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梁江村

天高云淡

在石家庄市井陉县的深山之间,晋冀交接的太行山腹地,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宝藏——大梁江村,旧时属山西平定府管辖,直到1959年才划归河北省,故而,村里的建筑风格、民俗文化、生活习惯都是山西式的。 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村中大姓梁姓始祖,明朝中期方由山西其它地区迁居至此,几经沧桑,如今已经有着600多年的历史。 村子的历史可以从村口的一棵1300年历史唐槐体现出来。 村口门洞青石拱券正面上方写有“接脉通全”四个字,反面上方写有“襟山带河”四个字,上层为关帝庙,下层是通往村子的石板道。 全村总面积8.8平方公里,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62座,村里的院落以砖石四合院为主,多建于明末清初,是外出经商的人们回乡修建,被誉为河北的“乔家大院”。 村内街道主要有上街、下街、中街以及5条巷子,街道高低错落,纵横交错,或用青石或用鹅卵石铺成,街道不算长,自己选择路线,最终都能走到。 整个村子从低处到高处,层层叠叠的石头屋子依山坡而建,布局有致,挺有视觉观感。 这里古建就地取材,兼有北京四合院和山西民居的双重特色,石砌为主,木制窗棂,虽然年代久远,大体框架仍在,稍加修葺便很有历史感。 古村四合院院楼之间错综复杂,相互连通,院里有院,院中有楼,楼顶有院,楼能通院,院楼相通,享有“太行历史民居博物馆”的美誉。 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武魁院”,是武举人梁深在清朝乾隆年前修建的,坐北朝南,门口有石墩、石鼓,刻有石狮、石虎,门上镶有“武魁”二字的大匾。 武魁院位于古村的中心位置,占地两亩,房屋百间,九个院落相通相连,又各自独立,俗称“一宅九院”,被作为大梁江最豪华的四合院。 武魁院附近是村中的大戏台,建筑风格独特,台下函洞既可产生共鸣,更兼有排水之功效。 古村落人杰地灵,不仅有武魁,更有秀才甲弟。 号称布衣县长的王巨元(民国时期曾任平定县副县长)就在这里出生。 其他有代表性的建筑还有“垂花门楼”、“三义堂”、“福寿院”等。 “县长楼”建筑规模挺宏大,不知道是哪个朝代或者哪个年代所建。 有一处四合院整修完整,且修旧如旧,典型的“京风四合院”。 大梁江村所处的山谷,长年干旱少雨,并无江河,村子取名大梁江,寄托着人们对水的无限渴望。 大梁江村主要是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才得以完整保存下来,而正是因为其隐蔽,古村有种独特的淳朴、宁静之美。 走在古村,始终有种悠闲、安逸的感觉,这里的村民过着自己平常的自在生活。 2010年12月13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井陉县大梁江村成功入选。2016年大梁江村又入选“中国最美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