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趣事:守野猪

东篱

<p class="ql-block">那是在秋深时节,田里的水稻变黄,山地里的地瓜根茎成块的关键时刻,山上的野猪要长秋膘过冬,常常成群结队下山到稻田、地瓜地里觅食,它们的采食方式简单粗暴,在稻田里撒泼打滚、在成垄的地瓜地里横七竖八地开膛破肚,所过之处一片狼藉,一夜间,半年辛苦、秋收的企盼瞬时化为泡影。为保卫秋收果实,各生产队派人入夜到山边稻田、山里地瓜地里值守驱赶野猪就成了秋收前一项重要的农活。队长在给大家派活时就称为:守野猪!</p> <p class="ql-block">  守野猪,这活既简单、轻松,但也责任重大,甚或有危险。简单、轻松,是在山上田边值守一宿,彻夜敲敲竹杠,打打锣尽量弄出大点的动静,惊吓那里觊觎田间美食的野猪们,第二天可以休息半天,这是轻松的一面;说它责任,一但半夜睡死让野猪糟踏了稻田、瓜地,那么今后在知青表现中就留下了明显的短板!选调、上大学就先等着了。如果,遇到野猪妈妈带着猪仔们前来郊游,且有强悍的猪爸爸们护阵,不仅轻易驱之不去,若惹恼了嘴边长着一对獠牙,头坚如铁的猪霸道愤恕起来,还不知道是谁驱逐谁了!何况那时候我们的意念是:集体财产比自己的生命还要珍贵!可见责任之重。</p> <p class="ql-block">轮到我去守野猪了,我自告奋勇要求自己独立一人去守野猪。一般守野猪是二人一宿,明面上是为知青队节省半个劳动力,内心的小九九是想突出表现一下,以楞称雄,露个脸!因为,那时候队里已经有人在入党了。</p> <p class="ql-block">知青队的地瓜地在大山里,一处比较平坦的山坡上。之前,已用毛草,竹子搭好了一个三角形的棚子,地上铺了些草,再铺上草席可躺可坐。深秋的夜晚,已经很有些凉意,夜深时就是寒意了。远离村子的山上没有秋虫的鸣叫,山风吹过周边的有二人合抱的几株大松树,响起一阵阵松涛的呼啸声,远处似乎是猫头鹰或是其他什么飞禽哀嚎声通过山谷的回声传来,顿时浑身紧张起来。以前是二个人,相互壮胆,此时一人不免心惊;加上在挖地耕种时,常常挖出断砖碎瓦,隐隐的一些房舍墙基痕迹还在,老人们说这里古时是有人家居住的,不知何时何因灭门了,且不远处坟冢依稀,瞬时头皮发麻,周身汗毛直竖,忙拿起竹杆子一阵猛敲,那是吓唬野猪而是给自己壮胆!惊恐间,忽又不远处传来一阵“得、得、得”,仿佛有人在敲打木鱼声,此时真是恐惧到了极点,惊吓过度反而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竟是之前利用水流的能量制作的驱赶野猪的发声装置发出的声响。它的制作方法是,将一根一米来长的大竹子,将中间位置装一根转轴,做成跷跷板的形状,一头保留竹节的空间做成竹筒可以盛水,引水流到竹筒里,竹筒装满了水就下沉,另一端跷起,装满水的竹筒下沉时竹筒里的水倒出,另一端做成叉子形状,落下敲在事先放好石头上。就这样不间断的发出响声,以驱赶惊吓前来糟踏地瓜的野猪。</p> <p class="ql-block">其实, 人们对付野猪糟踏庄稼的办法很多,除了响声惊吓,另有更狠的手段,比如“野猎炮”!就是将黑火药制成2一3厘米大小的颗粒,用腊包裹,塞入更大一点的地瓜心里,放在田间、野猪经常路过的地方,野猪发现地瓜用嘴一咬,立时爆炸,被炸烂嘴巴的野猪虽不立即毙命,大多也活不多久;还有,将装填火药、钢段的火铳固定在野猪出没的地方,枪的板机用线条拉着横在路上,野猪走过,绊到线上拉动扳机火铳发射,可以击穿猪身;再有,用铁制的夹子固定地上,野猪踩动机关夹子立即夹牢猪脚,力量大的可以夹断猪脚,一般会活抓,此外还会用毒毒杀等等。不过这些手段太过狠毒,往往会误伤村民,耕牛,不敢普遍使用。反思一下:野猪也是生命,为了生存而已,人类却用种种残忍的手段加以荼毒杀戮,罪过啊!</p> <p class="ql-block">经历了一夜的惊吓,天刚放亮惊魂方定,立马卷了铺盖慌忙出山回村。此后也并获得什么表现良好的收获,一夜的心惊胆颤,虽未遇到集体财产贵于生命的考验,却也悟岀了一个道理,做人做事还得要塌塌实实才好,投机取巧、装傻充愣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好人,是在平常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不是靠一时一事的表现就能获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