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南南物语(3):从玛曲到碌曲

ymshen

<p class="ql-block">  5月28日一大早,天空飘起了小雨。我们从合作市出发,今天第一站,先去往多合寺点灯祈福献哈达。</p> <p class="ql-block">  多合寺位于合作市南郊,因寺院建于多合部落境内,便称之为多合寺。据介绍是一位从西藏来此地募化的大德创建的,修建于 1502 年,比著名的拉卜楞寺还要早近二百年。寺院最大的特色是完全依照拉萨寺院平顶白墙风格修建,在安多藏区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的时候雨越下越大。寺院周围空无一人,大门紧锁。王丽导游多方联系,过了好一会儿,来了一位身着红僧衣的中年喇嘛。他用汉语介绍说自己这个寺院的老师,这个时间,寺里的僧人们都在上早课,加之下雨🌧️,所以没人出来。</p> <p class="ql-block">  他带着我们从寺院的后门爬楼梯进入了寺庙,这还真是绝不曾想到的体验。我们脱帽洗手、拜佛祈福、敬献哈达。这位僧人老师在我们祈祷过程中一直念诵佛经。我们真是幸运和有福气!</p><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参观了整个佛堂。这里面不允许拍照,所以从网上找到了一张照片放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从多合寺祈福出来,天空依然飘着小雨,空气清新。一栋房子里隐隐约约传出僧人早课的念经声音。这里真的好像世外桃源,大口的呼吸,深深的呼吸……再仔细环顾一番,我们上车赶往玛曲县。</p> <p class="ql-block">  玛曲县隶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交界处,黄河第一弯曲部。</p><p class="ql-block"> 东北以西倾山为界与碌曲县接壤,东南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阿坝县为邻,西南、西北分别与青海省毗邻。</p><p class="ql-block"> 玛曲县总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其中藏族占三分之二,平均海拔是3700米。这个海拔高度,我们高反的感觉更明显了一些,头疼。</p> <p class="ql-block">  百度一下了解:玛曲拥有集中连片的天然优质草场1288万亩,是甘肃省主要的牧区和唯一的纯牧业县。境内畜牧、矿产、水电、旅游、藏药材、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是河曲马、阿万仓牦牛、欧拉羊和河曲藏獒四大优良畜种的产地,“天下黄河第一弯”、“世界最大最美湿地草场”、“格萨尔发祥地”、“中国赛马之乡”、“藏民歌弹唱故里”等旅游品牌享誉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  玛曲生态地位突出,黄河环流县境433公里,境内有560万亩的湿地资源,构成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体系,具有很强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是维系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天然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  途经忠克,这里海拔3647米。</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到达玛曲县城,在县城里吃了午餐。</p> <p class="ql-block">  下午参观黄河第一桥。</p><p class="ql-block"> “玛曲黄河大桥”为钢筋混凝土拱桥,全长 280 米,宽 7.5米,主跨 3 孔,跨径 70 米,最低桥下弦净高 11.5 米。尽管这座桥看起来不如黄河下游的一些大桥宏伟壮观,却是黄河上游在玛曲境内建的第一座桥,因此也被称为“黄河首曲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  雨过天晴!我们在如画的风景里去往阿万仓湿地。</p> <p class="ql-block">  阿万仓湿地,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发源,一直向东南流去,从青海流到四川阿坝唐克,掉头向西北流向甘肃玛曲,形成了一个400 多公里的大拐弯,阿万仓湿地就在这个大拐弯的中间。</p> <p class="ql-block">  这里因水泻不畅形成很多汊河和沼泽,使广袤的草原水草丰茂、牛羊肥壮。</p> <p class="ql-block">  阿万仓湿地景区被誉为是世界最美、最大、最原始、最优质的高原湿地草场,整个湿地平坦广阔,坡丘平缓,水草丰美,犹如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  牵马的小哥哥是藏族小伙德杰才让。</p> <p class="ql-block">  牦牛粪是这里的特产,随处可见。哈哈😃</p> <p class="ql-block">  近距离仔细观察低头吃草的牦牛。</p> <p class="ql-block">  感觉融化在了美丽的风景里。在这里仿佛只存在着天与地的对话和交汇,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渺小的,不值一提的。</p> <p class="ql-block">  今天最后一站是去参观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甘南玛曲娘玛寺大藏经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  这个转经筒高约 50 米,重量约 300 吨,转经筒筒身部分为钛金制作,外部镶嵌浮雕佛像,花纹贴纯黄金金箔 1160 ㎡,内部藏有经书约 11 万册,是甘南藏地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梵林转经筒,与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p> <p class="ql-block">  转动一次功德无量。</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如诗如画的风景里,眼睛👀一眨不眨,一刻都不舍得闭起来,贪婪地看着望着。苍茫草原里泛起的是万丈豪情,山光水色里涌动着的是万般柔情,粗犷奔放里是独有的民俗风情,让我痴迷沉醉。</p> <p class="ql-block">  尤其令我惊诧的是甘南一尘不染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不管市镇还是乡村,所到之处和目之所及,都十分干净整洁,完全不逊欧洲乡村。看似美景天然,其实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处处都有经管和治理,不由对当地治理远见能力和效果倍生好感。</p><p class="ql-block"> 沿途多处见有“五无甘南”、“十有家园”的宣传标语,产生好奇兴趣,查一下,原来是甘南全域“无渣滓、无化肥、无塑料、无传染、无公害”的“五无”;全域“有旗帜、有法治、有治理、有绿色、有业态、有风情、有格局、有文化、有振兴、有使命”的“十有”。</p><p class="ql-block"> 无塑料我们感受最直观,从临夏出来,购物就没有塑料袋,商家提供的都是薄的无纺布袋子,我们的大巴也入乡随俗提供了小的红色无纺布袋,街道、饭馆、商店各个地方都没有看到有塑料垃圾。心里想,不是做不到,是有没有意愿做到,甘南五无值得全国各地学习!</p> <p class="ql-block">  九色甘南,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 今晚夜宿碌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