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南疆(五)喀什真是个好地方

赵海

<p class="ql-block">早饭后,从阿克苏出发到喀什,约500公里。司机兼导游牛师傅一直与我们同吃同住,几天下来人也混熟了。牛师傅是河南人,50岁左右,曾经在西藏开大货车,车技好,人直爽,烟酒不沾。现在他家住在离乌鲁木齐不远的昌吉市,儿子当辅警,夫人已经退休。牛师傅常与家人通电话,途中还给家里买土特产,顾家的男人靠谱。他告诉我们:在新疆,正规旅行社的运营车辆必须安装GPS,当天行程不能超过600公里,每间隔四小时强制停车休息,一次不少于20分钟,否则重罚,五万元起步。</p><p class="ql-block">约15:30进喀什市区,入住喀什古城西门对面的如家连锁酒店。酒店后院有好几块大石头杂乱无章占了停车位置,我们的旅游车只能顺着楼脚停放后门通道口。后来才知道,这些石头是墨玉,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后导游带我们过安检进古城去办边防证。现在办证非常便捷:登记身份证、电话和本人签字即可。强大的互联网让人无处逃遁。办妥后我们轻装出发去香妃墓。晚饭后游喀什古城商业街。第二天看“开城仪式”歌舞表演,游览已经无人居住的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香妃墓</b></p><p class="ql-block">各种版本的故事诱发了香妃墓的建造与运营,今日因修缮闭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土乡土色的喀什老城</b>已经废了无人居住,很多房屋坍塌了。触景生情不禁想起有的地方为了申遗,保存布满沧桑的景物,不再修复。</p> <p class="ql-block">从土城眺望古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不到喀什就没到过新疆。</b></p><p class="ql-block">维吾尔族老百姓把旅游搞得活色生香,他们除了能歌善舞,还能吃会做。每天早晚都要搞开城仪式和闭城仪式——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小巴郎们走上城门楼击鼓鸣锣吹响号角,护城员模拟打开城门。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靓男俊女们涌出城门迎接宾客,他们载歌载舞轮番上阵尽情表演,游客们亦心花怒放目不暇接。大约半小时工作人员撤除围栏,游客进入场地与演员共舞其乐融融。进城后还有迎婚送嫁仪式,吹吹打打喜庆乐曲中马队驼队载着楼兰美女款款走入街道广场,一番招揽,游客跟随送亲队伍穿街过巷到达一座彩楼。司仪从游客中选出一个年轻小伙儿充当傻女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礼仪生活习惯,并模仿婚礼现场,制造笑料,鼓动游客蜂拥围观。</p> <p class="ql-block">新疆的少数民族很开朗,对待游客即便语言不通也愿意交流,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和善慈祥,一般都是祖孙几代人一起逛街吃饭。孩子们十分活泼可爱,在家人的允许下我们拍下了美好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喀什的小学生在学校被老师告诫,遇到陌生人拍照可以拒绝并用手遮挡脸。</p> <p class="ql-block">替家长看店的学生妹</p> <p class="ql-block">这对姊妹花是喀什古城串场精灵。她们频繁出现在开城仪式闭城仪式和婚礼仪式上,舞姿优美曼妙,骨子里透着灵动活泼。</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里经营范围很广,我们走进了一个乐器店巧有民间乐师在演唱十二木卡姆套曲,经理说他们几十年相聚不散,研习不止,乐此不疲。这些深深植根于普通老百姓心间的精神财富,就是这样口口相传方得以延续。</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区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装饰供游人打卡留影,同时保留了很多手工作坊,连接着过去与现在。</p> <p class="ql-block">制作乐器</p> <p class="ql-block">苹果木花瓶</p> <p class="ql-block">敲碎砖茶配上香料制成药茶,这是喀什地区的餐饮特色。</p> <p class="ql-block">喝药茶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铁匠师傅是当年的劳模,铺子里的蜡像记载着他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敲打铜制品</p> <p class="ql-block">古丽的家——这是三代从事歌舞表演的家庭茶室。她们以歌舞招徕客人,每人消费30元。场地不大,布置成一个小二层有桌椅、茶水、小零食供观赏品尝。</p> <p class="ql-block">央视报道过他家,爷爷年迈体弱已不再演出。他们雇佣了10位花季舞蹈演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艾提尕尔清真寺</b></p> <p class="ql-block">百度记载</p><p class="ql-block">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一个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宗教色彩的古建筑群,是维吾尔族古建筑艺术的典范,成为喀什古城的地方象征而名扬中外。明正统(1436-1449年)年间喀什噶尔统治者沙克色孜·米尔扎后葬于此,其后裔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即艾提尕尔清真寺之前身。该清真寺在古代还是传播伊斯兰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学府,培养许多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和学者,其他还包括一些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p><p class="ql-block">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面积很大,外表庄严,内饰朴素。寺前广场是市民休闲纳凉娱乐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这张挂毯是珍贵文物,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赠送给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据说有56朵花,其中有六个大石榴花(喀什产石榴),花花相连,寓意着民族团结。</p> <p class="ql-block">主教传播教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室内十八根立柱柱础雕饰各不相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