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漫记

苍耳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甲辰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这一天与往日没多少不一样,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年中的一天。集市家中多了粽子的身影,电视里有全国各地划龙舟的吆喝和胜况,双休日成为三休日。</p><p class="ql-block"> 三休日倒好。利用其回趟老家,打理收割的小麦,风装入仓,弄得我浑身疼痛,又尝“粒粒皆辛苦”滋味。儿子由蓉城回广元小憩。端午日从市场上买回一把艾蒿,和着菖蒲扎捆悬于门庭,如此几乎相守一年,算是端午的最大节礼。</p><p class="ql-block"> 与孩童记忆比较,端午少了望眼欲穿的期待,那诱人香喷喷的包子,其实面皮远不如今天白净,就像我的皮肤,二黑二黑的。少了拿镰刀割艾蒿,磨面蒸包子,喝雄黄酒,向外爷家送节礼的过程与和欢。那时候的端午节,没见过粽子,不知道粽子何物。或因南方食粽子,北方吃包子,广元是南方的北方,饮食兼及南北,原先过节吃包子,而今粽子包子“通吃”。</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叫法还多。同春节、中秋、清明共为华人四大传统节日。华夏大地过端午由来许久,具体起于何时难于定论。而今端午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过端午节呢,更多是文化传承,保存文化记忆,快乐则多在休假之中。</p><p class="ql-block"> 中国是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文字不易,文化不断的国家,族曰华夏,种曰炎黄,礼仪之邦,节气节日自然是多。究其源流起始,节庆或自于农耕物候,或始于天象,或故事传说,或铭记英杰。端午节互致“端午安康”而非“节日快乐”,是为缅怀先秦伟大爱国主义者、百姓的好官屈原。唐代文秀诗《端午》有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传屈原五月初五投江殉国。而今吃粽子因为向汩罗江投粽子,为鱼投食,期望鱼通人性,不要伤害没江屈子,划龙舟也因为时人驾船打捞沉江屈子,年复一年演变至此。端午起源还有纪念伍子胥,先民龙崇拜,“飞龙在天”之说。说辞众多,仿佛纪念屈原主流。</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通过文字符号“较真”。《说文解字》这样释“端”:“直也,从立耑(duan,阴平)声。”“耑”是“端”的古体字,“耑”即是“端”。《说文解字》解“耑”:“物初生之题也。象生形,下象其根也”。“题”,人额头之意。综前,“端”有露头、开始以及正直的意思。“午”是象形字,甲骨文“午”像舂米的木杵,“午”是杵的初始文字符号。因为“午”的形象,引申有中间、正直之意。午时、正午意思在此。《说文解字》这样释“午”:“忤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说文解字注》释“午”:“午者,阴阳交,故曰午。四月纯阳,五月一阴屰阳”。根据古代干支历法,正月到五月,分别叫做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和午月。据此,五月就是午月。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初始,“端午”自此名立。同时,“端”“午”二字皆含有中正之意,与屈原相遇,是前人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p><p class="ql-block"> 再说说别名端阳吧。《说文解字》这么解释“阳”:“阳,高明也”。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是为高明,即高大明亮。“阳”的甲骨文和金文基本造型为:“阜+日+示”。“阜”为山,“日”为太阳,“示”为祭台,表达“阳”与山、太阳和高处关联。山受太阳光照射面为阳,引申为温暖、明亮,再引申为地理方位及哲学概念。五月初五起名“端阳”,表达五月进入热天,天地更加光明,炎热季开始。端午连着芒种和夏至。芒种是适宜种植带芒农作物,也就是插秧的季节,因为气温升高,雨量充沛。夏至是提示天气渐热的节气。端阳在此,共同表达物候“阳”“热”“初”。也算酷热渐临,先提醒打个招呼。</p><p class="ql-block">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忙忙栽,夏至两丢开”“夏至三庚数头伏”“宁过端午不过年,端午过后慢慢闲”。多亲切的谚语!易识易记,然谚语何止于催耕言农?可而今农村芒种不忙,蛙声沉寂鸟语悠扬,是类似川北山区传统农业分户经营当下之哀。</p><p class="ql-block"> 五月草木葳蕤,然叫毒五月。因气温高、湿度大,万物猛长,虫蛇病菌滋生,人易患湿热之症,易被毒蛇病虫病毒伤害。故古有农历五月百病泛滥之说。端午时节割挂艾蒿,喝雄黄酒,挂香包香囊,意在驱虫祛毒。五月五行属火,养生首在修心,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心急上火,早睡早起,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多吃生姜,多摄入苦味,少食寒凉和酸味食物,一般不宜泻耗性活动。</p><p class="ql-block"> 形散神弛,东拼西凑,南山北水,恕耗时碍眼。</p><p class="ql-block"> (苍耳子甲辰端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