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溪山看落日

吉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普溪山看落日</span></p><p class="ql-block"> 据说琅勃拉邦有30多座寺院,有5000多僧人。整个琅勃拉邦人口十几万,僧人比例是不小的,佔百分之四左右。于此可见老挝素有佛国之称是不虚的。</p><p class="ql-block"> 普溪山的朝山客络绎不绝。傍晚的时候,人们尽往山上赶。好些年轻人大步流星,老年人则蹒跚而行。你好容易登上山顶。黑压压的人群面对西方,他们站着,蹲着,绝大多数坐在石梯和石包上。他们在观看落日。</p><p class="ql-block"> 琅勃拉邦的落日不是在下山之时才显示出火红的模样,它距离山尖还有好一段路程。它就在西天的半空温和地露出红红的圆脸,边缘与天空界限分明,没有一絲射线突破边缘。它温和,大方,与人为善,它不放射强光让你眩晕炫目,决不刺眼让你尴尬,它不自我宣扬它的伟大,决不露出一分半厘的咄咄逼人。它让你随意地看,让你看得清楚明白。圆圆的火球,在略带白里透青的半空静静的,似乎一动不动。它不要求你行礼,鞠躬,三跪九叩,甚至也不要脱帽致敬,不需要三呼万岁。你可以随意处置你的身姿,伸长腿像个簸箕的形状坐在地上,或者半躺着以手支腮,或者将遮阳帽的鸭舌推到后脑勺。男人袒胸露乳,女人低胸高腰,露出肚脐眼,以及光胳膊露腿,在火热的气氛中也十分自然。他们望着西边的天空,望着圆圆的紅红的火球,随心所欲的展现他们的喜悦之情。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滿意开心与平和。</p><p class="ql-block"> 好些皮肤白净的人们齐聚在普溪山,他们走过了一万里路,来到佛缘的琅勃拉邦,舒适,惬意,略带些慵懒的琅勃拉邦,来看这懒洋洋停在西方天空一动不动的夕阳,张着一副通红而平和的圆脸,一点不害羞,一点不做作,大大方,淡淡妆,四平八稳犹如佛家一个小儿郎。</p><p class="ql-block"> 圆圆的落日高悬在略带青灰淡蓝的西天,天上的落日安静,安静得像一尊西天的极乐,他笑呵呵俯瞰着人类和万物,他平和如老翁,善待了万物和人类。</p><p class="ql-block"> 普溪山的湄公河让重重迭迭的森林拥抱,除森林之外是弥漫浓绿的浑茫。浑茫携带湿润滋养了湄公河的天空。一眼望过去这浑茫犹如初开的混沌,没有一间茅舍,更没有一栋高楼,没有野物出没,也没有人类的践踏,它披头散发,展露出憨憨的笑脸,痴痴的望着你,望着登山的人群,望着怀窝间的湄公河。</p><p class="ql-block"> 宽广的湄公河将落日拥入胸怀。河中的落日跳跃,像一个欢乐的婴儿在湄公河母亲的怀中嬉戏,他离开河面又深入河心。你似乎可以听到他的小脚丫拍打清波的声音,噼噼啪啪的嬉闹声为上下天光的万籁俱寂平添了活泼泼的气氛。明净的河水洗涤了嫣红的落日,落日的圆脸露出浅浅的笑靥。它不是笑给你看的,按小乘佛教的教义,它只是内心在笑,无关其它万象,因为它在西天的快乐,让大千世界的仰望呈现吉祥。</p><p class="ql-block"> 笑靥在普溪山头泛滥,泛滥在登上普溪山观看落日的外国人之间。</p><p class="ql-block"> 这些贪玩好耍的外国人,从黄河与长江而来,从长白山和横断山而来,从天山和崂山,从高黎贡山和普陀山而来,从华国的四面八方而来。黄皮肤黑头髮铺天盖地。</p><p class="ql-block"> 还有些从斯堪的纳维亚顶风冒雪而来的高个子白人,从英吉利海峡两岸,从莱茵河畔,从波罗的海,从亚得里亚海,从安达路西亚,从美洲,从澳洲,非洲,拉丁美洲,从世界的各个角落,从调皮捣蛋的丛林,从温文尓雅的塞纳河之畔,他们络绎不绝,他们飒沓而来。这些男男女女,年轻的年迈的,从地球的各个角落不期然地来到琅勃拉邦。没有人邀请,他们自己来的;没有人供食宿,他们自费旅游。他们自觉自愿来此寻找一份慵懒散慢。慢慢走,慢慢看,就如像定格在西方天空的红太阳那样慵懒。说是散步,半天不动。观赏落日的人们,与懒洋洋的夕阳有心心相印的共同感觉,真的是天人合一的同道了。从万里之外心心念念而来就是为了寻觅查找这种懒散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看他们现出人人满足的笑靥,就知道他们离佛的身影太远。因为佛不是笑容可掬,佛的含蓄不威不怒不笑不痴,它安静如处子,对大千世界无欲无求,所以它享有极乐。它想将极乐分送到胎生卵生湿生的大千世界,让它们安静如普溪山的落日。</p><p class="ql-block"> 落日缓而又缓的走向山尖,观看的人们面带微笑,微笑着望落日跳出湄公河与淡蓝青灰的西天归向山后,让它休息,明天再来重復缓慢的动作。重新坐在石梯和石包上,或者斜斜的躺在草丛中,树根傍,观看如自己一般慵懒的夕阳。</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3日</p><p class="ql-block"> 写于滇池之畔</p> <p class="ql-block">普溪山看落日</p> <p class="ql-block">安静的湄公河</p> <p class="ql-block">观看落日</p> <p class="ql-block">普溪山落日映在湄公河</p> <p class="ql-block">普溪山寺庙</p> <p class="ql-block">那伽</p> <p class="ql-block">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山道佛塑</p> <p class="ql-block">朝山客</p> <p class="ql-block">山道佛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