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珍贵照片集(三十六)

福全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尊师情怀</p><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36年,毛主席和老师徐特立在保安;</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45年4月,毛主席与老师徐特立(右)在延安会议期间的留影。</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十分尊敬老师徐特立,曾徐特立60大寿的祝寿信中这样写到:“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祝寿信情真意切,也充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而徐特立最得意的学生也莫过于毛主席和田汉。</p><p class="ql-block">致敬伟大的教员,致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p> <p class="ql-block">1950年,毛主席和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合影。照片右起分别是潘长有、赵国有、李秀贞、杜先扬、毛泽东、李凤莲、龚金妹、赵桂兰,他们是全国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的代表。</p><p class="ql-block">致敬劳动英雄、致敬劳动模范,致敬每一位劳动者。</p> <p class="ql-block">1950年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劳动节。</p><p class="ql-block">首都20余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他们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天安门成了欢乐的海洋。</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了群众队伍,观看了天安门广场上的群众表演,毛主席他们看到热情高涨的表演,发自内心的笑了。</p> <p class="ql-block">1950年2月27日,毛主席结束访苏回国途经海拉尔车站在站台谈话</p> <p class="ql-block">1950年5月30日,刘思齐陪同毛主席游玩北京玉泉山,一起去的还有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李讷、毛主席侄子毛远新和叶子龙的女儿叶燕、叶利亚等同辈的孩子。左图左一和右图前排右一和工作人员穿着一样的女子是毛主席的儿媳刘思齐,朴素的着装正诠释了她作为主席儿媳不搞特权、艰苦朴素的优秀品格。</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最幸福的时刻!1951年6月8日,毛主席和李讷在中南海散步。</p> <p class="ql-block">1951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2周年之际,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阅兵式,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总理等领导人亲临天安门城楼检阅部队。</p><p class="ql-block">这一次国庆盛典让人耳目一新:安排了少年队员向领导人献花的环节,创新了盛典的形式。毛主席特别喜欢这个环节,也非常高兴的牵着献花儿童的手,亲切交谈,这一幕,成为两位献花少先队员一生的荣耀,成为历史的娇子。</p><p class="ql-block">致敬和蔼可亲的领袖毛主席,致敬伟大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1951年,毛主席和纺织女工郝建秀,多年之后,她成了纺织部长。</p><p class="ql-block">一名普通的纺织女工,通过自己的努力,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她有幸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p><p class="ql-block">在国家和组织的培养下,郝建秀深入学习,逐步成长,直至当上国家纺织工业部部长。</p><p class="ql-block">一名普通的纺织女工,一路升迁至纺织部长,在毛主席那个年代,这种例子,并不鲜见。</p><p class="ql-block">故事写到这里,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在现如今这个时代,这样的故事还会发生吗?</p> <p class="ql-block">照片一是毛主席与大女儿李敏一起看影集,照片二是毛主席与小女儿李讷一起看影集的场景。两张照片均拍摄于1951年的香山,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女儿的父爱都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气场:与日俱增,越来越强大</p><p class="ql-block">照片1:1952年,毛主席同中央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程潜(右二)、政务院参事程星龄(左一)、 王季范(右一)视察十三陵时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2:1954年4月,毛主席同程潜(右二)、程星龄(左一)、 王季范(右一)在十三陵的合影。</p><p class="ql-block">时隔2年,毛主席、程潜、程星龄、王季范四人还是那身朴素的着装,毛主席依旧带着那根简易的竹杖,但他老人家的气场却与日俱增,越来越强大。</p> <p class="ql-block">1952年9月,毛主席在中南海亲自为“老上司”程潜划船。</p><p class="ql-block">程潜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为何是毛主席的“老上司”呢?1912年,时年19岁的毛主席投笔从戎,在新军第50混成协第50标第一营左队当一名普通战士,而程潜是中国国民党元老,又担任湖南都督府参谋长、湖南省军事厅长,正是毛主席的上司。正因为有此渊源,毛主席后来一直尊称程潜为自己的“老上司”。</p><p class="ql-block">只是这位“老上司”当时绝对没有想到,这名属下日后成了改变中国历史的伟人。</p> <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毛主席看完常香玉唱的《烤红》之后,接见了她,毛主席亲切地伸出温暖的大手握住常香玉的手说:“你这个常香玉,了不起嘛,我该向你学习呀!”</p><p class="ql-block">1951年8月7日,常香玉带领剧社人员从西安出发,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6个城市进行了半年的巡回义演,演出17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筹集义演捐款15亿余元(旧币),完成了定购一架米格15战机支援前线的心愿,常香玉为国家捐献一架战斗机的消息也传遍大江南北。为表彰这位巾帼英雄,国家特命名一架该型战机为“常香玉号”。</p><p class="ql-block">致敬河南人的骄傲: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大师。</p> <p class="ql-block">一组伟人毛主席和工作人员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身边工作人员的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一:毛主席与张玉凤合影,张玉凤是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兼生活秘书;1964年,年轻的张玉凤在列车旁与毛主席合影。照片中的张玉凤当时20岁,是毛主席专列的列车员,1970年被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做了机要秘书。</p><p class="ql-block">照片二:毛主席与吴旭君合影,吴旭君是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兼护士长;</p><p class="ql-block">照片三:毛主席与周福明合影,周福明是毛主席的理发师兼安全卫士。</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身兼多职,且艺多不压身。他们负责照顾人民领袖毛主席的生活、安全和健康,是亿万国人梦寐以求的事,所以,他们在与毛主席的合影时透露出骄傲而自豪的微笑,这是他们一生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毛主席和周福明的合影,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周福明是毛主席的理发师兼卫士。</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毛主席,慈眉善目,神采奕奕,笑容可掬,和蔼可亲。说老实话,一点架子都找不到。</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周福明,双手背后,浑身轻松,满脸笑容。看得出来,他很自然、轻松、开心。</p><p class="ql-block">不仅是这张照片,只要你稍微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毛主席和工作人员的合影,上面的工作人员都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1970年,毛主席和张玉凤的合影,那年她26岁,看起来很稚嫩。</p><p class="ql-block">作为列车员的张玉凤,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会到伟人身边工作。她有她的优点,工作认真负责,为人低调,不乱说话,不乱打听。</p><p class="ql-block">26岁的人,按说年龄也不小了,不应该显得这么稚嫩。然而,她现在毕竟是在伟人身边工作,不可能一下子就变得那么成熟。</p><p class="ql-block">人们都有爱屋及乌的心理,凡是喜欢毛主席的人,看见他身边的那些工作人员,也都觉得很亲切。</p><p class="ql-block">事实上,凡是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全都行得端,走得正。毛主席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1950年代初,记录的是毛主席、罗荣桓元帅、贺龙元帅和黄炎培等领导人在机场迎接来宾的画面,镜头中的这些人都是国之肱骨,是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大人物。</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护士长吴旭君穿军装的罕见合影,照片中毛主席走路大步流星,非常有气势。吴旭君从1953年到主席身边工作,她在主席身边整整工作了长达二十一年,毛主席早已把她当成亲人一样。</p><p class="ql-block">1974年底,毛主席生了重病,因他经历了太多亲人离世,所以希望吴旭君能离开,他让吴旭君离开的举动是为了让她不看到他的痛苦,以保留对她的美好印象。</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程汝明的合影,程汝明是毛主席的“御用”厨师,为毛主席做了22年的饭,做的饭菜很合毛主席胃口,特别是他的一道菜:“毛氏红烧肉”,深得毛主席喜爱。</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程汝明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1960年除夕夜,程汝明为了给毛主席补充些营养,在给毛主席做喜爱吃的葱油大饼时切进去一些瘦肉丁,毛主席尝了一口就发现葱花饼有“问题”,立马喊来程汝明。</p><p class="ql-block">程汝明见事情“败露”,就如实招了:</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那个特殊时期,带头与百姓一体,省吃俭用,特别是放弃了他最喜爱吃的红烧肉,但工作繁忙又到各地考察,身体很是吃不消,作为毛主席厨师的程汝明看在心里,便“擅作主张”给毛主席做了一道不一样的“葱花饼”。</p><p class="ql-block">了解到情况的毛主席并未责怪程汝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以后不要做这样的葱花饼了,程汝明欣然应诺……</p><p class="ql-block">致敬领袖毛主席,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领袖。</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站如松!毛主席这张照片,拍的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视察南昌号军舰,与全舰干部战士一起合影,拍摄于1953年2月24日。</p><p class="ql-block">南昌舰舰长曾泉生请主席为军舰题词,毛主席欣然应允。老人家挥毫泼墨:“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p> <p class="ql-block">1953年2月18日,毛主席视察湖北省武汉市,在蛇山下与小商贩聊天,现场气氛十分融洽。</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黄鹤楼的珍贵影像</p><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53年2月18日,毛主席在蛇山黄鹤楼遗址附近与街头小贩交谈;</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53年2月18日,毛主席在孩子和大人簇拥下离开黄鹤楼。</p><p class="ql-block">老照片中的毛主席与群众十分亲近,群众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仿佛是久违的亲人欢聚的时刻。毛主席是人民的贴心人和伟大的领袖,他所到之处犹如阳光洒满大地,处处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左侧的女同志是毛主席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她是1953年起照顾毛主席身体并负责毛主席的保健工作,直至1974年底毛主席病倒而离开,她在毛主席身边整整工作了21年,她是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时间最久的人员之一。</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右侧的女同志是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兼生活秘书张玉凤。她在60年代出任毛主席专列的服务员,1970年7月以后长期担任毛主席机要秘书兼生活秘书。</p><p class="ql-block">张玉凤和吴旭君是晚年毛主席最信任的人,也是晚年毛主席最离不开的主要人员之一。</p> <p class="ql-block">1953年5月30日,毛主席带着子女到北京玉泉山游玩。</p> <p class="ql-block">1953年9月,毛主席和李讷一起看荷花。</p> <p class="ql-block">1953年9月,毛主席与罗瑞卿等身边工作人员打牌,照片中的毛主席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毛主席身后的工作人员看到毛主席的牌时也高兴起来,可见毛主席手中的牌是多好。毛主席次女时不时伸出小手替父亲取牌或揭牌,真心是父亲的小棉袄。</p> <p class="ql-block">1953年,毛主席与子女们在溜冰场上欢快的场景被摄影师记录了下来。</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毛主席,一身大衣,戴着一顶帽子,显得庄重大气,李敏、李讷和毛远新穿着溜冰鞋,一家四口面含微笑,看向前方。</p><p class="ql-block">毛远新是毛主席弟弟毛泽民和地下党员朱旦华之子,毛泽民在新疆时英勇牺牲,唯一的儿子毛远新从10岁开始就跟着毛主席,主席待他视如己出。</p><p class="ql-block">毛远新下乡参加工作前,毛主席认为毛远新名字过于显眼,给他化名“李实”,这个名字伴随他很长的人生路,直到2001年恢复他的烈士家属待遇后他才做回了毛远新。</p><p class="ql-block">作为毛主席的亲侄子,他厉行主席教诲,是合格的毛家人。</p> <p class="ql-block">1953年10月1日上午10点,新中国成立4周年国庆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阅兵仪式,朱德总司令乘车检阅部门。</p><p class="ql-block">今天分享的两张照片是国庆典礼上毛主席俯身与献花的少年队员亲切交谈和毛主席向受检阅的群众、部队战士挥手答礼的影像。</p><p class="ql-block">第一张照片是最为经典、认知度最高的照片之一,从照片中我感受到了领袖的胸怀、领袖的气度和领袖的亲切。</p><p class="ql-block">致敬领袖毛主席。</p><p class="ql-block">致敬伟大的祖国,缅怀领袖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1953年10月25日,北京中南海,毛主席会见从湖南来北京的乡亲毛月秋、文东仙,了解韶山家乡的情况,照片右一为毛主席的表兄王季范。</p><p class="ql-block">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毛主席挺拔的身高在一众家乡人中还是很突出的,也更能衬托他的伟岸。</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西湖赏雪</p><p class="ql-block">1953年冬,毛主席在杭州刘庄宾馆的某天,窗外纷飞的雪花撩动了毛主席的思绪,望眼白雪皑皑的西湖,毛主席一时兴起徒步至西子湖畔。</p><p class="ql-block">在西子湖畔的的毛主席,伫立于湖畔栏杆,望西子,乘兴让摄影师拍下了这个“领袖毛主席赏雪”的瞬间,而毛主席赏雪的这一地点立碑铭刻着“毛主席赏雪处”。</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生多有咏梅咏雪诗作,大家耳熟能详的《沁园春·雪》便是出自于长征时期的毛主席,气势磅礴、豪迈奔放,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心驰神往。</p><p class="ql-block">致敬伟大的诗人,致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最柔情的时刻</p><p class="ql-block">照片一:50年代初,北京中南海,毛主席坐在藤椅上与女儿李讷一起逗兔子;</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54年,北京西郊新六所,毛主席与女儿李敏、李讷围观侄子毛远新逮的兔子。</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工作上了,工作之外所剩无几的时间用于陪伴孩子们。慈父</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给予孩子们的父爱是慈祥的、温暖的,此时的领袖毛主席既有万丈豪情,更有千种柔情。</p> <p class="ql-block">1954年春,毛主席在杭州西子湖畔欣赏西湖美景。</p><p class="ql-block">1953年底至1954年初,毛主席在杭州主持编制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在杭州的这段时间居住在西湖国宾馆。</p><p class="ql-block">某天,毛主席散步至西子湖畔,似乎正在专注思考起草一部怎样的宪法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止步于西子湖畔,面向西湖,伫立良久……</p><p class="ql-block">致敬人民的领袖,致敬每时每刻都在念想着为人民服务的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主席在杭州主持起草宪法时休闲的影像,61岁的毛主席富态而神武;</p> <p class="ql-block">1954年4月5日,毛主席视察十三陵,累的时候就脱下鞋子,坐在行军床上,随意而随和地看起了报纸……我看到这张照片,看到了毛主席的朴素、亲切,不禁泪目……</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主席和蔡畅大姐、史良等人在北京西郊。</p> <p class="ql-block">1954年4月21日,毛主席登临“天下第一关”</p> <p class="ql-block">人民功臣!1954年,伟大领袖毛主席与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母亲邓芳芝的合影,而毛主席的长子是毛岸英烈士。</p> <p class="ql-block">1954年10月21日,北京新侨饭店,毛主席出席印度驻中国大使赖嘉文为尼赫鲁举行的招待会,并致祝酒词。</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指出合作是要平等互利的,不能使任一方受到损害,并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博览群书,对圣贤言论信手拈来,是我们至今需要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1955年10月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在天安门观礼新中国成立6周年的阅兵。</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游行方阵的群众挥手致意并致以节日的祝贺。</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6年以来,综合国力突飞猛进、工农业发展一路高歌、老百姓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人民更加自信、团结。</p><p class="ql-block">祝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好、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1955年,毛主席、宋庆龄、邓公等在北京机场。照片中的毛主席双手背后,昂首挺胸,无比自信,气场十足。毛主席身后的邓公,表情淡定,双手交叉在前,一副泰然自若。</p> <p class="ql-block">1955年,毛主席和汪东兴同志在一起探讨工作。</p><p class="ql-block">汪东兴同志是毛主席最信任的同志之一,他16岁参加红军并入党。历经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于1947年,也就是31岁起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并长期执掌8341部队,深得毛主席信赖。</p><p class="ql-block">在他60岁那年,他和新领袖、叶帅等人联手,完成了一项壮举,是人民的大功臣。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需要感恩与他一样的那些无名烈士和英明领袖。</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p><p class="ql-block">1956年2月1日晚,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等领导人设宴招待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全体委员。</p><p class="ql-block">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位列宴会厅最前方正中的第1桌,而他左侧就是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主席,这让钱学森感到无上光荣。</p><p class="ql-block">毛主席高兴地对钱学森说:“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呢!我看呀,对我们来说,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由此可见,毛主席对钱学森的回国非常欢迎,也对他给予厚望。</p> <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与彭德怀元帅出席八大时的合影,照片中的三人神采各异:毛主席与周总理探讨工作,彭德怀元帅认真倾听俩人的交流。</p><p class="ql-block">摄影师抓拍下的这个珍贵画面,成为三人伟大友谊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1956年,毛主席亲切接见新疆舞蹈家康巴尔汉。</p><p class="ql-block">康巴尔汗曾留学苏联,是舞蹈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康巴尔汗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等职,是著名的舞蹈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1956年1月15日,在北京各界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上,公私合营商业店员代表高殿英向毛主席献报喜信。</p> <p class="ql-block">1956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周年阅兵典礼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主席和外宾在天安门城楼检阅台上一起庆祝国庆节的群众游行队伍。</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7周年的典礼邀请了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右1)、尼泊尔首相阿查里雅(右3)等外国宾客来华,共享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人民的新生活的喜悦。</p><p class="ql-block">老一辈领袖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带领人民奔赴幸福生活,致敬领袖毛主席、周总理。</p> <p class="ql-block">威武霸气帅!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机场检阅苏联仪仗队。</p> <p class="ql-block">1957年5月15日,毛主席亲切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青年代表。</p><p class="ql-block">徐建春(左二)高小毕业后务农7年,农业农村工作表现突出,是农村知识青年的好榜样。</p> <p class="ql-block">1957年9月,毛主席步行视察长江大桥,高兴地与工作人员一起翻阅大桥建设时的画册。</p><p class="ql-block">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1957年11月2日,毛主席、宋庆龄副主席、彭德怀元帅等领导人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拜会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并欣然接受布尔加宁递上的苏联香烟,友好的画面至今值得纪念。</p> <p class="ql-block">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参观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宿舍并亲切接见留学生苏红(中)、沈宁(右)。</p><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第二次去苏联,他在莫斯科大学提出了“青年就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的是1957年毛主席视察上海的情景,陪同视察的是华东局书记兼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是当时的大红人。</p><p class="ql-block">作为上海市一把手的柯庆施穿布鞋陪同毛主席视察,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简朴的一面,致敬与人民同甘苦的老一辈革命家。</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发表在1958年第4期《中国青年》杂志上,由摄影师侯波拍摄,题名为《毛主席在飞机中工作》,拍摄于1957年3月19日从徐州飞往南京的飞机上。</p><p class="ql-block">虽被称作“毛主席在飞机上的工作照”,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毛主席在飞机上学英语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生乘坐飞机60余次,而飞机上工作学习的仅此一张,所以,这张照片非常珍贵。</p><p class="ql-block">毛主席64岁依旧保持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值得我们学习,致敬伟人。</p> <p class="ql-block">1958年5月29日,毛主席在罗瑞卿等人陪同下视察了广州造纸厂。</p><p class="ql-block">他认真走访每一个车间,向工人咨询造纸工艺。特别是在磨木车间,与工人陈维新亲切交谈,询问工人的学习工作情况。</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的平凡伟人,我们亲切、和蔼的领袖,</p> <p class="ql-block">1958年,毛主席去河北徐水县视察。当地的干部就向他汇报,一亩地打多少多少斤粮食。</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听罢,全程铁青着脸,一言不发。</p><p class="ql-block">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毛主席问在场的干部:你们相信不相信有老天爷?</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这一问,没人敢吱声。有的低下自己的头,有的目光躲闪,有的摆弄衣角。</p><p class="ql-block">接着,毛主席声色俱厉地说道:我相信有老天爷!人民就是咱的“老天爷”!你们说一亩地几万斤,谁要是骗了“老天爷”,谁要遭报应的!</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老百姓在毛主席心中的位置,当数第一,无可替代。</p> <p class="ql-block">1958年2月14日,毛主席亲切接见长春电影制片厂小演员宁和。宁和在《红孩子》中扮演细妹子,表演力十足。</p><p class="ql-block">宁和虽因“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考入北京农业大学,但后期还是主要从事影视工作,曾在珠影厂担任导演,《天香飘溢》、《观赏鱼》、《汉字的演变》等科教片、纪录片均出自她。</p> <p class="ql-block">1958年3月30日,毛主席乘船视察三峡。</p> <p class="ql-block">1958年5月25日,毛主席乘公交车车赴昌平十三陵水库工地。</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最开心、最亲切的笑容</p><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视察武汉钢铁公司建成投产的一号高炉;</p><p class="ql-block">照片二:毛主席视察武钢一号高炉时看望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获知武钢投产一号高炉顺利出铁,毛主席亲临出铁仪式,与武钢一号炉建设者一一握手,并在一号高炉旁看望先进工作者,现场工作人员看到毛主席开心、亲切的笑容,倍感鼓舞。</p> <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到武汉钢铁公司视察建成投产的一号高炉;</p><p class="ql-block">照片二:毛主席视察武钢一号高炉时向工人们挥手。</p><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13日下午3:30,武汉钢铁公司作为新中国建成的第一个大型钢铁基地,正式建成第一座大型高炉并投产流出了第一炉铁水。</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亲自赴武钢视察,亲切接见了武钢的工人并致以祝贺。</p> <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视察武钢;</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兴致勃勃地观看武钢1号高炉。</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大步流星地走进武钢,迫切地想见证中国第一炉铁水出炉,吹响工业强国的号角。</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上海与演出人员亲切合影</p><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21日夜,毛主席乘坐专列到达上海,参观了在中苏友好大厦举办的文艺演出,并上台与演出人员亲切交谈、合影,场面十分温馨。</p> <p class="ql-block">1958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9周年阅兵庆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总理等领导人亲临天安门城楼检阅游行方队。</p><p class="ql-block">这一天,是祖国的生日,这一天人民的节日,祝福人民,祝福祖国。</p> <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59年6月24日,毛主席畅游湘江后光着脚来到橘子洲头的一户农家,毛主席欣喜地与农户的孩子逗乐。</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58年8月7日,毛主席在河南许昌的襄城与农村儿童在一起并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十分关心儿童成长,重视儿童教育,提倡并鼓励孩子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故乡韶山期间,在韶山中学与韶山师生合影。</p><p class="ql-block">新华社记者侯波拍下了这张《毛主席戴上了红领巾》,这张照片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之后被选入小学课本,成为新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照片。</p><p class="ql-block">每一位看过这张照片的人,心底种下了一颗种子,撑起了一个梦想:做一个心向太阳的红星,努力学习,建设美好的新中国。</p> <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26日,毛主席在老家韶山的稻田察看水稻长势。</p> <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湘潭韶山。他交代工作人员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大哥接来”,而被他尊称为“大哥”的人,正是他的堂兄兼私塾老师毛禹居(也作毛宇居)。毛宇居夫妇和孩子们来到韶山招待所,毛主席与他们作了长谈。</p><p class="ql-block">当晚毛主席宴请当年的老党员、赤卫队员、军烈属和乡亲。他将毛宇居安排在上座,并第一个向他敬酒。毛宇居激动不已,连忙起身谦让:“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回答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毛主席的尊师佳话很快在韶山一带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1959年4月13日,毛主席视察济南,亲自到历城县东郊人民公社大辛庄生产队的小麦种植情况。视察时他看到麦田的木牌上写着“计划亩产1000斤”时,转身对身边人说:“做事情一定要留有余地,要实事求是,不要空口讲白话,秋后我要再来看看亩产小麦到底多少斤!”</p><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1959年9月21日,毛主席再次来到大辛庄,特意询问了小麦亩产到底多少。</p> <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10日,毛主席来到密云水库建设工地。</p> <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19日,毛主席在天津视察,期间到津西人民公社杨庄子、东道庄、大卞庄等生产队和杨柳青农场了解农民生活和农田情况,毛主席与村民们在一起的画面十分温馨。</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亲密战友、最佳搭档的珍贵合影</p><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13日,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总理、刘少奇主席参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比赛。观赛期间,毛主席时不时指向精彩的比赛给大家看,周总理为运动员鼓掌喝彩。</p><p class="ql-block">四大领袖联袂出席运动会,规格之高,可见领袖们非常重视体育运动、关心体育发展。</p> <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13日,毛主席出席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开幕式。毛主席一边看着比赛一边与身边的刘少奇讨论着赛事情况,为了更清楚的看清比赛状况,毛主席戴上了黑框眼镜,摄像师拍下了这罕见的画面,戴眼镜的毛主席看起来更加和蔼可亲,让人心生暖意。</p> <p class="ql-block">1959年10月22日,中南海勤政殿,毛主席接见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理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和副主任委员帕巴拉• 格列朗杰、阿沛•阿旺晋美等。刘少奇、彭真副委员长以及陈叔通、程潜等陪同参加。</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接见时表示:“我们的首都是各民族的首都。一个叛乱,一个平叛,问题解决了。靠你们办事,我们信任你们。”</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老朋友斯诺的珍贵合影</p><p class="ql-block">1960年10月22日下午,中南海颐年堂,毛主席会见斯诺,并共进晚餐,龚澎、路易•艾黎、马海德参加会见。</p><p class="ql-block">埃德加·斯诺是一名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记者,他于1936年6月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著作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并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60年,毛主席接见专列所有乘务员并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62年5月12日,毛主席在安徽省蚌埠飞机场与专列乘务员合影。</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喜欢乘坐专列视察各地,熟知专列上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也十分关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学习和薪资待遇,他经常劝导专列工作人员要保持学习的尽劲头,只有时刻保持学习才能进步。</p><p class="ql-block">致敬和蔼可亲的领袖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麦田的守望者,人民的守护者:有感于“1960年5月11日,毛主席视察郑州燕庄麦田”。</p> <p class="ql-block">1960年5月11日,毛主席在郑州东郊燕庄大队视察麦田时,同河南省第一书记吴芝圈(前排左二)等人亲切交谈,场面十分融洽:有毛主席在的地方,欢乐无限。</p> <p class="ql-block">1960年5月11日,毛主席在河南省委北院接见了省、市两级的机关干部,干部们备受鼓舞。</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珍贵老照片</p><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52年10月31日,毛主席在河南郑州邙山凝望黄河,思索治理黄河的良策。</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61年,毛主席第二次上庐山时欣赏山景,可以看出毛主席心情特别好。</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依山傍河”的这两张照片,是他的家国情怀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1961年5月11日,上海,毛主席工作期间专程前往宋庆龄先生的寓所看望宋庆龄,这张照片记录的就是两人亲切握手的场景。</p><p class="ql-block">宋庆龄先生深明大义,支持以毛主席、周总理为代表的人民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被海内外中华儿女誉为“国之瑰宝”。</p> <p class="ql-block">1961年10月20日,中南海,毛主席接见劳动英雄杨步浩。</p><p class="ql-block">杨步浩是陕西横山人,逃荒至延安落户,1943年至1947年连续5年为毛主席、朱总司令代交公粮,于1945年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甲等劳动英雄。</p><p class="ql-block">杨步浩是延安时期以“劳动最光荣”的最朴实、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致敬老英雄。</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古巴总统。</p><p class="ql-block">这一张老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61年9月28日晚上。</p><p class="ql-block">地点:勤政殿。</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古巴总统多尔蒂科斯会面谈话。</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我们是兄弟国家,是好朋友。对于美国来说,古巴是一个意外,不是一个愉快的意外。你们的朋友很多,不孤立。</p> <p class="ql-block">1962年春,毛主席和毛岸青等在中南海家中,左起:毛岸青、张少林、毛主席、刘松林、邵华、杨茂之。</p><p class="ql-block">左一毛岸青是毛主席与杨开慧烈士的次子;</p><p class="ql-block">左二张少林是毛岸英妻子刘松林(即刘思齐)、毛岸青妻子邵华(张少华)的妹妹;</p><p class="ql-block">左四刘松林即为刘思齐,是毛主席与杨开慧烈士的长子毛岸英烈士的妻子;</p><p class="ql-block">左五邵华是毛主席与杨开慧烈士的次子毛岸青的妻子;</p><p class="ql-block">左六杨茂之是毛主席为刘松林(毛岸英烈士妻子)牵线的再婚丈夫,刘思齐与杨茂之育有4个子女,长子名为杨小英,意在怀念毛岸英烈士所起。</p><p class="ql-block">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二人的媳妇均为张文秋的女儿,张文秋因此是毛主席的“双重亲家”。</p> <p class="ql-block">这张老照片记录的是毛主席1962年9月28日接见印尼总统夫人的场景。</p><p class="ql-block">照片自左向右依次为毛主席、毛主席夫人、王光美和苏加诺夫人,场面和谐而愉快。</p> <p class="ql-block">这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了1962年9月29日毛主席和夫人与苏加诺夫人会见时的场景,被刊登在报纸的头版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正式发布毛主席和夫人合影的照片。</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毛主席高高地站着,愉快地与苏加诺夫人交谈,而夫人则微笑地站在一旁。</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无数中国人被这幅照片所惊异。它不仅记录了历史时刻,也加深了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仰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1963年12月26日,毛主席与夫人的合影,这一天毛主席70岁大寿。</p> <p class="ql-block">非常难得!摄影师拍下伟人们同时鼓掌的珍贵瞬间</p><p class="ql-block">1964年6月11日,共青团九大开幕式召开,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朱德总司令和邓小平总书记共同出席,由此可以看出领袖们共青团九大十分重视。</p><p class="ql-block">摄影师为共青团九大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瞬间,而我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不同角度下五位领袖同时鼓掌的瞬间。</p><p class="ql-block">照片一是五位领袖同时面向与会的代表们致意,照片二是照片一的同一场景,而邓总书记满怀欣喜的目光看向了毛主席的方向,更像是一种崇拜、一种钦慕。</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是一位统帅,也是一位诗意盎然的诗人,更是一位艺术爱好者。</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不仅喜欢中华传统戏剧,也喜欢国外艺术:毛主席曾于1957年10月29日观看了苏联芭蕾舞剧表演的《天鹅湖》,在1964年10月观看古巴国家芭蕾舞团表演芭蕾舞《吉赛尔》。</p><p class="ql-block">毛主席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国外艺术表演并亲切接见了国外艺术家,就留下了众多经典图片,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领袖热爱国外艺术的积极信号。</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红嫂主创人员的合影</p><p class="ql-block">1964年8月12日晚上,毛主席在北戴河观看了山东淄博、青岛市京剧团演出的京剧现代戏《红嫂》。演出结束,毛主席与红嫂的扮演者杨淑萍、红嫂丈夫的扮演者刘玉铭等剧组全体同志一一握手并合影,高兴地说:“《红嫂》这台戏可用‘玲珑剔透’来概括,剧本编写得细致,人物表演得细腻。”</p><p class="ql-block">“沂蒙红嫂”是战争年代的一个女性群体,她们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报效祖国。</p> <p class="ql-block">1964年,毛主席和他的理发师周福明在武汉。</p> <p class="ql-block">1964年11月,毛主席、刘少奇和朱德总司令亲自到机场迎接从苏联回来的周总理。周总理手捧鲜花,高兴地向毛主席、刘少奇和朱老总表示谢意。</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记录了新中国四大领袖在一起的时刻,见证了他们伟大而亲密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一一八厅接见委内瑞拉代表团人员。</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时间是1964年8月28日。</p><p class="ql-block">老人家亲切地与代表团人员握手。</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谈话时,说:现时代,外国侵略的结果,都是外国人失败,本国人民起来当权。现在,帝国主义不大行了,特别是英法比葡这些帝国主义。我说帝国主义不行,是从总的方面说的;从具体工作说来,可是不能轻视它。</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日本人说:苏联把海参崴划过去了。占的地方太多了。</p><p class="ql-block">时间:1964年7月10日下午。</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亲切接见30名日本人士。</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微笑着,与佐佐木更三、松本七郎,小宫市太郎,大柴滋夫、吉村吉雄,笠原昭男。黑田寿男、石野久男,矢山有作,冈田春夫、高野实、西园寺公一等人一一亲切握手,并同他们进行了谈话。</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讲话时,说:苏联的领土已经够大了,有二千多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两亿。一百多年前,把贝加尔湖以东,包括伯力、海参崴、勘察加半岛等都划过去了。那个账是算不清的。我们还没跟他们算这个账。苏联占的地方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著名生物化学家彭加木握手交谈</p><p class="ql-block">1965年1月,彭加木被选为笫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亲切接见。</p><p class="ql-block">彭加木,原名彭家睦,31岁的他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请求赴祖国边疆考察,又以“为边疆‘添草加木’”的决心,将自己原名“家睦”改为“加木”。</p><p class="ql-block">20多年的科考工作中,彭加木曾先后15次到新疆科考,3次进入新疆南部罗布泊无人区。</p><p class="ql-block">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独自外出寻找水源后失踪,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神秘的事件之一。</p> <p class="ql-block">1965年1月4日,毛主席接见素有“杂技皇后”美誉的夏菊花。这天下午,她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心情激动不已,毛主席笑着对夏菊花说:“我看过你演的杂技,很精彩嘛!”</p><p class="ql-block">夏菊花听到毛主席这么夸赞自己,一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紧张的一时说不出话来。毛主席看此情景,解围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湖北、湖南都是老乡嘛,你这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p><p class="ql-block">就是毛主席的这句话,让夏菊花顿时放松了下来,也让夏菊花一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1965年4月13日,毛主席主动邀请武汉东湖宾馆梅岭一号警卫战士阮班贵合影,这应该是阮班贵值得荣耀一生的珍贵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5年8月30日,毛主席接见庐山疗养院护士钟学坤,钟学坤曾在庐山为毛主席做过保健工作。毛主席鼓励刚大学毕业的钟学坤要好好工作、继续学习、脚踏实地地为人民服务,并亲笔题词鼓励她:“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一九六五年八月三十日” 。</p> <p class="ql-block">1965年的毛主席标准画像,富态而随和的样子,让人自然的想走近他。</p> <p class="ql-block">1966年毛主席说:姚雪垠的《李自成》,写得不错。</p><p class="ql-block">1966年7月,一天下午,毛主席畅游长江后,在武汉东湖宾馆主持召开扩大会议。</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讲了几句话后,对王任重说:任重同志,我想起了一件事情,要你去办!你们湖北作家姚雪垠,写的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分上下两册。上册我已看过了,写得不错。你赶快通知市委,要对姚雪垠加以保护,让他把书写完。</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生于1893年12月26日,于1976年09月09日与世长辞。毛主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领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无数人敬仰和崇拜的伟人。进入七十年代后,毛主席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毕竟,衰老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抗衡。但是,主席晚年却并不糊涂,他思维清晰,言语清楚,目光睿智,还很幽默。</p><p class="ql-block">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组高清彩色老照片,领略主席的伟人风采。</p><p class="ql-block">图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70年,当时主席的身体还比较好,出席活动也比较频繁。照片上,主席正在会议上鼓掌致意。他面色凝重,不苟言笑,显得十分严肃。</p> <p class="ql-block">1970年五月二十日,主席发表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庄严声明。照片上,毛主席手拿稿子,面带微笑,目光如炬,显现出伟人风采。</p> <p class="ql-block">1971年,主席在北京。他正扬起手和人打招呼。照片上的毛主席心广体胖,沉稳大气,伟人风采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1972年,主席在北京。注意看,他的住处全是书。主席真的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精力充沛的人。</p><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后来他在回忆录里写道:“我们被引进一个陈设简单、放满了书籍和文稿的房间。在他坐椅旁边的咖啡桌上摊开着几本书。”……在我们告辞的时候,毛说:“你那本《六次危机》写得不错。”我微笑着摇摇头,朝周恩来说:“他读的书太多了。”</p><p class="ql-block">从这段记录可以看出,毛主席非常爱读书,住处堆满了书,以方便他随时阅读。</p> <p class="ql-block">1973年,主席在北京。他的住处全是书,整个房间都被书占满了。他的房间就像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p> <p class="ql-block">1973年,主席在大会上。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进入人民大会堂。</p> <p class="ql-block">1973年,主席在大会上。</p> <p class="ql-block">1973年,主席在党代大会上。</p> <p class="ql-block">1974年,主席和邓小平亲切握手。两位伟人面带微笑,他们穿过了历史的重重障碍,最终还是把手握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1975年,主席和李先念亲切握手。</p> <p class="ql-block">1975年,主席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1976年,逝世前的主席。</p>