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近四五年,发生了许多大事。</p><p class="ql-block"> 先是疫情席卷全球,天佬爷收刮了许多人的性命,扬长而去,又在活着的人的身体里,埋下了一些阴阴叽叽的东西,让人常感不适。</p><p class="ql-block"> 再是国与国之间赤裸裸的明争暗斗,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相互辗轧,乃至战场上的兵戎相见。 </p><p class="ql-block"> 整个世界翻了个过儿,根深蒂固的传统认知,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颠覆,让人强烈感觉到:这世界已不再美好。</p><p class="ql-block"> 这话反过来说,则是:美好的东西,在这个现实世界里,已经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是读了两篇,一是《乱翻书》,一是《与大师们坐在一起》。文体应是随笔那种,谈的是文学艺术,以及作者跟文学的姻缘和自身创作实践的感悟,文字清丽、简洁,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矫情、不说教,自然天成,盛夏读来,如浴晨风。</p><p class="ql-block"> 打小从军的云迹,大约跟我一样,没受过正规大学的熏陶,学来的东西,大都是读小说、读名著“读”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在《乱翻书》里,云迹自己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儿时起就喜欢看书,我说是看书却不是读书,清风翻书一般的随意,却比清风痴迷。一度疯狂地看遍国外名著,我着迷于名著里精彩的文字描述外,总被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吸引,时常身不由己地被书里的人物命运吸引,感慨,或忧伤得不能自拔。生活中没有人刻意指点我人生道路是什么,虽然现实不乏教会我懂得很多道理,书,就是我人生的导师。我不敢说自己读书,是因为我其实只读小说。当我有一次看见人生必读的几本书的名录时我感到汗颜。所以我注定是个贫乏的人,只拥有属于自己层面的知识结构。幸好我还算有点悟性,有些知识能悄悄的举一反三的藏进自己的口袋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 云迹偏爱外国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关注,只是后来采纳了朋友的建议。在这一点上,再套个近乎,我和云迹类似。《西遊记》当然我也看,但我更喜欢罗曼·罗兰、茨威格、卢梭、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拜伦。还有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从他《人间喜剧》众多作品,包括《幻灭》中,我大略知道了十九世纪法国上流社会是个怎样的面貌。这对于一个出身卑微没见过世面的小镇青年来说,影响尤为深远。还有卢梭的《忏悔录》,它让我知道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还在其次,最最要紧的是,它让我知道地球上就是有这样一个世界存在。我始终相信,西北作家路遥的成名作《人生》,是深受巴尔扎克《幻灭》的启迪和影响的,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模仿。但这怪不得路遥,大师也是从前人那里开始学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迹的散文比诗歌更出色,但云迹本质仍然是个诗人。虽然对作者了解甚少,但我是可以凭空想象的。</p><p class="ql-block"> 热爱阅读,热爱文学,事实上是一种求知,一种追求。是在探寻生命的意义和美,是在追求更广阔的人生。最初,她可能是不自觉的,盲目的,但在某个温柔的夜晚,秋风习习,当她拿起笔来,坐在灯下,写下第一行文字的时候,她已经觉醒。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除了柴米油盐之外,生活中还必须有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往往超然物外,令自己爱得更深,心灵也更愉悦。并且,有了它,内心出乎意料地,会变得比自己想象得更强大,从而在人生旅途不再害怕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论眼下这个世界多么不美好,无论现实人类良知有多少次被毫无底线地横遭践踏,我相信在诗人云迹眼中,看到更多的,仍然是事物美好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她“乱”翻书,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怜悯,看到米兰·昆德拉笔下少女特蕾莎纯贞而执着的爱情,跟自己如出一辄。</p><p class="ql-block"> 她跑前跑后,跟大师们坐在一起,讨论线条、色彩、意象和独出心裁的表现手段,既淘气又可爱,既高傲而谦虚。</p><p class="ql-block"> 保罗·高更是朝月亮走的痴汉,功成名就无端抛下妻儿,离家出走。塔希堤岛上,他与土著姑娘住在森林里,房间墙壁上画满了画,最后却是一把火烧光。</p><p class="ql-block"> 我有一本厚厚的《梵高传》,除了阿尔的田野风光,《向日葵》、《玫瑰花》明亮热烈的色彩,给我留下极深印象的,一个是哥哥提奥对弟弟梵高的呵护与耐心,一个是乡村妓女瑞秋与梵高的深情。梵高最后将自己血淋淋的耳朵献给瑞秋,这恰恰表达的是一种宗教般的牺牲与同情。这种情形,别人不懂,诗人云迹一定能懂。</p><p class="ql-block"> 梵高说:</p><p class="ql-block"> “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我的画,并能够通过我的画感受我的内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文学艺术,我相信,无论哪一个种族,人类的内心其实都是一样的。并且,时至今日,世界乱糟糟的一团,文学艺术在为我们疗伤,也将再次唤醒我们对人类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读云迹随笔,炎炎夏日,我分明感受到一丝来自天外的清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6.12 御珑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