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融合:让你在“五感”中充盈正能量

红蓝融合.鲁霞客

<p class="ql-block">同学们,<b style="color:rgb(237, 35, 8);">历史,是一条奔腾的长河,永远奔涌着青春奋斗的浪花。</b>人民海军用一个个强军镜头向党和人民报告,海军官兵传承“革命红”、融合“科技蓝”,“红蓝融合”的海军正向着世界一流挺进。我注意到,在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衡中海航生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我想,镜头里的科技装备,可能因为同学们将来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先进;由于你们的成功驾驭,我军胜战的底气更足。</p> <p class="ql-block">衡水是“在儒之乡”,董仲舒“天人三策”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就连咱们的土特产衡水老白干,也在这片土地酿造了两千多年;我现在有一个预想,就是咱们衡水中学的教育思想和做法也可能影响中国教育两千年。今天我们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衡水“土特产”——红蓝融合,这份驰名军内外“土特产”的创建者就是衡水人,现任中央纪委常委,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副书记兼中央军委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空军中将陈国强。同学们如果想要向着更美好地未来进发,需要从现在开始,强化“红蓝融合”理念,让“传统红”+科技蓝的理念在内心深深扎根。</p> <p class="ql-block">刚才,刘院长全面介绍了“红蓝融合”理念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我在这里力荐一个“五感”理念,这是陈国强中将任师政委时提出来的,即:<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全师开展“五感”为战士过生日活动:感恩父母给予我生命、感激组织给予我培养、感谢战友给予我帮助、感动军营给予我历练、感悟人生给予我成长,</b>这种深刻的心灵润泽,足以影响官兵的一生。这个“五感”活动运用到咱们中学生身上,可以转化为:<b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恩父母给予我生命、感激老师给予我培养、感谢同学给予我帮助、感动学校给予我历练、感悟人生给予我成长。</b></p> <p class="ql-block">作家冯唐说:能量高的人,才能持续成事。“五感”就是一种自我充能,能让同学们时刻充盈满格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恩父母给予我生命。</b>习主席强调:“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咱们衡中的王炳坤同学有段话说得情真意切,他说:“我相信,好多同学都曾经向父母许下过‘孝’的宏愿,可是我们都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的脆弱,所以‘孝’才是我们从现在起要进行的最起码的道德。”这段话字字是诚心,句句是感恩。“感恩是灵魂的健康”,心念感恩,脚下有根,作为中学生应将感恩父母的孝心孝行落实到“五个不让”上:</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是不让父母失望。</b>《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的整个身体都来自于父母,不能损伤,爱惜身体是孝的第一步,是最基本的要求。近年来的校园欺凌事件,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3·10邯郸三名初中生将同学杀害埋尸案,简直令人发指。现在有极个别学生自虐、自伤、自残甚至漠视他人生命,这是多么的让父母失望呀!从本质上讲,就是感恩父母的意识缺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是不让父母失联。</b>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用现代思维理解,就是在家里要主动与父母沟通,在学校应多给父母报平安,放假时多陪伴父母说说心里话。住校的学生就定期与父母通话,现在使用智能手机很方便,视频通话也非常通畅,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先与父母通个话,不要忙着打游戏,不可像俗语说的那样:娘想儿没缝,儿想娘没空。要知道,你的一个电话,可能决定父母一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是不让父母失养。</b>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中学生学业压力大,这种外压力可以通过为父母争气、为更好地赡养父母而转化为内动力。小时候母亲对我说:“小四呀,你长大了若能有出息,我跟着你享一天福,死了也能闭上眼呐!”这句话成为我奋斗图强的原始驱动力,入伍至今42年,我从无一日懈怠。个人努力的成果及时反哺于孝敬父母,父亲去世的早,母亲生前经常说:“我现在的福都享不了了。”我觉得,为父母而学与为党为国而学是内在统一的。我们决不能在父母需要的时候,以自己心有余而力而不足找借口。父母是人生的第一福田,我们在这块福田上种下什么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果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是不让父母失敬。</b>《论语》中记载,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是指能够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之类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恭敬之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有什么区别呢?曾经有一个母亲,住在儿子家,因为母亲到了儿子房间遭到训斥,当天晚上母亲跳楼自杀。</p><p class="ql-block">各位同学对父母敬不敬,可以通过《弟子规》中的四句话来自查:一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在呼唤你的时候,你有没有带搭不理?二是“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要求你做的事,你有没有推三阻四不愿干?三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育你的时候,你有没有冷脸顶嘴?四是“父母责,须顺承”。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怼天怼地怼空气?</p><p class="ql-block">要知道,孝不仅要尽好奉养义务,更要重视对父母心理、情感和精神上的敬重和抚慰。现在有的孩子对父母没大没小,美其名曰平等。时下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呈上升趋势,2023年中国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小学抑郁检出率竟高达40%。我女儿是学心理学的,她考取了国家级相关证书12个,她越来越深刻地感到,中国人不应该有心理问题,问题是有的人把传统文化弄丢了。</p><p class="ql-block">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操作性极强的疏解心理问题的方法。以通俗的《弟子规》为例,它以《论语学而》篇的“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思想,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具体阐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是教导孩子尽守本分、克己守礼、约束邪念、保持诚实,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传承忠厚家风的最佳启蒙教材,能够很好解决当今家庭教育中的孩子不爱学习、不合群、懒惰、过于依赖父母等许多难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五是不让父母失落。</b>“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一俱。”孔子在《论语》中的这种要求,化作今日的做法,就是要牢记父母生日,在简约而又动情的庆寿中,既为父母的身体健康而高兴,也为老人一天天老去而忧惧。岁月是无情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应该以“看一次、赚一次”“孝一点、赚一点”的紧迫感,倍加珍惜可以为父母尽孝的时光。</p><p class="ql-block">梁启超曾说过:“对待家人的态度,是你最真实的人品。”百善孝为先——“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积德行善的最佳方式是孝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顺父母的最佳时机是眼下;“老猫炕上睡,一辈传一辈”,教育孩子的最佳课程是孝道。2017年9月,我时年92岁的老母亲检查出患上癌症,我主动要求提前退休。我的退休报告上写着:提前让个编,做点小贡献;趁早尽尽孝,老娘正需要。2018年4月,当我握着老母亲的手,93岁的老人家安详咽下最后一口气时,我觉得这种选择是值得的。为此,我写下一首打油诗:花未全开月未圆,奋斗军旅心坦然,助力强军报娘亲,忠孝兼顾得两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激老师给予我培养。</b>“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一直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是老师的辛苦传授值得感激。</b>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老师从事的职业让人尊崇。</b>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对于老师的赞美之词总是令人动容,富含哲理的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孺子牛”,真情写实的有“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坚守,育万千桃李。”形象生动的有“春雨”、“人梯”、“春蚕”、“蜡烛”……“程门立雪”等中国历史上尊师重道的故事不胜枚举。衡中推行师徒制并倡导团队作战,从不提倡“一枝独秀”,而是“满园春色”。衡中的青年教师成长非常快,经过三五年的锻炼培养,自身素养和团队素质都会高出一大截,有的三年成为业务骨干,四年成为中层干部。近年来,老师们先后有100余项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省级奖励,200余位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大赛中获特等奖或一等奖,1000余位教师赴全国各地讲学或做公开课,许多教师已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p><p class="ql-block"><b>师生良好的互动让人敬慕。</b>唐甄《潜书•讲学》中有言: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意思是学习以得到名师指点为珍贵,也以得到真正的朋友为珍贵。我国历史上从来不乏感情深厚的师生,他们相互欣赏、惺惺相惜,老师能够倾囊相授,学生做到恭敬有加……古时候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如今有亦师亦友、终生为友。最令人敬慕的师生情是孔子和颜回。孔子作为老师真诚地赞赏这个得意门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充满感激地推崇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大意是称赞老师的道法超然,越抬头看越是高深,越是钻研越是深奥。衡中的师生关系非常和谐,学生们敬重老师没有一位在外面搞有偿家教,猎头很难挖走这里的老师。衡中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一支敢打必胜、永争第一的教师团队。</p> <p class="ql-block"><b>老师付出的辛苦让人感动。</b>咱们衡水中学的教师都是有责任、有信仰的人,一直在践行“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的理念,付出了一般中学老师无法想象的辛苦,比如:每天5时40分起床、19时晚自习、22时晚休就寝,无论早与晚,一天下来都有老师陪伴学生的身影,一起跑操,一起上自习,老师时刻亲自引导学生。衡水中学不需要学生自己买练习册,大部分题都是老师从好几本练习册上自己做一遍,取其精华,再出一道更好的题给学生。“打井”的事由老师辛苦去做,学生只管打开水龙头喝水就行。有学生动情地说:“我不止一次看见班主任在早餐时间趴在办公桌休息,说实话,我做不到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拼搏,所以虽然我很怕他,但也非常心疼他。身为学生高三有盼头,高考倒计时,但老师真没盼头,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据了解,衡中老师们经常备课到深夜,每次大型考试后,总是连夜把试卷看完;有的老师家人住院,一边陪护一边备课、批改作业;有的毕业班老师临近高考查出患病,仍坚持上好最后一节课。曾经有老师因为长时间用饼干充饥导致胃出血,也有老师加班到十点晕倒在回家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是老师的师德师风值得感激。</b>老师的师德师风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p><p class="ql-block"><b>一方面,遇到好老师是幸运。</b>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对此理解极其深刻,因为我遇到过好老师,也遇到过差老师。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孔繁春,无愧于孔夫子的传人,心中有大光,眼中有火炬。他做人做事做学问堪称典范,深受学生们的敬仰。他当年为我仗义直言、教我书法等情境,像画面一般地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每年回老家都去看望他,也邀请他到我处相聚。今年清明节回老家,我请老师坐一坐,孔老师真诚地说,我与可弟是亦师亦友亦兄弟。不过,我也遇到过差老师,险些要了我的命。他是初中时的班主任,我后面的女同学作业本不知让谁撕了,她在晚自习时突然间大哭起来,张口就说是我撕的。那时我们家里正遭受迫害,我整天谨小慎微那敢惹事,赶紧对天起誓没有撕。但这位班主任不问青红皂白,一把将我拽出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连扇我20多个耳光,打得我面部失去知觉。这还不算,晚自习结束后,他把我留下来又是一顿毒打。那天晚上我鬼使神差地奔着火车道去了,是母亲找我的喊声震醒了我,但我不敢对母亲说。应该说,在我们家受迫害的日子里,我受过的所有屈辱很多,但我将其融入到那个特殊时代都释然了,但这件事给我造成的损害一直无法释怀,同学们能够遇到好老师真是幸运呀!</p> <p class="ql-block"><b>另一方面,遇到好老师该珍惜。</b>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咱们衡水中学的学生好有福气,老师们对此理解深刻,他们说:“教育是良心活,一个孩子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期望,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最好的教育就是传递爱,要像农民种庄稼一样,认真培育好每一茬学生。”咱们学校坚持教师、政勤、家长和各界人士协同发力,充分发挥教师队伍育人主力作用、政勤队伍综合育人作用、家长队伍合力育人作用、各界人士协同育人作用。首先从领导和老师做起,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严禁有偿家教、吃请受礼、拉帮结伙、痴迷网络;认真践行师德师风“八大工作纪律”,积极开展德育创新标兵、十佳师德标兵、首席星级教师等评选活动,形成全体教师比责任、比奉献、比人格、比境界的良好氛围,涌现出大批师德典范。师德兴则教育兴。近年来,衡水中学通过开展“师德标兵”“十大魅力班主任”“十大德育创新标兵”等活动,融师德建设于专业提升、班级管理等常规工作之中,引导教师守住心中净土,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都把提高人格修养作为第一要务,进而树立了一大批师德典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是老师的深厚情怀值得感激。</b>一个人的情怀只能孤芳自赏,一群人的情怀才满园春色。走进衡水中学,每一位教师都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传道情怀和仁爱情怀,引领着学生们奔向拥有诗与远方的美好前程。</p><p class="ql-block"><b>一要感激老师的家国情怀。</b>家国情怀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小到爱家,大到爱国。家国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一种高贵的人文精神,优雅而博大。近几年,教育界有两个“网红校长”,一个是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最近从岗位上退下来,去曹德旺办的民办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当校长了;另一个是太原理工大学原校长郑强,这两个人的言行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大力倡导并认真践行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王树国讲,大学的使命是培养对国家、对未来乃至对世界负责任的人才。郑强的话更犀利一些,他尤其对那些培养的学生大多出了国并以此为豪的名校嗤之以鼻。</p><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咱们衡水中学老师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样的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落地的,这才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切实地体现。</p><p class="ql-block">爱国不需要理由,不爱国才需要理由。最近网上在谴责一个叫赵通的留美学生,他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留美,给美国献了四条毒计来破坏中国统一台湾,已经成了全国人民的公敌。一滴水洒在地上很快就会蒸发,一滴水融入大海将永不干涸。有人想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实际上终生脱不了一个小我,活得很可怜。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融为一体,一个大我才能产生,也才能激发出更强的创新潜能。</p> <p class="ql-block"><b>二要感激老师的传道情怀。</b>传道情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p><p class="ql-block">“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咱们衡水中学的育人理念,是“给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老师们都有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情感,有做学生思想引路人的热情、激情和耐心,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崇高的师德塑造学生,甘为人梯,播种未来,自觉做学生们的人生楷模。</p> <p class="ql-block"><b>三要感激老师的仁爱情怀。</b>仁爱情怀,就是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咱们衡中老师以父母心做教书人,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积攒给学生的一潭水,注重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有位班主任说,心怀一颗父母之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么在跟学生沟通交流的时候,将心比心就会容易很多。老师们以学生为根本,备课想到学生,讲课关注学生,把学生的评判作为检验育人成效的首要标准。对学生包容宽容、热情鼓励,平等交流、以理服人,体谅学生的各种具体困难,并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解决。</p><p class="ql-block">李旭彤曾用一句“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总结了他十年的班主任生涯。他说:“其实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还有挫折,但正因为心怀一份对于教育的坚守和初心,所以当班主任是一种幸福。”衡中多数学生表示,老师管理虽然严格,但更有其人性化的一面,那就是时刻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温暖。有如此有仁爱情怀的老师,不仅是同学们应该由衷感激,学校也应该给予特殊的关爱。</p><p class="ql-block">我前几天到武警后勤学院当评委,学院党委提出好车紧着教授坐,教授用车基本上派的都是奥迪,奥迪没有了就派皇冠,让教员出去很体面。崔俊旭政委对说,在院校对教员怎么好都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谢同学给予我帮助。</b>同学是什么?同学是怀揣同样梦想的追梦者,是奔向共同目标的圆梦人。一起拼搏的日子,沉淀出纯真的情谊;一起奋斗的岁月,滋养了走心的记忆。同学的意义不是两个字的简单组合,感谢同学帮助乃是一生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方面,珍惜“缘分”,在相互磨合中完善自己。</b>人这一生,总在遇见与被遇见的路上。人海茫茫,同学一场是大缘、善缘,终生的难解之缘,值得我们用心珍惜。</p><p class="ql-block"><b>一要以欣赏的眼光高看同学。</b>同学从五湖四海相聚一起,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习惯,容易出现看不惯、想不通、受不了的问题,进而产生一些小摩擦。最重要的是要确立欣赏的眼光,多看对方的长处,尊重他人的习惯;多想对方的好处,关心他人的需要;多体谅对方的难处,遇到摩擦各退一步,才能构筑起和谐的宿舍环境。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中毒事件,以及一些学校出现的寝室悲剧,使得“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这句调侃的话,成为同学之间最流行的问候语,有抽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尤其是舍友对同学关系不满意。视角一变,晴天一片。同学尤其是寝室关系这道坎,需要相互欣赏的眼光来破解。</p> <p class="ql-block"><b>二要以求同的思维理解同学。</b>世界上的问题不就是一个解,面对问题,不要以为就是自己的意见正确,同学之间要本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原则,非原则问题多用求同思维加强沟通,对方反复反对的就不要坚持,对方反复坚持的就不要反对,你这一次让对方一步,对方下一次也会让你三分。原则性问题应守护“边界线”,把握“分寸感”,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明确各自需求的边界和接受的底线,在心中拉起“警戒线”,守护每一个人的“边界”不被逾越。当矛盾摩擦无法解决时,也不要主动升级矛盾,或一味压抑自己,可以寻求外力支持,比如:请其他同学帮助协调、或是求助辅导员、班主任,这些都不行,就要找学校有关部门反映。目的是通过调适各自的行为、思想、观念,最终将矛盾化解到最小,达到团结和谐的目的。陈国强中将说:“人活一辈子,应提倡大眼界、大胸怀、大境界、大追求。别那么小鼻子小眼的,尤其不能打小九九、占小便宜、拉小圈子、递小报告。”</p> <p class="ql-block"><b>三要以自律的觉悟适应同学。</b>人际关系就像荡秋千,第一个力最关键,集体生活要做给出第一个力的人。集体住宿,作息不同、习惯不同,个人的生活难免会受到影响,每个人都应主动适应对方,多做一些打扫卫生等细小工作,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注重卫生,不让一双臭脚熏满屋;注意安静,看视频、听语音戴上耳机;尊重隐私、借用物品及时归还,决不能随意用同学的牙膏等物品;学会感恩,不将他人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创建“红蓝融合”陈国强中将提出的“六人六心”对同学们很有借鉴意义,即:与人为善,怀有一颗善良之心。学人之长,怀有一颗好学之心。感人之助,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容人之过,怀有一颗包容之心。举人之德,怀有一颗爱才之心。成人之美,怀有一颗助人之心。要知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同学间一起历经的欢笑、泪水、沮丧、喜悦,也许多年后再回首,当时觉得“厌烦”的人,如今却感觉这样可爱。他们磨平了你众多的“棱棱角角”,也就为你铺垫了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另一方面,处成情分,在善心善举中厚积真情。</b>善心是什么?善心是为人处事的根。有道是:天宇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不度不善之人。周易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珍惜缘分就应处成情分。</p> <p class="ql-block"><b>一要有与人为善的包容心。</b>量大好做事,树大好遮荫。有位名人说过,人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是一个人的善心容得下全世界。同学们因为地域文化、生活习惯上各有差异。有的学生与其他寝室的人关系很好,而自己寝室的关系却很差;也有的寝室出现几个学生合起来孤立一个同学的情况。新时代的中学生,应以博大的胸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允许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就是包容。社会学家认为,只有将群体引向积极包容的方向,集体生活才会改善。同学得应该想一想,同学一场是要“同室操戈”,还是要同心同德?我前几天看到突发地震时的一幕,在同学们争抢着往外跑的时候,一个学生返回来抱起有残疾的同学,这种“中国好室友”,才是同窗情谊应有的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b>二要有善解人意的同情心。</b>同情心就是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孔子以“仁者爱人”的价值理念,来倡导人们超越自我,顾及他人,同情弱者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细腻情感的、缺乏同情心的人,不可能有崇高的理想。”由此可见,在中西伦理文化中,同情是一个基于普遍人性的伦理道德范畴。同情是以超越自我利益考量的情感或激情,与关心对象保持道德情感上的和谐一致,为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利益而有所作为。当然,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也不是装模作样的怜悯,而是与弱者情感共鸣后的相助。比如:单亲家庭的、生理有隐情的、接受能力弱的、性格有缺陷的、有不良习惯的、家庭有变故的、犯错误受到处理的同学等,都是相对的弱者,对他们不仅不能疏远歧视,而且要本着不放弃、不抛弃的原则,分门别类地给予“特别的爱”。这也是同学间存储感情的好机会,人与人相处最忌讳的是揭人短处,捅人痛处,动辄骂脏话、放狠话、说赶劲的话。</p> <p class="ql-block"><b>三要有善始善终的利他心。</b>爱因斯坦说:“只有利他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生活。”我觉得,白金法则是同学相处的最佳实现方式,即:别人希望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去做。据了解,影响同学关系的首害是自私自利。如今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家长掌上明珠般的呵护甚至溺爱,有的就养成了一切为我的坏习惯。有个同学说:“我很想给舍友买一个垃圾桶,因为她不扫自己脚下的垃圾,从来都是踢给我,还假装一副我从未发现的样子。”因此,同学们应首先打破一切为我的观念,确立一切利他的观念和习惯。比如:同学身体有病的时候,陪着去医院,或者帮着请医生,打点病号饭,催促着吃药;同学亲人来校的时候,最希望同学给自己撑面子。好同学就应该主动介绍一下情况,陪着吃顿饭,临走时送一送;同学家庭变故的时候,力所能及地帮一把,主动给老师和领导反映;同学考试受挫的时候,在给予心理安慰的同时,帮着找原因补补课;同学犯错受处理的时候,主动走近并开导他,帮助同学一起前行,等等。同学之间应强化这样的理念:同学同心,其利断金;同学一回,友谊一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动学校给予我历练。</b>感动是一种能量,能量是可以传递的。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动你的东西。创立“红蓝融合”的陈国强中将有句挂在嘴边的话:感动不了自己,就感动不了别人。衡水中学与“红蓝融合”非常相像,是生命潜力“挖掘机”,产生感动的“催泪弹”,催人奋进的“能量场”。正如郗会锁校长所言,衡中搞的是素质教育,抓的是“绿色升学率”,学生们刻苦但不痛苦,学生的眼睛里有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首先,衡中是梦想起飞的“发射场”。</b>在不少学生眼中,衡中是实现大学梦想、人生起飞的摇篮;在很多家长眼中,衡中是削尖了脑袋都想进的名牌高中;在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眼中,衡中是优秀生源地;在其他高中眼中,衡中是学习的榜样……中学以升学率为王没有错,关键是像衡中这样把素质教育要搞好。我近日在陆军工程大学当评委,他们听说我要到衡中来,特意让我给同学们带话,真诚欢迎大家到陆工大来,让个人梦在强军梦中实现双赢。</p> <p class="ql-block"><b>一是不搞恶性开发令人感动。</b>衡中不是从学生的睡眠中抢时间,而是通过精细化管理省时间。衡中学生全部实行寄宿制,每天凌晨5:40起床跑操,一直到10:10熄灯睡觉,每个时间节点都有精细控制,这样每天能确保学生有8个半小时睡眠、1个小时体育锻炼、半小时观看新闻节目。高一二年级每天都有2次跑操,每周都有3节体育课,2节体活课,每两周放假回家一次。每天从早到晚,衡中的铃声有40多道,最短间隔只有2分钟。午休晚休必须上床,也不能提前起床,不能挑灯夜读、聊天玩闹,这样的作息制度直到高考前一天都在坚持。我当年让女儿进东港二中,主要是因为这种精细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p> <p class="ql-block"><b>二是不搞机械管理令人感动。</b>管理是要管在理上,衡中的管理上充满着人性化的设计。采取分年级错时两分钟就餐,避免排队拥挤,节省打饭时间,保证就餐质量。学生可以把牛奶、饼干、苹果、梨等不易坏的食品带到学校,但只能在宿舍吃;学生可以在餐饮中心的超市购买食品,但也只能在餐饮中心和宿舍吃。上课时老师提前候课,不能拖堂,综合自习老师不能进教室“干扰”学生,学科自习老师不能登台授课,节假日不能办任何课外班,鼓励老师利用寒暑假外出研学旅游。学科自习下课,不管完成与否都要交作业,目的是不让作业延伸到课外而侵占学生课余时间。课间休息时,老师们能享用到免费茶歇。上班期间,老师可以随便出入校园,无课时可外出买菜,只要打招呼,不算请假,也不扣钱。长期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使衡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时间观念、规则意识和独立能力。</p> <p class="ql-block"><b>三是不搞题海战术令人感动。</b>注重课前研究。任何一个学科的每节课,需要教研组在课前、课中、课后集体研究三次,每个老师提观点互相碰撞,研定后才能登台讲课;注重压缩时间。衡中每课时从50分钟压缩到45分钟,再到40分钟,这样更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使学生上课更专注,而且还增加了课时数,保证每天至少有一半课时是自习,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自主学习;注重教学改革,鼓励个性化教学,课堂上倡导教师连续授课不能超过五分钟,每节课至少向学生提出五个有效问题,允许学生出错、质疑、争辩和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种思维品质的提升,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注重精简试题。学校要求“老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衡中的自习作业、同步练习、模拟考试,每个年级所有老师都有组题任务,题目来源于经典题、高考真题、衡中改编题以及科研机构和其他名校的交换题。不让学生随便做社会上的试题资料,老师负责组织精华试题,事半功倍,以一当十,等于老师给学生减负。就像红蓝融合一样,被点燃、被激励、被唤醒、被鼓舞的学生,在课堂上笑声、赞美声、惊叹声、疑问声“四声”不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其次,衡中是强筋壮骨的“大熔炉”。</b>半军事化是衡中的鲜明特点,任正非曾数次公开称赞衡中学生的意志力。</p><p class="ql-block"><b>一是让“军训”打下深刻烙印。</b>组织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播下的是从军报国的种子,收获的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衡中从“我们要为学生的一生以及他的下一代、整个家族乃至国家的发展着想”的高度,组织高一新生入学进行10天军训,提出了“军训十天,影响三年,受益终生”的理念,学生不仅学会一些军事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磨炼了肉体,更重要的是磨炼意志、洗礼精神、升华成长,军训让学生养成令行禁止、严肃认真的军人作风,吃苦耐劳、敢打必胜的军人气质,忧国忧民、爱国报国的军人精神,未来人生路上遇到任何挫折困难都能得到精神和意志的支撑。事实证明,衡中学生经过三年历练,毕业后仍然显示出优秀的品质:吃苦力、专注力、梦想力、激情力、抗压力、坚持力、自律力、凝聚力,以及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华为任正非先后五次公开称赞衡中学生的意志力。</p> <p class="ql-block"><b>二是让“远足”体验长征滋味。</b>学校从1997年开始,每年“五一”前夕,衡水中学都要组织高一年级学生40公里的衡水湖远足活动。在这“砥砺意志的长征”中,学生们扛着旗帜、喊着口号,从学校出发,向衡水湖迈进,再继续徒步走回学校。一路上,很多同学的脚上都磨出了血泡,走路开始一瘸一拐,但同学们并未气馁,而是相互搀扶和激励,口号声振聋发聩:“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在衡水中学学子心中,衡水湖是一个特殊的存在,40公里远足是衡水中学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经过4个多小时徒步跋涉,师生们抵达衡水湖畔的宿营地。面对清澈的衡水湖,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远足,不仅磨炼了意志,还收获了团结和友情。”大家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当班级50颗心凝结在一处时,学生们感觉是无往而不胜的。一路艰苦跋涉,学生们思想上的成长显而易见。衡中副校长郭春雨深有感触地说,远足像长征一样,让学生们感受辛苦和困难,但是经过努力都能克服,也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p> <p class="ql-block"><b>三是让“舞台”展现个性风采。</b>你有多大才,这有多大台。学校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从2004年组建奥赛培训兴趣小组,2008年成立奥赛班。有一年就斩获全国金牌29枚、银牌31枚,19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并直保清华、北大。还有1500余人次在艺术、体育、科技、社团等各级大赛中勇夺828项省级以上荣誉奖励,突破60余项赛事纪录。学校开设礼仪学堂等100多门选修课程,不少课程均有100余名学生选修,拓展视野,张扬个性。衡中还有50多个社团,涉及艺术体育、科技创新、模联商赛、作文大赛、命题演讲、学科能力等。通过熔炉般的历练,衡中学生身上有不怕苦累的血性胆气,有不怕挫折的意志品质,更有一种坚强向上的奋斗品格。一位参观衡中的老师说:“衡中给人强烈震撼,是一座激情燃烧的校园,学生眼中有光,不是被逼着学,而是抢着学,他们身上看不到疲惫、听不到抱怨,而是自信、阳光、向上,多才多艺,充满激情活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再次,衡中是净化灵魂的“大浴池”。</b>衡中从低谷到逆袭的过程中领悟到,一所好学校必须要有灵魂,道德教育就是办学的灵魂所在。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必须系准系紧人生的扣子。</p><p class="ql-block"><b>一是校训的影响无处不在。</b>“追求卓越”是衡水中学的校训,它鲜明表达着不流于世俗,不甘于平庸,不止步于优秀,努力做到更好的丰富内涵。校训是什么?校训是一所学校最纯正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就烙在学生心里,可以内化为一种气质品格,外化为一种精神力量。当学生们把所学的知识都忘记了,忘不掉的,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教育。郗书记说,我想这种精神品格恐怕是孩子们忘不掉的。在人生成长最关键的几年时间里,他得到了这样一种教育,得到了力量和成长。这位到过新疆、西藏,援过疆,援过藏,曾在阿里地区孔繁森工作的地方待过两年。他对精神力量的理解更为深刻,他说,我们在那常说的一句话叫“与海拔比高度,与雪山比纯洁,与风沙比坚韧、与草原比宽阔”“缺氧不缺精神”,倡导的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精神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宝贵的,它是一种思想信仰,是一种品格修养,是一种道德理念,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气概情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巨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b>二是仪式化的唤醒深入骨髓。</b>仪式是一种文化现象,可以传递鲜明的价值与精神。“红蓝融合”十八岁成人礼礼仪式,是衡水中学一项极具影响力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一般会历时一个多月,包括成人倡议书发起活动、倡议家长孩子相互致信一封、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等。宣誓仪式时,现场气氛庄严隆重、温馨感人。家长和老师为学生戴成人帽,学生向师长躬行拜谢礼,然后通过写有“迈入成人门,走好人生路”字样的成人门。衡水中学从丰富多彩的仪式活动入手,大力推行终生受益的教育,活动重在过程,强调参与,以此来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担当。一位考上北大的女生说:“衡中带给我的,是分秒必争、心无旁骛的自制力,是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韧劲,是‘时时事事争第一’的野心,是‘志比云天、谁与争锋’的霸气。”</p> <p class="ql-block"><b>三是工程化的德育常态发力。</b>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衡中以“六大工程”书写铸魂育人的时代答卷。面对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问题和挑战,衡水中学创新提出了“大德育观”在内的“五大办学指南”,以及“抓住‘德’就抓住了教育根本”在内的“六大办学理念”,建立并完善了“三一六”德育工作体系,即一个指南——大德育观,一个原则——重过程、抓细节、强体验,一个目标——以终身受益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六大工程——德育机制构建工程、德育队伍建设工程、德育课程实施工程、德育创新改革工程、德育细节提升工程、德育文化浸润工程,该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全员化、全机制、全时空的系统育人格局。在衡水中学,周周有讲座,月月有专家,学校定期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大学少将等各领域的名师大家宣讲,将他们的思想传播到校园,为全校师生带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感悟人生给予我成长。</b>感悟是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衡中与生活不同凡响的特殊性,会给你一生打下深深烙印,会不断触发你内心里的感悟。衡中与部队颇多相似之处,创立“红蓝融合”的陈国强中将深刻的“三情”感悟,可以给同学们以操作性极强的人生启迪,这就是:激情干事业,真情待同志,热情对生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是激情干事业。</b>何谓激情?激情是超越和超常的情感,是高昂的精神状态。持久的激情,不靠名利刺激,必需事业激励。陈国强中将带领的“红蓝融合”团队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总能一以贯之、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p> <p class="ql-block"><b>一要有敢为人先的“冲劲”。</b>“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陈国强中将在很多人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之时,他从2008年牵头建成全军首家人才信息中心起,至今已6次为分管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其背后是智者不惑、把重任当信任“看”,是仁者不忧、把职业当事业“干”,是勇者不惧、把闯关当过关“拼”。红蓝融合实践创新团队宁愿拎着“乌纱帽”干事,也不捂着“乌纱帽”做官;宁可满身泥泞爬到河对岸,也不愿衣冠楚楚站在河这边。打开了安全心结,摒弃了驼鸟心态,消除了看客心理,敢于在屏幕前、键盘上、用网中担当作为,使理论武装依托网络“大学校”强化,服务中心依托网络“大战场”聚力,群众路线依托网络“大社区”践行,发扬民主依托网络“大家庭”深化,敢于担当依托网络“大镜子”鉴视,创新发展依托网络“大平台”支撑,努力实现“两微一音”多能融合,图文声像多维感知,上下内外多层互动,宣教文娱多重效果。衡中也是一样,这些年也是顶着“高考工厂、题海战术、高分低能、后劲不足”等非议,始终以干事创业的激情负重前行。我想,永葆这种敢为人先的“冲劲”,这是同学们应该得到的人生感悟。</p> <p class="ql-block"><b>二要有守正创新的“闯劲”。</b>创立“红蓝融合”的陈国强中将之所以能够带领团队一路斩棘前行,最基本的一个前提是“守正”。他说:“只要符合时代发展,符合上级要求,符合官兵期待,就应大胆地干,大胆地闯。”他们准确领会了习主席关于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指示要求,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2016年,将政治工作创新的实践思考提炼为“‘红蓝融合’:传统+互联网”理念。红为政治本色,意指传统优势;蓝为网络底色,意指时代特征。本质为“传统+互联网”,目的是在信息蓝海发挥红色传统最大优势、最大效能,以信息力强固生命力、提升战斗力、增强感召力,实现“红色基因代代传”,推动政治工作过好时代关,确保我党我军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衡中也是守住德育之正,敢创教学之新,取得了“你跟我上三年,我‘管’你一辈子”的奇迹般效果。这也启示同学们,只要把稳“守正”的舵盘,就能在创新中闯出一片新天地。</p> <p class="ql-block"><b>三要有久久为功的长劲。</b>冲劲很可贵,长劲更难得。陈国强中将的领导岗位变了一次又一次,但一直把“红蓝融合”放在心上,持之以恒地抓出成效来了,获得了全军军事理论的一等奖。衡中的同学们都很勤奋,但真正的勤奋是一以贯之地坚持。我现在敢说自己勤奋,是因为我入伍至今42年,从无一日闲过。我的勤奋是起点低、底子薄逼出来的,有道是:自逼为王,他逼为臣,不逼为奴,渐渐地就习惯就成自然了。我悟出以“写”补拙的三个笨办法,同学们可以借鉴:首先,学了不白学,学到就要写——做到外学内悟、文字巩固,把学到的、想到的,通过“写”升华为得到的;干了不白干,干到就要写——做到打一仗、进一步,通过“写”取得工作成果、研究成果与发表成果的三丰收;走了不白走,走到就要写——做到吃一堑、长一智,通过“写”把教训当培训,将问题化课题,让挫折变存折。如此下笨功夫、打持久战,最终走出了一条步步向前、向上、向阳的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是真情待同志。</b>创立“红蓝融合”的陈国强中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始终在点燃理想、激活动力、助推圆梦、制造感动上体现对同志的真情。</p><p class="ql-block"><b>一个是,尊重人。</b>尊重是一种修养和品格,是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陈国强中将最可贵的品格是尊重每个人。他身居要位,带头落实善待客人的三个动令:起立、倒茶、送到大门外。倒茶要求用纸杯、有杯托、沏新茶,以示对人的尊重。尊重的最高境界不是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之中,有时候,越是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越发感到尊重的可贵。他领导的“红蓝融合”实践创新团队不拿官样,不摆官谱,不打官腔,但干官事!面对大家说天空太空办得成功,他们的密码不是天空太空之高,而在心态身段之低;关键词不是“天空”“太空”,而是“我们”。同事动情地表示:您暖心、贴心、用心,所以才会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已转业的团政委留言: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您领兵上阵,绝对有很多愿意为您挡子弹的人!</p> <p class="ql-block"><b>另一个是,欣赏人。</b>歌德说过,最真诚的慷慨是欣赏。创立“红蓝融合”的陈国强中将经常说:“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人,个个都是人才;以学习的态度对待人,人人都是老师。”在他欣赏的眼光里,不分军内军外,不分官大官小,不分钱多钱少,不分专业业余,不分男女老少,一直坚持能者为师、英雄不问出处,谁能干让谁干,特别注重让年轻人挑大梁唱主角当骨干。他认定高手就在民间,小兵能办大事,积极发动群众、激活大众,培养了一大批各式各样的人才。这启示同学们,应始终以欣赏的眼光高看别人,多在为他人激活、点燃、圆梦、感动上花心思。我在红蓝融合团队获奖近10次,自感已被点燃,我研究宣传红蓝融合的文章有30多篇、10多万字。</p> <p class="ql-block"><b>再一个是,帮带人。</b>围绕着“打造精气神、培养我们人”,创立“红蓝融合”的陈国强中将倡导推动了一系列常态化的帮带机制:在连队开展文化育人“五小”活动,开展战士轮流当班长必须做的“五个一”,在士兵中广泛开展的“五感过生日活动”,在全师所有建制连(中)队开展“三星”月评等,官兵们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的力量在心上,心的力量在情上。“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这就启示同学们像“红蓝融合”探索者那样,以大的情感培养“五心”:<b>以平等之心尊重人,以真诚之心关心人,以热忱之心服务人,以欣赏之心激励人,以育人之心成就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是热情对生活。</b>热情是一种心力,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让生活产生价值和乐趣的信仰。</p><p class="ql-block"><b>一让生活多点“文化味”。</b>文化是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乃至个人的魂。“红蓝融合”探索者在空降兵军当主任的时候,要求各个处都要总结自己的文化;陈国强中将注重家庭文化的构建,研究出了“诚和义勤”的家训,具体解读是,诚为先,和为贵,义为重,勤为本。他对诚字看得格外重,立言立行要树立“五可”形象:忠诚可靠、实诚可信、真诚可敬、热诚可亲、坦诚可爱;他对新组建家庭的新人提出建议,希望小两口要研究一条家训,作为家庭建设的方向指引;他还将生活中的文化建设体会,与军地一些单位分享了文化建设的四点体会:思想引领,体系设计;彰显特色,打造品牌;立体构建,注重细节;人才支撑,创新驱动。</p><p class="ql-block">“好的教育就是精神唤醒”,咱们衡中注重用精神文化唤醒灵魂,在校园内充分营造一个精神文化“场域”,形成了“责任担当、激情实干、团结精进、和谐共生”的衡中精神。</p> <p class="ql-block"><b>二让生活多点“微仪式”。</b>创立“红蓝融合”的陈国强中将的过人之处,在于将“微仪式”办成了大品牌,产生了大效应。比如:他们举办的“让祖国见证幸福”大型集体婚礼,在北京航天城、东风航天城、文昌发射场三地同步举办,200对新人以航天人特有的方式为祖国庆生。“太空”联合人民网、新华社、央视等25家媒体、55家微博、40家公众号全程跟踪报道,央视新闻移动网、央视军事微博、百度APP等现场直播。“让祖国见证幸福”,成为一种现象、一个品牌,一种模式、一个概念,活动结束之后,赞扬声一片。咱们衡中的微仪式很多,同学们学会了这些文化形式,今后的生活就会是生动的活着、活的生动,还能把日子过成乐子和段子。</p> <p class="ql-block"><b>三让生活多点“小惊喜”。</b>紧张的工作生活,很容易让人产生疲惫感和焦虑感。创立“红蓝融合”的陈国强中将有一个特别本事,就是总能创造性地制造“小惊喜”,让人累并快乐着。他在机关工作当领导时,建立了所属人员的结婚纪念日和孩子生日登记表,每逢部属结婚纪念日送束鲜花,孩子过生日送个小蛋糕;孩子放暑假,他们以党小组的名义给每个孩子写封信,对评上三好学生的给予奖励;春节的时候,请来队老人吃顿饭,还评比过年度“优秀岳父母”,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我们总愿意提醒人们一句话,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不过,对于生活而言,热情是决定性的。只要热情对生活,就能活得生动、活得有趣、活出朝气蓬勃的好样子。“红蓝融合”不发薪、不发物,只给点评、奖牌等小惊喜,关键是来自陈国强中将用心创造的“小惊喜”,对人有激活、感动、点燃、圆梦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球,如果你定时充能,它会逐渐变大,呈现出明亮色彩。”实践证明,一个人的能量状态,就是他的生命状态。陈国强中将提出的“五感”理念,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源,让同学们始终充满正能量,而有了这种满格的正能量垫底,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会觉得“天上飘来五个字,这都不算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