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郭通海先生的《琐事如烟(回忆录)》即将付梓,邀我作序,使我陷入两难境地:一难“受之有愧”,本人在文字乃至文学方面,既无建树,也无名号。凑和的几本小拙书也是形式不拘,内容粗俗,语无伦次,不足挂齿。二难“却之不恭”,我俩毕竟有几十年断断续续之交往,非一般熟人关系,为此而冷落他的一片热心似有不恭,更显不妥。思之再三,虽嘴拙舌笨,学疏才浅,孤陋寡闻,言俗词穷。为不拂美意,试着鸭子上架,鹦鹉学舌,胡诌几句,聊以应景。</p><p class="ql-block"> 郭通海先生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关中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和我们同时代人一样,经历过建国初期的贫穷艰难,文化革命的十年动乱,改革开放的生机再现,以及退休以后的舒适安闲。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磨难和挫折,收获过快乐和幸福。有丢弃学业回乡劳动的无奈,有摘掉生产队“欠资户”帽子的希望,有通过调动爱人工作而实现全家团聚咸阳的喜悦,也有企业破产、自己被迫下岗的惆怅。有少年时代的美好憧憬,有青壮年阶段的责任担当。有对父母长辈的孝敬宽容,也有对儿女孙辈的情深意长。有丧失亲人的哀痛,有儿女成才的慰藉,有在农村挥汗如雨的艰辛,有退休后在城市悠闲自在的时光。社会的风霜雨雪都曾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曾品尝。从学生到农民、从农民到工人、从工人到退休的人生经历,以及从长安到奔波于西安咸阳两地间、再到落户咸阳、直至退休后又回到长安的生活轨迹反映出他的人生道路虽说波澜不惊,也非一帆风顺。但他对因学校停课,自己返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遭遇,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对接班顶替,进国营大厂当工人的意外机遇没有沾沾自喜,盛气凌人;在没到退休年龄,而从工厂下岗失业的处境中,没有怨气冲天,仇恨社会,总是以平和的心情坦然面对,始终保持脚踏实地、不断追求,从不言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种处世态度确实是不可多得,难能可贵的。</p><p class="ql-block"> 郭通海先生虽然学历甚浅,严格的说只有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但他在自己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同时,甘愿当好“后勤”,做好服务工作,在为儿女创良好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方面,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吃苦耐劳,不遗余力。儿女学业有成,他功不可没。特别是在近古稀之年,拿起本来就结缘不深且早已生疏的圆珠笔,搜集学生作业本或废弃的公文广告纸,利用其空白的的背面,花费几年时间,洋洋洒洒写下近500页、约25万字、装订成十多本的回忆录初稿,确实是毅力可佩,精神可嘉。本人只能望其项背,自愧弗如。</p><p class="ql-block"> 在如今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信息快捷,人心浮躁,影视作品良莠不齐,网络帖子鱼龙混杂,正规书店门可罗雀,纸质读物很少有人问津的社会背景下,阅览郭通海先生的《琐事如烟(回忆录)》,犹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润人肺腑。该书全方位的勾勒出了那个时代关中城乡的风土人情,特别是集体生产劳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的生活画面,以及办丧葬嫁娶,过红白喜事的动人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和历历在目的回忆。徜徉其中,我们仿佛融进了茧子新村正月十三全村男女老少敲锣打鼓上香的热闹场面中,仿佛随着赶集的人群小心翼翼的走在秦镇古老的三根石条宽的石桥上,仿佛听到了夏收大忙期间,烈日炎炎之下场长在街道“翻场了,翻场了”的呼喊声,仿佛看到了国棉一厂“职代会”期间,台上领导高谈阔论,夸夸其谈,台下听众窃窃私语,和偶遇的熟人商讨家属调动的有关事宜的有趣反差镜头;仿佛游览了日本大阪、神户等城市的异域风景,品尝了有名的转盘寿司,体验了上海著名的迪士尼儿童公园的奇妙景观。仿佛看到了一个年已花甲,身挎背包,步履匆匆,到处打听驾驶员培训班,虽屡遭婉拒又不灰心的身影,仿佛感受到了六十多岁的儿子,用汽车拉着九十多岁的母亲到蒲阳寺院礼拜,老母虔诚焚香诵经、儿子在旁悉心相伴的温馨画面……此外,作者通过朴素的描述,父子情深,母子情督,夫妻情浓、姊妹情厚,甚至和女婿、妹夫的深情厚谊都跃然纸上,充满字里行间。</p><p class="ql-block"> 从宏观上看,作者通过讲述自己从推轻便车,到拉架子车,到骑自行车,到驾摩托车,到开私家汽车的历程,从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通过讲述自己从住土房、住男工楼、住平房、住较小面积的家属楼房,到住完全属于自己的较大面积较高档次的搬迁楼房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社会的进步。一叶知秋,他的人生经历是时代变迁,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一个缩影。微言大义,他用这种方式由衷的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赞美,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歌颂。</p><p class="ql-block"> 另外,作者在建房造屋、红白喜事、四季农活以及耍社火等活动的描述过程中,提及的有关农具名称,如“辘轳,碌碡、谷杈、钐子”等、房屋的构成部件的名称,如“脊檩、檐檩、撩檐、通椽”等、四季农活的名称如“倒梁、盘场、打尖、掰岔”等、红白喜事中用到的炊具灶具如“高灶、地雷锅、蒸甑、酒提”等,以及长安的方言、俗称、俚语如“地老鼠车”(轻便推车)、“柳木腿”(高跷)、“大头娃”(戴面具的喜剧角色)、“袖狗娃”(老鹰捉小鸡的儿童游戏)等。这些东西,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环境的改变,正在远离人们的生活,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逐渐消失。但是这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印记,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心血。虽无传承的必要,但有珍藏的价值,从这点来说,该书也是值得阅读、品味、乃至收藏的。</p><p class="ql-block"> 至于从文学角度,此作有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 一、语言朴素平实,娓娓道来,不渲染,不夸张,不故弄玄虚,甚至很少用成语;</p><p class="ql-block"> 二、条理清楚,思路清晰,整个结构布局合理,具体事件以顺叙为主,首尾呼应;</p><p class="ql-block"> 三、观察事物全面准确,叙事状物笔触细腻,使人有亲切感和真实感;</p><p class="ql-block"> 四;在表现手法上形式多样,尤其是对插叙手法的运用比较得心应手,娴熟自然。</p><p class="ql-block"> 当然,若斗胆妄言,窃以为也略有不足之处:一是对宏大精彩场面,缺乏浓墨重彩的描写,略显单薄;二是对国家政治体制的演进和大政方针的描述,略显凌乱。但瑕不掩瑜,可忽略不计,况实属不知天高地厚、自不量力的外行班门弄斧,谬评诓论也。</p><p class="ql-block"> 据作者本人讲,他写回忆录既不图名,也不图利,目的主要有三:一是检验自己的记忆能力,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保持自己的动手能力;二是给亲戚朋友较系统的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交流人生经验;三是给儿女孙辈创造点精神财富,起到励志作用。我个人认为,他想到了,做到了,目的基本达到了。</p><p class="ql-block"> 啰啰嗦嗦说了以上几点,是为序,忐忑,不知可否! </p><p class="ql-block"><b> (作者:张庚学) </b></p><p class="ql-block"><b>2024年6月11日,匆匆于韦曲家中</b></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