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晚上与朋友小聚,酒间免不了谈些家事国事,邻里事,他人的秘闻轶事。一朋友忽然来了句一夫一妻制该死亡了。此语一出,引来一片啧啧声。老李却说这是大概率的事。因为从两头婚到合同婚再到不结婚,这才几年?社会发展之快,连婚姻都像土行孙一般,在地下遁行。</p><p class="ql-block"> 我有些蒙圈。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是浸染的颜料太多太久没了古香古色,还是褪色的颜料添加了现代的化学元素?一夫一妻制是“该”死亡还是“已”死亡我不能妄加议论,重要的是“该死亡”的后句,是多夫多妻还是独处尘世孑然一身?</p><p class="ql-block"> 看着灯光下觥筹交错、侃侃而谈的众人,我的脑海里闪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身影,闪现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情景……我不知道牛郎、织女此时是该鹊桥相会还是天各一方;孟光、梁鸿是该举案齐眉还是独来独往;还有哭倒长城的孟姜女、私奔的卓文君和那些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帝王们,不知道又该如何去评判!朋友的那句话,在酒杯中依然沸腾、晃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离开酒店,肠胃里酒精在发酵,微醺中带着睡意和朦胧。远处跑调的“我拿青春赌明天”的男高音,听着有些别扭。我不知道今晚酒醒何处,大脑中“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不安与烦躁,孤单?失落?我忘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茫然中,我在自问,婚姻究竟是彼此生理的需要?还是联系门楣的纽带?甚或是传宗接代的延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成全儿女终身事,了却父母一片心的婚联又说明了什么?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之人生四大喜又意味着什么?如果婚姻是父母的义务和责任,是“家”的荣耀和尊崇,那一夫一妻制该死亡的新论又在向人们昭示什么……</p><p class="ql-block"> 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睹物伤怀,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又总是多愁善感,而我为了一句无关家国疼痒的话纠结皱眉,想想自觉好笑。月光下,形影相吊——我的人,我的心。不知道酒醒何处,更找不到意念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留给我的,唯有道路两旁树影的瑟缩摇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6.12日写于陋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