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一小长假的第5天,天气阴,应会友吴怀向老师的邀约,还有文旅局退休干部方股长参加,我们一行3人,上午8点于金沙世纪城出发,前往杏花乡牌坊店村寻访有关牌坊的故事。吴老师是组织者,为了这次的寻访做了许多工作。吴老师曾去过两次,都是被牌坊的大名所吸引,为此还翻阅了大量文献馆藏资料,并著有《陡山塆传奇》一文已发表,因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故有此行。</p><p class="ql-block"> 车出县城北沿230国道七里坪镇方向行驶,此段路等级好高哇!双向6车道加非机动车道沥青路面中间隔离带,大路坡缓弯小路平,逢路口设有红绿灯,行道树齐整美观,赏心悦目。车行驶过龙潭寺还没到火连畈,约10公里路牌坊店村便到了。村李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耐心地为我们找到了一位知情的向导。很快一位瘦高的老者握着手腕走来了,李书记介绍道:″徐光桥老伯,陡山塆人,已80岁了,因感冒刚去打了点滴,他对牌坊故事最了解″。我们跟老伯打招呼,吴老师说明了来意,恳请他讲述。徐老伯指着一个路囗说:"在这个进塆的路囗处以前有两座牌坊,石质的,本地火麻岩下脚,夏江石砌的牌体,整条花冈岩的大梁,牌坊高大精美,牌体雕花刻鸟,大梁正中镶嵌清嘉庆帝御赐的金色的《贞女节妇》牌匾。据传凡文武官员经过此地,文官下骄,武官下马,拜过允过″。我听到老伯一声叹息,"可惜,在上世纪60年代因路扩建,牌坊被拆除了。村民万分不舍,家家户户搬几块石头放家里留作念想。我村原先叫新店大队,94年改名牌坊店村,村名应有记住这个凄美感人故事之意吧。牌坊是纪念秦氏和王氏一家两妯娌的,故事发生在陡山塆,就是我徐家细六房祖上的事,谱上有记载″。我们恳求去老伯家看谱,听详细讲解,老伯欣然同意。</p><p class="ql-block"> 从大路向西到陡山塆是2公里村道,该路平整沥青路面,到塆后与水泥路连接至每家每户。陡山塆至今有655年的历史,有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近300人,徐氏族人451人。地形呈北南向椭园船形凹地,四周低丘茂林,古木参天,灌木丛生。房屋依山势而建,漂亮的小楼和蔟新的平房错落有致,自然形成多处文化小广场,专建有多处停车场,山体丶高坎丶古井和石碾盘等都做了保护,地势最低处5囗池塘阶梯状分布,皆砌有石质驳质,修有围栏池囗,沿塘绿植景观路,整体看上去协调美观。2023年已被批为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点。</p><p class="ql-block"> 徐老伯将我们一行人带到了他家,拿出新老2份族谱,老族谱竖版印刷从右往左读,纸质疲软明显泛黄,第一页记载一世祖徐承三,明洪武2年(公元1369年)由江西南昌上饶地区迁移至鄂东麻城县倒水河旁。徐老伯说:″这本老谱是本族存留的唯一一本了,本人是第二十世。″翻到第十三世那页,徐钟玉,老伯如泣如诉地开始讲述那个凄苦的故事。"钟玉兄妹5人,两个弟弟两个妹妹,老二钟德和大妹幼年早夭,钟玉21岁时与秦氏完婚,24岁时突发疾病不治,彼时秦氏怀有身孕,不久便生下遗腹子徐开先,秦氏誓愿不改嫁,仍生活在夫家,侍奉公婆,哺养幼子。就在当年又生变故,小钟玉5岁时年19岁的老三钟儒也突发疾病不治,已与钟儒订有婚约的王氏闻信后,泣辞双亲,只身来到徐家,捧灵牌成亲,誓守婚约,愿在徐家孤老终身。从此秦氏与王氏互敬为家人,秦氏爱王氏如弟,王氏敬秦氏如兄,两妯娌撑起徐家大梁,共同侍奉公婆,照顾小妹,养育幼子。每天起早贪黑,勤扒苦做,家里操持家务织布纺线,家外耕田种地,四季农事不闲,慢慢小开先也长大成人了,两妯娌也积劳成疾,身体每旷逾下,秦氏于62岁时去逝,葬于长山钟玉坟旁,王氏65岁时去逝,葬于长兴村三屋山钟儒坟旁。俱立碑。″我看到徐老伯双眼中噙满泪花,听到几声沉重的叹息。徐老伯接着讲:"徐开先成家立业后,每每念到母亲和婶娘的慈爱和恩德,艰辛和凄苦,没享一天福就过早离世,不胜悲恸不已。遂屡次向县府申报请求旌表,聊表寸心。县府核实后向朝廷如实禀报,清朝嘉庆帝见报后深为感动,特诣拨官银60两建两座牌坊,并题《贞女节妇》匾。徐开先勇跃地承担了建造。然经过精确计算后,官银实杯水车薪,一座也难建成。后族人和乡邻鼎立相助,捐资捐物又捐工,自家卖了360担良田,又亲自雇船下安徽采购夏江石,请石工精心打造。牌坊建得高大气派,雕花刻鸟,正梁中间镶嵌清嘉庆帝手书《贞女节妇》匾,金光闪闪。这件事在当时曾轰动一时。″徐老伯平静的语气中透着骄傲,脸上泛着红光。我们也称奇不已。稍缓,徐老伯又接着说:"徐开先建成牌坊后,又接着做了一件大事,建徐氏祠堂。祠堂三进,条石基,青砖墙,天井加木楼,黛瓦翘檐防火墙,典型的鄂东民居特色。可怜开先因长期操劳,积劳成疾,祠堂未完工便去逝了,由子应麟接着修尚成。″徐老伯讲到此时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态。</p><p class="ql-block"> 良久,吴老师提出到塆里转转。徐老伯带我们来到一座楼房前停下,说:″这房子以前是个箭楼,足有三层楼高。听老辈人讲,我塆是个船形宝地,先辈建箭楼是当桅杆之用,还有那个大碾盘碾磙当压舱石之用,讲究的很。"我们一行人又去看了徐氏祠堂旧址。徐老伯说:"大集体时期,徐氏人口暴发,有些人家完全住不下。但稍微平一点的地方不是田就是地,没人敢动。开山平地又没那个能力。后祠堂不得已住进了三家,后各家又改建了。″徐老伯无奈地摇了摇头。徐老伯又带我们来到后山,后山不很高,但植被茂盛,一条小径直通山下。我们来到山脚,豁然出现一条大河,徐老伯说:"这就是倒水河,河上游是龙谭寺水坝,下游直通县城。这河面够宽吧,我记事时还有放排行船的,我们站的这个地方有个小码头。又指着河岸一溜陡直的岩壁,这就是此山叫徒山的来历,也是我陡山塆的来历。″应我们的请求,徐老伯又带我们来到长山(徐氏祖坟山),指着一处园丘说:"这就是钟玉和秦氏的坟,原来是有碑的。王氏的坟在长兴村三屋山,要过河不方便去。″此时已是11点多了,徐老伯陪我们3个多小时了,非常感谢徐老伯,也怕累着老伯,我们便结束了此次的采访。热情的李书记在龙潭寺歺馆安排了中饭,还请了陡山塆小组长和徐氏宗亲会会长作陪,在这里一并感谢!</p><p class="ql-block"> 在回城的路上我陷入了沉思。牌坊店的故事世所罕见,一家的两个弱女子,一个勇挑重担,一个信守婚诺,用一生去诠释贞节的名份,我除了深深感动还有万分敬佩。我想,中华传统赋与妇女最优秀最高贵的两个品德,在当今社会中应还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应该大力宣扬和虔诚地继承!</p><p class="ql-block"> 吴怀国平</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7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