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是个从云南和四川省地图上都找不到的村子,它的却存在。</p><p class="ql-block"> 俄亚大村隶属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个村庄的地理位置非常奇特,位于云南四川五个县的交界处,村子周围被山水紧紧围绕,有着“鸡鸣两省五县”称号。这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纳西族古寨,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世界罕见的蜂窝状建筑群;村子边上古老的全自动磨坊群;留存至今最古老的马帮;还有隐蔽在大山深处的庄房;中国最后一个“伙婚”的婚姻形式。俄亚大村全村共200多户人家,有一半的家庭依然是“伙婚”,俄亚大村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纳西族俄亚大村,依山筑于悬崖山路窄巷错综曲折,至今村里的运输依然靠马帮。</p> <p class="ql-block">一、俄亚大村的马帮,最古老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这座狭窄的水泥桥是古村落和外界的唯一通道。清晨,村口的桥头最是一天中忙碌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5月正是农忙季节,清晨的阳光洒进俄亚时,纳西人的骡马开始陆续走出大村,山寨里马铃声此起彼伏。早晨,马帮驮着自家马圈里的肥料往田里,傍晚,从庄房里驮回家里需要的物料。也许不久的将来,马帮这条俄亚大村流动的风景线,将退出人们的视线,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二、探秘俄亚大村纳西族古民居。</p> <p class="ql-block"> 正因为交通闭塞,俄亚大村的古民居才得以保留,整个村子用石头垒砌而成,几百户人家依山而建,一户挨着一户,你家的屋顶或许就是他家的门厅,远远望去,房屋鳞次栉比,相互通连,分不清彼此。每家每户都是三层建筑,第一层为圈养牲口,第二层为起居餐厨,第三层则是粮仓。俄亚大村纳西族古民居建筑群是世界罕见的“蜂巢状”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身着华丽服饰的纳西人,相聚于寨子的中心,载歌载舞。寂静的夜晚一下子欢腾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俄亚大村最常见的木楼梯,是用一根独木做成的,在一根整木上面凿出踏步。瞧,纳西孩子走独木楼梯如履平地,而我手脚并用,战战兢兢才爬上去,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p> <p class="ql-block">三、俄亚大村纳西族妇女织布坊。</p> <p class="ql-block"> 手工纺麻技艺是纳西族妇女的一项基本技能,又是纳西族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纳西族居住的俄亚大里至今仍流传着这项手工技艺。纳西人的织布机叫腰机,是四只脚的织布架。把纺好的麻线根据麻布的尺寸,穿好经纬线,用脚控制经线开合,手持木梭,来回穿纬线,边穿边紧线,如此不断反复,麻布渐渐变长,成为成品布匹。这种原始的织布方式会渐渐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目前只有家中的老人在农闲时还会继续……。听纳西女孩说,她的白色麻衣是十三岁时妈妈给做的。这是酒店服务员小妹母亲织布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四、走进纳西族人家,最真实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俄亚大村的纳西人至今还演绎着祖辈留下的农耕文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纳西女子,忙时劳作,闲时制麻、织衣,各个心灵手巧。瞧,帮智的奶奶纺麻的动作是多么的娴熟,让我这么笨手拙脚的外乡人望尘莫及。</p> <p class="ql-block"> 纳西人的热情也让人难忘,好客的帮智,为我们做了纳西美食,臭鱼汤,玉米饼,腊肉香肠。</p> <p class="ql-block"> 帮智为我们穿上她珍藏的纳西女子的麻衣,穿上麻衣的那一刻,还真有那么一点纳西女子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在帮智家的一日,虽然时间短暂,却回味绵长……。</p> <p class="ql-block">五、水磨坊,纳西族民族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纳西族俄亚大村的水磨坊群,旅行途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个水磨坊群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以说的动能替代了电力,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至今还在使用中。每天早晨和傍晚村民们会三三两两地来到水磨坊磨玉米粉。</p> <p class="ql-block">六、大山深处寻觅纳西族的“庄房”。</p> <p class="ql-block"> 炊烟起了,我在村口的桥边等你。随着叮叮当当的铃声近了,下地干活的马帮大军随之而来。我们跟随着进山的马帮队伍和下地干农活的老人,艰难地往山上走去,去一探庄房的究竟……。</p> <p class="ql-block"> 俄亚大村人多地少,村民们种点粮食需要翻山越岭,少则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俄亚大村的为蜂巢式建筑,层层叠叠,户户相连。底层养牲口,楼上住人,所以,每天都得清理牲口的粪便,也是极好的有机肥料。清晨,骡马大军驮着猪羊牛粪去自家的田里劳作。由于山路崎岖且路程比较远,因为有了庄房,用于劳作间的休息,现在也用于养牲口和堆放劳动工具及储存粮食。</p> <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走的快要放弃时,前方的山腰间有几间木质的建筑,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庄房”?</p> <p class="ql-block"> 好客的主人见到我们这两个陌生来客,热情地拿出了早点,酸菜腊肉包子,是我吃过最美味,爱自由行走的我,每一次都会被这纯真的善良而感动着。</p> <p class="ql-block"> 春耕近了,山坡上也渐渐地热闹起来了,一对母子顶着烈日抓紧时间播种玉米了,儿子牵牛犁田,母亲就跟着播种。这久违了的劳作场景满是温馨……,期盼着他们能有个丰收年。</p> <p class="ql-block"> 走进俄亚大村,让我为此驻足的不是因为这里一妻多夫制的习俗,而是纳西族村民的淳朴和热情,以及这里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