮弹,大沽口炮台遗址出土。</div><div>当时使用的炮弹从材料上分类:实心弹、生铁弹、铅弹、钢包铅弹和热铁弹五种;</div><div>从外形看又可分为圆球形和长体形两种;在性能方面,可分为实心弹和空心爆炸弹两种。<br></div> 单体层体前装滑膛铁炮,2008年大沽口“镇”字炮台附近出土。炮身长300厘米,炮口前端外口径36厘米,内口径15厘米,炮耳残缺。 <div>联军于25日下午向炮台清军发动猛烈进攻,挑起了第二次大沽口海战。守军奋起反击自卫,新修建的大沽炮台发挥了强大威力,激战一昼夜后,进攻者完全失败,英法联军狼狈撤出大沽口。</div><div>此次交战,击沉击伤英法兵舰十余艘,毙伤侵略军464人(军官5人),伤23人,还活捉英、法兵各一名。缴获了舢板船3只,洋枪41支,以及其他许多军用物资。海军司令贺布也受了伤,迫使其仓皇败逃。</div><div>清军在这次作战中仅伤亡32人,大沽炮台只遭到轻度破坏,海口一切防御也没有损失。</div> <div>  大沽口海战模拟场景</div><div>由此可见,侵略者在这次战役中失败之惨,也不得不承认“这确是一次可怕的惨败”,“这是英国人撤出喀布尔后在亚洲所遭到的最严重的失败”。 </div><div>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是近代中国军队在反侵略战争中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也是英帝国主义在亚洲遭到最惨重的失败。</div> 1859年大沽口炮台轰击英法联军舰队 <div>在这次战役中,清军将领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热情。他们“奋勇先登、亲燃巨炮、击中夷舰”,不幸两位爱国将领先后中弹,为国捐躯。</div><div>图左人物:史荣椿(?-1859年),字荫堂,顺天府大兴(今北京大兴)人,1858年任直隶提督。1859年参加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在南岸中炮台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壮烈殉职。</div><div>图右人物:龙汝元(?-1859年),字春舫,直隶宛平(大兴,今属北京市)人,1858年升任大沽协副将。1859年,在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坚守北岸前炮台,英勇牺牲。</div> <div>第三次大沽口之战</div><div>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发生在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大败,使得本来想教训清朝的英法政府相当愤怒。英国内阁从1859年9月16日起开8天的会议,最终一致主张对中国增兵,并攻入北京作为目的。双方决定由英国出兵1.2万人,法国则出兵7000人。</div><div>1860年8月1日,借助俄国人的引导,联军出动军舰30多艘和陆战队5000人在北塘附近偷偷顺利登陆 ,没有遭到任何攻击,并就地对百姓烧杀掠抢。</div><div>联军从背后向大沽炮台发动进攻,是因为清军在北塘除了装设一部分地雷外,并无驻军加强防备,给了侵略者以可趁之机。</div> 1860年代的大沽口炮台 <div>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清军与联军血拼</div><div>联军顺利占领北塘后,1860年8月12日联军2000人在往大沽探路途中与清军遭遇,开了打响战斗的第一炮,随后占领新河。接着与2000名配备大刀、长矛和弓箭的蒙古骑兵战斗,在动用了阿姆斯特朗大炮后击退清军,清军撤回塘沽。</div><div>8月14日联军进攻塘沽,集中36门来复线炮和阿姆斯特朗大炮炮轰清军阵营。联军士兵纷纷架起梯子试图爬进城墙,最后施米茨中校站在城上挥舞三色旗,清军士兵开始撤退,战斗以联军占领塘沽而结束。</div> <div> 清军使用的火炮</div><div>1860年8月21日,英军部属2500名士兵,法军部属一千多人和2连炮兵及印度殖民地和非洲雇佣军共2500人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兵力。</div><div>1860年8月21日,英军部属2500多人,法军部属1000多人,还有两个连的炮兵及印度殖民地和非洲雇佣军共2500人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兵力。</div><div>早上6点法军炮兵和英军的榴弹炮对着右岸第一座炮台开炮。英军以47门大炮同法军密集的炮轰那炮台,联军战舰也发炮协助。</div><div>清军在炮火的差距下渐渐不敌,而且射击无法精准。7点半时联军发起冲锋开始白刃战,临近10点攻下第一座炮台。接着约100名清军士兵逃亡,大多数守军战死沙场。</div><div>当晚,在被击沉3艘战舰,被重创6艘战舰的代价下(这是算上了上一次进攻的损失),联军缴获了大炮518门(110门为铜制大炮)和军用物资。</div><div>透过劝降的手段,联军只攻取了两座炮台,杀死炮台守将后剩余清军在激战一天后全数缴械投降,此战以联军胜利而结束。</div><div>8月23日英军上将贺布北上直达天津,总督恒福出外迎接,清朝再派桂良、恒祺与联军代表额尔金在天津议和。</div> <div>作为第三次大沽口之战的主战役--石头缝炮台之战</div><div>英法联军取道北塘后,从背向对大沽口炮台发动进攻,炮台守军与联军展开激战,不久石头缝炮台首先陷落,此后联军相继占领了两岸各炮台。</div><div>直隶总督恒福以避免居民受损为借口,拱手向联军让出南岸各炮台,大沽口防线全面崩溃。</div><div>英法联军沿着海河而上,先后占领天津、北京,并火烧了圆明园。</div> <div>图为大沽口的北炮台</div><div>在石头缝炮台失守后,法国步兵向北岸主炮台进攻。在未遇到抵抗的情况下于8月21日下午2时许占领了主炮台,守军2000余人被俘。</div><div>当天晚上,僧格林沁率南岸守军撤离,南岸炮台遂陷敌手。</div> <div>炮台守军个个英勇果敢,蒙古族将领乐善身先士卒,愿以热血洒疆场的爱国精神,誓死保卫大沽。</div><div>21日,战斗“自早晨五时至八时,炮火始终没有中断过,炮弹如雨”,但中国守军仍拼命作战。直到十时半,北岸炮台完全失陷,大沽炮台失守,爱国将领乐善同千余名官兵壮烈殉国。</div><div>乐善(-1860年),蒙古族,曾任直隶提督,参加过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在1860年保卫石头缝炮台的战斗中,乐善抱着“炮台存,乐善生;炮台亡,乐善死”的决心,指挥官兵与英法联军展开血战,最后壮烈捐躯。</div><div>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参战方兵力:</div><div>英法联军2.5万,战舰和船200艘<br>伤亡情况: 清军:阵亡700,受伤317人<br> 英军:阵亡17人,受伤162人<br> 法军:阵亡15人,受伤129人</div> <div>  这两门炮的有效射程大概在一千米</div><div> 上图:这门炮的炮身上有多道铁箍,是为了固定炮管,防止炸膛,因形状象竹节,由此得名——竹节炮。它是明代中期的火器。炮身比较精巧,相比而言,清朝的铁炮体积一般偏大。</div><div>下图:这门铁炮体积较小,而且是典型的双层炮,有和竹节炮一样的特点,就是防止炸膛。正因存在这些特点,文物定级时,专家推断是明代中期铁炮。<br></div> <div>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在北塘登陆英法联军统计。</div><div>共计:官兵--18277人 </div><div> 马匹-- 2931 </div><div> 华工950人 <br></div> <div>第三次大沽口战役失败,英法联军进犯津、京。</div><div>清政府与英、法签定了《北京条约》。</div> <div>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div><div>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的大火三日不灭。</div><div>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卜鲁斯(James Bruce,他是恶名昭著的古希腊石雕收集者七世额尔金伯爵之子)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div><div>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文源阁),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大火中灰飞烟灭。</div><div>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div> <div>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div><div>火烧圆明园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于1861年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div><div>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写下《新的对华战争》一文,严厉谴责侵略者挑起“海盗式”的战争,热情赞许中国抵抗是“有理”的正义行动。</div> <div>3、“国门沦陷”展示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朝政府于19世纪80年代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此间,大沽口炮台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安装了世界先进的火炮,架设了电报线,为首都构筑了海口屏障,</div><div>八国联军的入侵也再次证明了大沽口炮台的特殊战略地位,因此,西方列强在《辛丑条约》中,执意加入拆毁炮台的条款。</div><div>展览馆内,展示有被毁的铁炮残块实物以及相关历史照片的复制品等。</div> 第四次大沽口之战 <br><div>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以保护洋商为借口,在大沽口海面集结军舰和军队,妄计划攻打大沽炮台。6月17日,八国联军(英、法、美、德、俄、日、意、奥匈)侵占大沽炮台,在天津湾登陆,企图占领天津,进逼北京。</div><div>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6月16日,八国联军入侵,给镇守在"天下第一海防"大沽口炮台的天津总兵罗荣光下了最后通牒,限令他在17日凌晨两点前无条件交出炮台但是被一身正气的罗荣光严词拒绝了,于是就爆发了第四次大沽口之战。</div> <div>罗荣光(中)</div><div>这时,罗荣光虽已接到调任提督的圣旨,但为抗击侵略者,他毅然请求留守大沽,并慷慨陈词:“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div><div>在弹尽援绝、炮台三面被围的危急情况下,罗荣光纵身上马奔回衙门寓所,对眷属悲愤地说:“如今弹尽援绝,为国捐躯,理所当然。侵略军进来不会放过你们,朝廷命官的妻室岂能甘受凌辱,不如一道杀身成仁!”</div><div>罗荣光此时肝胆欲裂,忍痛先杀了眷属。自己飞马回到主炮台,集合所剩兵勇,悲愤地说:“一将无能,千军战死;可恨不发援军!”他命令集合队伍往北突围。</div><div>最后,罗荣光在率部冲杀中壮烈殉职,终年67岁。</div> <div>  联军炮火攻击后的大沽炮台,现场一片狼藉,可想当年的战斗是多么惨烈。</div> 德军“伊尔提斯”号炮舰被清军击中。 俄军缴获清军15厘米口径的克虏伯炮 <div>联军一枚炮弹误打误撞地击中了炮台的弹药库,发生了大爆炸。</div><div>北岸炮台失陷后,上午7时,敌舰开花炮弹落入南岸清军副营的弹药库,弹药全部被毁,8时许,副左营弹药库亦被敌炮击中。</div><div>这个惊天动地的爆炸,大大挫伤了清军的士气。</div><div>联军付出172人伤亡的代价,就占领了大沽口炮台。</div> <div>守军营盘起火后,敌舰3艘驶向燕子窝,迫近中营主炮台。主炮台因大炮位置过高,对迫近之敌无法回击。</div><div>罗荣光命营官李忠成率兵用南营门小炮还击,击伤敌舰一艘,其余敌舰只得后撤。</div> <div>上午9时,炮台弹药已尽,副将韩照琦负重伤,守军将士伤亡很大,敌陆战队从海神庙船场登陆,截断了南岸炮台守军退路。此时裕禄的援军始终未发,原已约好配合作战的北洋水师也不战而退。</div><div>罗荣光在援军未到时率领将士们坚守炮台,指挥清军奋勇还击,激战六小时后清军伤亡严重,最后寡不敌众,炮台失守。</div> <div>  参与进攻北京的联军高级将领</div><div>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大沽口,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有“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各炮台一律销平”的条款,大沽口炮台被强行拆毁。</div> <div>这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div><div>《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div><div> 图片右前1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右前2是李鸿章。</div> <div>《辛丑条约》有中文、法文两种文本,以法文本为准,共有12款,另加19个附件。</div><div>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5)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6)惩办“首祸诸臣”;(7)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8)清政府对德、日道歉,等等。</div><div>《辛丑条约》 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iv> <div>网络图片<br></div><div>罗荣光,字耀庭,清道光十三年(1833)出生在乾城县(今吉首)鸦溪村,清末名将。</div><div>罗荣光任天津总兵镇守京津门户之大沽口炮台长达24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海防”。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军大多不堪一击。</div><div>罗荣光却以67岁高龄率领三千兵勇,身先士卒,誓死保卫大沽口炮台。后因兵力悬殊,弹尽援绝,壮烈殉国。</div><div>他从带三个包谷粑粑离家从军,戎马一生,镇守大沽口炮台近30年,功勋卓绝,保持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之歌!</div> <div>这是大沽口炮台布局图</div><div>建筑特色播报编辑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型炮台。炮台内用木料,外用青砖砌成,白灰灌浆非常坚固。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至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已建成大炮台五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了大沽炮台群。</div><div>清咸丰八年(1858年),僧格林沁作为钦差大臣镇守大沽口,对炮台进行全面整修,共建炮台5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div> <div>大沽炮台鼎盛时期的布局沙盘</div><div>现保存较好的是“威”字南炮台和“海”字老炮台两座遗址,其他它炮台已荡然无存。 <br>大沽口炮台北岸石壁之上的炮台,称“石头缝炮台”。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另有小炮台25座。炮台用木材和青砖砌成后,外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砸实,炮弹打在炮台上只能打一个浅洞,避免了砖石飞溅而带来的危险。</div><div>炮台高度达到了三至五丈,宽度和厚度也有所增加,在外形上出现了方、圆两大类型。</div> <div>展厅结尾部分,预示“战争与和平”主题的大沽铁钟,给人以久久回味。</div><div>上方有一段马克思的话:马克思1858年在《鸦片贸易史》一文中写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div> <div>这口大沽炮台古钟100多年前曾经悬挂在天津塘沽的大沽口北岸防御要塞———大沽口北炮台(俗称“石头缝炮台”)。</div><div>它是英军在1900年6月17日攻陷大沽口炮台后,作为战利品被英军的奥兰多号军舰运回英国。100多年间,这口被掠至英国的铁钟历经磨难,曾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以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欧洲的动荡,有幸被保存了下来,成为了历史的见证。</div><div>后来被英国的朴茨茅斯市收藏,经过多方努力,2005年7月22日回归天津塘沽区。</div><div>根据古钟铭文,这口铁钟铸造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铁钟高80厘米、直径60厘米,上面铸有“大沽铸造”、“海口大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div><div> 钟的下段也分为八宫,上面铸的铭文分别是“大清光绪十年立 海口大沽 乐威屹公祠”,“皇图巩固 保定府 练军官兵 仝人公立”。</div><div>1902年这口铁钟开始储存在朴茨茅斯市的维多利亚公园。公园里建起了一座中式石亭作为战利品把大沽铁钟挂在亭子里,以纪念在大沽和中国华北地区战死的英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防止这口铁钟被纳粹德国的空袭炸毁,古钟被移开。 <br>二战结束后,英国忙于恢复和建设,铁钟一时不知所终。1960年,朴茨茅斯市一家晚报开始追寻铁钟的下落。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终于在朴茨茅斯市的另一个公园发现了这口古钟,并把它重新挂到维多利亚公园的亭子里。<br></div> <div>这口古钟的回归颇有戏剧性</div><div>2003年,一名曾在天津上大学、后在英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范辉,在参观朴茨茅斯市维多利亚公园的时候,发现在公园中有一座中国式的石亭,一口中国铁钟陈列在里面,且铁钟上面铸有“大沽铸造”等字样。</div><div>范辉与她在国内的朋友———北京大钟寺研究所的夏明明研究员取得了联系并告知塘沽区博物馆。得知此消息后,为使这一文物能够尽快回归津门,塘沽区委、区政府和英国朴茨茅斯市中英各界友好人士共同努力,区委副书记荣新海专程于2004年11月份访问了朴茨茅斯市,拜会了该市市长,并就大钟回归问题与文化官员进行了会谈。与此同时,朴市的华人协会主席叶锦洪先生也倾力相助。</div><div>最终,大钟的回归问题获得了英国文物管理部门和朴茨茅斯市议会的批准。 </div> <div>传来佳音(网络图片)</div><div>大沽铁钟回归中国获得了英国朴茨茅斯市文物委员会的批准和该市议会的表决通过,而后举行了隆重的回归交接仪式。</div><div>为确保大钟完好运回中国,朴茨茅斯博物馆为此准备了一个特别的木箱用以装运。</div> 顺利回归(网络图片)<br><div>2005年7月20日上午,塘沽区文化局派专人前往北京办理相关手续,经过几个小时的时间,古钟从北京海关被提取出来,铁钟于当天下午2点回归故里。</div><div>打开木箱的一刻,众人感叹古钟回归的的艰辛历程,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此时,数台照相机一起拍摄下了这见证历史的时刻。</div> 古钟回归交接仪式(网络图片)<br><div>2005年7月22日下午3点,天津市塘沽区举行了盛大的迎接大沽古钟回归仪式。下午3点15分在喧闹的锣鼓声中,仪式正式开始,发言人首先介绍了大沽古钟悠远的历史和古钟的外貌特征。随后披着红绸的古钟由塘沽区委领导亲手揭开,象征着古钟的正式回归。</div><div>中国科学院文物科技研究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夏明明为这次古钟回归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从最早的发现到后来和英国方面协商,直至最后的古钟成功回归,他都参与其中做出了贡献。</div><div>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激动的说:100多年前,这口被掠至英国的铁钟历经磨难。它的回归也颇有戏剧性,是中英各界友好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古钟有幸被保存了下来,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这次古钟回归不仅仅是钟的回归。它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中英两国的关系又向前迈进一步。</div><div>回归的铁钟被放置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br></div> <div>毛主席在大沽炮台留影(网络图片)</div><div>毛泽东主席曾先后三次亲临大沽口炮台旧址,凭吊海门古塞,缅怀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们。</div><div>1919年3月12日,毛泽东送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去上海,由北京出发,途经天津下车与萧三、罗章龙等相约来到大沽口观海,没有看到大海波涛的他在封冻的冰面上走出很远。</div><div>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海为题抒发报国情怀。“苍山辞祖国,弱水望邻封。……”当初毛泽东吟出的诗虽只留下这开头两句,却给了今天的人们以无限的遐想。</div><div>1952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天津新港期间,观看了位于海河北岸的“门”字、“高”字炮台遗址和石头缝炮台遗址并留影纪念。</div><div>1954年4月23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了天津港和天津碱厂之后,又特地经过海河南岸崎岖的土路,来到久别的大沽口炮台。听着熟悉炮台情况的人的详尽介绍和陪同人员的议论,凝目远眺的他沉思中只说了一句话:“满清政府太腐败了!”</div> <div>参观完博物馆的室内展厅,我们前往炮台遗址,这是1997年修复的“威”字炮台。</div><div>走上缓坡,看到博物馆“修旧如旧”的炮台,就是为了保持大沽口炮台的沧桑厚重。它的几经兴废,向后人传达着“落后就要挨打,科技才能兴国”的信条。</div> 网络图片:鸟瞰大沽口的【威字】炮台 <div>为了纪念在四次大沽口保卫战中为国捐躯的先烈,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于一九九七年六月在香港回归之际,在炮台遗址立“大沽炮台遗址纪念碑”,镌刻了中国人民不畏列强,抵御外侮的英勇史迹和光荣传统,以纪念在历次大沽口保卫战中为国捐躯的先烈,时时警醒后人不忘国耻!</div> <p class="ql-block">纪念碑背面是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碑记:</p><p class="ql-block">大沽口为海河入海口,以京津门户著称。明代始设海防,清朝增修“威、镇、海、门、高”五座炮台,防务体系日臻完备,成为近代我国北方的海防要塞。</p><p class="ql-block">一八四零年,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敌舰首侵大沽,威逼京城,迫使清政府最终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赔偿巨款。一八五六年,英、法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后三次进犯大沽,我军民面对强敌,义愤填膺,奋勇报国。特别是一八五九年,英法联军第二次进犯时,守台将士同仇敌忾,浴血奋战,重创、击沉敌舰多艘,击伤英军首领贺布。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侵犯大沽口,我爱国官兵不屈不挠,视死如归,血溅疆场,浩气凛然。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洗雪国耻,举国同庆。天津军民,抚今追昔,缅怀英灵,整修炮台。历史之鉴,永世不忘。特刻石铭志。</p><p class="ql-block"> 中共天津市委</p><p class="ql-block"> 天津市人民政府</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七年六月</p> <div>《威》字台简介</div><div>“威”字炮台是大沽炮台防御体系中【威、镇、海、门、高】五座炮台之一,建于一八四一年(道光二十一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曾经发挥了重大威力。一九零零年【庚子事变】后,根据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同其它炮台一起被拆毁。</div><div>现在的炮台是被八国联军破坏后残存下来的遗址,它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者、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div><div>这炮台很厚实,厚实的足以承载着每个人的思绪,这炮台也很古老,古老的足以让每个人在它的身上找到过去发生的沧桑往事。</div> <div>来到复原后的“威”字炮台,高耸的炮台上挂着迎风飘扬的各色旌旗,历史与现实在那一刻交织,震撼心灵。体积庞大的主炮如同狮群傲然挺立,面朝东方的那片海域,可谓威风凛凛。</div><div>现在,我们可以参观的炮台遗址是“威”字炮台遗址,其它炮台遗址或完全灭失,或遗存较少,或不对外开放。“威”字炮台遗址上矗立着5门威武的大炮,其中4门是清朝时的炮管遗存,中间的一座阿姆斯特朗前装线膛炮是复制品。</div> <div>“威”字炮台中央陈列着一尊阿姆斯特朗炮,6英寸40倍口径速射炮一枚。这门大炮外形很大,就像一个巨无霸,但是相对比较于原本15米的高度,修缮炮台只达到了原高的三分之二。</div><div>阿姆斯特朗炮原产于英国,1854年设计成功,1858年被英国政府采用。</div><div>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后装线膛炮,具有一些滑膛炮、前膛炮所没有的优点:从后部装填,采用一个立楔式炮闩,被称作"阿姆斯特朗螺丝”的紧固螺栓顶紧,装填炮弹更为简便迅速。炮膛内壁刻有螺旋膛线,发射的锥形炮弹可高速旋转使得火炮具备更高的精确性,射程较滑膛炮更远。</div> <div>大沽口炮台之上,一门门古铜色的土炮,坚实而厚重地伫立。相对于主炮,其它土炮群体积略小,炮身弹痕累累,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div><div>望着炮台正对的前方水域,早已换了人间,再不是那片外国军舰肆意横行的地方了。望海远眺,一股豪气油然而生,人也仿佛化身成守护国家海防的“卫士”。</div><div>尽管大沽炮台在历史上的辉煌时光已经逝去,但它留下的遗址却成为了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世代信念。</div> 站在“威”字炮台上向北望去,三百米外有一片小树林,它四周拦着铁丝网,目前只是一片平地,这就是“镇”字炮台。这处炮台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被夷为平地,目前来看没有修复的可能。 大沽口炮台遗址出土的铁炮 天津海关罚没的文物 1997年空军雷达旅赠送的国产歼六战斗机 <div>炮台附近的石牌坊</div><div>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际,天津市修建了“海门古塞”石坊,展示列强侵犯大沽口炮台和防守炮台军民奋战保卫的历史。</div> 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国家安全之盾 <div>网络图片</div><div>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1994年年——以“津门古塞”之誉被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br>1997年——对“威”字炮台遗址进行维修保护,并在保护区范围内建成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7月1日对外开放。<br>2002年4月——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命名为“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br>2003年12月-2004年4月——塘沽文物保护管理所委托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分别对南岸炮台遗址进行了地质物理探测和考古勘探。<br>2005年——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编制完成《大沽口炮台遗址保护总体规划》。12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br>2009年3月4日-4月7日——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拟建博物馆区域,再次对南岸炮台遗址进行考古勘探。<br>2009年——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设计的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开工建设。<br>2010年——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div> 院内供参观者歇息的石凳,大炮弹的形状让人浮想联翩。 <div>观后:</div><div>大沽口炮台记录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但它更是一部奋斗史。</div><div>它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是不可征服的。</div><div>如今,百年前的古战场早已变得宁静安详,放眼大沽海口,远处船影穿梭,高楼林立。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则依旧耸立于此,为我们讲述着这段不能忘记的历史。</div><div>如今,古炮台边虽然没有了“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但“故垒”依在。祖国人民人把炮台看成保卫祖国、抗击侵略的英雄精神的象征。每一个前往这里参观的人,总是会忍不住地触摸着那一门门百年前大炮的身躯,触摸着百年前构建的炮台。</div>它将把我们带到那 遥远的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目睹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践踏分割祖国母亲的躯体,以及中华儿女是如何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用自己血肉之躯组成抗击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不倒长城。<br><div>回味历史的屈辱,触摸历史的疤痕。我们一切都没有忘记,一切都不能够忘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