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放后<br><br>如果说,解放前父亲的苦难是全民族苦难的话,那么,解放后,他个人所承受的苦难就缘自被错划为“华侨地主”的成份了。1950年开始的全国土地改革及其农村阶级成份的划分,因为祖辈拥有店面、田地,也收取过地租并雇佣过帮工,爷爷和父亲的家庭成份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被错划为“华侨地主”。数个店面被当地政府没收了,田地被分给了贫下中农们。从此,因为家庭成份的问题,父亲开始了被批斗、被改造的磨难日子。他饱受时代强加的欺凌和侮辱,身体和心灵遭受双重的煎熬和摧残。<br><br><br>解放初期,福清县阳下乡下亭村,地主富农共有40几户。父亲说,这些人父辈或本人很多是解放前期从东南亚赚钱回来买田买地的,和他一样都是农村最倒霉的一批人。这些地主富农都需要改造,并由父亲担任组长进行劳动管理。作为组长,父亲除了参加生产队田间劳动外,还经常被大队领导叫去接受任务,带头并安排这40几户地主富农,做许许多多的义务劳动。这些粗活有打扫厕所、清晨扫大街、村部室内外卫生等等。这些都是贫下中农和普通社员不愿意干的又脏又累的活计。父亲说,他只能接受没了没完的无偿劳动,不敢也不能有一丝半点的抱怨,其它地主富农私下常有怨言,他总是想方设法去说服他们。<br><br><br>父亲说,1958年全国上下开始大跃进。社员们都要把自家的铁件贡献出来炼钢,把山上的树都砍光了。生产队还要按上级要求成立了公共食堂,吃饭免费,结果不到三个月,粮食吃光了,食堂吃倒了。大跃进是以亩产万斤为这个时期一大标志。父亲就亲自现场应付过阳下人民公社领导关于水稻亩产万斤的实地检查。他让社员们把十亩的秧苗密密麻麻集中到一亩地,并连成一大片绿油油的水稻田,虽然这是明显的造假行为,但来参观检查的人不但不批评反而却大加赞扬,甚至要在全公社推广。个别社员说,秧苗拥挤在一起,阳光不足通风极差,怎么生长?父亲就善意提醒这些人不要吃眼前亏。不支持大跃进,要挨批斗的。<br> 解放后的革命运动一个接一个,各种各样的困难接踵而来,有的是人为地,有的是天灾。父亲说,大跃进运动中冒进的错误做法,加上社员们总是忙于运动没人种田,结果经常没饭吃,几乎每个人都要挨饿。而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农村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大家彻底没有了吃的,饥饿到有人吃糠、吃野菜甚至吃树皮的境地。社员们个个饿得浑身浮肿,脸上身上肿得明晃晃的,手指头一按就是一个坑。父亲曾多次伤感地对我说,才五十几岁的我爷爷,就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不幸被饿死了。<br><br><br>父亲最害怕的,就是文化大革命那个疯狂的年代。每年入冬,社员们稍闲一些,生产大队开批判大会的次数就增多。与会者都是生产队党团员、积极分子、基干民兵,还有大量的贫下中农,人数百来人。批判大会的地点,大多设在村部、晒谷场或小学操场。不管什么批斗会,只要有人被打倒,地主富农就要头戴高帽、胸挂纸牌去陪斗。我小时候在本村的村部内,就亲眼看见父亲和堂伯以及同村的十几个地主富农,被要求跪在一排凳子上,凳子上面铺满陶醉碗被敲碎的锐利渣子,挨批斗这些人的膝盖鲜血淋漓,惨不能睹。在那个疯狂年代,父亲的身体和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承受的压力该有多么大,就不言而喻了。他身上有这么沉重的包袱,但还保持乐观的心态,他还要忍辱负重忙于田间一大堆的农活。<br><br><br>从1958年到1981年,我国农村农民劳动普遍实行集体记工分的形式,所有社员干农活、挣工分、分粮食。父亲经常风趣地对我说,虽然这是一段出工不出力吃大锅饭的年代,但他照样月月出满勤,年年挣满分,是被社会主义劳动改造最彻底也最合格的人。他服从生产队各种劳动安排,总是不知疲倦的辛勤劳作,按时出工,重活脏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农田劳作的几个重要生产环节,都是他在挑大梁,经过他犁过的田、耙过的地,都非常平整。<br>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农村土地开始承包,有了属于自己的责任田,可以自主安排,父亲干活更勤劳更有奔头了。父亲经常在我面前津津乐道,他最多一天耙田竟然达到23亩的记录。随着农田收成的越来越多,日子也一天天在改善。父亲在生活逐渐好起来的同时,也经常帮助乡邻的农活。村里修路、翻修祖屋、盖戏院、盖祠堂等等,他除了自己热心这些公益事情,还打电话动员我也一起出钱出力。与此同时,随着侨务政策的落实,父亲的成份也由“华侨地主”平反为中农,这是父亲等待多年最为扬眉吐气的日子。我就在家庭成份平反的那一年幸运考上大学,毕业班班主任还让我火速加入共青团。2022年元宵节,重情重义的父亲,还让我把高中毕业班班主任陈康金老师请到家里,以表达和感谢恩师当年高考期间对我的特别照顾和培养。<br><br><br>父亲也就是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才过上了舒心的日子。他开始筹划盖房子了,用了三年时间,盖了三层共计15间的简易楼房。新房盖好了,他自己却仍然住在原来的旧房子。我后来下海经商赚到的第一笔钱,就是在老家盖了一栋三层小楼房,好让父母安享晚年。我乘他还能健走的时候,想带他去观看祖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父亲只想在省内走动,我就带着父母到福州、厦门、泉州、平潭以及武夷山等地方进行短途的旅游。喜欢田间劳动的父亲,直到72岁才肯停止劳动。放下劳动闲不住的他,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生命必须运动。他每天清晨坚持走十里的乡村土路,一走就是十几年。<br><br><br>我的父亲,一个平凡再不能平凡的农民。他的一生勤劳、善良、乐观、朴实。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他热爱的土地。因为拥有土地,解放前他只过上短暂快乐的童年时光;也因为拥有土地,解放后他被错划为“华侨地主”,过着折磨煎熬的日子。父亲的一生屡遭磨难,但他没有被苦难所压倒,而是直面人生的各种磨难。幸运的是,他有幸目睹了改革开放后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才苦尽甘来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在父亲节来临之际,祝我的老父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